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海上升明帝 (木子蓝色)


  “这个你尽管放心,这次朝廷也有旨意要清缴追查,正好可以把粮食都征上来,虽然山西先前大乱,可如今也是次第平定,山西士绅豪强还是有不少塞子的,手里存粮还是有些的,这些老鼠洞挖一挖,粮食还是有的。”
  张集说这些的时候,丝毫不觉得羞愧。
  当官的要什么羞耻心?
  有羞耻心,还如何当官!
  张集这次还跟杨国海提出几个要求,就是除了盐换粮马外,他还打算拿铜钱、银子换些黄金。
  对于这个要求,杨国海没拒绝,之前张集就提了此事,他说要回去商量。
  报告到东京后,上面回复说可以。
  铜钱铜料,还有银子,那也都是值钱的东西,换成黄金当然没问题,甚至具体如何兑换,他们还是可以赚一笔的。
  张集等想换黄金,其实目的也很好猜,不过是黄金贵重好携带更保值罢了。
  张集现在跟明军交易,其实也不是什么秘密,起码山西的这些督抚、将军等也都是知道的,甚至,张集就是他们推出来的一个交易代表,万一真出事,到时也不过是个替罪羊而已。
  交易赚的银子,大家都有一份。
  万一将来出事,他就是那个替死鬼顶罪羊罢了。
  张集其实也知道自己的风险,但是又想赚银子又不想担风险,哪有这种好事,他冒些险出来,辛苦两年,到时金盆洗手离开,带着兑换的黄金,也是功成名就,甚至能攒下几世都赚不到的财富。
  “黄金我们手里头也没多少,但能想办法兑换一些过来,只是也比较麻烦,而且乱世黄金,银换黄金别人也不太愿意,这里面成本不少,”说着,杨国海拿出一张单子,上面详细罗列着金银、金铜兑换的具体比例。
  不同的银子,升水降水。
  一两黄金,得兑换十六两足银。不是九三五的纹银,也不是九四银,而得是百分百的足银。当然,实际足银很难得,所以张集要银换金,他的银子到时就得按成色,升水。
  比如成色九四,那一百两,还得额外再加六两。
  一两黄金,换十六两足银,这个比例极高了。
  张集却只是犹豫了下便同意了。
  至于铜钱或铜料,各种不同的铜钱,也有不同的兑换比例,先折兑成足银,再兑黄金。不同的铜钱,含铜量不一,所以只按铜来兑银,而不按面值。
  铜料则直接以铜价计算。
  最后还要被杨国海扣一笔兑换手续费,张集也同意了。
  “我们就一个要求,希望兑换的黄金,能是南边的龙凋纹的金币。”
  大明绍天朝户部铸币局发行铸造的龙纹银元,凭借着精美的工艺,良好的防伪技术,加上凭面额便于使用等,现在很受商家百姓喜欢。
  而皇家铸币厂还铸造发行了金龙元,纯金金币,足一两,正面还是朱以海的头像,背面是金龙浮凋,边上还有齿纹防刮削等,这些金币铸造的也很精美。
  尤其是足金一两整,使用时比较方便,不用再鉴定成色、兑换升水等,比大小黄鱼还好。毕竟一根小黄金,更容易造价,而这种一两的一枚金币,有这些浮凋齿纹图桉,想造假可没那么容易。
  “可以,一枚金大帝,换十六两足银。”
  如今南边金银兑换比率,大约是一金换十三银,在北方则大约是一金换十四或多点,一金换十六银,这里面利润已经很高了。
  至于铜钱铜料兑换成金子,其实杨国海也不会亏。
  大明其实一直挺缺铜的,尤其是如今战乱,大明主要铜产地的云南深受影响,加之日本之前对明铜料贸易交少,都使的缺铜的大明,铜料价格大涨。
  而铜又是铸钱,甚至铸炮的重要原料。
  要不是现在绍天朝实行的是银本位制度,铸造银元为主要货币,若还跟唐宋一样用铜钱为主的话,那肯定会有严重的钱荒的,可能跟唐朝一样,又得拿绢布也兼充货币了。
  铜钱做为小额货币,是必不可少的,否则日常交易很不方便。
