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仔好奇在江青玉被流放之后,发生了什么。
司律弦好像得了什么免死金牌,躺在黎麦身旁。
黎麦还不适应自己男朋友这样光明正大的占自己便宜。
黎麦:播放世界线吧。
【世界线加载完毕!】
江青玉被贬到了浮舟县。
偏远,但也算清净自在。
江青玉不是那种只会纸上谈兵的文人,他只缓了十天就精力充沛投入到浮舟县的工作中。
那里雨水充沛,常有决堤的风险。虽然曾经适合种水稻,但现在地已经被冲得水土流失,这里又穷又苦,就连县令居住的府邸也常常漏水,一到冬天,更是让人难过,每年都有溺死的人、冻死的人、饿死的人。这里的人已经麻木,他们就像被抛弃了一般,每年靠着赈灾粮和赈灾煤过日子。
江青玉过不惯这样的日子,但咬咬牙挺了下来。
新官上任,没有三把火,只有日以继夜的水患整治。江青玉从很多农耕水利的书籍中找到灵感,又结合浮舟县的地理位置,开始着手修建堤坝,移田养鱼,开凿引水渠。三年的时间,已经逐渐成效。
如果用现代的语言来解释,江青玉是可持续发展思路,但之前的县令都是抗涝救灾思路。
健康的身体也在常年的操劳中,开始出现病痛,双腿一下雨就疼,一刮风就疼。这具身体逐渐也没有之前那样灵活,手掌长了一层厚厚的茧子,眉眼中的锋利和蓬勃的锐气已然不复存在。明媚如玉的眼眸被磨成了一块岩石。
在第四年的时候,浮舟县几乎不会用到朝廷的赈灾粮了。
虽然苦,但在浮舟县的日子也是江青玉这一生最快乐的日子。
大部分官员都是土生土长的浮舟县人,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都知道江青玉是京城来的好苗子,但不知道能不能吃苦,最开始他们也颇有微词,但后来发现这京城来的年轻人一股干劲,而且真的富有成效。眼见浮舟县的日子一天天变好了。
官员们也全权配合江青玉,上下一心,努力减小每年的灾患涝洪对浮舟县的影响。
浮舟县,再也不是雨水过后,房顶如同小舟都漂浮在水面上的县了!
浮舟县被治理的井井有条,好事传了千里。
一直身陷政治泥潭的萧珝看见了机会,他按下浮舟县的治理成果没有上报,反而夸大了水患,恳请皇帝让自己前去治理。皇帝正因为虚假的涝灾而头疼,大手一挥,让萧珝去看看。
萧珝就这样来到了浮舟县,抢夺功劳。
江青玉并不认识他,只知道是三皇子。
也未曾将萧珝何自己这么多年遭受的苦难联系在一起。
萧珝对江青玉说,自己是被贬来的。
江青玉好奇:“究竟是何事?”
萧珝故作有苦难言,说自己原本在调查贪官污吏的案件,结果被人陷害,沦落至此。
这勾起了江青玉的回忆,四年前,他也是这样被贬谪到浮舟县。往日苦楚,悲伤,只有眼前这个人能够理解。天之骄子,一朝人人喊打。江青玉灾萧珝讲述自己故事的时候,哭了出来:“殿下,您也受苦了。”
萧珝递给江青玉一杯酒:“一饮而尽,往事莫要回首。”
两人从此成为了知己好友,当然,是单方面的,知己。
萧珝发现,这个被自己陷害的小状元真有点能力,浮舟县百姓安居乐业,欣欣向荣。若是这些功劳都归于自己,他就可以灾皇帝面前挺直腰背脊梁。
后来,萧珝假装偶然得知江青玉之前发生的陷害案件,帮他陈情,信誓旦旦说绝对会翻案的。
江青玉没有释然,但对于这件事情早已麻木,点点头:“多谢你。”
萧珝在浮舟县呆了整整一年,和江青玉同吃同住,两人情同手足。萧珝也和浮舟县的官员打成一片,那些人都说他堂堂一个皇子愿意前来,是大神仙,大好人。
后来有一天,萧珝兴奋的告诉江青玉,皇帝下令严查当时江青玉被诬告一案。虽然当初证人已经失踪或者病逝,但这也算个好消息。
江青玉激动得落泪,不顾身份,抱住了萧珝。
那天两人喝了很多酒,江青玉年仅二十四岁,但用历经沧桑的语调,提起了曾经自己畅想的美好未来。
如果能证明清白,那真是太好了。
那夜,两人在一起了。
