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恣悠悠)


  干咱这行也没少受罪,被抓过,批斗过,没收过,可别管咋得,老人孩子再没受过罪,起码吃饱穿暖了。”回忆起过去,李保国满脸的苦涩。
  “可不是咋得,那年月人人都是这么过来的。摊上兄弟你这样孝敬的儿女,老人也是有福的人。”
  “姐,不是兄弟我夸口,俺二老以前遭了罪,现在过得比一般人算强,就是这老毛病不好除根。”
  “三分治七分养,胃病更是急不得,慢慢养着吧。”姥姥劝道。
  “姐,兄弟得好好地谢谢您。自从咱姐俩认识,兄弟现在算是过上了安稳日子。咱这生意不显眼,也不在严管范围,没啥危险。看着小打小闹,可利润大,兄弟可没少跟着您赚钱。”李保国感激地说。
  “兄弟,你里外的忙活,这都是你应得的。姐才是跟你发了财,要说谢的话,姐得先谢你。”
  “咱姐弟就别谢来谢去的啦,您以后有用到兄弟的地方,告诉我一声,兄弟我保证给您办得妥妥的。”李保国拍着胸脯说。
  “那好,以后我有事就找兄弟你了。”
  悠悠他们吃着午饭,院子里有人清点衣服,很快又分开运了出去。吃完饭喝茶的时候,李保国进了里屋,拿出了5200元钱的货款,给了姥姥。


第81章 穿小鞋
  回张集的时候,悠悠就把给家里人准备的衣服布料拿了出来。
  援朝舅舅和胜男舅妈试了姥姥给的衣服,赞不绝口:“姑,谢谢您想着我们,这大城市的衣服就是好看。别看俺俩都有工作,还真没穿过这么好的衣服。志斌的衣服更好看,这么小孩子的衣服都有。”
  “咱自家人谢什么,要不是你俩,姑能开上代销点。不过你俩穿上这衣服,还真是好看。为了让俺援朝在大会上露脸,我特意去临水黑市上买的。以后知道地方了,有空了再去给你们淘换。”姥姥把衣服的来源交代清楚了。
  “姑,这衣服多少钱?我给您拿钱去。”胜男舅妈问。
  “拿什么钱啊,以往你俩帮姑多少忙,俺给你们钱了吗,姑这是有了,没有了姑再开口给你们要。”姥姥一听舅妈提钱,不乐意了。
  “胜男,别给姑拿钱了,姑给了咱就要。以后姑有事咱再帮忙。”援朝舅舅拦住舅妈。
  “咱俩都有工作,没给老人买穿的,倒过来让姑给咱们买,这可不行。”胜男舅妈不好意思。
  “啥行不行的,我有钱了乐意打扮你们,一个个年纪轻轻的,穿的灰突突的,真瞎了你们的好相貌。看着你们穿得光鲜体面,俺心里痛快。”
  “姑您老可得说话算数,俺俩以后穿衣服就找您了。”援朝舅舅耍赖皮。
  “算数,以后想穿啥衣服给姑说,保证给你们淘换来。”有悠悠的商城做后盾,姥姥大话说的底气十足。
  回到家里,姥姥把衣服分开,一家家送过去。怎么说的悠悠不知道,反正两个舅妈来的比以前勤快多了,碰到活计抢着就做了。以后姥姥再给她们东西,拿得也比原来大方多了。
  爸妈和姥爷都是识货的,看到姥姥拿出来的东西,爸爸说:“无论什么时候,有钱人都是会享受的。这衣服做的,看起来普通,穿起来真舒服。”
  二舅妈把姥姥和舅姥姥俩人的衣服做了出来,舅姥姥穿上新衣服,拉住姥姥的手激动的说:“俺这辈子就没穿过这么舒适的衣服,不是妹妹给俺买,俺就是有钱也不知道上哪卖去。”
  爱国舅舅穿上新衣服就臭显摆:“俺穿上这身衣服,比工作人员差啥啊。”看来,大舅对自己在家务农还是有心结的。
  “脸黑皮厚。”大舅妈一言中的。
  “脸黑能捂白了,皮厚可不好办,要不你给我磨磨”大舅舅嬉皮笑脸地对舅妈说。舅妈白他一眼,根本不理他。转头对姥姥说:“姑,咱家的孩子让您这一打扮,真都好看了不少,城市的孩子能比咱好看到哪去。”
  “那是,咱家的孩子随父母,长的都好看,不打扮也不必别人差。”还是姥姥会说话,让人待(喜欢)听。
  大舅妈给悠悠做了两双绣花鞋,悠悠赶紧换上,高兴地挨个问“好看吧?”臭显摆样和大舅舅一模一样。
  妈妈看着她说:“我现在才知道原来你是随舅舅。”
  悠悠大声抗议:“我才不随舅舅那,他长得黑,我就随你,长得好看。”
  大家哄地一下全都笑了,舅舅抱起悠悠,哄骗着:“随舅舅好,悠悠你给舅舅当闺女吧,舅舅就是待见闺女,还有你智慧姐姐陪着你玩,多好啊!”
  舅妈也跟着起哄:“就是,妗子给你做花鞋穿,你想穿啥样的妗子给做啥样的。”
  “妗子,那我也当你家的孩子,你给我做花鞋不?”迪迪抢着问。
  “给,妗子都给做。”大舅妈响亮地答应着。
  昊昊嫌弃地对他说:“你长大了准是叛徒,以后别跟着我玩。”
  迪迪看了看昊昊,纠结了一会,“我不要新鞋了,我拾姐姐的小鞋穿,哥哥你得带我玩。”把大家逗得眼泪都笑出来了。
  “你啊,笨死得了,那有抢着穿小鞋的。”昊昊恨铁不成钢。
  迪迪一脸茫然,“姐姐穿小了不是我穿吗?”悠悠听了,心像被揪了一下。在原身的记忆里,都是自己穿新衣服,而弟弟从来都是拾破的。
  从此可以看出家人对自己的疼爱,并没有这个时代重男轻女的观念,迪迪这个本该最受宠的小儿子,待遇却是最差的。
  人们都说头生稀罕老生娇,要苦苦到半数腰(中间)。自己生在中间又是女孩,在家里反而是最受宠的。
  姥爷的理论是:富养闺女穷养儿,女孩子从小富足着长大,才能形成大方高雅的气质,不会出现因眼皮子浅、爱贪小便宜,而自甘堕落的事情。
  新蒜下来了,队里种了半菜园的大蒜,每家分的都够吃一年的。悠悠家分了一大筐。一家人有空就坐下编蒜辫。
  姥姥和妈妈拿着剪子,把蒜头上的细根剪下来,洗干净拌在猪食和鸡食里,说能增强抵抗力,少得病。
  二奶奶把这些细根洗干净了,加上一把切碎的干辣椒,做成杂面的菜卷子。桂萍说好吃,就用碗端着给悠悠送来两快。悠悠吃了一口,又辣又咸,杂面的豆香味中还有一股淡淡的蒜香味,真的挺好吃。
  四月二十这天,韩屯村热闹非常,大伙从早上六点就忙开了。张集公社的干部早上就来了,布置会场,打扫场地。
  会场设在村西的麦场里,舅姥爷头两天就带人压好了麦场,五亩多的麦场平整光滑。学校也放了假,桌凳都搬到麦场上。
  高音喇叭播放着嘹亮的革命歌曲,扩音器不时地发出“噗噗”的声音,是工作人员在调试音响。
  从七点开始,就有人前来报到,都是以公社为单位,一溜四五十辆自行车,一辆跟着一辆,引得村民都到村口观看,还议论着自行车的新旧好孬。每出现一辆崭新的车子,都会引发出一阵惊叹声。自行车按公社划片摆放,有专人看守。
  到了八点,全县十八个公社的参会人员都到齐了。全县一千多个大队干部都来参加会议,光自行车就摆了半个麦场。


