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至汉中,之前一共有三条道路,从东至西,分别是“子午道、褒斜道、陈仓道”,再往西的话,还可以找到一条“祁山道”,只不过那条路是通往凉州的。历史上的“傥骆道”始见于汉末三国时期,曹爽伐蜀,姜维出兵,来回走的都是傥骆道,而钟会灭蜀则是褒斜道、傥骆道同时进军。
看样子,所谓原本的历史,就算再蛮横,也架不住学渣一点一点地撬动。没事……反正王闹闹都修潼关了,曹昂都修辽西走廊了,还不许陈冉和司马朗修一条傥骆道吗?
刘汉少一边暗笑,一边将曹操和孙坚狠狠地夸赞了一番,甚至还重点鼓励孙坚说:“文台呀,有路无桥,不算贯通,如果一条路好像玉带,一座桥就是玉带上的珠子。如今孟德修路是到处开花,你们桥梁厅也要紧紧跟上,要敢于把天堑变通途。相信大河大桥建成之后,这天下便没有多少江河天险是能难得住你们的。加油,别让兄弟们失望!”
“是!”
孙坚立刻铿锵有力地表态说道:“臣定然竭尽全力,早日建成大河大桥!”
刘汉少反而又阻拦着说:“哎……哥是在鼓励你们,可不是催促你们。早一天,晚一天都没有关系,关键是要摸索方法,积累经验。现如今咱们造桥,都要打围设堰,露出河床,方可建造桥墩,如果遇上了大水、深水、急水,这种方法便会困难重重。那么,咱们能不能先做出一个像桥墩一样大小的铁桶,将它沉入水中,然后抽干其中的河水,直接筑基造墩?”
孙坚惊讶地盯着刘汉少,酒都被吓醒了,寻思了好半天才忐忑地说道:“汉少,您说的这个法子,听上去有些道理,但是,河水有缓有急,深浅不一,浅处可能没不过腰,深处也许能深达几丈,像桥墩一样大的铁桶,咱们怎么造得出来?又怎么运到河中?即便是运到了,几丈深的大铁桶,又如何竖立在河中?”
被孙坚连番发问,袁绍等人也算是听明白了,咱们这位皇帝哥忒敢想,又要整不靠谱的事了。刘汉少也哑然失笑,好像自己太超前了,但是再想想,凡事都是从无到有,一步一步来的,要是不敢迈出第一步,岂不是永远无法成事?
“铁桶可以造的像竹节一样,一节一节拼接起来嘛。”
接着刘汉少又对身边的袁绍说道:“来,本初,把你的筷子拿过来。”
袁绍正夹肉吃呢,一听这话,怎么个意思,嫌我吃太多了,要抢筷子?于是,幽怨地把手里的筷子递到了刘汉少面前。
“一手捏住一根筷子,竖在桌子上。”
然后刘汉少又让另一边的曹操也如此照做,在自己面前竖起四根筷子,对孙坚说道:“文台快看,这四根筷子,就好比是钢钎,咱们先把它们打在河道中,只要能稍微露出水面一点就好,这个不困难吧?”
孙坚看刘汉少不像在开玩笑,也立刻认真起来,点了点头,然后又看刘汉少将一只酒杯推到了四根筷子中间,说道:“这个就好比是一节铁桶,咱们给它安上四个耳朵,每一个耳孔对应一根钢钎,套在上面,沉入河中,这个也不困难吧?”
孙坚又点了点头,然后看着刘汉少又拿起一个酒杯,放在第一个酒杯之上。
“因为有钢钎与耳孔固定位置,所以第二节铁桶套在第一节铁桶上,应该也不困难吧?”
这一回没等孙坚点头,刘汉少便又说道:“既如此,多套几节铁桶,直至露出水面,不就可以抽干其中河水,筑基造墩了吗?”
就是这么简单?
孙坚目瞪口呆地盯着刘汉少面前的筷子和酒杯,也不知道在想什么,而袁绍等人则想的是,咱们这位皇帝哥好像说的挺靠谱啊,像桥墩一样大的铁桶,还得几丈深,那是难弄,如果造成一节一节的话,现在咱们有河东钢铁厂,造出来应该不是问题。
“陛下,真乃神人也!”
孙坚突然大喝一声,把众人吓了一跳。刘备小心翼翼地问:“高祖,这个铁桶可以做成一节一节的,但是节节之间,如何做到密不透水呢?”
