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赶忙问:“大姐,您有什么事啊?”
“没事,俺孙媳妇她爹娘非得接我去他们家住,说我年纪大了,一个人住他们不放心。再说快到麦收了,我去了也能给他们做个饭。”王奶奶欣慰地告诉姥姥。
“那好啊姐,您自己一个人确实让人不放心,还是跟着孩子们住好。”姥姥也替她感到高兴。
“其实我也不算多大年纪,一个人过还行。不过,孩子们有这份心,我就去给他们帮几年忙。不能等老得不能动了,再去耐磨(麻烦)孩子。”王奶奶真是个明白人。
看到姥姥把东西放进厨房,王奶奶说:“妹妹,你每次来都给我带这么多东西,姐这心里过意不去。”
“咱姐俩别外道,给您就收着,那是我有。”姥姥直接留在厨房帮着王奶奶做饭。
午饭做的早,不到十二点她们就吃完了,姥姥向王奶奶告辞。王奶奶拉住姥姥,递过来一串钥匙。
“妹子,你先别走。我这一走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我看你经常来城里,给你把钥匙,你就把这里当家,来了落个脚,做顿饭吃。”
“大姐,这怎么合适?”姥姥没接钥匙。
“咋,您信不着姐,我说合适就合适,你要是还认我这个姐,就接着。”王奶奶急了。
“好,我拿着,以后进城就把这里当家了。”姥姥接过钥匙装起来。
从王奶奶家出来,姥姥领着悠悠去了批发部。这次家里的代销点里,缺的东西多了,娘俩分开挑选,乱七八糟要了好多。
悠悠趁机把有货源的名酒,每样要了两捆,姥姥还给工作人员解释:“俺们离得远,来一趟不易,多要点。”
悠悠听了在心里吐槽:这什么年代啊,拿钱买东西还得防着人。不过想想也是,现在的生活水平,别说村里的代销点了,就是公社的供销社,一年也卖不出去多少瓶装的酒,更别说三四块钱的名酒了。
像悠悠她们这样,一次要几十瓶的名酒,可以说基本上没有。
由于要的货物多,姥姥找了两辆三轮车。走到副食店门口,看离发车还有点时间,让推三轮的等着,娘俩又进去买了一麻袋的各种新鲜蔬菜。
回到家里,姥姥留下二斤肉,其余的都给了舅姥爷家。天热了,肉放不住,悠悠的空间虽然保鲜,放多长时间都行,可没有办法拿出来,和没有一样。
同时还给他们捎了一篮子的新鲜蔬菜,几个孩子看见围了过来,舅姥姥赶忙洗了一盆西红柿,让孩子们吃。
满满一盆的西红柿,很快被孩子们吃了个精光。看着心满意足的孩子,舅姥姥对姥姥说:“妹妹啊,自从你开了代销点,咱家的孩子算是掉福窝里啦。你啊,起五更睡半夜,跑里跑外,挣点钱都塞孩子们嘴里了。”
悠悠家的生活总算恢复了正常,虽然仍是忙得不得闲,但一家人都感到轻松多了。
全县的小麦生产现场观摩会,定于四月二十号在韩屯召开。会上,舅姥爷和援朝舅舅都要发言。
悠悠准备给俩人捯饬捯饬,树立个光辉形象。也趁机给家里人都置办些夏天的衣服,一想到厚实的粗布衣服,悠悠打心里觉得热的受不了。
悠悠在商城里精心的挑选,给舅姥爷挑了套农民副主席的标准装,用处理好的亚麻料子制作,看上去和粗布差不多,透气凉爽还挺括。姥爷、舅姥爷每人做了两套,一套浅驼色,一套深驼色。
给援朝舅舅挑的是后世人们面试,常穿的衬衫和西装裤。用亚丝光棉料子制作,看起来和的确良差不多。黑裤白衬衣,深蓝裤浅蓝衬衣,都是标配,在家的两个舅舅和爸爸每人两身。
给姥姥和舅姥姥购买了两套亚麻料子,一套月白色,一套米黄色。款式自己做去吧,和村里的老太太差别大了,她们也穿不出去。
妈妈和舅妈的衣服也是亚丝光棉的,上衣和悠悠卖的人造棉短袖款式相同,裤子是偏开门的西裤。
所有孩子的衣服也都是亚丝光棉的,款式和临水百货大楼的一样。不过,智慧、智茹和悠悠的衣服款式则比较新颖,谁让咱们是天生的美少女,不捯饬漂亮了对不住自己的好容颜。
悠悠在空间里和姥姥臭美的显摆,姥姥赞叹:“都说人是衣裳马是鞍,俺悠悠这一打扮就是个大号的洋娃娃。”
“洋娃娃哪有我漂亮。”悠悠不服气。
“是,姥姥错了,俺悠悠比洋娃娃还好看。”
第80章 新院子装修
四月十八,姥姥说去临水给大家买衣服,让舅姥爷在现场会上穿。再说天热了,一家人忙得都没做衣服。孩子们由于吃得好,一春天跟拽着长似的,一人长了半头,去年的衣服都小的穿不下了。
娘俩把自行车放到援朝舅舅家,坐客车先去了县城。到了罗新才家,他妻子出来开门。“嫂子,您来了,新才去您那院子了。”
姥姥把提前准备好的两件女式短袖上衣拿出来,递给了她:“前两天去临水,看到有人卖,觉得你穿上一定好看,就给你捎了两件。”
王代娣接过去:“谢谢嫂子,您还想着我。到底是大城市的东西,真好看,您快进屋坐。”
“不了,我去院子那看看,让你俩费心了。”
俩人到那一看,大门敞开,里面好几个人在忙活着。悠悠赶紧从空间里拿出一包猴王茶和两条“大金钟”香烟,递给了姥姥。
罗新才看见娘俩,过来邀功:“嫂子,您看看咋样,还满意不?”
