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部队的速度就是快,从决堤到现在,还不到二十个小时,他们就已经到了。
老首长是被部队的人架走的,跟着他走的还有韩德才夫妇。另外,就是村里在外面有亲戚的人家,优先照顾老人和孩子。部队派来了六艘救生艇,一艘能坐二十多个人。
第242章 水灾(二)(60月票加更)
一夜的功夫,大水已经到了防台的半腰。村里的大街也被淹了,家家户户都进了水,不时的有土墙倒塌的声音传来,人们根据大体的方位,猜测着是谁家的院子和房子。
村民的院墙几乎都是用粘土垛的,就是房子,混砖的也很少,大部分是下面十二行砖,上面打几个砖垛,中间用粘土垛成土墙。经过洪水的冲泡,土墙很快就塌了。
墙倒塌的响声不断穿来,大伙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有的妇女和老人就落下了泪。也没人没开口劝,下一个不定是谁家那。
悠悠家和二爷家,虽然在村外,由于是混砖的院墙,倒是还挺立着。半华里的护村林,有效的阻止了洪水,宅基也没受多大的影响。
水面上漂浮着各种各样的东西,家具、生活用品、铺盖、衣服、猪羊鸡狗的尸体、柴禾木材,还有连根拔起的树木。
漂浮的东西遇到护村林的阻止,就停在了林子的外面。遇到较大的树木,发出砰砰的撞击声,好多碗口粗的柳树都被撞断了。
老人看到了,脸色骤变,跪地祷告不停。舅姥爷小声的告诉大家:“这是上游有村子掉河里了,不知得伤多少人那?”
悠悠仔细的看了一下,飘来的大树有的直径快一米了,这得多大的力量,才能把这么粗的树木连根拔起,怪不得姥姥说水火无情。
老人们唉声叹气:“人家都说河滩里是鸡蛋过货(家产),这十来年没发过大水,大家都大意了。往后啊,还得接着垫宅基。”
鸡蛋过货,这形容还真贴切。
载人的救生艇,被河水冲的往下行了一千多米,到了生产堤那里,才慢慢的靠到了岸上。由于水势较猛,救生艇没敢来第二趟。舅姥爷为了照顾大家,自家人一个也没出去。悠悠在防台上,就能听见大舅妈她娘的哭喊声。
留下来的民兵脸色都变了,村里留下来的孩子不多了,没了孩子的喧闹,气氛相当的压抑。到了中午,大伙连吃饭的心情都没有。
昨天准备的井水快吃完了,守着遍地的洪水,防台上却面临着断水的困境。
大伙找了两个大土瓮,用铁丝绑在防台边的树上,瓮里放了块洗净的石头,把瓮沉在了河水里,利用土瓮过滤河水吃。
悠悠缠着姥姥去看,没有大人领着,孩子就别想到防台边上去。姥姥知道悠悠的秘密,就领着她去瞧稀罕。别说,这过滤水的法子还挺好使,瓮里的水倒是挺清澈。
悠悠不仅往里面放了消毒剂,还趁机往里面加了好些清水。要是指着这俩瓮,人吃的也不够。还有好些牲畜,比人用的都多。
由于各家的饲草都没带来,除了喂鸡的饲料,饲草都用的是队里的,反正队里准备的饲草多。
要说还是年轻人心大,“高高三”他们,举着长长的杆子,捞水里漂浮的木材和家具,放到防台上晒。
经过护村林的缓解,水势到了防台,就比较缓和了。防台上没预备多少柴禾,也没人阻止他们。
到了傍晚,洪水离防台顶部,还有两米多点。村里的房子大部分就露个房顶,墙体都泡在了水里,再也听不到倒塌的声音了。个别低矮的老房子,已经全部泡在了水里。
黄河大堤上喊话的人更多了,大部分是自己村里出去的人。防洪指挥部的同志,隔十多分钟就喊一次话,主要问洪水离防台还有多高。听他们说,洪水离黄河大堤顶也不足两米了。
胜男舅妈在堤上待了一天,到黑才回去。喊的嗓子都哑了,他爸陪着她,也在堤上待了一天。
舅姥姥担心的说:“这次把她吓坏了,还是年轻啊,肚里还有一个那,也不知道注意。”
朝霞舅妈的娘家和舅姥姥的娘家,也都有人在大堤上守着,隔一段时间就喊话问情况,也是待到天黑才回去。
从防台往堤上看,穿着绿军装的解放军越来越多。据网上记载,这次洪水是历史上流量最大的,看来真的是这样。
留在家里的人反而镇定了,大家这次是真的相信了,防台是比照着大堤的高度建的,留下来的人绝对的保险。
大伙反而担心起大堤的安危,要是万一决堤了,出去的人还不如留下来的人安全,民兵也开始担忧起家人来。
大伙食不知味的吃了晚饭,继续坐在一起发愁。防台边上点燃了几个火堆,防止老鼠和长虫上来。其实悠悠已经在周围撒了防虫药物,它们早就避开这里了。
