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扔了几次钱之后,迟慧觉得快到高三时间宝贵,哪能陪施老师浪费,果断舍离施老师的补课班,从此学数学对他再不指望。
这节课要讲的《高考必胜》习题集内容,迟慧三道大题两道不会。习题集的答案也极度简陋,看着就像提示给顶级高手,而不是给刚学小朋友,据说为了符合上面“学生减负”的要求。
在大家等施老师讲解题目时,施老师玩起了新花样:他让同学们到黑板上做题,顿时大家一阵紧张。
施老师道:“秦盛,第一大题你去黑板上做。”
秦盛心里虚虚地站起来道:“这题……我……没有思路。”
施老师正色道:“没有思路还天天打篮球,考不上好大学,我看你以后怎么办!”
然后道:“石厚朴,这题你来做。”
石厚朴上黑板做习题,秦盛被晾在一边,施老师没说坐下,他站了一会儿后,感到杵在那儿有些碍事,于是横了心坐下。
刚坐下不久,施老师指着某个解题步骤,突然道:“秦盛,你说这步到这步为什么这么解?”
秦盛把头从自己的习题册里抬起来,看了看板书,刚站起还未来得及开口,施老师就如同连发炮弹般地道:“你不会了吧,你傻了吧,你怂了吧,你拿本书给我到后面站着去!”语速超快,毫无停顿。
秦盛理了理衣服,拿了书,平平静静地走到教室最后,贴墙站好。
迟慧偷瞄了一眼白娇娇:面色仍依旧,平湖正月秋。
再看一眼华蝶,表情没有看见,只看到她桌子上有本书,书名中有两个字“托福”。
从此之后,数学课上,秦盛的日子都不好过。
只是秦盛永远一张任尔东西南北风的脸,叫站就站,被罚受罚,骂不作声,随你怎办。
迟慧担心秦盛,却无能为力。所有话都得压在心里,脸上当做什么事也没发生,态度举止一切如常,就像白娇娇那样。
一日,迟慧精疲力竭地回到家,照例打开当日的《湖州晚报》。只见头版头条,赫然写道:秦政同志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煤油部副部长。
迟慧反复阅读了标题数遍,笑着想道:“看某人怎么收场。”
第二天一早,迟慧兴冲冲地赶到教室,从未像今天这样期待数学课。然而,等她到了教室,看到白娇娇的那一眼,之前的念头就打消了一半。
白娇娇依然在专心地做着练习题,脸上毫无波澜。待到秦盛进教室,他也一切如同平常模样,且班里气氛未有波浪。迟慧为自己的小家子气感到沮丧,遂也继续做题不再乱想。
数学课上,施老师继续讲解习题的各式花样,只是好像已把秦盛忘,终于有了一节数学课秦盛能上得如此平静顺当。
下课后,施老师主动走到秦盛的座位旁,满脸堆笑道:“秦盛顿也是个聪明孩子,最近数学有没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秦盛诚恳地点头道:“还是有的,正在一一排查。”
“不懂要问哦,老师一直在你身边为你随时解答。”施老师温情至此,如待初恋,迟慧刹那间觉得上周虐之千百遍都似幻影幻觉。
秦盛非常识抬举地点头道:“谢谢老师的帮助!”
之后,施老师的姿态更低了,几乎是趴在秦盛的课桌上,拍着秦盛的肩膀,推心置腹般地交谈,笑容怒放;秦盛则是一副肚里撑船的模样;场面风生谈笑。
施老师在秦盛的座位上磨蹭到下节课上课铃声起,才勉勉强强离开教室,还一步三回头念念不忘。
第十六章
甄美查晓南陷热恋 尤冠熙巧答面试题
高三终于来到,九月开学的第一天,教室里的高考倒计时牌就已摆好。
不过令迟慧感到意外的是,尽管高考将近,班里另外一些人依旧懒散得不正常。一开始,迟慧觉得是刚刚高三上,有人没进入状态,但等月考已进行了几轮,个别同学依然像只等高三散场。
后得知,原来他们已办好出国留学手续,最先知道消息的是付嘉汝,她已定下去英国读大学。随后,辛高柏和许蓉要准备艺考,文化课开始缺课。后来,祝芙、尤冠熙也经常不来上课。
过完农历新年后,高三进入冲刺,二至五月,将有四次重要的模拟考。二月初,第一次模拟考,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戴诗慕取代石厚朴成为班级第一,在湖中近六年,本班第一次有人打破石厚朴神话。用龚妈的话说,戴诗慕的游戏和学习是一条拔河绳,只要不打游戏,成绩就能上去。
