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麦麸的人最后都结婚了(莉莉艾特)


张小乐笑了:“景哥,你这要求是不是太高了点?他才练了多久啊。我觉得已经是个奇迹了。”
连景沉默了一下。他不是不满意,恰恰相反,卫莱的进步幅度远超他的预期。那种拼命的劲头,和在团队危机时爆发出的责任感,都让他刮目相看。
他只是……习惯性地想看到更多,希望他能更好。
“下一阶段的训练计划需要调整。”连景跳过张小乐的打趣,直接进入正题,“厅战暂时告一段落,但日常直播不能松懈。平台的新活动预告看了吗?”
“看了,好像是主打双人合作和创意内容的。”张小乐回答,“你有什么想法?”
“嗯。”连景看着屏幕上卫莱的名字,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需要重新评估每个人的定位和组合可能性。尤其是卫莱……”
他的声音渐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专注。
频道窗外,虚拟的庆祝烟花仍在绽放,映照着数据流冰冷的荧光,也映照着某人悄然变化的心态和另一人初尝成就感的、微甜的夜。

第39章 依赖
厅战的硝烟散去,日常的直播节奏重新占据主导。生活似乎回到了原来的轨道,但又有什么东西,在看不见的地方,悄然改变了。
最明显的改变发生在卫莱自己身上。
以前直播前,他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搞效果”,怎么“蹭热度”,怎么在不经意间制造点能让人浮想联翩的互动,好让礼物刷得更多一点。现在,他会提前一个小时,甚至更早,就默默地蹲在安静的副频道里开小灶练声。
“呃…啊…咿…哦…”
枯燥的元音练习,从最初的难以启齿到现在的习以为常。他对着教程视频,笨拙地尝试着连景教过的腹式呼吸,寻找着那虚无缥缈的共鸣位置。偶尔练得嗓子发干发涩,他会停下来,看着电脑屏幕上反射出的自己微胖的脸,眼神里却没了最初的迷茫和急功近利,多了点沉静的东西。
然而,这种沉静很快就会被不确定感打破。
“这个音…这样处理对吗?”他对着一段新歌的旋律嘀咕,鼠标在伴奏和干声录制键之间来回摇摆,就是不敢点下去。“气息够不够稳?尾音会不会抖?情感是不是太过了?或者…还不够?”
脑子里仿佛自带了一个严厉的审核官,而那个审核官,长着连景那张没什么表情却总能一针见血的脸。
犹豫再三,卫莱做了一件自己都没意识到意味着什么的事——他点开了和连景的私聊窗口。
“景哥,在吗?”打字的手有点抖,发出去后又立刻后悔了。会不会太打扰?他是不是在忙?这种问题是不是太蠢了?
就在他手忙脚乱地想撤回时,那头几乎是秒回。
“说。”
一个字,言简意赅,符合连景一贯的风格,却莫名让卫莱砰砰跳的心安定了一点。
他赶紧把那段自己唱得磕磕巴巴的demo发了过去,附带一句小心翼翼的解释:“就…这首歌副歌这里,我总觉得气息有点飘,撑不住,不知道是不是方法错了…”
发完,他就屏住呼吸,像个等待审判的小学生,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对话框顶部的“对方正在输入…”。
几秒钟后,连景的回复跳了出来,是一段语音。
卫莱几乎是手忙脚乱地戴上耳机点开。
“喉位太紧了,放松。不要刻意去顶那个高音,用气息托着,感觉从眉心这里送出去。你听这里…”连景清冷磁性的声音透过电流传来,甚至带着一点轻微的、示范性的哼唱,精准地指出了他的问题,并给出了修正方案。
没有多余的寒暄,没有不耐烦,只有纯粹技术上的指导。
卫莱反复听了三遍,试着按照他的话调整了一下,再唱,果然顺畅了不少。
一股巨大的喜悦和…依赖感瞬间攫住了他。
“谢谢景哥!我明白了!”他飞快地打字回复,嘴角忍不住上扬。
“嗯。多练几次,形成肌肉记忆。”连景回复完,头像很快就暗了下去,显示忙碌状态。
但卫莱心里的那点雀跃却持续了很久。看,只要问他,就能得到最准确有效的答案。连景就像一座行走的声乐教科书,精准、可靠。
这种“有靠山”的感觉,实在太容易让人上瘾了。
从那天起,仿佛打开了某个开关。卫莱发现自己遇到问题时,第一个冒出的念头不再是“算了随便搞搞”或者“去网上瞎搜一下”,而是“要不要问问景哥?”
