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这个大明太凶猛 (无语的命运)


  “大汗……眼下咱们在喀山那边和罗刹人正打着,咱们要是调兵去了西边,那罗刹那边,咱们就不管了?咱们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是打罗刹那边,至于大明那边,可是有几千里路呢,现在那怕就是他们想打咱们,从动这个念头到打过来,怎么着也得一年多的功夫,咱们这边抓紧时间,应该还能来得急……”
  大清国的兵对上明军是十必败无疑,可是碰上了罗刹军却是经常大获全胜,没办法,咱大清国不但有十几万精锐,还有开花弹、有火箭、有线膛枪,罗刹国有什么?也就是有点儿燧发枪,至于大炮,根本就不是什么野战炮。完全不能和大清国比。
  但即便是如此,他们也没能将罗刹军一网打尽。这都已经打了几个月了,在喀山那边,罗刹军还在死守着,双方互相攻伐不断……依照这样的打法,他们估计得打上几年的功夫,才有可能击败罗刹,能在三四年内结束,就已经是老天保佑了。
  对于洪承畴来说,他眼下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吞并罗刹,吞并波兰,到那个时候,大清国的实力可更加强大了!
  一个更强大的大清国,才有将来啊!
  将来能不能再次入主中原,洪承畴已经不敢想了,但是至少能保住他和他子孙后代的荣华富贵吧!
  至少,一个强大的大清国,对于大明而言才有足够的威慑力。
  “照你这么说,咱们就不做任何反应了,就任由他杀了孤的侄子,灭了大清国了!”
  多尔衮瞪了眼洪承畴。
  其实冷静下来的他很清楚,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不去刺激大明。至于什么“大清国亡了”,那个大清国是他多尔衮的大清国吗?
  不是。
  是黄台吉的,是豪格的,和他有个屁关系。
  屁关系没有。
  可那怕就是没有屁关系,有些话他却必须站出来说一说,只有说了,才能让大家伙知道,他的心里还是念着大清国的。
  其实,就殿里的这些人,他们有几个人在乎大清国?大清国亡不亡的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最重要的是什么?
  富贵!
  只要他们能继续过着富贵日子,什么大清国,什么蒙古,都无所谓了!
  所谓的“大清国”不过也就是一个名声而已。
  甚至在他们不少人看来,大清国亡了不一定是件坏事,这是不是也意味着,从此之后,他们和大明之间的仇恨也就化解了。
  往后大家伙就能躺平在那好好的享福了。提心吊胆的日子不好过啊。
  “大汗,将来更重要!”
  不管大汗“乐不乐意听”,洪承畴都得继续说下去。
  “现在就是大汗派兵过去,又焉能让大清国复国?大清国眼下是亡了,可亡得也就是一个壳,只在大汗在,只在诸位王爷在,只要咱们十旗在,大清国的魂就在,魂魄在,没了壳,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只在大汗在,大清国就在!就会一直活咱们的心里,千秋万世的传下去!”
  读书人就是读书人啊!
  说起话来都不一样,只要他们在,大清国就在。
  大清国亡了吗?
  没有!
  从今往后,大清国就一直活在他们的心里!
  原本紧皱的眉头,在这一瞬间,似乎展开了,多尔衮看着洪承畴,点了点头。
  “洪承畴,你这句话可是说到了孤的心里了!”
  其实,谁都知道多尔衮先前的怒火,不过只是装模作样而已,好了,现在洪承畴说了这些话,让多尔衮有了一个台阶可以下了。
  对于身为“蒙古大汗”的多尔衮来说,所需要的也就是那个台阶而已!
  可现在问题是,台阶是有了,但是问题还没有解决。
  一旦他们全力去打罗刹,万一要是明朝的朱家皇帝,把眼睛盯到他们身上,那该怎么办?
  一旦朱家皇帝趁着他们和罗刹国混战在一起的时候,大明方面会不会派兵马过来趁火打劫呢?
  这不能不防啊!


第932章 太平岁月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
  说的就是河套平原!
  这片平原,曾几何时曾是汉人巩固北边的前沿,再后来又成了蒙古人的牧场。再后来,建奴西逃后,这里成了建奴庄子,李过等流寇逃到塞北后,同样也曾在这里垦殖。
  在随后的十几年中,他们垦殖了数百万亩土地,正是这里的土地让建奴、流寇得已经在塞北立足。
  再后来,随着建奴、流寇的接连西征,这里的八旗农庄、流寇卫所一天天的空了下来。
  不过,很快一群来自关内的明人移民,来到了这里。
  大明的移民为什么出现在河套?
