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她转向于慧娘,温和道:“是母亲想岔了,你不想嫁人就不嫁,守一辈子寡也没关系,于家还是能照拂一二的。”
然后就体面地向大家告辞,上了马车飞快地离去。
梁夫子自觉自己的出言,消弭了一对母女间的嫌隙,驳斥了一番大逆不道之言,心情很好地抱着书离去。
大家看人都走了,这场热闹也结束了,便心满意足地拿着自己的东西散场。
需要下聘的主人反悔了,女方的娘家人也走了,这次请媒人来下聘,就是一场闹剧。
少族长带着几个林氏族人混在人群中灰溜溜地走了,至于被拖下去的鳏夫,谁会关心他到哪儿去了呢。
于慧娘在她娘说出不让她嫁人后,不自觉红了眼眶,她终于可以不用嫁人了。
女儿林满搀着于慧娘,给她安慰,做她的支撑。
于慧娘放任自己哭了一会儿,就整理好情绪,带着一双儿女来到谢宁跟前行了个礼:“多谢谢会长相助。”
替来求助的女子解决了一桩大事,谢宁心里高兴,摆了摆手道:“不必多礼,既然不用嫁人了,你的房契地契现在还你?”
于慧娘拒绝:“我话已经说出口,便不会更改,说要捐给白枫书院的铺子和田庄,还请谢会长帮忙捐赠。”
她仔细想过了,做生意难免有风险,林执没了,这一年几间商铺的生意也做得艰难。
把钱捐给白枫书院,相当于是提前替意儿交足二三十年的束脩,以后家中不管发生任何变故,都不会影响到意儿读书。
“至于要让妇联帮忙接管的四间铺子,还请谢会长继续接管,承诺给妇联的两成利不会变。”
谢宁疑惑:“你很有生意头脑,为什么不继续做生意?”
于慧娘笑了笑:“妾身如今无权无势,又和娘家交恶,可护不住这些铺子。”接着话锋一转,“不过,妾身愿意进入妇联,替妇联打理名下铺子,不知谢会长可需要?”
谢宁眼睛一亮,那可太需要了,不管是于慧娘交接过来的四间铺子,还是他自己名下的铺子,都需要一个懂生意的人来打理。
他平时太忙了,只能腾出点时间来查账,生意具体怎么做,都是由手下的掌柜决定。
如今救助的人越多,需要活计的女子哥儿也就越多,谢宁还想用妇联的名义开一间工坊,这样既可以给女子哥儿提供活计,又可以给妇联增收。
谢宁爽快地答应了,于慧娘已除了孝,决定第二天就走马上任,到妇联来干活。
于慧娘目送谢宁一行人离开,母子三人回到门内,大门关上的那一刻,母子三人皆相拥痛哭,宣泄这一年来的恐惧和害怕。
这时一个丫鬟打扮的人从林宅后门悄悄走出,小心避让,来到了一个普通宅子门前,敲了敲门。
很快就有一个婆子走出来,婆子小声问:“怎么样?”
丫鬟不放心地看了看周围,确认没人后才小声道:“夫人听进去了,昨天悄悄去了那什么妇联组织,今天就有妇联的人来帮她。”
然后丫鬟把今天林家大门前的事情都说了一遍,婆子满意地点点头,给了丫鬟一锭银子,丫鬟得了银子,也很满意。
第222章 针对
“……综上所述,臣提议,应适当提高商税税率,并从地方税上交到国库统一收取。”
贺尚书立在大殿中央,手持朝芴,慷慨激昂地输出着他的观点。
话音刚落,当即就有其他官员出列反驳。
“臣对此有不同的看法,臣以为……”
钟阁老一派和白阁老一派以及吏部尚书一派的官员,三个党派互相驳斥,朝堂很快就吵成了一团。
圣上坐在大殿之上,就这样看着他们吵,等大家都吵得差不多了,王大总管大喊一声“下朝”,便起身离开,不对此发表任何评论。
但白阁老和吏部尚书知道,圣上不说话,就是支持的意思。
这些日子因为商税的问题,已经在朝堂上吵过好几次了,一开始钟阁老一派是落了下风,但随着时间的变化,圣上的默认,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官员赞成了。
白阁老走出大殿,恰好一阵寒风吹过,他下意识哆嗦了一下,然后叹了一口气。