庆幸的是,7月4日早上起来,大伙就发现,洪水停住了,离防台顶还是两米的距离。大家一直提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河水虽然不再上涨了,流速还是很大,部队的船只还是不敢离岸。民兵的面粉吃完了,村里把各家的面粉收了起来,先让他们吃着,以后队里再补偿。
吃过早饭就安排妇女们磨面,队里有的是麦子,防台上就有磨,牲口都闲着,虽然磨不够大家吃的,多少也能补充些。
这样又过了一天,到了7月5日,部队的船只才过来了,这次来的船只多,船也大了,大的能坐三十多个人。舅姥爷首先安排,把滞留在韩屯的民兵送了出去。
随着船只带来的,还有许多的给养,面粉、面条、咸盐、豆油等,都是生活必需品。另外有十多个煤油炉子,一大桶200斤的煤油。
姥姥和姥爷带着悠悠兄妹,和舅姥姥她们是最后出去的。上堤后,就被公社的同志组织到一起,排队领取生活补助,和船只捎进去的物资差不多。
不光有脸盆、毛巾等生活用品,竟然还有捐赠的衣服,虽然不是新的,都洗得干干净净,很少有带补丁的,这在现在可是好东西。
大舅妈的娘家人就等在大堤上,三舅妈看到舅姥姥就哭了。舅姥姥轻扶着她的后背:“傻孩子,你咋不听劝,自己还怀着一个那,也不知道照顾好自己。”
一家人安顿在大舅妈找的院子里,大舅妈的娘家已经把院子收拾好了,锅碗瓢盆准备齐全。三舅妈也带来了好多的东西,生活基本上没问题了。
第243章 水灾(三)(90月票加更)
志远和昊昊他们,临时在周楼小学插班学习。其实也上不了几天了,7月17日头伏,学校就该放暑假了。
他们有空就往大堤上跑,去了就扯着嗓子喊,其实也没啥事情,就是喊两声,听见大人的回话,都高兴的不行。
老首长一直住在堤屋里,韩德才一家跟他住在一起,大舅妈家请了他们几次,让他们到家里住,不过老首长拦着不让他们去,也只好作罢。
二奶奶一家也是今天刚出来,桂花女婿就在堤上等着。这两天把他们吓坏了,天天在堤上喊着问话。知道今天去船接,就准备了一辆地排车,把他们都接到了家里。
桂莲家就狗剩跟着二奶奶出来了,他两口子留下来,陪着二爷和宝景。要说张留根家的人也够狠心的,这么大的洪水,两个弟弟没一个露头的。
姥姥不时的往大堤上跑,探听这种信息。大堤上五米一个解放军战士,柳枝沙土袋堆的高高的,随时准备抢险。
7月10日,洪水终于缓了下来。下游平城县的一个大洼里,打捞出来十几具尸体。经辨认,是上游张集公社小冯庄的村民。
十几年没发大水,黄河几经改道,原来河堤的防护设施,有些不管用了。小冯庄半个村子赶在了洪峰中心,洪峰过后,一片汪洋,房屋宅基树木都被冲走了,里面的人也不见了。
找了这么长时间,才从三十多里外的平城地界漂浮了出来,还有十几人没有踪迹。上级派了十几辆地排车,沿着大堤运尸体,上面的白布单根本盖不严,下面露出了泡胖的腿脚,非常渗人。
地排车后跟着的亲人,悲痛的都不知道哭了,呆滞着神情,机械的迈动着双腿。反而是围观的人群,发出阵阵抽泣声。
其中有个二十来岁的男青年,听说他一家五口都在这里面,他因为参加护堤,才逃过了这场灾难。
姥姥眼里含着泪,悟了这个孩子的眼睛,捂那个孩子的眼睛。悠悠这次是真切的体会到,姥姥常说的水火无情的残酷。
这期间,船只在大堤和各村之间来回穿梭,村里的留守人员,进出方便了好多。
上级的领导坐船到各村慰问,韩屯是洪城的边界,又是全县出名的模范村,各级领导来了,都到村里去看望。
在受灾的村庄中,韩屯村的防护措施做的最好,人畜无一伤亡。但损失也很惨重,村里的房屋基本上全部倒塌了,人们的住宿都成了问题。
其他的村里,都有人员伤亡,其中大部分是被房屋砸死的。十几年没发大水,人们的防范意识差,加上这次洪水来的急,人们转移的少。土建的房屋遇水就塌,那村都有砸死人的。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常梦你 (执江子) 2019-12-24完结249 575【清媚妖孽慵懒型御姐vs隐忍克制易羞涩忠犬】大一的时候,黎柘向兰筠表白,话说得磕磕巴...
-
穿成七零年代泼辣女 (梦廊雨) 2020-01-07完结1771 7276一觉醒来,宋佳玉成了南拐生产大队宋老三家的独生女宋大宝。宋老三三十头上得了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