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以少傅权领枢密院的郑居中掌管军事,当此之时,必然是要主持东京防务的,肯定跑不了,其人顿时慌了。
“官家,不可弃天下臣民——啊”
赵佶确实担心个人的万金之躯,欲要弃天下臣民与不顾,但毕竟此事还没做出来。
郑居中却因心忧自己的富贵和小命而口不择言,说出了皇帝想做却还未做的事,令极力压制内心恐惧和慌乱的赵佶当场爆发,随手抓起一块玉符就砸了出去。
道君教主皇帝所触之事无不精通的运动天赋可不是盖的,瞄得准力道足,玉符准确命中郑少傅正说话的嘴,当即打落了两颗门牙。
郑居中被打醒,很快就想明白了自己的处境,趴伏在地,抖如筛糠。
其他宰执虽然看不惯郑居中的窝囊样,但这里毕竟是赵宋朝廷,皇帝当着众臣的面打掉了权枢密使的牙,成何体统!
眼见宰执们投来不善的眼光,赵佶也意识到自己情急之下失了分寸,赶紧补救。
“李彦,快带少傅去偏殿,让御医好生照看。”
“岑,岑不耐四,色官噶!”
这一小会功夫,郑居中的嘴巴已经肿了起来,又被砸掉了牙,再加上内心惊恐,说话都不利索了。
蔡京看着被扶出去的郑居中,微不可察地摇了摇头,暗叹一声,站了出来。
“官家,徐泽自兵出京东东路后,可有上奏?”
徐泽都已经发动叛军打败了朝廷的大军,兵临京畿边界了,还有什么上奏?
鲁国公这句话问的没头没脑,换个人说这话,说不定赵佶又要发火了。
但教主道君皇帝深知公相不会无的放矢,话中定有所指。
其人毕竟智慧远迈常人,很快就想明白了蔡京的意思。
徐泽出兵前虽然没有上奏,却明确告知梁子美自己“二月十五日将带大军入大名府接管河北东路”,其后也没有发出“讨宋檄文”或是“清君侧”之类的政治宣言。
之前,赵佶心态大乱,一直看不懂徐泽此举的动机,现在听了蔡京之言,方才觉得其中另有蹊跷。
“公相是说徐泽不会进京?”
第三十章 教主道君见上帝
蔡京又不是徐泽肚子里的蛔虫,哪知道那贼子会如何做,这个时候把话说得太满,万一猜错了怎么办?
“臣不敢妄断,但以京东兵马的行军能力,徐泽若要进京,只怕此刻早已经过了陈桥镇。”
陈桥镇在开封府东北方位,乃是由北面滑州韦城进入东京城的必经之路,当年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故事便发生在此地。
赵佶确实不通军事,但也是顶尖的聪明人,稍微一想就理顺了其中的关键要素。
前年的京东大战中,京东兵最令朝廷恐惧的就是其超乎寻常的快速行军和连续攻坚能力,是真的不动则已,动若雷霆。
徐泽若有意进京,最大的可能就是跟随刘延庆部的脚后跟,驱败兵直接攻入东京城下,没有理由到了开封府的边界却停下来。
虽然现在还不能确认叛军留在滑州是停下来不继续南下,但至少陈桥镇以北的长垣、封丘两县确实没有送来叛军进一步的消息。
想明白其中的关节,赵佶稍稍稳定了心神,随即又想到了前年京东大战期间的担惊受怕,现在最大的问题的是朝廷没有能够阻挡徐泽的大军。
叛军已经控制滑州,情况危急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打不赢说什么都没用,进不进京只在徐泽一念之间,这种感觉太糟糕了!
“滑州落入徐泽之守,东京随时都有倾覆之危,朕岂能将祖宗江山系于叛贼一念之间?不行!还是得早做安排。”
蔡京也恼火朝廷这些年来花钱不断却始终练不出强军,甚至现在连弱军都没拿不出来的窘境,但其人毕竟比皇帝多几分清醒。
“臣敢问官家,若要行幸,欲要前往何处?”
当然是江——
赵佶被蔡京这句话问倒了。
该往哪里去?