以现在的趋势,估摸着来年商税的事情就会商议出结果来。
圣上的决定,加上大安报纸在民间散播“商税当与农税一致”的言论,不少百姓对此颇有微词。
他们迟早要向这位陛下妥协的。
现在已到了年终,再有两天就封印了,这桩事儿再怎么吵都不会有结果。
但来年对方的攻势一定会更加猛烈,他们挡无可挡。
看来这陆川是真的不能再留了。
才进入官场没多久,就断了他在庆安府的一条臂膀。后来投靠了钟阁老,进了户部,先是收商税,然后又是改商税,真不知道以后还能折腾出什么。
圣上同意了陆川的计划后,便召集了几个大臣商议要事,他计划的第一步就是要改商税。
按照计划书上写的,将会慢慢让百姓从农事中脱身,投入到商事和工业的建设中去,大力发展商业和工业。
那么首要条件便是要提高商税,把商税收归国库,国库的主要税收才能慢慢从农税转变到商税。
提高商税的同时,也是在规范工业和商业之间的各项规定,以前朝廷太不重视商税,导致有关管理商人方面的法律法规太过笼统,并不能应对以后可能会发展蓬勃的商业行为。
计划书的第一步,即将要达成了。
陆川最近的日子都过得很是舒畅,即将放年假,忙活了一整年,终于可以休息休息了。
谢宁这边也收整好东西,准备给报社的人放年假,他们平时很少有休息,到过年时报社会给所有人都放年假,时间跟着朝廷封印开印的时间来。
妇联是今年才成立的,在京城及周围乡镇设立的十几个办事点也都暂时关闭了,没地方可去的员工,可以到总部去居住,有在年节里寻求帮助的女子哥儿,可以到总部来求助。
陆川和谢宁都没有什么亲戚需要去拜年,往年除了初二陪谢宁回一趟娘家,就是到钟博士家里拜个年,然后就没什么事儿了。
但今年有点儿不太一样,陆川今年当官了,他需要到几个上官家里拜年送礼,习惯官场上的迎来送往。
于是谢宁被谢母留在了侯府,跟在她身边学习怎么送礼还礼。
“下官给上官送礼,除了要看上官的身份,也得看自己的身份,若是自己官职比较低,还给上官送太重的礼,这就不太合适了。”
谢母拿着一张礼单,一一给谢宁讲解。
“你看这里,这是武德将军给咱们家送的礼,他是正五品武官,给咱们家送的礼就很适合,虽然我们看着很普通,却是他那个职位能送出最合适的礼了。”
谢宁点了点头,他虽然有些不耐烦,但还是尽力学着。
谢宁备受学习送礼技巧的折磨,而陆川则是被谢母赶了回去,无所事事的他只好大摇大摆地出门会友。
两人之间的待遇相差太大,谢宁满心不快活,为此夫夫俩差点引发了家庭矛盾。
还好陆川反应快,又是送礼物,又是献殷勤,又是主动让谢宁教他如何送礼,这才避免了一场家庭风波。
不过此时的陆川还在和唐政苏幕他们聚会,还意识不到自己接下来要面对什么。
他们都从国子监毕业了,年节里要拜年的人家增多,估计会忙得不可开交,几人决定在年前找一天来聚一聚。
席东也在昌盛伯的三申五令下,从庄子上回城了,他把自己那组的作物都委托给许大人照料。
许大人是家中年纪辈分最大的,只有小辈迁就他的道理,所以这个年他决定在庄子上过,没人敢置喙。
年底京城哪哪都冷,几人便约了火锅,暖洋洋火辣辣的火锅一进口,加上屋里到处都是热气腾腾的,大家说话的欲望都多了不少。
陆川从锅里根青菜,配上美味的酱汁,好吃又清爽。
他感叹道:“看来你到庄子上也不是没有用处,至少给我们薅了这么多青菜,这顿够我们吃到饱了。”
冬天青菜价贵,哪怕京城富贵人多吃得起,酒楼也提供不了这么多,便实行了限购,还常常有人吃不到。
席东也捞了根青菜吃起来:“有得吃你就闭嘴吧,为了这些青菜,我可是被许老头踹了好几脚。”
今儿这顿火锅里的青菜,还是席东从庄子上薅来的,把许大人种植青菜的暖棚薅了三分之一,被许大人连骂带踹给赶出去的。
苏幕闷笑:“吃吃吃,今儿这顿就你功劳最大,得多谢席世子了!”
