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八十年代农家女 (长面包的树)


  赵乐乐倒是听老师说过这其中的区别,可她疯了才会指出来。
  赵母天天拉着村里一群老姐妹显摆,有看不顺眼的人故意当面问她:“你家大儿子要摆酒,小儿子那里摆不摆?你家大孙女也考得不错,听说以后也能吃国家粮,毕业就包分配工作。”
  赵母撇撇嘴:“她那学校怎么能和小明比,再说她一个女孩子,学得再好也是便宜别人家,摆酒那不是浪费钱。”
  “哟,这可说不好,又不要你当奶奶的出钱,你小儿子愿意出钱,你还能拦着?再说你小儿子就这一个闺女,他难道还要把乐乐往外嫁?我看可以招郎上门,这样也不算便宜外人。”
  “招什么招,树新没儿子不要紧,他有两个侄子,小军和小明以后还能不管他。”赵母可看不上上门女婿。
  “唉呀,你家小明有本事,以后就是城里人,怎么会不管他叔叔,他小时候树新对他多好。”有和赵母不对付的人,就有和赵母关系好的站出来帮她说话。
  “我家小明是好孩子,树新以后也不用担心没儿子。”赵母尽管才和小儿子为钱闹得不愉快,当着外人的面还是要夸赞他。
  赵母显摆完还不忘提醒大家到正日子去家里吃流水席,这可是最重要的事。
  赵家在紧张有序地准备流水席,赵母可没闲着,有很多事只有她和赵父能解决,比如请一些老亲过来喝酒。
  赵小军从舅家回来,舅家那边倒是高兴外甥有出息,还说一定要给外甥送份好礼。
  赵树理对礼物不感兴趣,他更关心借钱的事:“你和你舅舅们说过借钱的事没有?”
  赵树理自己不想开口,就打发赵小军先上门探路,行与不行他都不丢面子。
  赵小军摇头:“我说了,大舅他们没说话,只说那天一定来喝喜酒。”
  赵树理对大儿子的回答不满意,这样子一点都不像他,传个话都不行,还是要老子亲自出面。
  赵树理要办流水席,赵树新一家也要上门去帮忙,还把家里桌椅和碗筷一起带过去。
  孙燕见到钱满枝母女上门干活还是很高兴,可见到赵树新带着东西上门,她这心里就有点不舒服。
  “老二,你来可以,这些碗筷你还是拿回去。”孙燕嫌弃的指着赵树新手里的碗筷说。
  “为什么?”赵树新不明白哪里不对。
  “哟,老二,你还问我为什么,你自己心里就没点数。”孙燕不顾公婆的脸色直接挑破问题。
  “我心里有什么数?大嫂,你是什么意思?”赵树新一片好心带着妻女帮忙,可被孙燕这样质问,他心里头是直冒火。
  “哼,你非要问,我就给你说明白。村里好多人都给我提醒过,说你那病怕是有传染,让你那天吃东西注意点,你说你家的碗筷我怎么敢借用来,你还是拿回去好。”孙燕像个小喇叭把村里人背后的议论都摆到台面上。
  “大嫂,你,你……”赵树新气得话都说不出来。
  钱满枝扶着他道:“大嫂,你太过分了,树新这病医生都说人与人之间不会传染。”
  赵乐乐也站到赵树新身边解释道:“大伯娘,我爸平时吃饭单独用的碗筷都没有带过来。”
  孙燕听完一家三口的解释知道闹出误会,可她依旧摇头:“你们说得再好听也没用,我相信你说不会传染,村里人可不会信。老二,你明天最好不要过来坐席,要吃什么我让小明给你送过去。”
  “你说的是什么鬼话,我儿子进这个家门还用不着你做主,你说说,是谁不让老二吃酒席?”赵母气冲冲地质问,只差没有冲上去扇孙燕耳光。
  “妈,村里人都这么说,你不能偏心小儿子,你要替小明想想,万一他染上病怎么办?”孙燕可不怕赵母凶,她才不信婆婆就不担心。
  “哼,医生都说不会传染,你比医生还厉害。”赵母对赵小明的关心不比孙燕少。她早就打听问这病,不光问过老中医,她还悄悄跑去镇医院问过那里的医生护士,都说人和人之间不会传染。
  “妈,医生说不会传染,可万一呢?村里人也不想和老二坐一桌吃饭,我们总不能绑着大伙坐下。明天可是大喜的日子,要是村里人闹起来也不好看,只能先委屈老二,等明天过后我再给他赔不是。”孙燕也是能屈能伸的人。
  赵母听孙燕这样说,也不敢打包票村里人不忌讳老二的病,她也隐约听到村里人背后的嘀咕。
  “老二,你大嫂说得也不是全无道理,你那天要不就晚一点来。村里人不明事理,他们害怕,自家人不怕,你和我们一桌吃饭。”赵母的安排也算是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位。
  主家最后吃饭也是吃流水席的规矩,赵树新是亲叔叔,和赵树理一家最后吃也没问题。
  赵树新却听不进去赵母后面的话,他听到赵母第一句,说孙燕的话也有道理,他就火冒三丈。
  “娘,你说得对,我有病就不该出门乱跑,我现在就回去。大嫂,你放心,我明天不会出来惹人讨厌。”赵树新说完转身就离开。
  钱满枝看一眼公婆,再看一眼孙燕,她也追着赵村新的脚步离开。
  赵乐乐看一眼屋里众人,也转身往自己家跑,一边跑还一边大声喊着:“爸,妈!”
