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农家女 (长面包的树)
- 类型:都市言情
- 作者:长面包的树
- 入库:04.11
在通知书收到之前,他每天还要和大家一起下地劳动,赵母是怕他想不开,不放心他一个人在家里。
赵小明在烈日下痛苦的劳作,他看谁都不顺眼,特别是刚拿到中考成绩的赵乐乐。
赵乐乐的分数还不错,排名也算靠前,老师告诉她可以安心在家里等着录取通知书。
赵乐乐回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父母,钱满枝只高兴一会就问她报的哪些学校,这些学校要不要学费。
“不知道。”赵乐乐选择学校时并没有太多主意,都是听老师的劝告填的志愿,又哪里知道这些细节。
赵树新劝钱满枝不要着急,闺女考得好就该奖励,钱的事可以再想办法。
“你说得简单,你这天天吃药都是钱,花钱如流水,上哪想办法。”钱满枝提到钱就开始心情焦虑,她恨不得能得一笔横财。
“唉!我当初说不去省城,你还不听劝,要我说这些药吃着也没用,一点都不见好,我开点止疼片就算了。”赵树新现阶段对中西药都失去信心,他吃药吃到舌头发苦发麻,已经到看到药都反胃的程度。
“你不吃药难道在家等死,医生也说会有奇迹。”钱满枝知道赵树新的病不好治,可这心里总还是盼着奇迹发生。
“医生的话你也信,他们当然捡好听的话说,难道他们还说我这病不能治,早点回家等死。”赵树新对自己的身体有数,他已经不相信医生的话。
“爸,你到底是什么病,你不是说只是胃病,为什么总吃药也不好?”赵乐乐早就怀疑不是胃病,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问。
赵树新不耐烦的挥手:“大人说话,小孩子别问那么多!”
赵乐乐还是没有打听到结果,她只能暗中期盼赵树新的病早点好起来。
一个星期之后,学校老师找到赵乐乐家,为她升学的事而来。
学校派了两名老师,她的班主任和一名负责招生的老师,老师们希望她能放弃中专,继续在本校读高中,等三年后再参加高考。
“赵乐乐爸爸,你家乐乐成绩好,你不应该放弃。赵小明同学是您侄子吧?他今年考上大学,您应该知道,难道您不想孩子更有出息?考上大学之后可以选择的工作更多,毕业后有机会留在省城,说不定还能留在京城,您想想看……”
学校的老师都有一张巧嘴,也知道关键在家长,要劝必须从家长下手。招生老师的话都没有错,可惜他不太了解赵家的情况,举例没举对,更不该提外面的大城市。
赵树新的思想比较传统,他是希望赵乐乐读点书,有份安稳的工作,然后嫁人生子就行。赵乐乐真要留在省城他反倒担心,外面的大城市有什么好,一年到头都难回家,这生个孩子和没生有什么区别。
“老师,你们说得都对,你让我再考虑几天。”赵树新不好意思直接拒绝老师,干脆用上拖字诀。
他要留两位老师在家吃饭,老师却说还有其他学生家里要去拜访,只能约定下次再吃饭。
老师们不肯留下吃饭,赵树新送老师走的时候,把自家种的葡萄送给老师不少,让他们路上拿着吃。
两位老师进院子就看到葡萄藤上挂满的果实,他们看着赵树新站在葡萄架下摘,这次倒没有客套的阻拦。
赵树新把老师送走,关上院门才垮下脸:“乐乐,你别听老师说得好听,读大学当然好,可是你能保证一定考上?我们还是等中专通知书,好好上个中专,早点出来工作,还能多赚几年工资。”
“爸,小明哥都考上。”赵乐乐的言下之间是堂哥的中考成绩还不如她,他能考上大学,她三年后也一样能。
“你别听你们老师的话,你小明哥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他真要考上你奶奶早就通知全村的人吃流水席,哪还会藏着不说。我等会过去问问什么情况。”赵树新知道老师不会骗人,但是他更不相信侄子考上大学,低调可不是赵母的行事风格。
“行了,你赶紧去问。”钱满枝对赵树新把侄子看得比自家闺女重要很不满,她可不觉得赵家俩个侄子能有多好。
赵树新也不介意钱满枝生气,反正她就是这样的性格,三天两次就为一点小事上火。他只要装看不见,等她气消自然没事,可他要是回话才糟……
赵树新戴着一顶破旧的草帽来到赵树理家,这栋房子还是赵树理结婚那年建的屋子,二十多年过去已经破旧得不行。
“大哥!”赵树新进门就见到赵树新在削竹子。
“你来啦!”赵树理头也不抬的打招呼。
“爹和娘呢?”赵树新没在屋里看到人。
“他们去山上采草药,你有事?”
