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知道,你哥就是个窝囊废,你嫂子万恶朝天的不说理,还是个不孝顺的。娘现在还有力气,能给他们帮忙。等娘真的老的不能动了,还得靠你养着。”
“小老妈妈”劝她:“老姐姐,您别哭了,兰芝这刚好点,听见您哭又该难受了。您要是真的在儿子家过不下去,就这里住下吧,帮着兰芝看看孩子,兰芝也不用这么累了,身子还能好的快点。”
兰芝娘听“小老妈妈”这么说,也不哭了,往后退了几步,反驳道:“亲家,看你这话说得,谁家的孙子不是奶奶抱大的。俺家里四个孙子,都是我自己看大的,这还没一个娶上媳妇的,俺可不能因为看外甥,就耽搁了自己孙子娶媳妇。”
旁边有人看不下去了,嗤笑着问她:“老姐姐,没看出您还有这能耐,能给孙子娶上媳妇。”
兰芝娘也是个老实人,听了这话,怯怯的回答:“俺可没有那本事,不过俺还有把子力气,不仅能帮着儿子家做饭洗衣喂牲口,抽空还能下地拔草收拾棉花。
庄稼人能多挣一个是一个,攒着给俺孙子娶媳妇。你们都看到了吧,俺这孙子长的方正,模样又好,只要有钱,还怕找不着媳妇。”
老太太说的是实话,兰芝的娘家侄子,确实长的都好看,个子也高。
她这话刚说完,就有人接上了:“老姐姐,您这可真是好算计,能出力的时候,给儿孙当牛做马,老的不能动了,让闺女养着。
就是不知道,您要是没闺女,老了靠谁养。”
“没闺女俺有儿孙,我一把死一把尿拉拔大的闺女,还不能让她给我养老啊。”老太太这话说的理直气壮。
兰芝听了她娘的话,泪又流了下来,心里肯定难受。
“小老妈妈”看见,回屋拿了两袋孩子吃的饼干,塞到她的手里。
“老姐姐,您既然不能住下,我就不留您了,你们离家远,还是赶紧回去吧。这点东西,路上饿了,凑合着垫吧两口。”
兰芝的侄子不干了,他脖子一拧,气愤的喊道:“我不吃饼干,我来的时候,俺奶奶就说了,来了让俺吃肉。”
他这话喊完,旁边的人就议论开了。
“这也不小了,都成大人了,长相是挺好,可就是缺心眼,自己姑姑都晕过去了,一点也不心疼,就光想着吃肉。”
“还说过继给姑姑养老送终,要了这种孩子,养老指不上,送终能提前,啥人气不死。”
第619章 为富不仁
“谁家瞎眼了,才会把姑娘嫁给这种没心没肺人,一辈子也别想好过。”
傻小子根本没听,还在哪里耍横:“俺姑父哪,俺奶奶来这么长时间了,他躲着不露头算是咋回事。
有肉没肉的是小事,来的时候俺娘就说了,让他给出钱买套新农机,俺开着给人种地挣钱娶媳妇。
今天不给个实话,俺还不走了。”
这可真敢想,张口就是几万元的东西,和宝山姑姑一个腔调,想东西想疯了。
宝景开口了:“你姑父出发了,得好几天回来,可不是有意的躲你们。再说了,他有没啥错,有什么可躲的。
你们不走是吧,你奶奶年纪大了,去公社你姑心疼。你也成大人了,还不懂是非,去公社里学习几天,就知道你姑父到底该不该给你买农机了。”
兰芝的侄子也不是一点事不懂,听了宝景的话,还是知道害怕的。一边往外走一边说:“我这就走,我可不去学习班,要是去了,以后就找不到媳妇了。咱们都是实在的亲戚,你们可不能坑我。”
说完就对他奶奶喊道:“你个老东西,还不赶紧走,瞎磨蹭啥啊,等着去公社里吃不要钱的饭啊。”
人们调侃参加学习班的人,去公社吃不要钱的饭去了。哪知道兰芝侄子,拿这话说自家亲奶奶,心眼确实不够头。
兰芝娘嘴上答应着:“你别急,奶奶这就走。”一边小声的对闺女说:“你身上有钱吗,掏给我几个,我回家也好给你嫂子交待,不然她有得闹。”
兰芝动弹不了,“小老妈妈”从兜里掏出一把零钱,起码有张十元的。
老太太见了,一把从她手里夺了过去,嘴里喊着:“你别催了,奶奶这就走。”掂着一双小脚,走的挺溜落。
她走后,兰芝这么爽快的人,硬是病了一场,十几天才能下床。
村里其他的人家,虽然没有这两家闹的厉害,可也没少生气,谁家没有两家闹心的亲戚。
紧接着,外村就传开了,说韩屯村的人,为富不仁,越有越欺作(小气),不用的就东西卖破烂,也不接挤穷亲戚。
这话说的有些过,韩屯村可没一家卖破烂的,大家把不用的东西,都放到了库房里。
亲戚来了,在楼房里没看到一件以前的旧东西。库房在后院,关门落锁,主人不想让他们看,他们也不知道里面都有啥。就自动脑补成韩屯村把以前的东西,都当破烂卖了。