萧珝知道,他获得了江青玉的死心塌地,从此这个江青玉就属于自己了。
爱是捆绑住这样才子的唯一方式,当然萧珝也不得不承认,江青玉是一个很好看的人,即使风霜雨雪,衣衫之下仍然让人流连忘返。
其他官员也看出来两人的感情更进了一步,虽然在他们看来男人娶妻生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他们同样默默祝福这一对新人。
江青玉驻在浮舟县的第五年,政绩终于传到了京城。
皇帝没想到那里的水患居然真的被解决了,在朝堂上大笑起来,往事一笔勾销。萧珝在皇帝站直了腰板,得到重用,江青玉也重新回到了阔别五年之久的京城,一切都没变,但已经物是人非。
一部分浮舟县的官员也因为整治有力,调入京城,从此成为了萧珝的党羽。
萧珝告诉江青玉,当初的结果有了,但苦于没有证据。
是二皇子萧珣嫉妒江青玉的才华,想让自己的侄子考上状元,所以出此下策。但此事,只是庞大贪官污吏暗间的一个小事,五年之变,那侄子要已经飞黄腾达,怎么可能让萧珝再查下去?
江青玉皱眉:“别查了,是我命不好。”
萧珝握着他的手:“这不是的命,你的命本就该状元及第。是他萧珣偷走了你的命!”
江青玉落泪。
后来,那些浮舟县带出来的关于不知道从哪里知道了这件事,表示找到证据,上书弹劾萧珣。
风雨之变,拉开了序幕。
那些质朴的浮舟人根本想像不到庙堂之争的残酷,江青玉亲自从浮舟县带出来的县丞死于这场灾难,那时他刚刚当上父亲,刚刚吃完儿子的满月酒。
江青玉的痛苦撕心裂肺,以县丞之死,秉雷霆之势,彻查此案。果然,被他们发现了证据和端倪。顺藤摸瓜,终于找到了二皇子萧珣犯案的证据。
江青玉在朝堂上声声泣血控诉,二皇子萧珣及其党羽被打入监牢。
三日后,二皇子被发现自缢在狱中。
据说,二皇子死前,对天长笑。
江青玉给县丞烧了纸,告诉他大仇得报。
三皇子萧珝从此成为了夺嫡之争中最炙手可热的人选。
从此,一路顺风顺水,如他所愿,登基继位。
那年,江青玉二十九岁,回首初到京城这十年前,彷佛经历了整整一辈子。
萧珝登基后的第一件事,是迎娶皇后。
虽然,萧珝告诉江青玉,在他心中,皇后之位用于是属于他。历经了那么多风雨,江青玉看淡了,默许了这件事。因为当年在浮舟县太过操劳,后来又为了三皇子登基前所需要的政绩奔波,现在身体已经大不如从前,江青玉总觉得,自己的身体活到现在已经是强弩之末。
毕竟说一句玩笑话,天才就是在燃烧生命而活着。
萧珝大婚当日,江青玉没有去。
因为那日,也是县丞的忌日。
他要去看故友。
自从县丞死后,他一直帮忙照顾县丞家眷。
所以,江青玉早早就告了假,快马加鞭,跑了三天三夜,回到了浮舟县。县丞家的老房子和以前一样,看着县丞年迈的老母亲,心里苦得发疼。明明在此之前,他承诺他们去京城是做大官的,会好好的把他们带回来,但这么多年,病的病,死的死,有回来的,也有回不来的。
县丞的妻子给江青玉热了一壶酒,没有责怪他,只是轻轻感叹了一句:“这都是命。”
是命啊。
“大人,若是您也累了,就歇歇吧。”
江青玉没说话。
返回京城,江青玉染了一场大病。
御医说,这是心病。
因为愧疚而淤堵在心间。
萧珝派人送了些名贵的药材,但从来没来看过。
独自一人的时候,江青玉躺在偌大的府邸常常在幻想,如果当初自己状元及第,眼下的境遇会不会不一样。
其实对于江青玉来说,爱情也不是很重要。对于这么多年的大起大落,他早就看淡了这一切,皇帝娶皇后巩固势力本来自古以来皆有为之。他辅佐帮助萧珝这么多年,看着他梦想成真,野心勃勃,也觉得算是报了当年的知遇之恩,翻案之恩。
让他心力憔悴的,只有这么多年,对于浮舟县官员的愧疚。
萧珝上位后,雷厉风行,诛杀萧珣以及其他皇子的党羽。
这些江青玉都没有再过问。
直到一个雪夜。
跌跌撞撞闯进来了一个人,身受重伤。江青玉正要将人交出去,那人却说:“江青玉,你怎么还有脸活着!若不是你,我家殿下不至于在狱中被杀!”