“没事,我是想问问小明高考的事,听说成绩已经出来。”赵树新开门见山的问。
“嗯,考上了,还没收到录取通知书。”赵树理把篾刀把竹子劈成细细得一小片。
“真考上?怎么不告诉我。”赵树新大受打击,他这个亲叔叔都不知道,这也太伤人心,他比外人还不如。
“他想复读。”赵树理说到这里,终于停下手中的活。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废弃作业本裁成的小纸片,拿出烟丝卷好后用口水粘湿纸。一根自制香烟诞生自此诞生,他再划燃火柴把香烟点燃。
“为什么?”赵树新后退一步才问,生病后他的生活习惯都改变很多。
“他说这次没考好,只能上什么大专,我也没听懂,反正他的意思不如大学好,他一定要读大学。”赵树理心里也矛盾着,正好赵树新过来,拉着他聊一聊,也好听听他的意见。
“娘怎么说?”赵树新也不懂这些东西,他哪里能给出什么建议。
“不知道,娘说等收到通知书再说。”赵树理也猜不透赵母的想法。
第17章 通知书
赵小明每天混沌着过,下地也是做个样子,干十分钟能休息半小时,一天下来偏偏还累得腰酸背痛。他的身体并不瘦弱,干活却是个花架子,还不如年近七十的赵父,连赵小芳都可以嘲笑他干活不行。
赵小明干活比不过其他人,心里的火不好发出来,却可以冲着赵小芳去。兄妹俩你来我往的对骂,一个比一个幼稚,赵小明也不嫌弃丢人。
大人们都忙着干活,没人搭理兄妹俩,等到赵父休息间隙,兄妹俩不约而同闭嘴。
赵父点一根自制卷烟,只当不知道兄妹俩的口舌之争。
现在地里的活其实已经不多,但是他喜欢把全家都喊出来一起干活。赵小明是被逼着出门,他干活的样子让赵父意识到不对。这个孙子太不像农村人,干什么都不行,还不如赵小芳能干,难怪会被她嘲笑。
赵父能看到的事,其他人也能发现,都觉得他还是读书进城好,要留在村里连种地都不会,只有饿肚子的份。
赵小明也不管家里人是什么想法,收工回到家就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等饭熟赵小芳喊他吃饭才起来。
赵小明天天在家阴沉着脸,家里长辈不说,赵小芳不敢说,赵小军却是不乐意天天看他脸色。他是长子嫡孙,从小也是受尽宠爱长大,读书他是不行,赵父却依旧看中他。
小伙子身板好,一米八的大个头,站出来就能震住一群人,这要村里的作用可不小,这是赵小明暂时读多少书都比不上的地方,除非他以后能成城里干部。
赵小明未来会怎么样谁都不知道,哪怕他已经收到一份录取通知书。
“奶奶,我不想去上学。”赵小明对录取通知书上的几个大字很不满意,这不是他想去的学校。
“你不想也得去,这学校有什么不好。”赵母在衡量之后做出决定,家里钱的不多,不可能再供赵小明多读一年高三。
“奶奶,我想读本科,这只是专科。”赵小明已经和家人解释过无数次,可家里人对两者的区别还是一知半解。
“你想读也没用,谁让你自己没本事,你要考上我还能不让你去,要怪就怪你自己分数不够。”赵母的话也带着几分刻薄,哪怕是最喜欢的孙子,她说话也是毫不留情。
孙燕不忍心看小儿子失望的样子,赶紧出声打圆场:“小明,听你奶奶的话好好去上学,你可是村里头一份,多少人都羡慕你。”
“二哥,妈说得对,你什么时候去城里上学,我想去城里玩。”赵小芳长这么大,去得最远的地方也只是镇上,她特别想去城里看看。
“行了,这事就这么定下,你要不想上学也可以,回家跟着我种地。”赵父忍不住敲敲烟袋,他看不得男孩子哭哭啼啼的样子。
赵小明听到回家种地,下意识地接抖一下,这个暑假种地可把他累坏了,他这辈子都不想再种地。
事情已经有决定,那剩下的事就是要为赵小明去上学而准备。这所专科学校座落在本省本市,从县城出发也要一个多小时。
赵家全家都开始行动,为赵小明准备上学的行李,明明离开学时间还有一段距离。行李其实很容易准备,难的是上学的钱,哪怕学校学费并不贵,可学杂费加上生活费也是不小的开支,特别是对农村家庭来说更是很大一笔负担。
相似小说推荐
-
焰火热吻 (荣槿) 2020-02-13完结9903[年龄差/养成系/双向暗恋]刑侦大队队长X高智商少女褚澜川在某个暴雨夜遇到了一位浑身是...
-
成绩好才可以谈恋爱 (容烟) 2020-02-05完结357 2599提问:您为什么到现在依旧单身呢?傅清寒:/微笑,因为不和成绩比我差的人谈恋爱。高考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