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恣悠悠)


  到了收购站,罗新才和里面的人打了个招呼,就把姥姥领进了仓库。“嫂子,您先挑着,我回去给您准备午饭。”
  “不用了,兄弟,我还有别的事,下次来了再去你家吃。”
  “那咱说好了,下次您一定留下。我回去了,您挑好装上再让他们过称,我都安排好了。”
  仓库里一个人也没有,悠悠在里面可劲的折腾,不好搬的就放机器人出来帮忙。娘俩折腾的灰头土脸,悠悠见到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就往空间里收。最后,怕人看出来,把旁边的一张破床埋在了下面。
  娘俩挑了一个多小时,就把废纸堆翻得差不多了。看时间快到中午十二点了,赶紧装了两麻袋,提着出去过称。
  出了废品收购站,娘俩找了个背静的地方,进空间洗了个战斗澡。
  出来就赶紧去了第一饭店,现在可不同后世,过了吃饭的时间,饭店虽然不关门,但开着门不卖饭更可气。
  悠悠自穿来以后,对现在的食物是吃嘛嘛香,对后世的食物非常嫌弃,尽量的不吃。
  姥姥对她满嘴的安全放心绿色食品说法,万分的不理解,经常嫌弃她矫情。不过,对她提出的各种吃的要求,总是尽量满足。
  今天,饭店有瓦块鱼,姥姥买了一份,悠悠吃的那叫个香,这才是真正的黄河大鲤鱼,鲜嫩无比。
  饭后,姥姥又打包了两份红烧肉,带回家去。悠悠给姥姥建议,去批发部进两箱手电筒和电池,方便大伙摸知了猴。悠悠的商城里都是充电的手电筒,还真没有这个时代能用的。
  县城的批发部也在百货大楼的后面,娘俩从来没来过。等到了才知道,这里中午没人值班,下午两点才上班。
  没办法,只有等。悠悠和姥姥就在街上闲逛,百货大楼往北,南北街的两旁,依次是副食品门市、土产门市、果品门市、粮油门市,粮食局、副食品厂。
  果品门市里摆着一片条框,有二十多个,柜台上也摆放着打开的条框,里面是新鲜的肥城桃,垫在下面的树叶还是鲜亮翠绿的,个头都在半斤以上,整个门市都散发着浓浓的桃香味。
  筐前的标签上写着醒目的价格,肥城桃每斤0.2元。姥姥问营业员:“同志,这桃真好,刚进来的?”
  “是啊,昨晚连夜拉来的,一上午卖的就剩这些了,这会人才少了,剩下的这些估计不够下午卖的。”
  一筐桃五十斤,姥姥要了一筐。营业员让姥姥进到里面,用自来水给悠悠洗了个桃。悠悠接过来抱着就啃,熟透的桃香甜可口,太好吃了。
  悠悠吃一口,递到姥姥嘴边,让姥姥也吃一口。放在自行车后座上的桃筐,到了无人处,就被悠悠收进了空间。
  粮食局北边就是城墙了,悠悠远远的看到,城墙外还有两个门市,门口非常热闹,人们提着包袱进进出出的,就拉着姥姥过去了。
  走近了一看,原来是外贸局的工艺品门市,人们包袱里都是加工好的成品,来这里交货的。
  悠悠好奇是走了进去,两个门市分别是条编制品和草编制品。条编品主要是各种筐子、篮子和垫子,大都是生活用品。不过用料是去皮的柳条,雪白晶莹,制作精细,非常漂亮。
  悠悠看的眼前一亮,想到了河滩里大量野生的荫柳,护村林里成片的柳树。韩屯村大部分群众都会编制手艺,早晚闲暇时间,在家编制各种生活用品。
  不过大部分都是就地取材,柳条不去皮。也有用去皮的细柳条,给孩子编个小筐小蓝的当玩具。
  悠悠仔细的瞧了一会,成品的价格几毛到一块多钱,是根据用工情况制定的。
  姥姥问了几个送货的,都说冬春农闲时,一天能挣一块多钱。农忙了就早晚瞅空干,一个月也挣个十块二十的,比干别的强。
  看来利用空闲时间,加工外贸产品,是当前农村增加收入的合适产业。
  一会的功夫,姥姥就打听清楚了。原来他们大多数是县城南面的人,土地盐碱严重,种庄稼产量低,祖辈就靠种植抗盐碱的簸箕柳为生,有个村子就叫簸箕柳庄。
  以前主要编些生产生活用品,卖给周围的群众。现在加工外贸产品,不仅价格高,而且销量稳定。
  收购门市只收不买,见悠悠实在想要,出了门市,姥姥找了个年龄大的妇女,高价卖了她几个产品。
  悠悠对姥姥说,拿回去当样品,咱村里有的是柳条和能人,加工外贸品是很好的增收门路。