选歌拿不准主意时,他会下意识想:“景哥会推荐哪首?”
粉丝评论里有几条指出他发音问题的,他会纠结:“这个需要特别去纠正吗?要不要问问景哥?”
甚至晚上饿得睡不着,看着冰箱里的垃圾食品流口水时,他脑子里都会莫名其妙闪过连景。
然后他就真的能忍住把手缩回来。
他变得格外关注连景的动向。连景什么时候上线,什么时候进入频道,哪怕只是挂在那里不说话,卫莱都会觉得莫名的心安。如果连景恰好来听他的单人练习,哪怕不发一言,卫莱也会立刻打起十二分精神,比任何一次正式直播都要认真。
这天下午,轮到连景和苏摹的双人厅直播。卫莱提前结束了练习,鬼使神差地点进了直播间。
他没有开麦,也没有在公屏发言,只是安静地挂着,戴着耳机听。
连景的声音透过高质量的麦克风传来,比私下指导时更多了几分游刃有余的从容和经过设备优化的华丽质感。他和苏摹配合默契,一首情歌对唱被演绎得深情款款,弹幕里“啊啊啊”和“太好听了”刷得飞起。
卫莱看着屏幕上连景的那个默认头像,听着他沉稳的歌声和偶尔与苏摹、与粉丝互动时低低的轻笑,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划着。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直播软件的小窗上——那里,连景虽然没开摄像头,但代表他的那个图标始终亮着,稳定地占据着一席之地。
卫莱忍不住想象着,屏幕那头的连景此刻会是什么样子?是微微蹙着眉专注地看着歌词和伴奏轨?还是放松地靠在椅背上,手指随着节奏轻轻敲击桌面?他说话时,喉结会不会轻轻滚动?
想到这里,卫莱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脸颊也有些发烫。
他猛地惊觉,自己好像……关注得有点过头了。
像是一颗被悄悄埋下的种子,依赖的藤蔓缠绕着它破土而出,在无人察觉的角落,悄悄探出了一点稚嫩的、带着悸动的芽尖。
他慌忙退出了直播间,心脏还在不规律地跳动着,仿佛做了什么亏心事被人抓包。
频道里,连景和苏摹的歌声还在隐约传来,缱绻动人。卫莱却再也听不进去了,满脑子都是那个黑色的剪影,和那个冷静又强大的声音。
一种陌生的、酥麻的、带着点慌乱的期待,悄无声息地蔓延开来。

雅音厅的工作群里弥漫开一种新的、不同于备战时期紧张感的氛围。
连景的声音一如既往地稳定,听不出太多情绪起伏,但内容却让群里的每个人都竖起了耳朵。
“平台新出了一个‘新声代单曲挑战’活动,”他言简意赅地介绍,“为期两周,主要是鼓励各厅的新人发布个人单曲片段,平台会根据播放量、点赞和粉丝互动数据做一个综合排名,前十名会有额外的首页推广位奖励。”
个人单曲?
屏幕这头,卫莱的心跳莫名快了一拍。不再是躲在合唱里,也不再是仅仅负责一小段solo,而是完完全全由自己一个人演绎一首歌?这和他之前认领高难度歌曲独唱部分的感觉还不太一样,那毕竟还是在厅战的集体框架内。而这个,是真正意义上的个人舞台。
“这是个增加个人曝光的好机会,”连景继续说道,语气公事公办,“当然,压力也不小,毕竟是单人作战,表现好坏直接关系到个人数据和厅的额外曝光。”
频道里顿时热闹起来。
谢萧萧第一个咋呼起来:“新人的活动耶!莱莱,你要不要参加一下?”
潘科的声音带着点兴奋:“对呀!莱莱哥这是展示自己的好时机哦!”
