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英却摇头:“司马氏虽与任氏是世交,可妾也不单单是为了西安侯,也是为了良人好啊,依妾之见,那丞相,万万做不得!”
杨敞十分不解:“夫人,按照孝武皇帝时留下的规矩,若能拜相,便能封侯。我杨氏失侯已三代,我与这些不肖子都没有战场立功的本领,为相是重新得到侯位唯一的机会。”
司马英不以为然:“良人,丞相若真这么好,那太初二年时,公孙贺被孝武皇帝拜为丞相时,为何不受印绶,顿首涕泣?”
这件事是杨敞亲历的,当时朝廷正值多事之秋,孝武皇帝待臣下严苛,动辄撤换甚至逼其自杀。自丞相公孙弘老死任上之后,李蔡、庄青翟、赵周皆因罪自杀,前任丞相石庆虽秉承其家严谨作风,亦数次受到武帝谴责,惶惶不安。
所以公孙贺害怕自己不能担此重任,一但有所纰漏恐将祸延于身,不肯受丞相的金印紫绶,见武帝暴怒后才不得已拜受,可却跟领了白绫匕首一样哭丧着脸。
后来他果然死于巫蛊事。
司马英继续劝道:“如今虽然不似孝武皇帝时那般严酷,可做丞相也不见得好。”
“丞相没有实权,做得好,不会得到褒奖;做得不好,会被责罚。更何况,丞相名义上还是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百官之首,一旦朝廷出了事,外面闹了灾,第一个问责的,便是丞相!”
皇帝是终身制,自己肯定不愿意担责任。
而领尚书事的大司马大将军也不会接锅,那就只能由丞相来顶缸,小事罢免,大事恐怕就要被赐牛酒,请你自裁了。
“如今陛下虽富于春秋,可迟迟不曾亲政,据说是身体不大好,又无子嗣。依妾之见,往后几年政局恐怕不稳,万一出了事,丞相首当其冲,妾不求良人封侯拜相,只求一家人平平安安,小富即可。”
“良人以大将军幕府长史晋身,牵涉太深,上次燕王、盖主谋反,良人稍微迟疑,便几乎不存。何不乘着这件事,早些在霍氏故旧中往边上挪,此为避祸之道也。”
若是自家丈夫有能力,那就罢了,可他做事优柔寡断,绝非成大事的料,当上丞相后,势必牵涉更深,司马英唯恐全家都被其连累。
如此一说,杨敞才冷汗津津,对封侯拜相的渴望轻了许多,反正这么多年来,听妻子的话,从来没错过。
司马英又一次劝服了丈夫,也不免好奇:“对了,西安侯是如何拒绝的?”
杨敞拿出那封任弘写的长信:“任弘说,山上青松陌上尘,云泥岂合得相亲,自己与霍氏淑女,犹如泥云,岂敢高攀。更何况,先前已与乌孙公主在腊前观傩时互诉衷肠,打算过了腊日就托人向宗正纳采,求得陛下恩准。既已许诺,当信如尾生!”
“若是反悔,非但他将成为不义之人,恐会破坏汉乌两国邦交。”
……
第204章 家宴
按照汉人的规矩,腊祭后第三日,是家族墓祭的日子,祭墓之后,族长要召集族内成员、亲戚、宾客,举行一年中最大的一次聚会。而枝繁叶茂的霍家大宴,闹出的阵仗整个尚冠里都能听见。
霍家核心成员今日必须到齐:霍光的儿子霍禹继承了父亲的矮小身材,却是宴会上的核心,他是硕大霍氏的继承者,统领长安周边驻扎的胡骑、越骑。
霍光的侄孙霍云亦为中郎将,霍云的弟弟霍山任奉车都尉侍中,有传闻称,大将军有意让这二人作为其兄霍去病的继嗣。
而霍光的三个女婿里,二女婿范明友是九卿、度辽将军,掌握兵权,三女婿任胜是东、西宫的卫尉,牢牢掌握着禁内、省内武装,杜绝任何胆敢效仿桑弘羊、上官桀者发动政变。
他们都能定期朝见皇帝,至于各类边边角角的亲戚,也任各九卿官署的大夫、骑都尉、给事中等。党亲连体,根据于朝廷。
作为霍家的四女婿,金赏年纪轻轻便是列侯身份、皇帝宠臣,堂堂比二千石,可在霍家,却不怎么受待见。
是啊,毕竟大将军已权倾朝野,不需要再利用金家了。
每年腊月,金赏都得陪着笑脸跟妻子来霍家,其妻在成婚后当夜,便直接跟他挑明:“金氏匈奴人也,何必东施效颦,学汉人做什么宗族祭祀,每年腊日前后几天,吾等必须回霍府过!”
