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三国之重振北疆 (雪豹导弹)


徐珍接到李干事传来的新任务,利用张松、张肃两家院落相通的便利,向张松家渗透,争取发展一个可靠新成员,以便从张松那里获取情报。
徐珍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她已经做好了死的准备,四海商帮许多事迹他听过,也激励着自己为之努力,宁可轰轰烈烈死去也比任人蹂躏活着舒心,她已经由一个受压迫的家庭妇女变成了有理想有抱负的战士。
根据目前已有的情报,田丰、裴辑、裴儁、法正进行了讨论研究,先总结张肃与张松关系有点:
张松不是张肃的亲弟弟,是柳夫人出轨与寒先生所生。
张肃当时八九岁,当时不懂男女关系的事,长大后回想小时候的记忆发现了母亲与寒先生的不正当关系。
一、张松长大后与寒先生几乎无差别,张肃绝对认定张松是寒先生的种。
二、张肃已经向刘璋举报了张松勾结西凉新军。
三、张肃有杀张松取而代之的意思,也有除去家族污点的意思。
四、张肃担负着监督张松任务,并且发现了张松散发不利于西凉新军的舆论,引起了混乱。
五、张肃发现张松与第三方勾结,并且向刘璋做了汇报。
六、张肃只想张松死,其他不在乎。
结论:只要张肃拿到张松与外人勾结的证据,马上上报置张松与死地。当然是大义灭亲的论调。
可是,光诛杀张松还不足以让刘璋投降。这样还根本不够。
终于,从荆州传来足以板上钉钉的消息。
裴潜通过刘表身边的傅巽,了解到刘阖是通过亲属与弘农杨氏联络,替杨彪甚至可能是刘协,暗中煽动刘璋、童远开战。
杨彪在士族中太出名了,弘农杨氏的人也比较招摇,很容易被士族圈关注。不少士子都知道刘阖与杨彪往来较多。
因此证据链已经完备。
根据这点,可以推动刘璋杀张松,然后再放出张松背后是朝廷,让其恐惧。
关于张松的处理。
一、通过荆州方面,由李严、霍峻负责在双方接头时抓捕,人证、物证并获。。
二、一定要掌握刘表、刘阖方面指示张松的证据。
三、刘协、杨彪相关的证据不能交给刘璋,否则刘璋不敢杀张松。
四、适当时间让洛阳认为张松已被刘璋发现,从而洛阳放弃张松,减轻张松作乱的危害。
五、在刘璋不知洛阳插手的情况下,让张肃把人证、物证交给刘璋,刘璋必杀张松。
六、刘璋杀张松后立即放出张松幕后推手是杨彪和朝廷,有证据的话最好拿出证据,则刘璋恐慌,必然投降童远。
与此同时,法正、吴懿、吴班多做刘璋的思想工作,劝刘璋不要做他人的牺牲品、垫脚石。多做那些中下层不愿卷入战争官员的思想工作,提高百姓的反战情绪。
田丰、裴辑经常更换驻地,安排抓捕和释放消息等一系列活动。
此时的成都人人恐慌,各种流言四起,什么张松已经投靠了童远,东州人要把本土人杀光,本土人要要联合童远屠戮东洲人,童远要吞并益州。
法正、吴懿、吴班几人积极活动,向刘璋不断施加影响,指出张松假装和西凉新军接触是为了掩盖他投靠刘表的事实,是祸水他引,想挑起刘州牧和童远的战争,从而让刘表渔翁得利。
刘表出兵上庸就是例证,童远没有占过益州一寸土地,还帮助益州抵抗刘璋入侵上庸。
同时他们不断奔走,宣传正义,反对战争,呼吁缉拿搅乱益州的元凶张松,不能再让刘璋、张松阴谋得逞,益州恐慌舆论都是张松指使他人散布出来的。
反对西凉新军的势力与拥护者已经剑拔弩张,大有内乱的趋势,尽管刘璋掌屋的消息里张松投靠刘表的可能性大,但没有确凿证据,他也担心步张鲁后尘。
现在的局面他十分恐慌,局势随时突变,他感觉很无力,他没有称霸的野性,只想保住父亲留下的基业。
不久之后,荆州方面得手。
张松联络刘表、刘阖的情况人赃并获,张松派出的联络人抓了三批。
至于背后是杨彪,甚至有朝廷的授意,暂时只有一些士子作为人证,但是暂且隐忍不发。


第六百一十一章 张松伏诛
半月以后,两位浑身是伤,疲惫几近昏厥的张松亲信,出现在张家院中。
由于安排巧妙,恰恰张松不在家中,第一时间被张肃的厨娘徐珍发现,当然张肃很快得知消息。
张肃立刻察觉有鬼,连忙命徐珍隐瞒消息,并安排亲信搜身拷问,结果发现刘表、刘阖与张松联络书信。
