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水浒新秩序 (江湖野人)


趴在地上的王黼已经感觉不到身上的伤痛了,只听到自己的心脏乱跳,其人如何敢乱回答这个问题?
“回陛下,敝国实无欺瞒大同之意,两国签订和约后,教主道君皇帝就马上派——”
徐泽上前两步,打断了王黼的辩解。
“如此说来,错不在赵佶,而是河东路的官员集体违抗诏令了?”
王黼实务虽然不行,却极善迎合人主之意,其人已经听懂了正乾皇帝就是要找茬,自己无论如何回答都是错,顿时急得满头大汗。
“外臣,外臣——”
“好了,你可以回去了,告诉赵佶,他管不好河东路,朕来管!”
王黼本想继续做戏,再说两句场面话。
只是,其人刚想抬头,眼角的余光就看到了徐泽逐渐走近的靴子,王黼心中一紧,终究没有胆量再说什么。
“外臣——告退!”
来回大几百里,折腾出一身的伤,还没有谈成任何条件,反而得到了大同王朝即将出兵吞并河东路的消息,王黼的内心却异常轻松。
最起码正乾皇帝没有扣住他慢慢收拾,这一岔苦没有白受,终于可以安心回东京向教主道君皇帝复命了。
而赵宋的另一位重臣——刚刚起复的太傅、豫国公童贯,此刻的心情也和王太宰差不多。
童贯享受惯了权势,赋闲后很是不适应,一直多方行动,积极谋求复出的机会。
现在,借着河东大战的机会,童贯终于如愿以偿。
可此番临危受命就接手了这么棘手的任务,其人也是极为忐忑。
比起王黼怕见徐泽,童贯更害怕面对战无不胜的同军。
徐泽欲要吞并河东路的意思太明显了,其人真要是去了太原府,肯定守不住城。
童贯很清楚,徐泽曾在徐州、尧山等地数次放过他的性命,这一次却未必。
原因很简单:他现在已经没有能被徐泽利用的价值了。
可好不容易才争取到复出的机会,童贯却不敢撂挑子不干,只能硬着头皮北上。
好消息是才走到泽州高平县,童贯就遇到了匆忙南逃的谭稹,并从后者嘴中得知同军已经大举进攻太原府的“好消息”——太原被围,终于不用再赴任了!
发起太原府之战的是同军第三军李逵部。
自同军再次整编,正式设立军级编制后,第三军就全程划水。
灭北辽、逼金人、揍宋军,一场场的大战下来,牛皋、武松都赚足了战功,只有他李逵啥也没有捞到。
不对,隶属于第三军的孙立和木麻两个师还是参与了代州之战的。
只是,此战由第一军军正牛皋指挥,孙立和木麻也配属于第一军行动,功劳和李逵没有半点关系。
收到皇帝进军太原府的命令后,早就憋了一肚子劲无处发泄的李军正自然是如下山猛虎,嗷嗷乱叫了。
由第一军驻守的真定府进入河东路,距离最近也最好走的通道乃是太行八陉中的第五陉——井陉。
井陉实际上是一条四面高平,中部低下如井的隘道,因而得名。
这条隘道从河北路真定府井陉县直至河东路平定军治所平定县,全线长度百余里。
徐泽割据河北之后,赵宋朝廷出于河东路安全的考虑,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加强了太原府东面门户平定军的防务。
其中,最重要的工程便是于井陉隘道的中段,重筑了承天军寨。
承天军寨的历史最早可追朔到东汉末年的“董卓垒”,又因唐初平阳公主曾率军在此驻防而得名娘子关。
宋太宗赵光义平定北汉后,为了惩罚不服王化的北汉余孽,并削弱河东路的独立性,不仅烧毁晋阳城并两次迁其治所,还废除了太原府外围的很多城寨,其中就有承天军寨。
没想到,一百多年后,废置的承天军寨又被其后人重筑,来来回回的折腾并不算白费力气。
至少徐泽割据河北以后,因为承天军寨的重筑,一直不曾西顾,多少给了赵宋统治者一些心理安慰。
李逵驻守真定府两年多,从一开始就被徐泽告知第三军的作战方向在河东路,以其人的个性,自然不会等到大战将起才研究如何作战。
第三军这两年多的作战研究和训练,就有针对承天军寨作战的科目。
最终,研究出的战术也有鲜明的李逵特色,就一个字——莽!