萧珣的死,不是自杀。
是因为萧珝不能让他活着,不能让他翻身咬自己。
江青玉愣了一瞬,鬼使神差将那人留下来。
那是萧珣的侍卫,自从萧珝对萧珣赶尽杀绝后,他便逃命,但现在仍然被萧珝找到了藏身之地,走投无路,想起了这个自己殿下曾经帮助过的人。
一个,忘恩负义的人!
在侍卫眼中,萧珣是天下最好的殿下,虽然身体孱弱,不染尘埃,但为人谦和,体谅下士。
从他口中,江青玉知道这么多年,自己就生活在一场骗局中。
贪污受贿案的始作俑者,诬陷自己的主谋,根本不是萧珣。
而就是因为自己那封诉状,让萧珝觉得他不知道天高地厚,索性让自己长长记性,所以派人绑到了青楼。所谓的高门大户,正是萧珝的党羽,他怎么可能让自己的诉状,搅得天翻地覆?
萧珣不是一个喜欢拉拢结交的人,因为身体原因时常大门不出,所以当初两人并不相识。江青玉也并不知道无人说出口的故事。
“我们家殿下倾慕你的才华,知道你的难处,根本不可能陷害你落井下石。你以为自己去浮舟县当县令是皇帝开恩吗?怎么可能!是我家殿下求来的!”
当初,江青玉名声已经臭了。
所有人避之不及。
“翰林院修撰从六品,你当县令是从七品!那榜眼也是七品,这对你来说是贬谪?是我家殿下认为你有不白之冤,找皇帝求得情!”
江青玉大惊:“从未有人与我说过!”
侍卫冷笑:“我家殿下想让你安心度过最困难的时期,见你是个人才,总有一天要回到京城的。你到浮舟县的第三年,水患治理早已见了成效,为什么京城还不知道?若是知道你的政绩,你早就回来了!还不是因为有人暗中使坏,压下了消息,自己前来!你真是天真又愚笨,枉费我家殿下一片苦心!”
江青玉细细一想,果然发现了端倪。
当初,无论是萧珝的出现还是言语,都是冲着自己来的。
为了巩固地位,为了抢走政绩。
回来之后,萧珣想要和江青玉见一面,但江青玉早就恨上了他,所以也没有当年澄清的机会。
当初,即使萧珝回到京城,和萧珣也刚算是势均力敌。那贪污受贿的事情本来就是他做的,怎么可能还找得找证据?所以,萧珝就瞄上了那个可怜的县丞。
他知道县丞和江青玉关系不错,忘年之交,于是下手杀死县丞,嫁祸萧珣,贼喊捉贼。
江青玉以及他的朋友们全部成为了这件事情的棋子。
直到萧珣死在狱中。
如今,那些始作俑者仍然活跃在朝堂之上贪墨横行。
买卖官职、沆瀣一气,同流合污。
侍卫身受重伤,临死前笑道:“你以为自己还了庙堂一片清明?你才是那个始作俑者,是你毁了一切!”
江青玉的天塌了。
他一直以为萧珝是个清明廉洁的好皇帝,但当他开始案子调查时,发现萧珝的心黑得可怕,侍卫所言不是诬告,是事实。这么多年,他为了仇人奉献了一切。
愧对谁呢?
他愧对所有人。
江青玉觉得,他所经历的苦难和那些人相比,不值一提。
江青玉重新打起精神,彷佛是为了对得起年少时的自己和那些死去的无辜人。
斯人已逝,翻案谈何容易?
他不是心中小情小爱之人,被抛弃被背叛都不足以击垮他,他不会哭唧唧跪在地上哀怨质问萧珝有没有爱过自己。
这都无所谓。
他要联合百官,要肃朝堂之清明!