  从事草编的则是附近的妇女,主要是来料加工,原料是外贸公司提供的处理好的草辫,以加工各种垫子为主,加工费相对较低。
  看时间快到下午两点了,姥姥赶紧带着悠悠,骑着自行车往批发部赶去,三点还得去汽车站坐客车。
  县里的百货批发部价格和临水地区一样,不像后世那样,自上而下的分为几级批发商。
  不过货物种类就少多了,特别是烟酒糖茶,高档的很少。姥姥要了手电筒和电池,再加些代销点里必须的货物,娘俩就回去了。
  下午刚回到村里,人们就过来问情况。姥姥告诉他们昨晚收的知了猴都卖出去了,今晚接着收。大家伙听了,赶紧回家做晚饭,喝完汤去摸知了猴。
  姥姥拿了十多斤桃和几个柳编样品,去了舅姥爷家,悠悠跟在后面去听消息。刚进门,舅姥姥拉住姥姥就问:“我正准备去找你,昨晚收的知了猴都卖出去了。”
  “卖出去了,现在知了猴刚开始有,好卖。”姥姥轻松的回答。
  “那我就放心了,今天一天光惦记着你了。以后你得悠着点收,砸手里可是钱啊。”看来,舅姥姥的心一时半会是放不下来了。
  “嫂子,我知道了。在城里碰见卖肥城桃的,就买了一筐,朝霞你去洗了让大家都尝尝。”看见悠悠二舅妈从厨房出来,姥姥把盛桃的篮子递给她。


第99章 平城
  舅姥姥心疼钱,“你折腾俩钱都买吃穿了,咱这一大家子跟着享福,这得多少钱啊。你都多大了,心里还没个谱,这日子啥时候能过起来。”
  “俺心里没谱,不是有嫂子和哥替俺想着的吗,我就管咱一家子的吃穿,以前想管也没条件啊。”
  “你啊!行,你管吃穿,省下钱俺和你哥给你攒着,今年秋后,说什么也得给你家把房子盖上。”舅姥姥无奈的说。
  “这就对了,老嫂比母,可不能光靠嘴说。”姥姥在舅姥姥身边恢复了纯真,嬉皮笑脸的和她贫嘴。
  “哥,今天我转到外贸局,看到人家交出口条编工艺品,就买回来几个。我看着也不复杂,咱村的人也能编。听他们说收入挺高,快赶上工作人员的工资了。”
  舅姥爷拿起来仔细看了一会,“是不难编,关键用的是簸箕柳,咱们这没有,县城南面这东西多。咱河滩的是荫柳,条子是好但去皮难。”
  “舅姥爷,没有咱就种呗,姥姥问了,簸箕柳庄就是专门种的。”悠悠跟着插话。
  “他们那是盐碱地,不成庄稼,没法了才种簸箕柳。咱这好地可不能种那东西,上级也不能同意。”
  “咱不是有河滩地吗,能长荫柳就能长簸箕柳。再说咱们的生产堤不是闲着吗,也能栽簸箕柳啊。”悠悠帮着出主意。
  “这还真行,我明天去公社,让他们帮着给联系一下。秀芹啊,悠悠这孩子净说大人话,怪不得不开个,就是心眼子多坠的。”
  舅姥爷的话气得悠悠蹦着喊:“舅姥爷您咋看得啊,人家都说我今年长得快。”
  舅姥姥抱起她,哄着:“可不是长高了,看舅姥姥都抱不起来了。”
  二舅妈端着洗好的桃走了过来,舅姥爷吃了一口:“还是那个味,好多年前吃过一次,那是在部队,路过肥城碰巧赶上桃熟季节。”
  舅姥姥挨个给孩子们分,自己也尝了一口:“这桃光听你哥说过没见过,托妹妹的福今天吃上啦,就是比咱这里的桃好吃。这味真好,比桃罐头都好吃。朝霞,去喊你大哥和嫂子。”
  舅姥爷还是部队的作风,第二天就去了公社,向领导汇报,利用河滩荒地种植簸箕柳,得到了领导的大力支持。
  安排援朝舅舅负责这项工作,争取今冬将条编副业开展起来。
  晚上,悠悠和姥姥躺在炕上,“姥姥,咱明天去那啊?”是啊,对外说是去县城卖知了猴,其实根本不用去。再说,到县城真的没事干,也不能天天去废品收购站淘宝啊。
  “悠悠,要不咱明天去平城吧,反正咱娘俩没事。”姥姥和悠悠商量。
  “好,您说去哪就去哪,姥姥咱咋去啊?”
  “咱先坐车去县城,汽车站有去平城的客车,俩小时一趟。”原来姥姥在车站注意过发车路线。
  “姥姥,车站有去省城的车吗,咱去趟省城呗。”悠悠提议,主要是自己想去省城。
  “省城去不了,太远了,县城离省城六百多里,去省城得坐一天的车,当天回不来。”姥姥告诉她。
  那就没办法了,只好去平城了。不过姥姥告诉悠悠,平城县比洪城县大多了,有25个公社,二百万人口。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