不等刘汉少回答,孙坚便已说道:“这个简单,铁桶上下两端,可以做成阴阳套扣,如果还不行的话,再使人潜入水中,用皮革将衔接缝隙裹覆起来,必然可以做到滴水不漏。”
“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咱们敢想敢做,就是向成功迈出了有力的一步,但是一定要戒骄戒躁,不能急于求成。多研究,多试验,你们桥梁厅要重点培养技术人才,提高工匠待遇,首先要有一支技术过硬的团队,才能建造出更大更好的桥梁。”
“是!臣谨记陛下教诲。”
听完刘汉少训话,孙坚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好像浑身上下的脉搏都跳动的更有力了。虽然现在自己还只是一个厅长,名义上还得接受曹孟德的指挥,但是,那是因为自己还没有拿出成绩,如果大河大桥顺利建成,甚至是能够在大汉的各个江河上都建起大桥,使天堑变通途,那么,桥梁建设厅一定能改为桥梁建设部,自己也能与这个小黑胖子一个级别,不分高下。
“三位兄长实乃朝廷柱石,高祖肱骨,相信有三位兄长辅佐高祖,来日我大汉必能民心归向,顺遂如意,四通八达,往来便利。备为高祖贺,为三位兄长贺,为我大汉贺!”
刘备双手举杯,敬献了一圈,刘汉少给面子,也端起了酒杯,但是袁绍、曹操、孙坚就有点不情不愿了,心里话说:汉少跟我们称兄道弟,那是赏我们面子,你一个玄孙也管我们喊兄长,知不知道我们内心其实是拒绝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汉少不是逮着老杨、小杨父子,也都称兄道弟么,怎么着,敢情你们老刘家的人,都喜欢给人拉平辈么?
第388章 师范学院与妇联
……………………………………
刘备夸赞袁绍三人,倒不是为了拍马屁,只要能抱紧刘汉少的大腿,他根本用不着拍别人。但是,备备心里苦,汉室宗亲混上了,却是个辈分超低的玄孙,陛下的主簿也混上了,却被分去负责相亲,成了妇女之友,和别人一比,自己都快变成洛阳城的笑话了。
“三位兄长俱是大有才干之人,唯有小弟才疏学浅,不能为高祖陛下分忧,实在惭愧的很。”
刘备颇为感慨地说着,然后自己抽干一杯酒,知不道的还以为他喝的是醋呢。
想起刘备的悲催处境,其他人都想笑,但是得忍着,刘汉少斜眼瞅了瞅刘备,一本正经地问道:“玄孙哪,哥听说当年你也领军追剿过黄巾贼寇?”
“回高祖陛下的话,当年黄巾贼起,刘冀州发榜招军,玄孙闻得消息便立刻与结义二弟、三弟募集乡邻,前去投军,为国效力,戡平贼乱……”
刘备所说的“刘冀州”乃是指当时的冀州刺史刘焉而言,但是刘焉比刘虞和阳安长公主还高一辈呢,刘备喊“天祖”都不够,所以干脆以“刘冀州”来代替了。
能有机会当面向刘汉少聊起自己的辉煌过往,刘备可不会藏着掖着,小嘴嘚吧嘚吧嘚,一直从桃园结义讲到驰援广宗,其间与曹操、孙坚也有过共同剿贼的经历,二人点头为证,也好让众人得知刘备所言不虚。
尤其是在广宗城外打的那一仗,反正董卓已死,自己也不会给他烧纸,所以刘备便将董卓如何无能溃败,自己如何力挽狂澜,来了一番绘声绘色,惊心动魄的演义。末了还指着自己耳朵上的耳钉说:“当时玄孙正要挥剑斩杀那员黄巾贼将,怎料那员黄巾贼将颇为狡黠,朝着玄孙连放两矢。玄孙一时不察,躲得过明箭,却未能躲过暗箭,好在玄孙还算机警,让过了面门要害,这才耳中毒箭。玄孙本欲奋起余勇,将那黄巾贼将斩与剑下,奈何贼人势大,数千黄巾贼寇一起向玄孙杀来,而那员黄巾贼将又已躲至军后。玄孙连斩几十个黄巾贼兵,待到二弟、三弟来援,又一起将贼寇驱散。只是……终于叫那员黄巾贼将走脱了去,而玄孙也因中箭时久,未能及时救治,致使耳廓伤口难愈,留下创伤。”
刘备的耳钉明晃晃的,像个大铜扣,而此时更像是他的勋章,众人还在频频点头,都想着这个玄孙也是个人物,可是刘汉少心里话说:哥差点就信了你的邪!
那员“黄巾贼将”前些时候还给哥递话,让哥管管你呢,当时一共派去多少人,哥能不知道?还几千人一起向你杀来,他们咋没一人一泡尿把你淹死?要不是你这个搅屎棍突然出现,说不定当时他们还能追上董卓呢!
“后来呢?”
刘汉少仿佛也被刘备的故事打动,一脸纯真地追问。
“后来,论功行赏,玄孙虽然不才,却也立下些许功劳,但是先帝……先帝宠信十常侍,而十常侍又贪得无厌,玄孙并无钱财敬奉,所以……”
好么,后来这一段更悲催了,当县尉被督邮敲诈,当县丞被攻破城池,投奔学兄公孙瓒,还被窝在雍奴不受待见……
总之,通过刘备自己的讲述,使得众人看到了一个智勇双全,忠君爱国的玄孙,虽然困苦落魄,艰险重重,却始终不屈不挠,坚忍不拔。就算遭遇悲催了点,那也必须是一个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