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子不过斤,过斤太沉,怕把媳妇压懒了。婆家娶媳妇做八两的被子,刚躺下还好,炕烧的热不太冷。过了半夜,炕凉透了,被子薄不保暖,早早就把人冻醒了,确实是压不懒。
不到三斤的被套太薄,用不了一年棉套就扯烂了,到处都是窟窿。再用棉花补也不是一体的,就是用线缝合在一起,第二年还是从边沿处裂开。
你看见咱家这棉套子了吧,越烂窟窿越多。拆洗都得用棍子卷上,不然都兑不成套。”
桂香听得出他娘的无奈和心酸,“娘,您陪送我一套铺盖就行,您身子骨也不好,今年也给自己做一套新的。”
“桂香,你不用惦记娘,吃了吴医生的药,俺身子骨好多了,今年都没犯病。咱家多少年就这一套铺盖,还不一样过来了。
桂香啊,咱家的日子眼看就要起来了,娘啊,给你准备的嫁妆,指定比你二姐好。
你也别不信,原来咱就没喂过猪,今年一下子就喂了四头,还不用喂粮食,光吃猪草就长的飞快。
这才几个月,就长成半大猪了。你爹说到年底能长到贰佰多斤,够一等甲了。
一等甲,三毛八。一头猪能卖八十块钱,四头猪卖三百多,你爹说够咱家盖房子了。
你弟弟宝景大了,以后得说媳妇,要是没个屋,谁家的闺女愿意嫁。这四头猪,可是解了俺和你爹的心病。
多亏听了悠悠姥姥的劝,也该咱好时运,比村里人早挖几天毛地梨子,才有钱买猪秧子。
早年就没听说过河滩里有苜蓿草,就是铃铛麦也不像今年成片的疯长。听老年人说,今年河神显灵,专门给咱们送的福。
你爹他们看过,这两样草,就咱这一片有,十里开外就没有了。听援朝讲,这些草是多年生的,往后年年有。
俺和你爹打算好了,以后咱年年喂四头猪。要是都和今年一样,哪就是年年有三百块钱的收入。
桂香,你看娘没骗你吧,有了钱,娘还能亏了自家闺女。你成家还得二年,到那时候,娘手里有钱了,好好的给你置办嫁妆。”
“娘啊,我不要嫁妆,只要你和俺爹俩好好的。您既然知道以后的日子好过,就别会过能狠了。
俺三个都大了,往后您和俺爹也吃口另样的吧。咱吃不起好的,今年分的麦子多,足够您俩吃花馍的。您要是不听我的话,咱家往后换我做饭。”
桂香的话让二奶奶听的特别的舒坦,“好,听俺三妮的,你这孩子从小心细,知道心疼人。有你这句话,娘啊就是不吃也痛快。”
“娘,我说的可是真的,您别不当回事。也不是我孝顺,宝景、桂萍、俺三个商量好的。”
“好,俺听你们的话,你们都是好孩子,知道心疼大人了。”二奶奶也不伤感了,高兴的哈哈大笑。
气温高了,河滩里的苜蓿发了疯的长,高的有二尺多,已经有开花的了,粉紫的花絮引来了一些蜜蜂。悠悠让姥姥带着自己到了远些的地方,收割了十来亩的苜蓿收进空间。直接在空间里烘干粉碎,加工成苜蓿粉存放起来。
援朝舅舅专门回来了一次,他给大家讲解苜蓿的收割和储存办法。苜蓿在初花期营养价值最高,是收割的最佳时期。可以青贮和晒干草,由于青贮比较复杂,晒干草是目前最佳的选择。干草可以加工成草粉,是喂猪、喂鸡的最佳饲料。
苜蓿收割后不能在阳光下长久暴晒,晒半干后得在通风处晾干,还得经常翻动。队里派了两个上年纪的,专门负责苜蓿的晾晒。村外的护村林,非常适合苜蓿草的晾晒。
生产队组织人员收割苜蓿,队里喂了一百头猪,饲料得准备好。先收割和水坑公社交接处的苜蓿。这里离村子较远,得有四华里开外,本村的人轻易不来。
因为隔着一条生产堤,传统上生产堤西面属于洪城县,水坑公社的群众也不来。再说这里离最近的梅庄也有五华里,来回一趟十里路,在靠两条腿走路的情况下,人们一般也不跑这么远割青草。
援朝舅舅还去了石庙村,讲解苜蓿的收获技术。他们村的群众也开始收割苜蓿,河滩里又一次热闹起来。不止生产队忙着收割,村里的群众也起早贪黑的往家运,家家都喂着几头猪,这可得大量的饲料。
几天过去,除了离村子较近的河滩上,苜蓿由于被孩子们收割的较早,长势高低不一,其余的都被人们收割回去。
村子里到处晾晒着苜蓿草,早收的已经晒好了,在猪场边上堆成圆垛。各家的院子里,也都堆着大堆的干苜蓿。
孩子们依然去河滩割鲜苜蓿,背回家来喂猪羊。生产队里也继续收鲜苜蓿草,喂牛喂猪都用鲜苜蓿草,干的等秋冬后再喂。
二奶奶家的大女婿来了,说他母亲想孩子了,让接娘俩回去,根本不提分家的事。
二爷的大女儿不愿意回去,她想在娘家多挣点公分。韩屯村的工值高,一个工(十个工分一个工)值最少五毛钱。
桂莲是个能吃苦的,每天起早贪黑的割苜蓿草,用悠悠加的胶轮车,每天都推回来一百五十多斤的青草,最少可以换十五个工分。
