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谭稹的视角,伪同正在向大宋施加压力,随时都可能引发大战的情况下,加强代州的防务并没有错。
就算徐泽出兵威胁大宋,天子顶不住压力,必须杀掉郭仲恂,代州也绝不能丢。
在处理郭仲恂之前加强代州的防务,于大宋,于河东路而言,都是必须做的事。
而且,真要是能依托代州的有利地形打出一个大捷来,狠狠地打击伪同的嚣张气焰,绝对是大功一件。
由是,谭稹选择了睁只眼闭只眼,并继续上奏同军不断深入境内挑衅之事——万一代州真起了大战,也算是提前给朝廷汇报过了。
只是,时局急剧变化超越了所有人的想象。
当朝廷再派使者到太原府,通报宋同两国解决河东路问题(应州之事责任一方不在赵宋朝廷,就是河东路问题)的消息时,河东宣抚使谭稹的魂都吓飞了。
徐泽真的带兵南下,还打到了滑州境内,差点灭掉了大宋!
形势如此危急的情况下,其人不仅抗旨不遵,不想着赶快消除应州之事的严重后果,居然还纵容秦桧、郭仲恂对抗同军。
这究竟是什么行为?
是河东重要,还是东京重要?
是郭仲恂的小命重要,还是天子的安全重要?
若不是徐泽行动迅速且克制,没有真得攻进开封府,很快就与大宋签约并撤了兵,谭稹就要承担陷天子于兵灾,坐视大宋覆灭的罪责了。
也幸好代州的大战还没有爆发,事情还有回旋的余地。
这一回,谭稹不敢再犹豫了,立即派太原府兵马总管王禀带兵护送使者前往代州宣旨,控制并押解秦桧和郭仲荀二人进京。
其人的行动不可谓不迅速,但还是晚了一步。
王禀等人刚刚出城,就收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燕西路同军以同宋两国协议为由,要求进入代州境内搜寻本国百姓,遭到守军的拒绝。
同军以赵宋不遵守协议为由,向代州各军寨发起攻击。
同宋两国大战爆发,代州守军英勇反击,杀伤同军数千,军威大涨。
最坏的情况还是出现了!
王禀跟徐泽打了这么久的交道,非常清楚其人的狡诈,是真的不动则已,一旦发动,必然后招不断,环环相扣,让人防不胜防。
所谓的“代州大捷”不用去想了,估计比起两年前王禀自己带领残兵败将由大名府赶往开封府一路上的大捷还要假。
代州也不用考虑了,以徐泽的老谋深算和同军惊人的战力,恐怕不等援军赶到雁门县,代州就已经陷落了。
而且,大宋有错在先,刚刚被徐泽逼着签订了协议,就出现这样的事情。
就算知道同军占领了代州,也只能通过外交手段与大同周旋,绝不能诉诸于武力,再扩大战争的规模。
代州发生大战还能推到秦桧和郭仲恂身上,还能通过外交谈判解决河东危机。
可若是太原府再派大军支援代州,那就更说不清楚了。
问题的关键是宋军根本打不过同军,倚险而守尚且吃力,派大军野战,只能是消耗河东的有生力量,连太原都得丢。
王禀毫不怀疑,徐泽特意带兵到开封府闹一遭必有大图谋,绝不会止步于代州一地,太原府就是同军的下一个目标。
太原府一旦丢失,河东路再难守住,其结果王禀已经不敢再想了。
其人立即回城,向宣抚使汇报了自己的担忧,并建议立即加强太原府北面百井寨、阳兴寨和赤塘关、石岭关两寨两关的防务,防止同军大兵南下。
但得知两军已经开战的消息,谭稹就被这泼天的大祸给吓懵了,手足无措,除了大骂秦桧“竖子误我”外,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
见宣抚使这般失魂落魄模样,守土有责的知太原府事张孝纯不敢置身事外,也站了出来。
其人建议赶紧护送天使北上代州宣旨,并向同军将领解释两国之间的误会,尽量挽回大宋在外交上的被动局面。
事到如此,谭稹也没办法了,只能听从王禀和张纯孝二人的建议,一面做外交上的努力,一面调整防务,避免危机扩大化。
但大宋这幢破房子一旦被人捅出大窟窿,又怎会不掉灰呢?
次日,更坏的消息接踵而至:
同军半日之内,接连攻破大石、茹越二寨,义胜军汉儿又擒知代州事郭仲恂以降,职方员外郎秦桧下落不明。
代州沦陷后,敌军继续南下,知忻州事贺权放开城防,主动投降。
同军前锋已至赤塘关,太原府危矣!
