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三国之重振北疆 (雪豹导弹)


张松早以神童闻名,现在成都学府就读,他的学识已经超过了学究,打算提前结髻好出去游学,可惜身材矮小,仍然像个童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回忆小时候寒先生在他家的点点滴滴,张肃发现张松越来越像寒先生。
张肃断定张松不是他的亲弟弟,想到母亲守了十几年活寡,想到自己长久不回家妻子的怨念,已为人夫的张肃深有体会,但他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他家。
他通过十年生意场的磨练,知道这样的事情不能外漏,连父亲也不能告诉,也不能质问母亲,否则张家就会颜面扫地,张家拥有的一切均会失去,他只能把这件事烂在肚里。
又过去十三年,张松已经名满天下,他学识渊博,官职逐年上升,已经做到益州别驾,早已娶妻生子,育有二子二女。
张诚已经去世,比父亲小八岁的母亲已过知天命之年,看起来只有四十岁,比母亲小几岁的二娘还年轻。
张肃十几年前就从政了,生意交给管家打理,二儿子跟随管家经商,大儿子在绵阳当府椽,他官至广汉太守。
四个孩子是她的骄傲,尤其是她和寒先生的这个小儿子,更是出人头地,她丝毫不为当年的出轨后悔,反而庆幸当年的决定。
本来张松已经官至别驾,仅在益州刘焉之下万人之上。当他打算大展宏图的时候,却发现他这个本地派被他的上司刘璋这个外来派排挤架空,野心勃勃的张松要有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谁阻挡都不行!


第六百零九章 成功发展线人
正当张松寻找机会的时候,童远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他毫不犹豫地出卖了刘璋,心安理得地献上了益州地图,还有军队布置图,官仓位置图,对于背叛刘璋他没觉得心亏。
如果他能至始至终跟随童远,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前程,可他的野心太大了!!!
当刘协通过刘表向他伸出橄榄枝的时候,他又背叛了童远。
这样一个没有诚信、没有原则、首鼠两端的人绝对不会有好下场。
张松才智过人,但他只有上天给与的智商,没有学到真才实学,也没有学会做人的法则,也没有看出天下大势的能力,他必定是个悲剧的人,无论前世今生。
童远通过四海商帮知道了张松叛变的事情,下大力气让田丰、裴辑、裴儁、法正查找张松的相关情报和张松关系密切的人,结果很快发现张肃、张松二人不和。
这一点突然让童远想起张松的死因,于是立刻让人入手查找二人不和的原因。还有那个去秭归和刘阖派去的人联络的人。同时让裴潜把重点放在刘阖那个联络人身上,从这两人找突破点。
裴儁、法正在成都人脉较广,在益州其他地方也有关系。
首先找张肃的朋友、生意关系人,同时从已经去世的张诚朋友、生意关系人入手。还有张家的邻居,张颖的丈夫及其朋友、邻居入手。
第一个消息来至张颖的邻居何老太太,说是张松、张肃,还有一个十岁的张女孩张颖、一个七岁男孩张琐,跟随张诚的正妻柳虞从汉中随马帮来到成都,张诚的外室赵夫人早在十年前就随张诚住在这里,当时对外称正妻。
一次这个何太太去张家借斗篷,发现新来的柳夫人夫人住在上首东屋,赵夫人夫人叫她姐姐,何太太和赵夫人关系甚好,事后赵夫人告诉了原因。
柳夫人本来住在汉中商路旁边一个叫商旅营的村子,这个村子原来是一个检查商旅的军营,并接待商旅,后来官方开放商路,这个地方就变成一个自然村,多数军人没有离开,一边开荒种地,一边从事末端贸易。
本来张诚不打算让他们来成都,每年张诚只回去一次,送些钱财就回来,不知什么原因,柳夫人变卖家产,带着孩子来了,说是张肃不念书了,要跟随父亲做生意。
赵夫人很郁闷,柳夫人的到来使她在张家的地位一落千丈,她的两个孩子也不如柳夫人所生的四个孩子地位高,毕竟偏房所出无论在家庭还是社会比嫡出都要低人一等。
尤其是那个丑陋低矮的老三,和父母高大漂亮相反,这小子长得猥琐,但他是个神童,过目不忘,很受丈夫喜爱。她怀疑张松不是丈夫的种,但她不敢提出异议,否则她是找死。
赵夫人心理痛苦无处诉说,只有这邻居何夫人平时和她过往甚密,把心中的苦闷向何夫人一吐为快,否则她会憋疯了,事后叮嘱不要外传。
要不是对方给她的好处足够她养老了,打死她也不会透露张家的隐私,何老太太知道这样做对张家不利,更对不起信任自己的赵夫人,但她抵抗不住巨大利益的诱惑,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以后只能为张家祈祷了。
田丰、裴辑、裴儁、法正得到这个信息,知道是揭开张肃与张松关系谜底机会,据他们调查:张松对他大哥没有意见,只是张肃单方面对张松不好,张松根本不知原因。
那么原因是在他们来成都之前,当时张松只有四岁,张诚一年只回汉中几天,难道?
裴辑派人飞鸽传书让汉中四海商帮火速调查柳夫人在村里的情况,汉中四海商帮数人化妆成商人过路,在商旅营村暂住等人,“商人”拿着张松的画像,说是寻找多年不见的亲戚,听说二十多年前来过这里,让老人们辨认。
几个老人看后齐声说:“寒先生!”
几天后,裴辑收还了解到一个消息,自从张诚死后,张肃就很少回家,也不探望母亲。可最近回来就不走了,已经好久没去广汉了。并且与张松来往多了,有些反常。
这消息的来源是张肃府中的一个厨娘,这个厨娘是一个为张肃供货的商旅孔迪的媳妇,前段时间孔迪去山区收购山货,下山途中遇到了几个无业流民。
看见孔迪与一个年轻的小伙赶着五匹马驮,马驮篓里里塞满了口袋,几个流民见财起意,打死了小伙,打断了孔迪的腿,幸好遇到一个好心的药农把他背回村,托一队马帮把他送回家。
山货没了,类以生存的骡马被牵走了,家里积蓄赔给了死去的小伙家里,眼看日子没法过了,又没有钱看病,媳妇年轻漂亮尚未生育,如果改嫁还能找个好人家,他不想拖累了媳妇。
媳妇徐珍是个善良的女人,与商贩孔迪结婚四年恩爱有加,虽然自己没有生育,丈夫从不嫌弃。
她想起张肃还欠他们一笔货钱没还,有这笔钱能把丈夫的腿治好,夫妻二人开几亩荒地,附带采药也可谋生。
没想到张肃的儿子听说孔迪没有了马驮,以后没有了利用价值,开口就说他家送来的货没有晒干,腐烂了,还拖累他因为失信赔了钱。为了照顾她,府上正缺一个厨娘,可以吃饭挣工钱,待遇还不错。
徐珍为了糊口,同时挣钱为丈夫治病,她只好留下来当厨娘。她有一手好厨艺,做饭自然没问题。不想张肃见色起意,徐珍奋起反,抗逃了出来,在院外角落哭泣,被守候在附近四海商帮的干事发现。
干事把徐珍带到远处,徐珍把她家的遭遇以及张肃父子的恶行哭诉,听者伤心闻者落泪。
原来张家没有好人,干事对这个善良正直、苦大仇深的女人表明了身份,并且把四海商帮的宗旨与使命详细告知了徐珍。
上级批准四海商帮出资建立货站,建立驮队,吸收徐珍和丈夫孔迪为四海商帮见习干事,徐珍在保护好自己的条件下继续去张府作厨娘,打听张松、张肃的动向。