卫莱没敢吭声,盯着连景那个沉默的麦克风图标,手指在鼠标上无意识地滑动。他心里有个声音在蠢蠢欲动。首页推广位……额外的曝光……这意味着可能吸引到更多只关注他个人的粉丝,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和……或许更快的成长?
但他又忍不住犹豫。单人solo,万一搞砸了,那就是公开处刑,之前厅战积累起来的那点好印象可能瞬间垮掉。
就在这时,连景的声音再次响起,点名道姓:
“卫莱,你准备一首。”
“啊?我?”卫莱几乎是下意识地开了麦,声音里带着来不及掩饰的惊讶和一丝惶恐。
“嗯。”连景的语气听不出什么波澜,仿佛只是在分配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任务,“这次的活动主要是新人的活动,你的参赛象征着我们语音厅形象。你的声线有特点,最近进步也明显,适合单独展示。挑一首能发挥你清冷音色优势的抒情歌,不要太难,但情感要到位。具体明天找我聊。”
没有询问“你愿不愿意”,而是直接下了指令。这种不容置疑的态度,反而奇异地压下了卫莱心里那点忐忑不安。
连景觉得他可以。连景让他去。
“……好的,景哥。”卫莱听见自己回答的声音,比想象中要镇定一些。
----
会议结束后,卫莱没急着去翻歌单,心里还因为连景那句独断专行的“你也准备一首”而微微发热。私聊的提示音“滴滴”响了起来。
他点开,是张小乐。
【可以啊卫莱!景哥亲自点名!机会来了!】后面跟了个加油打气的表情包。
卫莱抿了抿嘴,回复:【乐哥别取笑我了,我有点虚……单人solo哎。】
张小乐回得飞快:【虚什么!厅战那么难的关都闯过来了!景哥既然让你上,肯定是觉得你行。好好选歌,让他帮你好好打磨一下,没问题!】
连景也觉得他行吗?卫莱看着那句话,心里那点微弱的火苗似乎又旺了一些。
【谢谢乐哥。我努力。】
刚回完张小乐,钱佑才的私聊也弹了出来,言简意赅:【《风絮》或者《静默深空》这类歌,可以考虑。适合你。】
卫莱愣了一下,钱佑才居然会主动给他建议?他赶紧回复:【谢谢钱哥!我这就去听!】
接着是潘科发来的一个握紧小拳头的可爱表情包,还有谢萧萧嚷嚷着要当他第一个听众的刷屏。
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包裹住卫莱。不再是刚来时那种被审视、被隐隐排斥的边缘感,而是在他接到一个颇具挑战的任务时,收到了来自同伴的、简单却直接的鼓励和建议。这种感觉陌生又温暖,让他甚至有点鼻酸。
他深吸一口气,点开音乐软件,开始搜索钱佑才推荐的那两首歌,同时也把自己平时听着觉得有感觉的、或许能尝试一下的歌都加入列表,一首首仔细听过去。
----
第二天,卫莱顶着两个淡淡的黑眼圈,准时蹲在了连景的私人频道里。他昨晚几乎听歌听到半夜,初步筛选出了三四首备选。
连景很快也进来了。
“歌选得怎么样?”他开门见山。
“呃,初步选了这几首,”卫莱把自己整理的歌单发过去,声音有点没底,“钱哥推荐了《风絮》和《静默深空》,我也觉得还不错……还有我自己找的《遥星》和《碎光》……”
那边安静了一会儿,显然是在试听他发过去的歌曲片段。
卫莱紧张地握着耳机,大气不敢出。
“《静默深空》副歌部分对你的气息要求还是高了点,暂时不考虑。”《碎光》节奏不适合你,pass。”《遥星》情感表达太内敛,你现阶段撑不起来。”
连景几句话利落地否定了三首,卫莱的心一点点沉下去。
就在他以为全军覆没的时候,连景的声音再次响起:“《风絮》可以。旋律线条清晰,音域在你舒适区内,歌词意境也适合你的音色。就这首吧。”
峰回路转,卫莱一下子没反应过来:“啊……好,好的!”