第一百七十六章 太原府危机
十月初十日,代州、忻州尽皆沦陷的消息传到阳曲县城,河东宣抚使谭稹大恐,第一时间便命自己的随从收拾行装,欲要回(弃)京(城)请(逃)罪(跑)。
得知消息,知太原府事张纯孝和太原府兵马总管王禀急忙赶到宣抚使司衙门劝阻谭宣抚。
二人进门时,谭稹正准备上马,王禀顾不得太多,急忙上前扯住缰绳。
“谭相公,如今形势危急,你若弃太原而去,谁还能主持河东路大局?”
自三年前平定方腊之乱起,谭稹便多次担任王禀的上官,合作一直比较愉快。
其人这次仓促到河东路宣抚使就任,也多亏王禀鼎力支持,二人交情交深,王禀才敢上前抢缰绳。
谭稹见坐骑被夺,张纯孝也进了官衙,心知今日难以走脱,只能长叹一声。
“正臣(王禀表字),非是本官要弃河东,而是代、忻两州尽失,太原府门户大开,守不住啊!”
纳入赵宋之前,太原府原本的治所在晋阳城,起地势险要,城池坚固,易守难攻,且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为河东之根本,历史上曾多次有人以太原府为基业之地。
宋太宗平定北汉刘继元后,深感河东路有太原府,太容易被人割据,乃下令火烧晋阳城。
其后,又数次移其治所。
赵光义这一番操作下来,确实极大的削除了野心家割据太原的可能性,但也给后人造成了防御上的困难。
谭稹现在便面临这样的情况——代、忻两州丢失后,太原便只能靠赤塘关和百井寨防守同军南下了。
王禀知道谭稹心中也很纠结,赶紧表态。
“只要相公留下,禀愿舍此残躯,死战不退!”
两年前,宋军南乐镇大败,徐泽随率大军威胁兵力空虚的开封府。
形势最危急时,王禀率两万大军南下,冲破同军重重阻截抵达开封府,带来了朝廷急缺的可战之兵,一时被奉为挽救时局的大英雄。
王禀却不敢欺君,私下向教主道君皇帝汇报了自己率军南下的部分事实。
后来发生的很多事情也显示徐泽利用南乐镇宋军溃败下了很大的一盘棋,其人有意操纵其后事态的发展。
而童贯、王黼、王禀、刘延庆等人,甚至郓王赵楷,都在自觉或不自觉间变成了徐泽的棋子。
所谓罚不责众,赵宋王朝都快被同军打成了筛子的情况下,教主道君皇帝就算明知道这些人有问题,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其后,经过两年多的隐忍和观察,赵佶才逐渐挪开部分棋子。
对此,朝中大部分人是支持天子的,就算这些人没有背叛朝廷,也不能把他们放在要害位置上,除非他们能够自证清白。
谭稹也怀疑王禀在大名府事件中扮演的角色,却不怀疑其人对朝廷的忠诚,只是现在太原府的形势,不是靠忠诚可以挽救的。
“同军都打到了赤塘关,你告诉我太原怎么守?”
“可——”
王禀被谭稹这句话问倒了,只因其人早就见识了同军的强大战力,非常清楚同军只要继续南下,太原肯定受不住。
所以,他才会表态“死战不退”。
其人心中焦急,只能以眼神向知府张纯孝求助。
后者会意,上前一步,慢条斯理地对宣抚使道:
“太原守不守得住两论,但谭相公现在若是抛下太原府回到东京,肯定要承担丢失河东的全部罪责。”
张纯孝乃是带从三品显谟阁直学士贴职就任的知府,为人方正,官声一向不错,对宣抚使谭稹也比较配合,谭稹平日里也是要给其几分面子的。
“都散了吧。”
谭稹慌乱归慌乱,倒是还能分得清好歹话,知道张纯孝的话是逆耳忠言,索性摆了摆手,让随从牵走自己的坐骑。
“顺之(张纯孝表字)、正臣,都进官厅叙事吧。”
其人一旦想明白了其中利害关系,知道不能逃,索性放开了,带着二人边走边讲。
“不是咱家不愿意守城,只是出了这么大的祸事,咱留在太原实在难以心安啊!”
张纯孝虽然有些鄙夷谭稹关键时刻欲要弃城而逃的行为,但要守住太原府,须得厅中三人通力合作,也只能尽力安抚谭稹。
“以下官浅见,同军暂时还不会南下,太原府短期内应该是安全的。”
谭稹最担心的便是同军进展太快,拿下代、忻两州后,又继续南下,自己到时想跑都来不及。
现在听了张纯孝的话,立即来了精神。
“顺之有什么发现?”
“从伪同此番的接连行动来看,徐泽应该是对河东路蓄谋已久,同军肯定不会止步于忻州。”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唐之超级基地 (神级吃鸡高手) 番茄vip2020-11-11完结林文穿越到大唐贞观元年,获得超级基地系统,超级基地可以招募士兵、采矿、种植…&...
-
袁术霸三国 (虎啸山林多情剑) 番茄小说网vip2021-11-19完结123.9万字 ·8万人在读穿越三国却成了袁术,那个最脑残的人,冢中枯骨。做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