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喷神 (浙东匹夫)


冯见雄两手一摊:“可是你没法证明那些因为觉得‘有我这一票说不定也改变不了什么’而没去的人的观点——美国这么多年来,人数从来都没有超过合法选民的60%,包括这一次已经把大多数黑人都圈去了。往届很多时候才40%几的率。”
香大三辩立刻抓住细节质问:“看来对方辩友连‘权利可以放弃、义务必须履行’这个基本常识都不知道。正因为民主是一种权利,所以漠不关心的人可以弃权,弃权就代表他们觉得那两个候选谁上都一样、无所谓,最后的当选结果,怎么就不能代表他们的意志了?”
冯:“但你没法证明这些人是真的本心就无所谓,还是因为被社交网络乃至上一代的传媒影响,误以为‘就算我去了,也不差我这一票’而无所谓的。如果因为传媒的桎梏,让某些误以为自己小众的人,被骗得不去行使自己的权利,那也能叫对民主的促进么?
照这么说,原来对方辩友认为的对民主的促进,就是先造势阻吓一下,然后大家都接受了深刻的思想教育,最后一片和谐,那才叫**”
后面的诡辩过于不和谐,但无非是咬文嚼字,双方空谈真理,谁也举不出数据,只能就此作罢。
冯见雄逮住时机,开始举出自己的例子,深入驳斥。
比如他有详细的数据,证明历史上某些转折点,其实真正向往如何如何的,其实都是全局范围内的一小撮。只是用了“裹挟大法”,滚雪球一批批把每一具体时刻的少数对手干掉……
只不过,貌似这些例子就更不和谐了,因此,打住吧。
……
一番不可言说的过程之后,比赛结束。
反正,冯见雄成功地说明了民主就是块描绘得挺美好的圣徒裹尸布,实际上从来没人做到过。
充其量只是个利益集团主。
历史上那些农民起义之所以完蛋,就是因为他们一开始盲目拉拢到了真正的大多数,破坏了食物链的结构,导致杀完富户之后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剥削链,最后只能自我瓦解、从内部再分出一小撮10%~20%强欲强执行力的人,奴役剩下的80%~90%,维持社会体系的生态平衡。
达尔文告诉我们,一片草原上总的狼体重不能超过羊群总体重的10%~20%,再多狼就会饿死,狼吃狼。而少一些的话,不但狼吃得优渥,羊的痛苦感也小一些。
这个数据其实是有精妙的科学道理,而且后来也被社会验证的——比如在先军的北棒,有100多万军人,才2000万人口。算每个军人有老婆孩子父母,所以统治阶级就有500万了。
这样打完折基本上就是三四百万的统治阶级,恰好跟奴隶五比一,黄金比例。比这个比例再高的国家,莫不亡国了,没有可持续发展性。
当然了,利益集团主虽然不如幻想中的“真。民主”好,但凭良心说,比独裁还是有一些角度的比较优势的。
不和谐的废话就不展开了。
而科技的进步,尤其是传媒科技的进步,只会让马太效应更加明显,让沉默螺旋更加集聚,让少数节奏狗能够取得更大的战果、压制到更多的漠视大众。
正如某些上,爱看小白文的人其实本来并不一定就是主流。只是小白们现实生活中混得比较凄惨,所以网上的表达比较强欲。而现实生活中活得体面的人,往往比较DET,没那么强的表达欲,也不肯花钱。
所以时间久了之后,供给侧也适应了,机缘巧合有识之士也倒逼着不看网文了,进入了沉默螺旋,觉得网文都这么幼稚,闪。
但如果因此就觉得“校花保镖兵王狗”就是华夏的主流,那人们绝对是不认的,那只是现实生活失败者的主流。
而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少数派但同类的意见,是绝对不会有机会那么容易聚集扎堆、然后在小社区内形成多数意见、只要他们表达欲望够强,就能把社区步步做大,最后让农药奶粉都成为社会主流。
“冯见雄这家伙还真是属索尔仁尼琴的,逮谁喷谁。当年索尔仁尼琴就是在苏联骂苏联,在美国骂美国。按冯见雄这意思,独裁也骂民主也骂,他到底是个什么派?”