唐政默不作声,全程听着他们打闹,手里的筷子却很快,把锅里的青菜牛肉夹自己碗里。
很快另外三人就看穿了他的诡计,都顾不上说话,一个个手快得不行,锅里凡是熟的,很快就被人捞光。
“吃火锅还是得人多吃着才爽啊!”饭后,席东捧着一杯热茶感叹道。
陆川坐在火炉旁烤火,闻言回道:“是抢着吃比较爽吧?”
苏幕懒洋洋地窝在躺椅上,一脸惬意:“好久没有这么爽了。”
唐政也捧着一杯茶,点头“嗯”了一声。
他们一起聚会,无非是聊聊自己的近况。
陆川说:“前些日子收到刘扬的来信,他在北疆那边治理得还不错,百姓们都挺拥戴他的。”
苏幕说:“我那些学生,好多都是榆木脑袋,那么简单的句子,那意思都能解释得天差地别,真不知道他们脑子里是怎么想的。”
席东说:“我种的三样新作物,长得还不错,苗子都挺粗壮的。”
唐政说:“之前工部举办的科技大赛,每个省份都已经决出前三名了,等明年五月,京城里举办的总决赛,应该有不少新奇的东西出现。”
之前陆川的殿试卷子上,用唐政的例子提议让朝廷举办科技大赛,发掘民间的工科人才,好给大安研究出有利于民生的工具。
圣上看进去了,下旨让工部组织这个比赛,好让工部能有更多这方面的人才。
这也是陆川计划书的一部分。
几人正在畅言自己这些日子的情况,另一边也有人在讨论着陆川。
借着年前送礼的理由,白阁老一派的官员到白阁老府上送礼,并在白阁老的招待下,到书房喝茶。
“林家大门前的闹剧,让于家丢尽了脸面,陛下封印后,于家老爷子就一直闭门不出,连人情礼节都不走了。”有人说道。
户部左侍郎元大人嘲笑道:“他哪里还敢出门,他女儿那番言论,可把不少人都惊到了。为防被人追问是不是于家的家教,连他家儿子都不敢出门了。”
一个长相儒雅的官员说:“我已经让人散播,是陆川夫郎组织的妇联在背后教唆于家女儿的,如今京城大大小小的府邸都知晓了此事。”
“只要是家中有女儿哥儿的,估计都会怕这个所谓的妇联接触家中女儿哥儿吧,否则教唆出一个于家女儿那样的,家中的清誉怕是都要毁了!”
陆川本人在公事和私德上都没有什么问题,他做事严谨,凡是经他手的事务,必须要有上一任接手人的签字和盖章,不会让人把不属于他的责任栽赃给他。
公事上没有破绽,就只能在私德上找问题,偏偏陆川一概不去那些秦楼楚馆,平日里和下属吃饭,也几乎不怎么喝酒,送上门的美人也不要,抓不到一点儿问题。
他们就只能从陆川的夫郎身上下手,大安报社有圣上做靠山,他们不敢招惹。
好在谢宁还成立了妇联这个争议很大的组织,虽然是帮助了一部分女子哥儿,却损害了广大男子和宗族的利益和名声,惹得民间不少男子有怨言。
夫夫一体,陆川的夫郎出了问题,也是陆川管教不严所致。
之前妇联帮助的女子哥儿都是些普通老百姓,百姓们纵然有怨言,也不敢对着妇联撒火。
毕竟妇联可是有不少贵妇人支持,更有宗室的人做靠山,创办人背靠侯府,是朝廷官员的夫郎,小老百姓不敢惹。
过年时报社和妇联休息的时候,却是他们这些官宦人家频繁走动的时候。
元大人笑道:“估计这个年节下来,会有不少贵夫人退出这个所谓的妇联组织,到时候京城里大大小小的官员和读书人跟着反对,定能让陆川那夫郎吃一大亏!”