第六百一十章 一环套一环
消息是前段时间张肃发现,张松平凡与新西凉军住成都人物接触,张肃去刘璋那里告了张松的状,刘璋让他继续在家盯紧张松,随时向他汇报。
根基不稳,智商却不低的刘璋,渐渐零落了张松,重大事情再不让他参与,张松有所察觉,发现新西凉军的人不来了,其他人来的多了。
好像张肃有些着急,徐珍在端茶送水时能听到片言只语,他以为徐珍只是一个人农村妇女,没有文化,根本不懂大事,也不忌讳。
其实徐珍读过几年家学,又经常记账,象药材那些生僻的字都会写,平常生活用语她不含糊。
但后来又说张松鼓动舆论做些对西凉新军不利的事,连张肃都被弄糊涂了,气得直骂弟弟杂种,只好如实上报。
许多话是徐珍冒着生命危险在门外偷听到到的,她已经把生死置之度外了,她知道张松正在危害益州的事情,张肃虽然与张松作对,好像他在觊觎张松那个别驾的位置或者与弟弟有仇,反正都不是好东西。
徐珍及时把这些信息向上传递。田丰、裴辑、裴儁、法正几人针对这些信息研究探讨,法正是本地人,与吴懿、吴班兄弟向善,吴懿的妹妹嫁给了刘璋的三哥,他的话在刘璋面前可信度较高。
当吴懿把他打听到前段时间流言,还有煽动闹事的主使者是张松报告给刘璋时,吴懿没有看到刘璋吃惊的表情,因为张肃已经把类似的消息传递了他,他基本上否定了张松与西凉新军勾结的可能性,那张松的上线是谁呢?一直觊觎益州的只有刘表。
刘璋不能马上杀掉张松,原因是刘璋在益州立足未稳,没有确凿证据杀了益州二号人物无法向益州几十万人交代。无论张松与谁勾结都对益州不利,张松必须杀,但杀前必须挖出他的主使者。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