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听罢脸色好转,说道:“魏国公知兵,言之有理!朕立刻传召大臣,商议此略。”
徐辉祖道:“兵贵神速,圣上得尽快定下方略!”
朱高炽道:“朕今日便与诸臣议事,三日内御门决议,魏国公也要来。”
“臣领旨!”徐辉祖拜道。
朱高炽本来以为徐辉祖该告退了,不料徐辉祖又沉声道:“兵法云,兵不厌诈。堂堂战阵之外,辅以离间计,或能起到意想不到之效。”
听到这里,朱高炽立刻想起了建文朝对付自己的离间计,莫名其妙收到了建文朝的密信。当时朱高炽识破是计,马上把未拆封的密信、信使一起交了上去,方逃过一劫。
此时朱高炽不禁怀疑,当时的离间计会不会是徐辉祖出的主意?!不过朱高炽没有再提旧事,若无其事地问道:“离间谁?”
“沐晟。”徐辉祖道。
“沐晟?”朱高炽皱眉重复了一句。沐晟之子沐斌死于京师,沐晟已经在云南投敌,公然成为造反的同谋,他还能被离间?
徐辉祖把手按在胸膛上道:“圣上,有些人的忠诚是发乎真心……”他微微一顿,“而大多世人的忠心,却是因为利弊、好恶。”
朱高炽沉吟片刻道:“待定下大略再议。”
……徐辉祖从东暖阁出来,走上斜廊,径直出乾清门。接着走了许久才过午门、承天门,回到他上值的五军都督府,位于千步廊旁边。
不一会儿,刚从大同调回京师述职的江阴侯吴高,以及尚在五军都督府任职的何福,二人率先来见徐辉祖了。
俩人陆续谈论起军务,绝不提那些有失体面的话。诸如甚么魏国公复出、咱们旧将又有机会了,以后咱们在朝中还有没有一席之地、就看魏国公啦……等等之类的话,俗!
以前那些老兄弟出身都很好,见过世面,哪像现在“靖难功臣”这些人?出身低贱口无遮拦,德行更是良莠不齐,开口就说你是谁的人、我是谁的人,简直有辱那么高的身份!
“英国公沉稳有余,胆魄不足。”徐辉祖语重心长地说道,“他在大略上还是差了点胸怀。”
吴高立刻点头道:“魏国公言之有理,若叫英国公出任平汉将军、统筹全局,恐怕对国家社稷不是好事。”
徐辉祖听罢十分受用,他非常喜欢吴高这样的说话方式,大丈夫正该有胸怀天下的大志向!而不是满肚子蝇营狗苟、专干那些结党谋私的事。
何福道:“魏国公老臣持重,更有神助(城隍庙的先父),末将认为,魏国公是平汉将军最好的人选。”
徐辉祖毫不犹豫地摇头道:“此议不可行,朝臣必定不服!”
吴高和何福都没有说下去,埋头想着甚么。
“宫中、朝廷若无要紧之人信任扶持,咱们这等人,着实难以得到重用。”何福若有所思地沉声说道。
徐辉祖的目光从何福脸上,移到吴高身上、停留在这里,不动声色道:“若有大功,从来是可以补过的。”
书房里冷场了下来,大家没有说得太透,但心里都明白怎么回事。
……“靖难之役”后短短数年,大明太宗皇帝前后用不同的手段、陆续清洗打压建文旧臣。原先朝中的各党势力,几乎已不复存在,只残存了少数投降的人。现在朝廷里的文武、以及亲军各卫将士,岂能容许旧人卷土重来?
而今的情状是,他们这等人根本不能进入权贵、朝臣的法眼;若是朝里的人听说建文旧人还有甚么机会,恐怕许多人都会笑出声来的。
第四百一十章 知进知退
酉时之后,何福离开了古朴典雅的五军都督府,走洪武门出皇城。
冬月底的京师没下雪,寒冷却已渐临。阴沉沉的天空下,一切似乎还很平静。但何福已看到了大事在奔涌,甚至觉得看不到的地方暗流亦在涌动。
回到皇城西边的侯府,何福见到了妻子徐氏,徐氏小声说道:“我侄女来了,弟徐章的女儿,哭了一下午。”
“她来干甚么?”何福皱眉道。
“被赵王休了,在家里受委屈呗,找我诉苦。”徐氏道。
徐氏嫁给何福之前,是个寡妇。她的弟弟徐章,曾是燕王府护卫武将。
而燕王府武将徐章的女儿,在永乐初嫁给了赵王朱高燧。后来因为太宗皇帝(朱棣)想与沐府联姻、加上徐娘子几年没生孩子,她就被赵王休了,回了娘家住着。
在这世道,妇人若是被夫家休掉,那简直是奇耻大辱,两亲家一般都会反目成仇,弃妇正该上吊自行了断才对!徐娘子既然苟活于世,受点委屈那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吗?
徐章因为从皇亲国戚一下子跌落,与皇室的关系变得微妙;皇室或许也觉得有点对不起这个燕王府旧将,反而回避冷落他。徐章恐怕更加不高兴,难免要责怪女儿的肚子不争气。
于是何福马上又嘀咕了一句:“不知道有啥好哭的?更不知为啥找你哭!”