算起来,桂莲每天在娘家能挣七八毛钱,够买2斤的小麦,起码她娘俩吃的口粮能挣出来。
二爷是个疼闺女的,桂莲在娘家,除了帮着二奶奶干些家务活,她割回来的青草,都是交到队里。二奶奶家喂的猪羊,吃的是桂萍割回来的。
既然奶奶想孙子了,二爷就让女婿带着孩子先回家。孩子在姥姥家吃喝都好,又和迪迪玩得开心,哭闹着不走,最后只好他一人回去了。
第二天,又派村里的明白人来接,说是在婆家也没生气闹乱子的,咋在娘家住起来不走了。
二爷正式提出分家的事,告诉他们啥时候同意分家,啥时让闺女回去。婆家的小兄弟结婚用钱,他兄弟二人一起兑。
来人做不了主,就说把娘家人的意思带回去,让他们自己拿主意,哪知道回去就没了信息。
二爷让女儿安心在家住着,娘家现在养得起她娘俩。再说,他女儿每天起早贪黑的,割的苜蓿草都能换十多个工分,足够娘俩吃的。
第96章 抓知了
“知了,知了。”似乎一夜之间,到处充斥着知了的鼓噪声。人们顾不得乘凉了,早早的吃了晚饭,去树林里摸知了猴(知了的幼虫)。
悠悠对知了了解的比较透,在后世,知了可是非常受人们欢迎的。
知了又名金蝉,刚出土的幼虫营养丰富,虫体蛋白质含量58-58%、脂肪含量10-32%。维生素及各种有益微量元素均高于一般肉类食品,可称其为食品中蛋白王。
因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金蝉逐渐成为餐桌上的保健食品,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价格愈来愈高。后世金蝉成为人类重要的绿色食品之一,每公斤价格高达五六百元。
疯狂的抓捕导致金蝉数量急剧下降,仅靠野生资源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在某些地区,夏天已经再也听不到蝉声了,金蝉面临着生存危机,甚至有绝迹的可能!人们开始人工饲养,发展成了一项新的致富项目。
金蝉幼虫变化为成虫时,羽化蜕除的外壳称蝉蜕,其主要成分含甲壳素及蛋白质,味甘、咸、寒,入肺、肝经,是重要的辛凉解表中药。
现在晚上八点天才黑,吃过晚饭还不到七点,悠悠和家人一起,满树林里转这抓知了猴。
知道是一回事,后世里,悠悠还真的没抓过知了。
“这里有一个。”昊昊兴奋的大叫。
悠悠赶忙跑过去,只见地面上一个薄薄的圆洞,有豆粒大小。昊昊急着用手抠开,出现了一个杏核大小的圆洞,知了猴缩在洞里,就是不出来,昊昊急得用手指往下捅。
姥姥走过来,用铲子挖了十公分深,就把知了猴掘出来了,捏起来放在提着的塑料袋里,悠悠也掌握了摸知了猴的诀窍。仔细的看着地面,发现靠近树干的地面洞口较多,马上把注意力放在树干周围。
终于发现了一个,悠悠蹲在那里观察知了猴出土的过程。先是一个小小的圆洞,随着知了猴用两个粗壮的前腿快速的扒土,仔细倾听,有“沙沙”的声音传出。圆洞逐渐扩大,知了猴爬了出来。
掌握了规律就快多了,悠悠一个小时就摸了二十多个。迪迪跟在后面紧着喊:“姐姐又摸了一个。”气得昊昊只嘟囔:“别喊了,乱得我摸不着啦。”
天慢慢变暗,知了猴出土的越来越多。出土的知了猴本能的向着最近的树木爬去,一会的功夫就爬到三四米高,必须用个长杆子往下挑。
悠悠发现,人们摸知了猴必备的三样工具就是:塑料袋,铲子,长杆子。天黑透了,只有少数人打着手电筒照知了猴。
人们大多都是用手顺着树干摸,就这样也能摸到,可见现在金蝉的资源还是相当丰富的。
回到家里,把知了猴倒进水里清洗后,放进个盐水坛子里淹了起来。一个晚上的时间,全家摸了一百多个知了猴。
爸妈在家呆了一会,拿着手电筒又要走,说是去抓嫩知了。悠悠一听,立马买账,给妈妈抓了一把奶糖,又找了个大塑料袋递给爸爸。“爸爸,多摸点嫩知了,知了好吃。”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常梦你 (执江子) 2019-12-24完结249 575【清媚妖孽慵懒型御姐vs隐忍克制易羞涩忠犬】大一的时候,黎柘向兰筠表白,话说得磕磕巴...
-
穿成七零年代泼辣女 (梦廊雨) 2020-01-07完结1771 7276一觉醒来,宋佳玉成了南拐生产大队宋老三家的独生女宋大宝。宋老三三十头上得了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