当然,莽攻并不是不讲战术,盲目以人命堆垮对方的关城,而是恰恰相反。
如同代州繁峙县的大石寨一样,再易守难攻的城寨关隘也必须由人把手,是人守城,就会受补给、士气等因素影响,就能被攻破。
以同、宋两军相差天壤的士气,加上铁甲、大盾配合臼炮、猛火油唧筒等新式武器为基础的全新战术,不玩花巧,直接硬碰硬一路平推,反而是最简单的战术。
付出了不到四百人的伤亡,第三军便攻破了承天军寨。
大军继续西进,一日后,平定军守军投降。
继北面的忻州被同军之后,太原府东面门户大开。


第一百八十章 打完仗就生儿子
太原府治所阳曲县城。
“同军已经打到了平定军,相公却要南归,军心必然因此而动摇,此举无异于将河东拱手送给伪同,大宋已失河北和京东,如今再失河东,开封府又怎能保全?!”
宋军全力防备的北面忻州同军并没有继续南下,东面的河北路同军却突然攻下了平定军,再向西进就是太原府的寿阳县城了。
两面受敌,太原府岌岌可危,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免职的河东路宣抚使谭稹果断做出战略调整——转进至开封府继续抵御敌军。
太原府兵马总管王禀昨日刚被宣抚使支到百井寨检查城防了,知太原府事张孝纯只能一人赶来劝阻宣抚使。
但谭稹去意已决,根本不听劝,张孝纯激动之下,声音都传到了官衙院外。
阳曲县东面的寿阳和榆次两县兵力稀少,又没有险关要塞可以放手,根本挡不住敌军进攻的步伐。
同军两面合围,随时都会兵临城下,谭稹无论如何也不敢继续留在阳曲县,此时也顾不得什么脸面了。
“本官的职责是宣抚,而不是守土,如果一定要我留下,还要你等做什么?!”
待王禀收到张孝纯的传信,匆匆赶回阳曲县时,谭稹已经跑得没影了。
其人不仅自己逃跑,还带走了城中装备最精良六千的禁军。
理由是河东路若失,开封府防御压力大增,须得未雨绸缪,加强防务。
张孝纯亲自到北城门迎接王禀入城,一改往日慢条斯理的做派,见面就问兵事。
“王总管,敌军已经增兵,很快就要打到太原府了,本官不通军略,只问一句——御敌之事,你可有信心!”
城门旁全是神情惶恐的军士和百姓,王禀明白张知府这是要自己给城中军民鼓劲,当即毫不犹豫地答道:
“有!”
在张孝纯的目光鼓励下,王禀跳上准备用来堵城门的沙袋上,环视众人。
“两年前,徐泽率数万大军南下威逼开封府,留五千人盯防大名城,本将入城劝说守军出战解救被俘的同袍时,他们比你们现在还要慌张——朝廷数十万大军都败在了二十里外的南乐镇,靠城中万余人谁敢对抗同军?”
徐泽离开大名府率军北伐后,教主道君皇帝虽然将王禀赶到了太原府,却没有否定其人功劳,还大力宣扬。
毕竟,大宋面对大同屡战屡败,以至于无人敢与同军作战,太需要王禀这样能够从同军围追堵截中突围而出的正面典型了。
王禀本人则因为清楚自己其实没什么功劳,一直避而不谈大名府之战,今天为了鼓舞民心士气,只能违心欺骗众人了。
河东路作为抗击辽、夏的第一线,百余年来与两国的多次大战中互有胜负。
相对于起河北军民来说,河东军民更加坚韧敢战,缺的只是敢战的朝廷和上官。
王总管这样的大英雄就在阳曲城中,并且敢于抵抗侵略者,众人有了主心骨,顿时觉得同军也不是那么可怕了。
“伪同刚刚建国,就西征辽地,北战金国,伪帝徐泽半月前还亲率大军威逼开封府,这样穷兵黩武的国家,怎么可能长久?”
徐泽率军北伐,仅仅花了三个月时间,便灭掉了辽国还建立了大同,这样的故事对太原军民来说,过于遥远和梦幻,显得非常不真实。
不仅是太原军民,整个大宋,对辽、金、同三国的认识都非常模糊。
辽国还有多少残余势力,金国究竟有多强大,伪同瓜分了辽国多少地盘,金同两个造反起家的新兴强国为什么不相互打仗,或者说已经打过了只是大宋不知道……
即便之前派出使者与金国接触过,但金人极度狡猾,始终没有一句实话,使者更不敢刨根问底,从头至尾就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消息。
由是,直到现在,宋人对北疆的混沌状态还是两眼一抹黑,只能靠常识去推测。
以至于几个月前张邦昌出使燕京城,带回了高丽、日本早就被伪同降服为藩属国的消息,朝廷却一直不愿相信是真的。
王禀也不知道大同现在的情况,其人是越来越看不懂大同王朝,更看不懂徐泽。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