何止是满意,直是出人意料。院子里大变样,干净宽敞,古朴典雅,谁还能看出这就是以前的乞丐窝。
残破的迎门墙修复一新,白石灰新刷的墙面上画着一簇翠竹。院内的杂草垃圾都清理出去,地面上重新铺上了青方砖,方砖都清洗的干干净净。几颗参天古树下用青砖砌了方坛,郁郁葱葱散发着勃勃生机。
房子的墙面门窗也清洗干净了,损坏的已经修补好,正在刷油漆。最令人惊奇的是,院墙和房子的残缺部分,修补的和原来一模一样。据悠悠所知,现在青砖和小瓦可没处买去。
姥姥把手里的东西递给他,疑惑的问:“兄弟啊,你在哪找的这些老材料,现在可没有卖的。”
“嫂子,这还能难着我,老县衙不是被砸了吗,里面多少东西没有,能用的都让我拆来了,反正没人管。”
老县衙解放后划给了文物馆,动乱期间被红卫兵砸了,文物毁得毁,卖的卖,到处一片狼藉,荒芜至今。
跟着罗新才往里走,后面的两进院子也都有人。前后院加起来得有三十多人,怪不得干得这么快。按说好的价格,每人一天一块钱,这都快半个月了,光工钱都得五百块了。
后面的两进院子,地面也用方砖铺好了,不用问,也是从县衙揭来的。悠悠看见,大门上的铜钉都重新装上了,不知他那里找来的,县衙的肯定是没有了。
花园的土地都开了出来,几件破房子也扒掉了,除了靠西墙的路,方方正正的一块地,花生已经种上了。
姥姥掏出一千块钱递过去,罗新才没接。“嫂子,用不了这么多,材料花费不多,主要是人工费。”
“兄弟,你先拿着,用不了再给我。”姥姥递给了他。
“嫂子,你看这几个老师傅,都是县城出名的木匠,退休在家闲着没事干。收拾出来的破家具,他们说都是好东西,还能拼凑出来,要不让他们接着给您拾掇出来,也能继续用。给他们工钱就行,每人一天一块钱。”罗新才给姥姥提议。
“那太好了,还得兄弟你接着操心。我还有事,就先回去了,过两天再来。”姥姥和他告辞。
到了临水,悠悠在大街上看到,好几个妇女穿着自家卖的短袖衣服。姥姥看了就说:“我要是年轻几岁,也弄件穿穿,这衣服看着普普通通的,穿上就是好看。”
拉货的人听见了,接过去说:“这衣服可不好买,门市里没卖的,都是托人从上海捎来的。大城市的东西就是好,不光价钱便宜质量还好。”
悠悠听了,对李保国的营销策略,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看来扯大旗拉虎皮,什么时候都有用。
李保国果然在胡同口等着,看见他们过来,赶紧叫人卸货。姥姥告诉他:“怕兄弟你着急,一样给你赶了200件,你先过个数。”
“不急姐,快十二点了,咱先吃饭,兄弟我给你寻摸了样好吃的。”李保国得意地说。
进屋里坐下,玉玉倒完茶水就张罗着上饭。看着端上来的一盆红烧鸽子,把姥姥稀罕的不行。“兄弟啊,这可真是稀罕东西,你费心了,姐就跟你享口福了。”
悠悠吃了一口,鲜嫩酥烂,连骨头都能嚼得动。心想,怪不得人们都说:“要吃飞禽,哺鸽鹌鹑。”
玉玉告诉姥姥:“姑,俺爷奶身体不好,俺爸为了给他们补身子,没少在吃上费工夫。您想吃什么告诉他,让俺爸给您找去。”
“兄弟,难为你了,这年景想吃口好的可不容易。”
“姐,以前的饥荒年代,为了让孩子们多吃口,两个老人都饿出了胃病。这病可不得靠养着,我也是没法才干了这个。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常梦你 (执江子) 2019-12-24完结249 575【清媚妖孽慵懒型御姐vs隐忍克制易羞涩忠犬】大一的时候,黎柘向兰筠表白,话说得磕磕巴...
-
穿成七零年代泼辣女 (梦廊雨) 2020-01-07完结1771 7276一觉醒来,宋佳玉成了南拐生产大队宋老三家的独生女宋大宝。宋老三三十头上得了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