这两个亲信被假装看管不严,让他们死里逃生。虽然张肃张松关系不好,但他们还是向张肃讲了实情,听说明变故原因。
他始终怕张松连累他,知道事情重大,秘密禀告刘璋。并佯称货车里面有几头猛兽,千万不要靠近,也不要发出声音,要把猛兽送给刘州牧,一会就让他派人押走,张肃带来了几个大汉悄悄把货车推出张府,在外面不远处几十名全副武装的刘璋亲兵接应。
一个时辰后,几百刘璋亲兵把张府包围,连几个院子相通的门也有士兵把守,张松妻子儿女以及他手下亲信均五花大绑押走,几百兵卒有一半撤走。
张松本人在城中被追捕,在四海商帮配合之下,终于成功抓捕。
第二天上午,刘璋召集成都的官僚、士族,在府衙外广场对张松及其亲信勾结刘表,妄图挑起荆州和西凉新军战争的犯罪事实进行了公布。
张松供认不讳,只求早死。他担心自己背后的真正主使被发现,会影响朝廷刚刚恢复起来的名声。
其实,要是刘璋知道其背后真正主使,反而不敢下手。
刘璋恐怕夜长梦多,立即命令将张松等人斩首示众,首级挂在城墙上五天,城墙上贴出六张告示,把罪状公布于世,他不想背负擅杀别驾的罪名。
几天后,几封杨彪写给刘表、刘阖的信,还有一封刘阖还没来得及发出给杨彪的信到了刘璋的案桌。刘璋看后差些昏倒,原来张松投靠朝廷的事不是空穴来风。
这些信件是裴潜、裴儁、裴辑兄弟,根据时机恰到好处释放出来的。
刘璋知道他惹下了天大的祸端,看来只有投降童远才能保证自己和益州的安全,马上召集手下议事,把几封书信让大家传看。
吴懿、吴班首先站出来分析利弊,赞扬童的功绩伟业,并且拿张鲁举例,坚决支持刘璋的决定,他们认为这是保住刘家基业的唯一办法。
孟达表现积极,聪明绝顶。他其实也暗中投靠了洛阳,此时为了掩藏,专门痛斥张松罪行以表现其正义。
几人看出了刘璋顾虑自己身份地位的事。
几人分析道:“顺应颌阳候的政策,无论是投降的人,或者是投靠、招揽的人,都会给与一个可供提高、发展的空间。刘州牧安定益州,与巴人和睦,结好西羌,安定南蛮,政绩卓然,估计日后地位不降反升。”
另一方面,吴懿等人也利用自身广阔的人脉,游说群臣。
“各位无论文武皆为不可多得的人才,投降童远后会得到更大的发展机会,以童远一向的处事风格,只要不拉帮结派,也不会干涉各位与州牧之间的关系。”
杨怀、高沛、王累、董和几位重量级的手下都发出了支持投降童远的决定,但不能无条件投降,要保住刘璋支持者的既得利益。
法正官位不高,但能力登峰造极,从政治、军事、屯田、手工业、商业、治理环境、团结少数民族、汉化、抗御外敌、重用人才、建学堂、办医馆、赈灾各个方面讲述了童远的业绩,至于投降与否他一字未提,哪一项不是大家的梦想。
刘璋立刻派吴懿、孟达、法正、严颜为代表与田丰、裴辑商谈投降事宜。
刘璋下令:张肃心怀益州、大义灭亲,升张肃主簿。张松子女保留,不杀不罚,供米月供柴,选择学堂供其读书。
张肃虽然狠毒,但看见老母整天哭泣,想起张松与自己相依为命,成年后自己屡屡刁难,张松对他始终如一,自己看见张松走入歧途不仅不规劝、挽救,反而落井下石,一个超天才陨落了,自己是罪魁祸首。
不管张松是不是父亲的骨肉,但和自己同母所生,血肉相连,到死张松都不知道自己是寒先生的血肉,他连有这么个人都不知道,何罪之有?
母亲不再认他,其他弟弟、妹妹也与他断绝了关系。张肃把自己的房产、货站转在两个侄子、侄女名下,让管家代理经营,给足他们生活费用,等侄子、侄女长大成人后交给他们,教导他们好好做人,别学他们的父亲与大伯父,他此生没脸回成都了。
在和平解决益州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徐珍贡献最大,冒着生命危险,打进敌人内部,获取了重要情报,居功至伟,提升三级,列为四海商帮重点培养对象。
那个何老太太向四海商帮透漏张家信息的事情,她得到了很大的好处,心里一直不安,害怕因为自己贪财害了张家,她听张颖说过,她大哥原来经商,从政十几年就升至太守;三弟更了不起,满腹经纶,官职别驾,是益州第二大官,母亲一提起这两个儿子就合不拢嘴。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