第82章 订婚
  村南的道路上开来了一辆吉普车,是县里的领导来了,各公社的领导都到村口迎接。村里的孩子们都跑去围观小汽车,不过被大人拦着,不敢靠近。
  吉普车在村头就停了下来,车里先下来一个青年人,快速的打开车门,三位年龄大些的领导下了车。
  等在那里的人员赶紧上前打招呼:“书记,县长,您们来了。”原来是书记县长一起到了,怪不得这俩天公社的书记,天天到韩屯来看会场准备情况。
  会议先参观麦田现场,一千多人蜿蜒一里多地,沿着村里的生产路参观了韩屯村的所有麦田。
  和石庙接壤的麦田成了大家议论的热点,也不怪大家议论,俩村的麦子差别太明显了,不止麦穗大小差了有三分之一,韩屯村的小麦麦粒明显大,把麦穗拱的呲牙咧嘴。
  会上,舅姥爷和援朝舅舅都发了言,俩人都是高大的个子,洪亮的声音。他们精彩的发言,给与会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县委李书记在会上就问张集公社的书记,俩人都姓韩,长相还相似,是不是有关系。得知他们是父子时,当场就问舅姥爷:“您带头用氨水,是不是儿子逼的?”引得与会人员一阵大笑。
  舅姥爷响亮的回答:“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也是为了支持儿子的工作。”
  县委李书记对爷俩的作出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几次提名表扬他们。
  县农业局的同志在会上宣布了测产结果,预计平均亩产在三百五十斤以上,这是全县历史上的最高产量,更是引起一阵轰动。
  舅姥爷当场表态:韩屯村小麦丰收,是党和国家支持的结果。全村群众时刻感谢伟大领袖和共产党的英明领导,感谢各级领导的关怀。群众们早就商量好了,吃水不忘挖井人,丰收不忘共产党,今年村里争取上交爱国粮十万斤。话音一落,台下掌声响起,持续了好长时间。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