大家帮着把买来的东西放到厨房里,姥姥对“小老妈妈”说:“大奶奶,还得您领着做饭。东西都在这里,按10桌准备,您看着做吧。”
“小老妈妈”爽快的说:“刚才婉莹给俺说了,俺都安排好了,就等着您买东西回来。做饭的事俺包了,你去忙别的吧。”
她转头就吩咐桂萍:“桂萍,赶紧去‘大一号’家看看,还没吃饱啊,咋还没把绿豆芽和豆腐送来。”昨天,姥姥在“大一号”家订好了绿豆芽和豆腐。
话音刚落地,院外传来“大一号”的亮嗓门。“‘小老妈妈’,你想俺啦。”
“小老妈妈”一拍脑门,“真是山东地斜,说谁谁来。”大伙哄的一下笑开了。
家里的东西搬完,大伙又帮着搬代销点,最后搬的是卫生室。等都搬利索了,也到十二点了。“小老妈妈”领着几个妇女,已经把饭做好了。
现在天还不冷,中午的温度在二十度以上。十桌席面都摆在了院子里,大伙热热闹闹的坐了一院子,议论着悠悠家的新房子。
妇女们议论新家具和新铺盖,好几个商量着现在准备织布,不耽误天冷前套被子。“今年分的棉花多,套两床新被子,省得孩子们挨冻。”
男人们谈论的是房子,大伙都相中了这样的院子,算计着得用多少钱。“高高三”和他爹磨叽:“春天给俺盖房子,咱也比照着这院子盖呗。”
韩得库照他背上拍了一巴掌,骂着:“你想累死老子啊,这得多少钱才能盖起来。再说了,这好多的东西,它也不是有钱就能买得到的。”
“高高三”小声的嘟囔着:“死扣,不就是多买些砖瓦吗,家里有的是梁檩,买不到洋灰(水泥)咱用白灰。盖个这样的院子,能住几辈子。您就俺一个儿子,又不像人家儿子多的,得盖好几处院子。就盖这一个院子,还扣扣索索的。”
韩得库还真听清楚了,“你还知道就你一个啊,俺和你娘还能把东西带到棺材里去,早晚不都是你的。盖院子把钱都嚯嚯了,你拿啥娶媳妇。”
“高高三”笑着和他爹商量,“俺和她商量去,她要同意结婚不要东西了,您们给盖个这样的院子行不。”
韩得库一瞪眼,“你媳妇不要东西,咱也得摆席。你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亏得就你一个,要是有俩三你这样的儿子,俺和你娘得少活好几年。”
“高高三”一拧脖子,犟上了。“我就得盖个好院子,啥时候盖好了,啥时候结婚,您俩慢慢的等着抱孙子吧。”
“小老妈妈”急了:“咱家的房子宽敞着那,你们先结婚,等攒足钱了,随便你们盖啥样的,可不能耽误俺抱孙子。”
“高高三”哼了一声:“美的你们,不出东西还想抱孙子。”
大伙就跟着起哄,“就是,不能便宜了这俩老东西,钱穿肋巴骨上了。”
“小老妈妈”笑着骂:“你们一个个的杠(gang拱火)傻瓜那,不知道你们小爷从小就是个犟种。”
大伙凑上去,用手摸着“高高三”的头,你一声“小爷”他一声“小爷”的叫着。“高高三”满院子的躲,气得挑脚。
席面一共做了十二个菜:红烧肉、烧羊肉、烧鸡、红烧鲤鱼这些都是现成的,凉拌藕、粉丝菠菜、粉皮猪蹄、肘子白菜丝四个凉菜,滑肉、肉丸子、豆芽肉丝、芹菜炒肉四个热菜。
另外,羊肉加上豆腐、白菜、粉条,炖了一大锅羊肉汤,一个桌上一大盆,喝完了再添。男人的桌上还有两瓶酒,大家吃得非常过瘾,院子里到处都是笑声,说话靠喊的,声音小了都听不清。
第176章 羊油饼
一直到下午三点,收拾干净,大伙才回去了。三个舅妈帮着把被罩和床单、枕套换上。人多时都没敢拿出来,就那几床新被子,还引得大家眼热。
有人说话都带着酸味:“还是人家有门道,自打开了代销点,这日子一天一个样,不知道赚了多少钱。”
有人就搭腔,“可不是吗,光麦子就得买了上千斤,你们看到了吧,这都过了小半年了,人家还得有两千斤麦子。”
悠悠心想:还是姥姥有远见,让自己把麦子收起来了。亏得自家的院子在村边上,就东面有户人家。
另外,自家的院子也大,不过就这以后吃穿都得注意。以前离村子远,二爷一家嘴紧,还真没听到议论声。
成套的床单、枕套和被罩,放在炕上,温馨典雅,赏心悦目。三个舅妈看了都说好:“姑,还是您眼光好,这配成套就是好看。”
姥姥的回答是:“俺也不知道这成套的好看,厂里的布不零卖,都是成批的,俺就要了两批,谁知道做出来这么好看。等两天俺再去一趟,给你们多要点,一家做两套。”
悠悠说:“桂香用粗布做了一套,也好看着那,成套的都好看。”
大舅妈就说:“悠悠,你喜欢粗布的,春天妗子也自家织一机子,给你做成套的。现在,妗子的粗布没有够一套的。”
大舅妈还说:“姑,您买的布比供销社里的布好,盖着是真舒服。这被罩就是省事,以后不用拆被子了。再说了,俺们自己买也没布票,只好沾姑您的光了。不过,您得把钱收下,不然俺们就不好意思要了。”
姥姥说她们:“咋还给姑客气上了,没钱了俺给你们要,俺给你们就拿着。”
舅姥姥看着她们,“你姑给你们多少好东西了,别不好意思了,以后多帮着你姑就行了。”
她们异口同声的说:“娘,您就放心吧,俺都听您们的。”
三舅妈说:“姑,您还能买到衣服不?俺那些没够大家要的,都托俺捎那。”
“能,我正准备去临水,再进些袜子,你要多少啊?”