往日妇联帮助的对象是普通百姓,官员们虽然看不惯,也不会要做什么。
但于慧娘的夫家和娘家都是官宦之家,京中哪个大户人家里没点龌龊事儿,万一家中女眷被妇联一个撺掇,跟着于家女儿有样学样,家里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为了家族名声,他们也不会让妇联继续办下去,而作为妇联会长的夫君,陆川也会被百官针对。
第223章 退出
大年初四,京城里家家户户都挂着春联、贴纸窗花,富裕一些的人家则挂满了红灯笼,到处都是新年的气息。
今天陆府的大门敞开,不少报社的记者和报童们都要来拜年,就连大河虎子这些已经不做报童的少年,也都成群结队来拜年。
自从报社创办以来,大河虎子他们这些孤儿过年都是一起过,他们没有亲戚需要去拜年,便都自发到谢宁家里来拜年。
到如今已经形成了习惯,大家会和谢宁约好一个时间,谢宁特意空出一天来等他们来拜年,一般这个时候陆川也会在。
“宁公子,小溪来给你拜年了!”小溪穿得喜庆,在哥哥和黎星的带领下,一蹦一跳地进来。
“东家,新春快乐!”大河和黎星同声道。
“新年好!”谢宁满脸喜色,然后乐呵呵地一人给了一个红封。
小溪他们也不推辞,都大方地接下,里面钱也不多,也就十个铜板,讨个十全十美的好意头。
这是陆川和谢宁特意替报童们准备的压岁钱,他们无父无母,再没有人给他们压岁钱。
第一年来拜年收到压岁钱的时候,好多报童都又哭又笑,谢宁还以为自己好心办坏事了呢。
好在事后小溪来给他解释,谢宁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从此以后,每一年的春节,只要他们来拜年,谢宁都会给他们准备红封。
谢宁和陆川坐在大堂中央,报童们一个接一个来拜年,连今年新招进来的报童,也没有落下。
“谢谢东家!”
“多谢陆先生!”
“东家和陆先生真配!”
“东家和陆先生的感情很好!”
“……”
报童们见多识广,极懂瞧人眼色,很清楚说什么能讨好到谢宁,谢宁听到这些话,也确实很开心。
陆川在官场看多了尔虞我诈,乍然看到这些报童,心情也很好,又像以前一样,现场编几个小故事讲给大家听。
“突然有一日,火山爆发,滚烫的岩浆喷涌而出,山林被烧毁,小羽毛挥动翅膀,想要逃离这一片危险之地。”
陆川停顿了一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热茶润润嗓子。
“哇!陆先生,小羽毛有没有逃出来啊?”小溪急切问道,手里捏着一颗瓜子迟迟不吃。
“是啊是啊,小羽毛到底有没有危险啊?还有小羽毛的好朋友小松鼠,好像也在山林里,会不会有事啊?”大牛跟着问。
所有人都围成一团,专心听着陆川讲故事,就连谢宁也听得津津有味,连瓜子都忘了磕。
知道今天报童们来拜年,谢宁提前让府里人准备了许多蜜饯点心瓜子等零嘴。
谢宁捏了捏小溪的脸颊,笑道:“小羽毛当然不会有事啦,主角若是出事了,那就不叫主角了。”
小溪恍然:“好像确实是。”
瞧着谢宁得意的小表情,陆川也不免笑了起来。
他点头赞同:“小羽毛确实没事,它第一时间飞离了这个地方,但后来知道好朋友小松鼠还在火海里,他又飞回去找小松鼠……”
一则童话小故事,被陆川讲得跌宕起伏,报童们的心也跟着忽上忽下,时而惊呼,时而替小羽毛高兴。
这一天,所有人都过得很开心,谢宁听故事听得开心,陆川被谢宁用星星眼注视着,也特别有兴致。
这样喜庆又开心的日子,只维持到初十这天,谢母突然让人来陆府,让夫夫俩到侯府一叙。
“这几天,有好几位夫人来拜年,都跟我说要退出妇联组织。”谢母皱眉说道。
一开始谢母还不怎么在意,但后来又有几位夫人说要退出,她就意识到一定是发生了什么。
大嫂张氏也有些不好意思:“我这边也有三位夫人说要退出,表示之前捐的东西也就捐了,之后不会再给妇联捐东西了。”
相似小说推荐
-
老实人怀了雇主的崽(拾结) [近代现代] 《老实人怀了雇主的崽》作者:拾结【完结】晋江VIP2025-01-25完结总书评数:1468 当前被收藏数:20168...
-
天幕剧透我成了千古一帝(醉吟居士) [无CP向] 《天幕剧透我成了千古一帝》作者:醉吟居士【完结】晋江VIP2025.03.06完结总书评数:13678当前被收藏数: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