“不过说话倒还真有个性的说。想靠预设立场套他,估计是不可能了。”
——
还是这么处理吧,想了想有些话不能在辩题正文中写出来。快进。


第119章 哥喜欢当着人面杀人夺宝
冯见雄和他的队友们,在赛场上说出的每一句话,其实单独拆解开来看,都没什么标新立异的。
比如,有个几乎是人尽皆知的,嘲讽美式选举的笑话:在美国如果你的对手有74%的选民强烈支持,而你只有26%,那么不用怕,你依然有希望当总统——
只要你的对手,在占美国总人口和总选举人票49%的州里,获得那些州100%选民的选票。
然后,你在占美国总人口和总选举人票51%的剩余州里,每个州刚好获得51%的选民普选票。
那么,你就是总统了。
毕竟美国的选举制度,讲究的是在每个州“赢者通杀”。51%*51%,约等于26%。
一个两级的选举玩具,就可以玩这种游戏,把一个26%的意见变成“民主的主流”。现实中,考虑到候选人都会拼命钻研这里面的门道,知道哪一部分人民是一棍子也打不出一个闷屁的不者,所以更可以为所欲为地专门侵害这些人的利益,去讨好那些会哭有奶喝的——只要这种侵害的尺度阈值,把控在不让那些人被逼得去就行。
所以,10%几坚定支持者的人,成功上位,是完全有可能的。
随着级数的增加,这种把戏的祸害就会愈演愈烈。
而传媒科技的进步,显然会让为这种级数的增加提供保障。在听广播决定自己意见的时代,一个人绝对不会有后世通过FACEBOOK传播假新闻和裹挟社群时那么严重。
赢者通杀的马太效应,和传媒科技的进步,简直是天作媾和。原先只能“分割两次”完成的“民主同一战线”,现在变得可以统战三次、四次……
杠杆倍率越来越高,需要的种子也可以越来越少。
只要那些种子嗓门够大,表达愿望足够强烈。
而大众也更加下贱,足够漠然——比当初排队等建奴砍头的看客更加漠然,比鲁迅先生笔下看着日军砍头的看客更加漠然。
……
在那些研究民主正治弊端的公共管理学者那儿,起码有数以万计知道这些毛病。
在那些研究互联网新科技对传媒理论冲击的新传学者那儿,也有不亚于此数的人了解“沉默螺旋”及其背后的蚕食、裹挟原罪。
在那些研究“技术进步究竟是让人类更加平等还是更加”的社会学者眼中,类似懵懂的见解更是不少。
但是,像冯见雄这样,天马行空地把这几个领域内并不算新颖的观点组合起来,打一场展望未来的组合拳,着实是前人很少想到的。
所以,他赢得了比赛。
虽然有些乱,也并不光彩,但好歹是躲过了一场舆论危机。让他在既没有向上层“投诚招安”的大前提下,保住了“公知大V”的形象,保住了粉丝群,又同时成功晋级。
毕竟没有什么人会去黑索尔仁尼琴或者鲁迅型的角色
主持人说了些场面话,央视摄制组的镜头纷纷关机,场内的灯光也重新调整,失败的一方黯然离场。
冯见雄并没有几分胜利的喜悦,毕竟他只是打了一套乱仗,不得已而为之。
但愿后面的比赛辩题能正常一些,不要再这么开放。
他低调地选择了先跟队友们闲聊一会儿,等观众和对方都退场了,再悄悄地走——毕竟走得早的话,万一有媒体的人堵着采访,问他的政治立场,为啥见谁都喷,就不好了。在台上多躲一会儿,记者也没法当众冲上来采访。
人潮渐渐散去,他正要起身,却看到两个刚才的评委走了过来,正是高大松和央视的罗胖子,也算老熟人了。看样子似乎是想跟冯见雄闲聊一会儿。
“两位这是……赛事还没结束呢,当众这样不太好吧。”冯见雄略微一尴尬,善意地提醒道。
他不希望给人留下“参赛选手跟评委嘉宾已经是老相识”这样的印象,相信评委们也会珍惜这种公信力的。所以冯见雄认为对方只是疏忽。
“没事,我们后面总决赛都不是评委了。”高大松折扇一摇,一副指点江山的轻描淡写样子,“虽然刚才我们都不是提问嘉宾,但罗胖坐在下面跟我私下说了个问题,猜你的立场。我觉得挺有趣的,就来问问——这不是正式辩论,可以随便脑洞。”
“原来是这样,那请了。”冯见雄换了一副表情,虚心听问题。
“小冯,看你一贯这么多比赛的立场,我觉得你看似支持科技进步、媒体开放,但每次都能抠出很多传媒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弊端、毛病大说特说。
我看过你太多题目了,从盗版到限制私家车,再到终生教育,都是站批判性的立场——所以我很好奇,你觉得,‘科技进步究竟是让人类更加平等了,还是更加不平等了’?这不是辩论,你可以畅所欲言。”
冯见雄微微颔首,思忖了一下,觉得高大松和罗胖子果然还是有点水平的,想到问他这个最核心的问题。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