  屋里众人你看我,我看你,谁都没想到赵树新会气跑,屋里瞬间变得寂静无声。


第20章 流水席
  第二天的流水席,赵树新真的没有出现,不仅他,连钱满枝母女也没有现身。
  村里有好事者问孙燕,被她打个哈哈晃过去。有人看不懂眼色,还想追问,被旁边的人踩一脚才闭嘴。
  村里人不是不好奇,可孙燕明显不想说,她们总不好在赵家八卦,要说也得离开赵家再说。
  孙燕是巴不得赵树新不来,哪怕被赵母骂上一两句,她也觉得划算。
  赵母心里头不痛快,偏偏当着客人的面,她还得摆出笑脸,不能让人知道她不高兴。
  整个赵家只赵小明是最高兴的人,他确实对专科不满意,可今天这个喜庆的日子,听不同的人夸奖他,他心里也飘起来。
  不仅村里人夸他,连特意请过来坐上席的老师们也在夸他,说他聪明,可惜生在小山村,要是生在城里肯定能考更好。
  学校老师都这样说,什么都不懂的村民当然要附和。这样吹捧的话听多了,赵小明也以为他要生在城里,一定能考去京城最好的大学。
  他很乐意听大家夸他的话,如果这些人再少喝一点酒,说话再斯文一点,不要两杯酒下肚就开始骂脏话会更好。
  赵小明听着村里人粗俗的语言,赶紧走到老师那一桌,让他们不要在意。
  在乡镇中学教书的老师大多数家里都有亲戚留在农村,对这样的场面也不至于大惊小怪,一个个都让他不用在意。
  赵小明和老师正在聊天,突然传来一阵鞭炮声让大家不得不暂停聊天。
  “小明,小明!”鞭炮声刚停下,就有人扯着喉咙喊。
  赵小明听出来这是小舅的声音,他收起嘴角的笑:“老师,我舅舅们来了,我先过去看看。”
  “你去忙吧,不用管我们。”老师都是通情达理之人。
  “赵小明,赵小明!”外面的声音越来越大声。
  “来啦!”赵小明一边应声一边往外走。
  院子门口孙燕和娘家兄弟说话,赵树理正在给舅兄们敬烟,赵小军和赵小芳打完招呼又去帮忙。
  厨房里还有一堆的活等着人,兄妹俩身主人家可没有时间闲聊,他们总不能看着帮厨的人忙得一身汗,他们两手插口袋看热闹。他们不是赵小明,今天他是当仁不让的主角,只要负责露脸招待客人。
  “小明,你怎么才来,是不是考上大学要吃国家粮,就看不起你几个舅舅?”孙大舅拍着赵小明的肩膀说。
  “大舅,我没有。”
  “大哥,小明刚才在陪客,他是你外甥,是晚辈,你这话让他怎么接。你们先去坐下喝酒。”赵树理拉着舅兄们坐上席。
  孙大舅听到有好酒还能端着,他那几个弟弟却不耐烦,三言二语就被赵树理哄上桌。
  一桌子好酒好菜专供孙家人,连老人带孩子,孙家来了十几口人,一桌子坐着还有些挤,孩子们只能站着吃。
  孙大舅本来还想教育赵小明几句,端起酒杯这件事也就被他忘到脑后。
  村里其他人吃饱喝足之后陆续散开,只有赵家亲近一点的才留下来等着吃晚上那一餐。
  孙大舅一家子当然也留下来,赵小明送走学校老师后,就被他们拉到面前,一个个对着他指指点点。
  孙燕也陪着娘家人说话,她心里还记着刚才孙大舅在门口刁难赵小明的话。喜庆的日子当着外人她不好说什么,这会屋里只剩下自己人,她就开始找娘家人兄嫂诉苦。
  “燕子,你说什么?”孙母七十多岁的年纪,耳朵从去年开始就不好使,孙燕说的话她一句没听见。
  “娘,没什么,我和大哥聊天。”孙燕不想让老人知道兄妹间的矛盾,用几句好话把亲娘哄过去。
  “燕子,你别说那些有的没的,我当舅舅的还不能说外甥几句?他还没进城当干部,真要当干部,是不是打算以后都不登我家的门?我可不怕得罪有本事的外甥。”孙大舅几杯酒下肚,开始吹牛说大话。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