“嗯,原调对你来说可能稍微低了一点,等下我升两个key,重新做一版伴奏发你。你这几天的主要任务就是把这首歌练熟,每一个字的气息、咬字、情绪都要抠细。周末我先听一遍。”
“是,景哥!”卫莱连忙应下,心里那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同时又因为即将到来的考验而悬得更高。
接下来的几天,卫莱的生活变成了简单的三点一线:吃饭、睡觉、练歌。《风絮》的旋律几乎刻进了他的DNA里。连景调整后的伴奏完美地凸显了他声线中清冷又带点易碎感的特点,但同时对细节的要求也极高。
他反复听着原唱和连景给的示范,一遍遍练习气息的稳定,琢磨怎么在平淡的旋律里注入情感。有时候一句歌词能反复唱上几十遍,直到嗓子微微发干。
连景偶尔会突然出现在频道里,沉默地听一会儿,然后冷不丁地开口:“第三句尾音气息飘了。”“这里情绪不对,太收了,放开一点。”“注意咬字,别吃字。”
每一次都能精准地点出卫莱自己都没意识到的问题。
卫莱从一开始的被吓一跳,到后来渐渐习惯,甚至开始期待这种突如其来的“查岗”。虽然连景的话依旧简洁甚至挑剔,但他知道,这是厅主在用自己的方式关注着他,指导着他。
有一次他练到深夜,频道里只有他一个人,唱着唱着,忍不住把心里那点不确定问了出来:“景哥……你真的觉得我能行吗?万一……搞砸了……”
他本来没指望连景会回答,毕竟这么晚了。
然而,几秒的静默后,连景低沉的声音却透过耳机传来,清晰而肯定:
“你的声音有独一无二的特质。相信我的判断,也相信你自己这段时间的努力。”
“把注意力集中在歌曲本身,而不是结果。”
卫莱愣住了,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酸酸麻麻的感觉迅速蔓延开去。他张了张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只能重重地“嗯”了一声。
连景没再说什么,头像暗了下去。
但卫莱看着那首《风絮》,忽然觉得,好像真的没有那么可怕了。
他重新戴上耳机,深吸一口气,前奏缓缓流淌而出。
这一次,他的声音里多了几分坚定。

第41章 成就感
“新声代单曲挑战”活动的结果在官网首页悬挂了整整三天。卫莱盯着屏幕上那个综合排名榜单,第十名的位置清晰地显示着他的ID“雅音-卫莱”和歌曲名《风絮》,后面跟着一长串漂亮的数据:可观的播放量、点赞数,还有粉丝们热情洋溢的评论截选。
像是做梦一样。
几天前,他还为了这首歌的一个尾音处理在频道里反复磨到深夜,被连景毫不留情地指出“情感投入不够”。而现在,这首凝聚了他无数汗水和连景严格指导的《风絮》,真的被那么多人听到了,还得到了认可。
第十名。首页推广位。
雅音厅内部的私聊群已经炸锅了好几天,消息99+就没断过。
【雅音厅不是牙医听】(8)
才不是钱多多(钱佑才):可以啊卫莱!!新人第十,未来可期啊![大拇指]
萧萧不是笑笑(谢萧萧):莱莱牛逼!(破音)!
恩恩不是思思(江旭恩):[小猫点赞]
潘科不是:莱莱哥唱得真好听,我都听哭了(大哭)
苏摹不摸鱼(苏摹):实至名归,进步很大!
张小乐不小(张小乐):@莱不是菜(卫莱)请客!必须请客!景哥快批预算!
这时候卫莱才发现连景不知道什么时候也在这个群里,瞬间心提起来,而连景只是在一片喧闹中简短的回复了张小乐一句:【奖金已发。】后面艾特了卫莱一下。
卫莱看着那条消息,手指尖都微微发麻。连景发的奖金比他想象中还要丰厚一些,直接打到了他的账户里。没有多余的夸奖,但行动比任何语言都有力。
他捧着手机,反复看着那些滚动的恭喜和调侃,嘴角忍不住一次次上扬。这种被认可、被接纳的感觉,像温水流过冻土,一点点滋润着他曾经干涸而急切的心。
原来,靠自己的努力挣来的成就感,是这样的。
----
兴奋劲儿稍微过去之后,卫莱反而有点坐立不安了。推广位带来的新粉丝涌入他的个人主页,留言和私信多了很多。大部分是鼓励和喜爱,但也夹杂着一些不同的声音。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