令人刮目的还有钱立,他已是月考中考得第二次数最多的人。而迟慧、白娇娇、秦盛、华蝶则基本在第四至第七之间全排列。按以往经验,全班前三分之一,有望考上全国名牌重点大学。全班前三名,则有望考上双子星大学,那是中国最好的大学。
当然,不到高考考完,谁也不能打包票。
班里的气氛,高三下变得诡异。一方面努力拼搏,一方面又带着颓唐。一日放学,迟慧看到推着自行车的查晓南与甄美在前面并排走,走到一处后,甄美突然坐到查晓南自行车前的横杠上,惊得迟慧迅速找地方躲藏。
迟慧记得自己在高一时帮查晓南递过信,接信时,甄美没什么反应,没想到二人竟如此暗度陈仓。
后来,随着迟慧妈妈升迁,也逐渐听不到关于甄美的消息。而在此时,班里又有甄美和贾葆的绯闻。当然,只要不和秦盛有绯闻,迟慧是乐观其成。
只是有点可惜甄美,湖中前几年她也名列前茅,不知为什么高一以后,成绩越来越走下坡。想到甄美还有那样的母亲,迟慧知道甄美的日子一定不好过。
迟慧其实猜对了。甄美自高一第一次考不好以来,母亲严厉谴责,终日数落,让甄美在家中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她几乎天天跟母亲吵架,每天都是哭累了睡着。甄母嫉妒迟慧妈妈被提拔,嫌弃甄父赚钱不及迟父,以前至少甄美比迟慧成绩好,而现在,甄母心里根本无法平衡,家中气氛空前紧张。
高三,甄美提出想走艺考生的途径,又遭甄母激烈反对。理由是,唱歌跳舞的圈子都是乌七八糟,做那行的人都是脑子不行成绩不好,你一正经人家的女儿怎么能干那些聒噪。
甄美想学的东西不让搞,同学竞争激烈,家庭关系又跌至冰点,而此时,查晓南和贾葆都对甄美强烈示好,于是,只好往男生的怀里逃。
迟慧也压抑,谁不是把牙关紧咬,逆水行舟。
一日,家里小阿姨的父亲来省城办事顺便看望她,迟慧妈妈于是邀请人家来家里吃饭。只见这位老人脸上皱纹成深深沟壑,穿的是斑驳不堪、遍布磨出道道白色折痕的黑色皮夹克,坐在家中沙发上,和周围的一切都显得无法调和。
这位看上去比自己爷爷都老的老人,问年龄竟然还比父亲小。母亲嘱咐迟慧给客人盛饭倒酒。听妈妈讲,他们一家是妈妈下放时的故交,在妈妈下放时给予很多关照,让妈妈当年有时间复习高考。因而,妈妈对他们家一直心怀感激,即使后来上大学回城还一直与之有联系,因此才把小阿姨找来帮忙,毕竟知根知底。
大家一顿饭先寒暄,后叙旧,最后讲到迟慧马上面临的高考。这时,这位老人说到自己小学考初中的经历,走进教室,监考老师像审贼,很紧张但告诉自己要镇定,最后自己是全村唯一一个考上初中的人。只是后来,由于家里成分不好,依当时的政策,没有机会再考,因此没能继续读高中。
喝到酒酣之际,老人反反复复念叨:“不让考,一辈子只能在土地上刨。”神情黯淡悲凉。
听妈妈讲,这位老人年轻时,字写得很漂亮,是村子里的文化人。迟慧想,如果这位老人当年有机会考,或许今天完全不一样。自己痛恨的考试,原来是别人一生的渴望。考好不是为了谁的目光,而是获得掌握命运的希望。
五月初,最后一次月考结束。龚妈已把所有的考前事宜交代清楚,并在百货商场为每个人买好了货真的2B铅笔,且亲自把铅笔头削成扁方体,为涂答题卡节省时间。
为了方便大家自己查缺补漏,学校决定后三周由学生自行决定在校复习还是在家,老师则仍来学校。
白娇娇为了节省通勤时间,在家复习,并由家中小秘书监督。戴诗慕坚定来校复习,因为家中的电脑,根本是金屋的藏娇。迟慧为了一直保持生物钟以及能和同学讨论,也去学校,当然,秦盛也在。只是,考前两周秦盛决定回家。其余的同学有时在,有时不在。
六月初,一锤定音。
在经历了考前失眠,考前吃不下饭的情况下,迟慧还算发挥正常。她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专业,于是听从了父亲的建议:学英语。反正是个必要工具,且需要花很多时间;加之迟慧不喜数学,学金融太过勉强;于是迟慧报考了京外大的英语专业。
那段时间报纸铺天盖地都是关于高考,出成绩当日的《湖州晚报》头版头条的标题是:“今年高考谁是最高分?”并且看到了石厚朴的大幅照片,旁边还有龚妈笑得合不拢嘴的脸。石厚朴以状元之姿再现英雄本色,迟慧发自内心为他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