徐氏悄悄说道:“妾身以前也曾丧夫,或许她觉得姑侄间能同病相怜罢。”
何福瞪了一眼,没说甚么。现在他和徐氏多年夫妻,关系还挺好的了,如何与徐章的女儿同病相怜?
何福走进内宅的客厅里,叫徐娘子来见个面。总归是亲戚,若是面也不见,似乎显得太势利无情。
徐娘子进来后,何福打量了一眼,见徐娘子与她爹徐章、她姑徐氏的身材都不一样。徐娘子的个子有点矮,身材娇小,脸也小,虽然很年轻细皮嫩肉的,但相貌着实有点小家碧玉的感觉、没甚么娘娘的气度。
她的眼睛红红的,见了礼,却没在何福跟前诉苦,表现得很沉默。
何福便主动问道:“你爹叫你来的?”
徐娘子摇摇头,可怜巴巴地说:“回姑爷的话,我只是念想姑姑了,自己要来的。”
何福听罢换了一口话问道:“你爹准许了?”
这次徐娘子点了点头。
何福马上忍不住寻思:徐章作为“靖难”功臣,走燕王府一派的路子受阻;难道是想反过来借助何福等建文旧将的势力?
但随后何福便微微摇头,觉得自己多虑了……因为徐辉祖这边的人商量的事,徐章是不知情的。
何福便道:“缺啥衣物用度,告诉你姑姑便行了。”
“谢姑爷照顾。”徐娘子忙低着头道。
何福叹了一气,走出客厅。徐娘子本来是亲王妃,如今落魄得这副模样,着实叫他见了心里五味杂陈……
晚膳一时还没准备好,何福走进书房里坐着。他没写字,也没看书,就坐在那里琢磨事儿。
先前何福偶然想到,徐章或许可以借助自己的势力……毕竟建文旧将正在图谋复起,不是没有机会的!
今日徐辉祖、何福、吴高三个公侯勋贵在五军都督府谈了一阵子,聊的是国家社稷,军机大事;也谈了一些平叛战争的下一轮大战役部署。但何福已经从宏大的话题里,挑拣出了最关键的地方。
谁来出任驰援贵州的统兵大将!
……朝里的勋贵大将,可以有一种区别,便是“靖难功臣”、“开国功臣”两种。
像徐辉祖、吴高、何福等建文旧将,能做公侯、并非因为效忠建文,而在洪武朝业已上位,都可归为“开国功臣”;他们有的是自己跟着太祖打仗、有的是父辈为太祖打江山。
而邱福张辅之辈,以前屁都不是,能得势全靠为太宗皇帝谋夺皇位立功,所以叫“靖难功臣”。
靖难功臣那边,已经死不少人了,后辈也多未长成;张玉的儿子张辅,便是最被看好的大将。张辅的意思,不是要做贵州战场的大将,他是想做“平汉将军”,统领西南数省军政!
张辅是机会最大的武将,他不仅是燕王系的重要大将,而且在太宗几个儿子的纷争中,率先投向了今上。出身、忠心都十分靠谱,而且在安南国建树大功,表现不俗,能耐也不小……
而开国功臣这边,因为太宗皇帝的驾崩、清算建文旧党的事情消停,又有仁孝皇后离世前的帮助,徐辉祖渐渐从牢笼里走出来了。不过他们的元气还远远不能恢复,所以想一步登天与“靖难功臣”分庭抗礼,那是不可能的事。
如今何福看明白了旧党的意图。徐辉祖是想先反对张辅的主张“暂缓决战、围困西南”,争取到徐辉祖自己的“驰援贵州,决胜西南”的方略得到朝廷认可;再试图让旧党勋贵出任驰援贵州的大将。
一旦旧党勋贵在平叛战争中、取得了真刀真枪的大功劳,接下来旧人卷土重来、重回朝廷决策中枢,那便不再是奢望了!
徐辉祖自己去捞功劳是不可行的,他的身份太受关注,正如他自己说的话“此议不可行,朝臣必定不服”!所以吴高与何福之一是最好的选择。
俩人早已封侯,地位威望都不低,并身经百战有率大军作战的能力;他们投降得早,在永乐初的大清洗中存活下来,便不是威胁燕王一脉的顽敌,属于可以重新成为朝廷忠臣的人,不然早就死了。
徐辉祖似乎更倾向让何福带兵。这第一步须得小心翼翼,何福至少与赵王做过一段时间亲戚,更容易被燕王府文武接受。
相似小说推荐
-
贞观贤王 (大眼小金鱼) 起点VIP2020-06-02完结贞观十四年,大唐盛世已开启。唐高宗還是老实巴交的小王爷。女王已入宫变成武才人。翼...
-
三国之霸主刘琦 (帝夜之殇) 鲸鱼阅读VIP2019-01-30完结生当为枭雄,死亦为鬼雄;一曲英雄泪,回首已黄昏。一名打黑拳的青少年重生在刘琦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