  这是得益于“榆林事件解决条款”,在解决条款中,蒙古那边除了赔偿价值一百万两的羊毛之外,还约定“大明百姓可以自由往来蒙古经商、定居,蒙古当局理应保护,不得加以任何限制”。如此一来,大明也就获得了前往蒙古各地的移民权。
  对于河套的富足,大明这边可以说是早就垂涎三尺了,尤其是对于陕西北部的许多百姓来说,他们有不少亲人随流寇逃到了关外,从书信中自然也知道河套的富足,相比于陕西的贫瘠,河套那地方简直就和天堂一样。
  在官府的刻意宣传下,也是在官府的支持下,大量陕西百姓在短时间内涌入河套垦居——他们甚至都不需要开垦田地,无论是建奴遗留的农庄,还是流寇废弃的卫所,都有大量早就开垦好的熟地,而且还有现成的水渠,如此完好的环境,又怎么不让人心动。移民的到来迅速填补了当地的空白,同样也改变了当地的人口构成。到乾圣十王年,移民到河套等地的陕西人已经多达三十万人,而鄂尔多斯以及河套附近的蒙古人不过万余。
  甚至就连同鄂尔多斯大草原上,也生活着成千上万的汉人移民,他们在那里牧马、放羊。
  河套,到底是大明的河套,还是“蒙古”的河套,没有人能说出一个所以然来,但是至少在名义上,这里还是属于“蒙古”的。
  比如,在黄河岸边与河套隔河相望的码头上就有“蒙古”的驿站。
  所谓的驿站,其实也就是一个不大的小院子。肯定比不上鸡鸣驿那样的类似小城般的驿站。
  其实,那怕就是这样的“驿站”,那还是多尔衮进入蒙古后,用了十几年功夫,一点点建成的。
  没想到,有朝一日还能活着来到蒙古啊!
  当鳌拜置身于这个院子里的时候,他的心情是那个复杂啊。
  当初像只“笼中鸭”一般,被送到南京,他以为等待他的会是死路一条,可不曾想,他居然活了下来。
  “你有一个选择。”
  “去多尔衮那边。”。
  “是当奸细吗?”
  “你觉得呢?”
  ……
  我觉得呢?
  甚至直到现在,鳌拜都想不通,为什么那个明国锦衣卫的指挥使会选择他,那边大明朝可是把他被俘虏的消息都捅到报纸上了。
  这么到多尔衮那边,可不是去送死吗?
  这可真是去送死啊!
  送死……要是他拒绝送死的话,都不用等他去送死,估计现在就已经被凌迟了。
  就像佟国器那小子一样,可不就被千刀万剐了。
  哎,大明朝……可真狠啊!
  想着那些个被凌迟的王爷、大人们,鳌拜的心里不禁有些庆幸,庆幸自己还活着。
  能活下来可真不容易啊!
  不就是给大明朝卖命吗?
  等到了多尔衮那边,得他用自己,才有可能给大明朝通风报信吧,可要是万一不用呢?
  “叔父,咱们什么时候,才能到盛京城?”
  说话的青年是佟世章,佟国器的小儿子,其实,鳌拜都知道他不是,不过这并不打紧,到时候,他只需要告诉多尔衮这小子是佟世章就行,至于接下来会怎么样,那就不是他鳌拜所能左右的了。
  “世章啊,听人家说,这还有几千里呢,咱们明个就到新安城了,到时候,你可得小心些。”
  兴许是在船上被捆了那么多,鳌拜早就没有了当年的精气,现在的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活着,活着就好。
  “我知道。”
  佟世章笑道:
  “听说到盛京城一路上要经过大漠戈壁。一路上风沙凶险,千里大漠、千里戈壁,这睿王爷他们能一路西征到西域可真不容易啊!”
  大漠、戈壁,对于这一切鳌拜并不陌生,毕竟,当年也曾随同多尔衮远征过蒙古,他颔首说道:
  “是不容易啊,不过,这大漠想过去倒也没啥,只要有骆驼,骑着骆驼再找个好向导总是能过去的……”
  当年,要是他是随睿王爷的话,又会是什么结果?
  兴许不至于这么仓皇吧!
  睿王爷领着兵马入了蒙古,然后一路西去,越走越远,甚至远到万里之外,以至于现在就连同大明那边,都直接把他给“忘记”了,甚至就连大明的边关,每天也是商旅云集,世人只以为社是蒙古,又有几个人说这里有“建州女真”。
  哎,相比起来,皇上可真有点不如睿王爷啊!
  心里这么感叹着,整整一夜,鳌拜都没有睡下,他站在驿站墙外上往外看,只觉得外头黑得可怕,黄河上河风呜呜作响,似有鬼魅一般……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