其人生出让太子监国之意,并不是因为这皇帝做得没滋没味,早就想退休以寄情山水,彻底抛弃权势,体验自己“一直向往的民家生活”。
若真是如此,只要下一道退位诏书,自然哪里都能去得。
可是,赵佶此举的真正原因是因为国事糜烂,大敌当前,以其人的能力已经搞不定这个烂摊子了,才决定临乱撂挑子跑路,并推自己的儿子上来顶包。
若是皇太子赵桓挡住了徐泽,成功解除东京危机,自己这正牌皇帝还是要回来继续为赵氏江山做贡献的。
如此一来,可去的地方就太少了,行幸之地至少要满足三个条件。
其一,要有地势之险,能够挡住叛军的追捕。
不能前脚辛苦跑路,后脚就被叛军抓住,要是那样,还不如就留在东京。
其二,要有交通之便,能够很快捷地传递消息。
不然的话,皇太子在东京挡住了叛军,获得巨大的政治威望。
皇帝却因为隔得太远或交通不便,来不及赶回来,让太子监国变成了正式即位,皇帝做成了太上皇,那也太亏了。
其三,要有财赋之盛,能够供养行在开支。
天子行幸,并不是赵佶一个人跑路这么简单,随行的禁卫、宫人、官员、杂役数以万计,日常开支远超数万的普通军队,一般的地方根本负担不起。
行幸之地选在财赋重地,也不光是为了跑路在外的天子吃好玩好,还有很重要的政治考量。
天无二日,监国的皇太子一旦做得比皇帝还好,在外的天子如何才能在战争结束时顺利回归中枢,再掌大宝?
答案很简单:一手握重兵,一手控财赋。
如此以来,可选的位置就非常有限了。
首选江南,但方腊年前才被剐,两浙路的动乱远未平息,现在正是人心不稳的时候,以赵佶的“巨大声望”,去了江南,只怕会让形势变得更复杂。
次选蜀地,彼处安全是有保障,但交通不便,难进更难出,一旦去了蜀地,这江山基本就与赵佶再见了。
其余汉中、两淮、南阳之地就不用说了,缺点更明显,不是没钱,就是在徐泽的眼皮子底下,选都不用选。
赵佶琢磨着公相的话语,脸色不断变幻。
就在众臣以为皇帝要下定决心时,其人突然大叫一声,直挺挺倒下。
“官家!”
“官家!”
“快召御医!”
“御医,快!”
大敌当前,正需要拿主意的时候,天子却突然昏倒了,任由忠贞的臣子们如何叫唤,皇帝始终没有半点反应。
这些年来天子遇到大事就容易心悸,内侍和御医都有了经验,之前也安排了御医候在偏殿。
听到召唤,立时进来四个御医,轮流为天子把脉、诊断,个个面色严肃,诊断之语也是云山雾罩,没句准话,让众宰执更烦躁。
好在公相蔡京多次经历类似的事,经验丰富,及时站了出来。
“诸位,官家需移寝宫静养,跟随的人不宜太多,先由本官、王少傅和李翰林陪侍,随后再安排诸位轮值,如何?”
在场的都不是傻子,之前的戏也做的差不多了,见鲁国公拿了主意,自无不可。
“谨遵公相吩咐!”
天子寝宫福宁殿。
赵佶仍然昏迷不醒,王黼和李邦彦平日里陪天子玩耍倒是一个比一个拿手,遇到这种国家危亡的大事,也是手脚发麻,蔡京当仁不让地走向御塌边坐下。
“官家,臣以为,既然不能仓促行幸,就只有立足东京多手准备了。”
鲁国公开口说出了自己的应对之策,似乎认定天子听得到自己的话语一般。
“为今之计,还是要赶紧派人北上,了解大名府的究竟发生了什么,寻找童太师的去向,并与徐泽取得联系,询问其人究竟要做什么。”
御塌上,天子仍然一动不动,没有半点变化。
“其次,开封府兵马唯刘延庆部最多,全部留在封丘,是否太远,万一叛军南下,东京城急切之间哪里能再召集数万兵将。”
蔡京说完,看向王黼和李邦彦,二人尽皆点头,表示没有异议。
“东京形势危急,诏各地兵马勤王是应有之义,只是缓不救急;诸大王出外,就于何地,是否有行遣便宜之权?一切都需官家圣断啊!”
赵佶突然醒来,直挺挺地坐起。
“朕见到昊天玉皇上帝——”
第三十一章 英雄归来
国难当头,数次出使同舟社的尚书左丞张邦昌再次临危受命,北上联系叛将徐泽。
其人十天因前骑马磨烂的大腿刚刚有些好转,又忍痛跨马,再次磨出一裤子血。
刚进入滑州境内,就被一队兵士扣了下来,随后安排使团住到一间独立民宅之中。
张邦昌每次到同舟社掌控的地域都会被扣,然后等待徐泽进一步的命令再决定其接下来的行程,其人对这套流程已经习惯,倒是没有吃惊。
结果这一等,就是整整两天。
这次可不比去年入京东请徐泽出山平灭方腊之乱,当时的形势也危急,但和现在相比就没有可比性了。
如今的形势下,两天的时间都足够改朝换代了,等使团被放出来,是不是要直接拜见新天子?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唐之超级基地 (神级吃鸡高手) 番茄vip2020-11-11完结林文穿越到大唐贞观元年,获得超级基地系统,超级基地可以招募士兵、采矿、种植…&...
-
袁术霸三国 (虎啸山林多情剑) 番茄小说网vip2021-11-19完结123.9万字 ·8万人在读穿越三国却成了袁术,那个最脑残的人,冢中枯骨。做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