一边让金赏这个“外国人”认清自己的身份,自视甚高的霍家四淑女却又表示自己很重视孝道:“母亲怜女,吾等若是哪年不回去,她可是要难过的。”
金赏只能敢怒而不敢言,可每次不情不愿地来霍家过腊,他就不由想起那件事。
当时今上刚刚登基,辅政的几位大臣都未封侯,只有一份“遗诏”称霍光和金日磾,上官桀因诛杀马何罗、马通作乱一事,当封侯获赏。
可实际此事与霍、上官并无太大关系,最大的功臣乃豁出性命,与刺客搏斗的金日磾。金日磾屡屡推辞列侯之位,若他不受,大将军霍光和上官桀如何好意思取那侯位?不得已,竟在金日磾临终前,强行上门,卧授印绶。
金家对那天发生在他家的闹剧闭口不言,可却有人看出来了,当时的卫尉王莽之子王忽,乃是汉武帝身边的侍郎,听说此事后传言道:
“先帝驾崩前,我常在左右,从来没听说有遗诏封这三个人?不过彼辈假传遗诏自许富贵罢了。”
这话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霍光听闻,责备王莽,王莽便毒死了王忽,以此换来了一个右将军的中朝位置。
从那以后,每当金赏对强势的妻子和外家感到不满时,他就会仔细回忆此事,然后摸了摸自己的脖子,转而对那些面目可憎的霍氏亲戚,摆出一副笑脸。
金赏既没有上官安那样的野心,也不想当第二个王忽。
而每逢这种场合,最让金赏头大的,就是他的岳母了。
礼记云:男不言内,女不言外。虽然大将军霍光不太信儒生那一套,但霍家的大小事务,确实由其夫人显来安排。
据说显的出身并不高,只是河东的小户人家,容貌也不算出众,但不知为何,一向不好女色的大将军竟独爱她一人,连妾室都不娶,生一子五女。
在掖庭中有句不能外传的歌谣:“名曰霍夫人,实为皇太后!”
毕竟这位霍夫人,竟能将手伸进宫里去,帮她的外孙女上官皇后管后宫之事,借口皇帝身体不适不宜近女子,让皇后詹事给宫中所有女子发内裤。
除了喜欢管事外,霍夫人还虚荣心极强,很好排场,金赏发现她将腊后宗族聚会办得越来越大,奢侈程度有超过皇宫宴飨的架势。
霍府最大的厅堂里,正中摆放的是鎏金漆器案几,案面绘有卧鹿食草花纹,下有四个马腿式镶金案脚,形象逼真,价值或超过百金,这将是霍光和显就坐的食案。
不过眼下霍光尚未到来,大概在书房忙碌政务,大将军心里只有国事,没有家事,往年宗族聚会也总是心不在焉。
其余儿女婿孙侄儿的案席则是鎏银,食器有鼎、簋、碗、盘、尊、杯、勺等都是上好的漆器,代表富贵的金银朱玄之色充斥着厅堂每个角落。
菜还没上,娱乐项目就在厅堂里开始了,侏儒和倡优游走其间,表演百戏:有大雀戏、豹戏和衍曼戏;还有飞剑跳丸、七盘舞、顶竿戏。歌舞百戏有乐队伴奏,乐师以蹋鼓为指挥,击鼓撞钟,敲罄奏管,吹笛弹瑟。
显今日穿了一身华丽的礼服,特地盘了高鬓,而四个已成年女儿则围在她身边,叽叽喳喳,尤其是金赏的妻子最是眉飞色舞,金赏不用凑过去就知道她们在说什么。
“年年都看这些旧戏,就如同每天吃同一道菜,都看腻味了。”
显忽然打着哈欠道:“如今西域不是复通了么,先帝时安息、大宛诸国派遣使者跟随来长安,以大鸟卵及犁轩眩人献于天子。我听说那些眩人也会百戏,有吞刀、吐火、植瓜种树、自支解、自缚自解、易牛马头、屠人截马等,当年我曾见过一次,难以忘怀,明年也叫使者弄些来?”
范明友之妻却和她丈夫一样不识趣,说道:“母亲,我家良人说,西域尽是荒漠雪山,就连那所谓的大秦,都是傅介子和那任弘诓骗天下人而编的故事。”
金赏之妻暗道二姊不懂母亲心思,反驳道:“不然,近来西域不是传入了许多香料么,我看长安市坊开始吃胡饼,那西安侯家的孜然香料,更是百金难求。”
唯一安静点的就是霍氏长女,毕竟经历过上官氏从巅峰到尽灭的事,看着今日霍府的繁华,恍如隔世,但为了宫中的上官皇后,她也得插话讨母亲高兴:
“听说西安侯府的孜然告罄,如今去他家宴飨的人说,炙肉时都不放了,皇后听闻后也想尝尝,但皇宫里的御厨尝了之后,却未能制出来,看来只有回家来才能吃上啊。”
女儿们的话让显很受用,拍着长女的手道:“皇后若是想回,随时能来,未央宫和尚冠里就隔着两道墙,只是老妇年纪大了,近来天寒迈不动腿,没法常进宫向她请安。”
长乐卫尉任胜之妻,霍氏三女笑道:“皇后肯定也时刻念着母亲,这不,听说霍氏家宴,特地让少府下面的太官园,将冬天温室里栽种的葱韭菜茹送了出来。”
相似小说推荐
-
帝国枭色 (背着家的蜗牛) 起点VIP2020-08-27完结王朝末年,帝国内忧外患,大厦将倾。刘钧穿越而来,身为九位异姓王之一的他,拥有自己的封土...
-
明末不求生 (宇文郡主) 起点VIP2020-07-17完结 螳臂当车,向死而生。流寇守国门,海盗死社稷。三百年的煌煌大明,为什么走到了这样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