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得到心爱之物,孩子们纷纷跑回家,翻腾出一些破铺衬烂套子(方言:破铺衬为破布片,烂套子为旧棉花),从墙头缝里掏出奶奶积攒的梳头时掉下的乱头发,恨不能掘地三尺。
东西一旦到手,便迅速奔出家门,生怕去晚了换孩模儿的货郎走掉。那一脸皱纹的货郎见状,知是来换他模儿的,故意把一摞摞模儿在手上耍弄得叮当响,扬声喊着:“哎——换孩模儿,哎——管挑的,管拣的,剩下孬的是俺的——”吊足了孩子们的胃口。
如果家里搜寻不到废品,就哭闹着向大人讨要一分二分的硬币,挑选一两个中意的模儿。
悠悠在村口截住了去石庙村的货郎,把他所有的孩模都买了下来,还买了他所有的泥哨儿和陶水鸡,并向他打听孩模儿是怎样烧制的?
老人稍微停顿了一下,倒也告诉了她一些有关的内容。做模具的孩模不是专门烧制的,而是砖瓦窑烧砖的时候,夹带在砖缝或空隙间烧出来,既省煤又不浪费窑内的空间。
孩子们买了新模具,磕孩模成了他们玩乐的主要活动。悠悠跟着昊昊学了几次,就爱不释手了。
磕孩模还真的是个富有情趣的活动,先把胶泥搓成长条或制成圆饼,摁进模子,均匀地摁上一会儿。再把胶泥从泥模里轻轻磕出来,一个图案清晰,形状外凸的泥模就算完工了。
各家的窗台上、鸡窝上到处摆满了孩模儿。晾干是做孩模不可或缺的一道工序,磕好的泥模要放在背阴的窗台上阴干,干燥过快会导致泥模开裂。阴干后的泥模坚硬光亮,凸出的图案活泼喜人,收藏起来用来观赏和交换。
孩模晾干后,还须放进大人们烧锅做饭的灶膛里烘烤上半天,最后看到的才是颜色红润,声音清脆的凸形泥模。
但是最后的烧制技术很难过关,烧出的泥模棱角模糊,质量也不达标准,因太“糠”只好作废。
可在孩子们的心中,即使废孩模也有着非凡的意义,它毕竟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因此,那个孩子都有一堆舍不得丢弃的残次品的孩模。
孩模玩具的整个制作过程,对孩子的动手能力是个锻炼,对孩子的智慧也是一种启迪。小伙伴们之间往往以谁的泥模多少来分胜负,谁拥有的孩模多,谁就拥有了值得骄傲和令小伙伴羡慕的本钱。
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玩具就是孩子手中的货币,大家可以以物易物,用来换取各种物品和玩物时间,以玩具的品相和稀缺程度决定市值,也可用玩具来吸引伙伴或示好。总之,孩子有自己的心内的世界,孩子有自己的快乐方式。
昊昊几天的时间,就制作了上百个不同的孩模,不过烧成功的不到十个,就这也把他高兴的不行。迪迪跟在他的身后,也玩的特高兴。
第45章 孩模张
姥姥知道悠悠收集孩模的想法后,再去张集进货,就带上了她。姥姥至今依然弄不明白悠悠的电子商城,不过只要悠悠说能挣钱,她就全力支持。
因为她老人家明白,悠悠商城里的货物,也得花钱买。可以欣慰的是,两个世界的货物价值不同。
这里没人要的野菜,在商城价格特高。商城里便宜无比的化纤制品,在这里却是稀有物资。
令姥姥更加不解的是这里的好多废品,到了悠悠的商城里,就成了宝贝收藏品,比金银还值钱,甚至一个烟盒就能换出上百斤的红糖来。
张集公社窑厂并不烧制孩模里,不过娘俩却打听到了烧制孩模的人。他是平成县张庄村的一位张姓艺人,人送外号“孩模张”,烧制孩模也是在他们那里的窑厂。
悠悠听后欣喜异常,捡到宝了。她还记得网上的记载,平城县张庄村的那位老人,就是鲁省孩模制作的首创人物。他出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八十年代末去世,严格地说,鲁省的孩模制作技艺随着老人的去世而消亡。
第二天早起,姥姥就骑自行车带着悠悠去张庄。车子的后坐绑了个马鞍型的条筐,这是人们为大金鹿自行车特制的条筐。
条筐中间空两边是深筐,上面连在一起,跨在金鹿自行车的宽大的后座上,两边再用绳子绑上,稳稳当当的能放好多东西。上面是平的,还能放条长布袋。这样用大金鹿自行车贩卖粮食,一次能驮二百多斤。
张庄村位于平城县的西北,北临黄河大堤,距韩屯村四十多华里,沿着黄河大堤一路向东北就到了,姥姥骑了两个多小时的才到。
进村一打听,大家都知道他家,远远的就能看到他家的门口,不时得有货郎车进出。
走进大门,就看到院子的南面搭了个大棚,棚子里面孩模用大条框盛着,一样样的摆放在地上,有好几十种,十多个货郎在里面挑孩模。