至于接济亲戚,那就看个人的意愿了。韩屯村亲戚处得好的,还是占了大多数。
俗话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大部分的亲戚,还是相处的比较好。
韩道存这次京都之行,买的家具最多。他给七个姑姑家,都买了一套简单的组合家具。
单双人沙发、茶几,高低组合,一米半的弹簧床,梳妆台,一套家具虽然不到二千,可七套下来,就得一万多了。
这些家具运回来,暂时放在他们家不住的楼房里。他打算秋后每个姑姑家给一千元钱,让她们家翻盖住房,等新房子盖好后,再把家具给他们。
现在农村建房,木料自己备,光是买砖瓦和人工,一千元钱够建一套新院落的。
村里和他们有着同样打算的,可不在少数,不过帮的都是至亲,有帮闺女的,也有帮娘家的。
这都是平时处出来的感情,像宝山奶奶这么疼闺女的,最后也被闺女伤透了心。宝山爹给前面出嫁的两个闺女置办嫁妆,出钱建房子,她这次也没拦。
不过老太太到底是疼外甥,这孩子是她从小看着长大的。韩屯村的建筑工地招临时工,她让宝山爹给说和了一下,外甥就留了下来,当了个建筑临时工。
刚搬进新家,村里人就开始买猪仔,还是家家喂十头。悠悠回来时,自己家的猪圈里,已经有了十头猪仔,是爱国舅舅给买回来的,迪迪负责喂养。
现在喂猪比以前省事多了,每天只需要割草投喂就行了。喂食的时候,打开自动清扫的设备,不到十分钟,猪圈就冲洗干净了。
各家的羊也都从村里牵了回来,繁殖的小羊是集体的。经过半年多的繁殖,村里多了五百多只小羊,依然是集体养着。
村里的孩子,又开始结伙搭伴去黄河滩上割苜蓿草。他们连自行车都不用,村里闲置的拖拉机被孩子们开了出来,用拖拉机往家拉苜蓿草。
猪仔刚买回来,一天吃不了多少饲草。孩子们把多余的饲草都摊到家里后院门楼和库房上的平顶上,晒干做冬季的饲草。
秋高气爽,两三天就能晒干,直接堆在房顶上,特别的方便。
每天早一趟晚一趟,加上星期天,各家的房顶上,很快就堆起了干草垛。
后院的竹丛下,十多只母鸡悠闲的觅食,悠悠仔细看了一下,竟然是自家去年养的。
原来去年集中喂养的时候,各家都做了记号。就是用不同颜色的布块,缀到鸡翅膀上,特别的好区分。
各家每天捡十几个鸡蛋,大家都在食堂吃饭,很少在家自己做饭,偶尔喝个鸡蛋水,给孩子蒸个鸡蛋羹,能用几个鸡蛋。
各家又开始卖鸡蛋,不过这次是卖到村里的食堂,直接换成了菜票。
附近村庄的人们,卖鸡蛋还是来悠悠家的代销点,被悠悠收进商城里,柴鸡蛋的货源还是有保障的。
悠悠姥姥舅姥娘和红英舅妈她们,自家虽然早就布置好了,可也没闲着,村里的六套公用房,都是她们布置的。
老首长选了一套明代的鸡翅木家具,简洁大气,富有年代的厚重感。
公用房收拾好了,除了老首长的那套,工作组的全体人员,搬进了其余的五套房子。
新建的村医院和学校,已经竣工启用。以前的村医院、学校、临时住房和村委会,全部拆迁。
村委会临时在老首长的房子里办公,村里的食堂和代销点,搬入新建的产品展示厅。
第620章 第二阶段
韩屯村的建设,进入第二个阶段,村委会、幼儿园、服装厂和食堂代销点开始建设。
学校医院和村庄街道的绿化,也被提上议事日程,还是悠悠姥爷负责规划,苗木由震宇公司购买。
学校和医院,以长青的绿化苗木为主,冬青的绿化带里,栽着冬青球和小叶黄杨球,间杂着四季花卉。
空地撒上了草坪,这个季节,气温还比较高,几天的时间,学校和医院,就是一片绿色,充满的生机。
村医院是四层的楼房,病房增加到32个,每个病房两张床,都有单独的卫生间。
一楼有个单独的伙房,里面有一排沼气灶,病人能在这里,做些简单的饭食,也可以去村里的食堂买饭菜。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常梦你 (执江子) 2019-12-24完结249 575【清媚妖孽慵懒型御姐vs隐忍克制易羞涩忠犬】大一的时候,黎柘向兰筠表白,话说得磕磕巴...
-
穿成七零年代泼辣女 (梦廊雨) 2020-01-07完结1771 7276一觉醒来,宋佳玉成了南拐生产大队宋老三家的独生女宋大宝。宋老三三十头上得了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