胜男舅妈来了精神,“姑,我还得要30套,您也给我捎些袜子吧,要100双。您啥时候去啊,我回去就找她们收钱。”
“我先把钱给你垫上,十一日集那天去,俺得趁集日要点猪肉。早先不知道,俺交鸡蛋还给肉票,不要白不要,都便宜他们了。”
胜男舅妈说:“还有这规定啊,俺也不知道。那您以后得趁集日去交鸡蛋,食品站一般都是集上才杀头猪。”
新房子姥爷和姥姥住最东边的一间,这里的习俗是东边为上首,家里的老人住上首。悠悠住在东边的第二间。爸妈住最西边的一间,昊昊和迪迪住西边第二间。
炕上铺着厚实的褥子,现在还不太冷,盖的是毛毯。成套的床上用品,柔软舒适,高兴的迪迪在炕上翻跟头。悠悠更高兴,终于有了自己的房间,以后出入空间方便多了。
姥爷和爸爸坐在厅房里说话,“我这辈子,起起伏伏的,没想到在这小村子里,安享晚年。”
爸爸也感叹:“爸,我围着地球转了一圈,还是您二老给了个安身之地,这村子就是咱家的世外桃源。”
妈妈烧了一锅热水,一家人都烫了脚。姥姥跟着悠悠进了屋,“我先陪悠悠睡着,她还是头一次自己睡。”
关上房门,姥姥就说:“赶紧进空间,姥姥得洗澡解解乏,真是老了,这一天下来,累的不行。”
洗完澡,姥姥并没有休息,和悠悠两人把装着金条和钱的坛子,重新埋到了房间的地下。
代销点和卫生室都搬到家里,方便了好多。做饭时只要没病人,爸爸就过来给姥姥帮忙,等妈妈放学饭就做好了,到家就吃现成的。乐得她都找不到北了,冲着爸爸竖大拇指。
从搬了家,代销点就成了村里人的聚集地,从天明到天黑,就没断过人。人们吃饭来这,唠嗑来这。特别是老年人,坐在代销点外面,靠着墙晒暖,孩子们就在一旁玩。
姥爷和姥姥坐在门口,和大家拉呱。来了买东西的,才进代销点。
现在的民风是真好,孩子们从来不进代销点。就连宝山那么霸道的孩子,也没进去拿过东西,馋急眼了,给他奶奶要出来钱,才举着递给姥姥:“俺买糖。”
另外,大人都警告孩子,不能在卫生室门口玩。其实,根本也不用大人嘱咐,孩子们没有不怕医生的。悠悠爸爸偶尔穿着白大褂出来,孩子们看见就跑,离他远远的。
也是,在孩子们的记忆里,爸爸是和扎针和喝药划等号的,和医生有关的记忆,不是痛就是苦,再加上病的难受,和美好绝对不挨边。
两团羊油剩下一团,姥姥用绳子系上,挂在厨房的房檐下。悠悠看见了就缠着姥姥做羊油饼。
搬家的第二天,姥姥有空了,就和了一盆软和的发面,把羊油切碎拌上五香粉,加上切碎的葱花和姜末,裹在发面里,开始擀饼。
姥姥吩咐悠悠:“去喊你舅姥姥,就说让她来帮姥姥烙羊油饼,把鏊子捎来。”
舅姥姥在大街上看着智茹和志强,悠悠把话传到,还问:“舅姥姥,啥是鏊子啊?”
舅姥姥安排她:“悠悠,你在这里看着弟妹,俺回家拿去,一会你就知道了。”
宝山的奶奶在旁边说道:“悠悠,俺给你破个谜语:一条腿的土里生,两条腿的叫五更,三条腿的火里站,四条腿的钻窟窿。”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常梦你 (执江子) 2019-12-24完结249 575【清媚妖孽慵懒型御姐vs隐忍克制易羞涩忠犬】大一的时候,黎柘向兰筠表白,话说得磕磕巴...
-
穿成七零年代泼辣女 (梦廊雨) 2020-01-07完结1771 7276一觉醒来,宋佳玉成了南拐生产大队宋老三家的独生女宋大宝。宋老三三十头上得了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