“您有什么事啊?”看到姥姥进门,一位四十来岁的男人迎上来问。
“我找张师傅。”姥姥回答
“师傅不敢当,不知您有什么事?”原来他就是张师傅。
姥姥告诉他自己在村里开个代销点,想进些孩模卖,打听着来到这里。
“您赶紧进屋歇歇,从你们那到这里可不近,得有四十多里路。您吃饭了吗,孩子饿了吧,没吃让孩他娘赶紧做去。”张师傅热情的招呼着,把她们让到堂屋里,他妻子过来给倒了杯热水。
“俺们早起吃的饭,大兄弟你忙去吧,俺歇会就去挑孩模,路远得早点往回赶。”
“那嫂子您歇会,我出去看看。”张师傅出了门,他妻子在屋里陪着姥姥,和姥姥拉着家常。
张师傅的妻子告诉姥姥,张师傅小时候上过学,文化程度较高,阅读过大量的书籍。还专门学习过几年的绘画,有一定的绘画技能,这为他创作孩模人物形象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解放后,二十多岁的他开始尝试制作孩模,并开始在周围集市上销售。
他在传统的孩模基础上,结合本地的风土人情,创作出了《水浒传》的系列人物,深受人们的喜爱。那时一个孩模虽然只卖一分二分的,但一个集市也能收入一块多,这在当时可是笔不错的收入。
后来全家人都加入了制作孩模的行列,并在家里建了窑专门烧制孩模,一天二十四个小时烧个不停。孩模也从零售发展到批发,范围逐渐向外扩散,成为鲁省孩模的代表,并漫延到周边省市,他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孩模张”。
自家的窑毁了,就让公社的窑厂代烧,每次给窑厂的人送两盒烟,比自己在家烧还省事。自家也不用出去卖,每年春天附近的人家,有好几个批了他家的孩模往外倒,卖出去上百里远。
他家四个孩子,两个大的是儿子,都结婚另住了。两个闺女小,还在上学。全家一年四季都做孩模,做好了一块烧,他这里负责往外批。几家人的生活靠着孩模,还算过得去。
姥姥歇了半个多小时,悠悠告诉姥姥快十点了,就到院子里挑孩模。
院子里的孩模也显示着这个时代的特色:飞机,大炮,火车,坦克车。枪支和汽车就有好几种:长枪、短枪、冲锋枪、盒子炮,货车、客车、小汽车、拖拉机。
英雄人物更是刻画的栩栩如生,入木三分。托举炸药包的***,宁死不屈的***,披着大氅的***,提着红灯的李玉和,李铁梅的大辫子,潘冬子的红星帽,让人看得挪不开眼。
《西游记》的系列人物形象丰富,以孙悟空和猪八戒居多。孙悟空的形象机智勇敢:手持金箍棒眺望远方、腾云驾雾肆意张扬、被压五指山伸手够桃,背靠齐天大圣旗帜的得意洋洋。
八戒的形象憨厚朴实:挥舞着耙子的八戒憨态可掬,牵马的八戒东张西望,八戒背媳妇的形象更是令人捧腹。此外,还有脚蹬风火轮的哪吒、托塔的李天王。
动物的造型以十二生肖为主,还有狮子、老虎、猫鸟鱼。鱼的数量最多,这大概和鱼自古以来就是吉祥物有关,它既有多子多福的期盼,又有年年有余的美好愿望。
植物造型的孩模不多,傲雪的梅花在风雪中盛开,代表着文人气节,有坚忍不拔的精神气概。
有盛开的莲花和带着藕节的莲花,分别寓意“花开富贵”和“连生贵子”,看来吉祥的寓意是永恒不变的主题,无关年代和时期。
悠悠看着这个也好,那个更吸引人,挑来挑去就挑多了,每种才挑了十来个,就挑了一满框。看时间到十一点了,赶紧让张师傅给过称。
张师傅批发孩模按重量用称称,一斤五分钱,约有5-10个孩模。据悠悠观察,来人一般都要个十斤二十斤的,才五毛一块的钱。悠悠算了一下,从她们来了就没断过人,得有十来个,这一上午就得收十多块钱。
加上下午和往外倒卖的,一个月得有小一千的收入。虽然卖孩模只有春天三个月的时间,他们父子仨人每家也得有一千块。
这时候,干部的工资一个月三四十块钱,一年才四五百块钱。一千块相当于双职工家庭的一年的收入,这在当时可是顶尖的存在。
谁能想到:小小的孩模,便宜到任何一个孩子都能买得起,张师傅家却靠它发家致了富。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常梦你 (执江子) 2019-12-24完结249 575【清媚妖孽慵懒型御姐vs隐忍克制易羞涩忠犬】大一的时候,黎柘向兰筠表白,话说得磕磕巴...
-
穿成七零年代泼辣女 (梦廊雨) 2020-01-07完结1771 7276一觉醒来,宋佳玉成了南拐生产大队宋老三家的独生女宋大宝。宋老三三十头上得了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