他发现很多证据,当今皇后背后的势力,就是漩涡中心的风眼。
他挺着脊梁,一如当年会试时写得那篇策论中提到的弹劾告官贪污之事而被迫落狱的前朝功臣那样。
昂后阔步,高声弹劾。
“臣有要事禀报!”
眼神坚毅,如烈焰燃烧。
声音洪亮,铿锵有力。
所说之言,如同潮水,在庙堂间翻流覆去。
坐在龙椅上的萧珝脸色越来越暗,还没等江青玉说完,萧珝连一句解释都没有,让人拖下去了,关押大牢。
说来也巧,关江青玉的牢房正是当初关押萧珣的那间。
同样的一杯毒酒,一条白绫,摆在江青玉面前。
江青玉讥诮:“我不会死,我要见萧珝。”
但他知道自己见不到萧珝,因为这来的人,本来就是来杀他的。
白绫绕住了他的脖子。
越来越紧。
他被吊死在了牢房中。
全剧终。
旺仔播放完,黎麦一直没有说话。
江青玉从来没有因为情爱被绊住脚,他甚至没有那么在乎爱不爱这件事情,而是他突然发现,自己竟然是一幢幢惨案的始作俑者。
黎麦:然后呢?
旺仔将世界线后挪,发现江青玉的死引发了一场百官之争,那些尚有廉耻的,有政治追求和抱负的官员集体上书要求彻查此案,而这引发了江青玉死后的第一场血案。
尚有良知,铁骨铮铮的官员怎么都斗得过大权在握的萧珝,一个个抄家流放,此事不能再提。
浮舟县的人知道江青玉去世之后,家家白花,祭奠曾经的县令。萧珝闻之大怒,将浮舟县的官员撤了一番,不解气,又杀了带头闹事的。
所谓闹事,不过就是祭奠而已。
至此,江青玉死后三年,余波仍未过。
江青玉可怜,浮舟县无辜,萧珣也算错了时运。
黎麦骂了一句:“什么垃圾玩意。都得死,都得死,都得死。”
旺仔:【当麦老师这句话说了三次之后,他应该就会死了。】
所以,当黎麦和司律弦见面,其实就是江青玉和萧珣见面,两人统一战线,便可以避免之后的惨剧,无数官员的命运从这一晚上开始改变。
这是功德值产生的理由。
黎麦笑:“看来你是个好人。”
司律弦笑了笑:“夜深了。”
黎麦枕在司律弦的肩膀上,翻了个身,下巴抵在他的胸膛上:“这样不好,我们还只是战友关系。”
“睡。”
司律弦拉上被子:“否则,一会儿我就该走了。”
毕竟没有人想看见在夜宴第二天,状元郎就躺在二皇子怀里了。
司律弦果然离开了。
黎麦睡了个好觉。
舒爽的很。
皇帝还记得昨晚夜宴上说的是,让萧珝去恒县彻查春香的案件。
于是,萧珝和黎麦踏上了前往恒县的路。
有皇帝和百官盯着,萧珝无法在这件事情上动手脚。在原始世界在线,皇帝根本不知道本案,江青玉的名声就已经臭了,所以更不可能派人督办。
黎麦这次主打一个先发制人,让萧珝没有招架之力。
春香担心的官官相护的事情并没有发生,有江青玉坐镇,谁都不敢放肆。这三元及第的身份一摆出来,别管是要当浮舟县令还是要去翰林院,谁都不敢妄言。
萧珝心疼,自己这势力一落狱,他就少了一大笔资金。而且,这家人从今以后不可能东山再起,因为担心他们招供自己,说不该说的话,索性全部赐死。
忏悔值涨了10点。
是真的肝疼。
春香的父兄被救了出来,确实狱卒也是观照了他们,也没生病,也没有饿着。春香扑到父亲的怀里痛哭流涕,这件事终于尘埃落定。
当一家人突然跪在地上道谢的时候,黎麦吓了一跳。
他们甚至没有想过会翻案,他们以为一家人只有黄泉相见了。
这简直就是天上下凡的大恩人!
他们跪完黎麦,又跪萧珝。
萧珝脸都绿了,还堆着笑容。
旺仔:【啧啧,这都能涨忏悔值】
远在京城的司律弦:还顺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