  另一方面,现在绍天朝铸的铜币、铜元,都是锚定银元,规定一银元折一千铜钱,所以根据铜料时价,会相应调整铜钱的重量、大小、含铜量,以尽可能让一千铜钱,差不多价值一银元。
  铜贵,就减少铜含量,铜跌,就增加铜含量,以保持银铜的汇率。
  当然,一千铜钱的铜含量,其实并不值一块银元,加上锡铅也还是留了铸币利润,就如银大帝一块,其实含银量才八九,加铜铸造,扣除所有材料和人工成本,铸币其实还有大约五个点利润,就相当于铸币税。
  铜钱、铜元,做为小额钱币,其实比银币铸币利润高多了,现在发行的绍天通宝铜钱,重一钱二分,配比是铜百分之五十,白铅四十一点五,黑铅六点五,锡百分之二。一百六十四斤多铜铅锡,铸造时火耗百分之九左右,最后出一百五十斤钱,合两万钱,刚好是每枚一钱二。
  采买材料,铜百斤十余两,加上铅锡,还有运费,最后两万文制钱,一秤的铜成本就是十二两左右,铅三两左右,锡五钱,加上运费、火耗成本等,两万文钱,成本一万七左右,有约百分之十五的铸币利润。
  当然,其中铜和锡的价格变动较大,尤其是铜主要是海外进口,所以价格波动比较大,受供应关系的影响很大。
  而如果是铸造铜元,尤其是大面额的铜元,其实利润更高,大约是一千枚铜元,利润有银元两块五左右,铸一百万枚铜元,能有两千五百块银元的利润。如果每天铸一百万个铜元,一年下来起码有七八十万块银元。
  所以张集他们想把搜刮上来的各种铜钱、铜料拿来换金币,大明是很乐意换的。
  不仅兑换的比例较高,本身就能赚不少兑换手续费,而且拿回来的银、铜,回炉重铸,又能赚上一笔铸币税,多多益善的事情。
  而对张集等人来说,这里面固然会有一些兑换手续费等,但银锭、铜钱、铜料,哪里有一枚枚金灿灿的金大帝来的让人喜欢呢。
  谁也没打算一直呆在山西啊。
  就如张集,早有心里准备,这个山西粮道兼邮驿道最多能当两年,到时这肥差就得让位的,所以现在赶紧捞啊,捞到了就换成金币,方便带走。
  “有多少银、铜,我都要。”杨国海笑着说道,他经手做这买卖,转手是还能赚一笔的,换的越多,他能赚到的也越多。
  所以对于这事,他很积极。
  他给张集他们的兑换比例,可比户部给他的兑换比例高不少,多的都是他的好处费啊。
  谁还嫌多。


第589章 长白山下
  长白山下。
  章丘城北。
  一名绿营兵惊慌的吹响了牛角号声,“响马!”
  闻得警报,数名绿营汛兵慌乱的寻找武器装备,弓手赵老六给弓上弦,结果用尽力气,也没能把弓弦扣上。
  他又试了一次,最后喘着粗气骂道,“他娘的,老子没力气把弓弦上起来了。”
  其它几名绿营兵也绝望不已。
  他们饿了太久了,有一顿没一顿的撑着,靠挨饿硬撑了一年多了,这处汛塘的几个城守兵,每人都起码饿瘦了三十斤以上。
  个个都是饿的皮包骨头,双眼凹陷。
  他们连弓弦都已经扣不上了,几十斤的盔甲也显得沉重无比。
  八名汛兵凑到一起,打量着远处驰来的这支人马。
  尘土飞扬,前面是马队。
  看着那纷乱的旗帜,这明显不是明军。
  “是白袍会的。”
  这支人马数量很多,为首的是百余骑白袍骑士,后面则明显要杂乱的多。
  白袍会的名头很大,据说这些人以前是白莲教的分支,秘密结社,然后在年初,在高苑人谢迁的带领下举旗造反,攻破了高苑县城,杀死了城中清军,还杀了许多官吏、士绅,将整个县城抢掠一空。
  之后招兵买马,打出白袍会的旗号,身着白袍为标志,这些人还打出了扶明灭清的旗号。
  高苑在北边,处于青州、济南两府的交界,离大清河不远,去年黄河大决改道,夺大清河入海,也导致沿河几百里成了黄泛区,一到雨季,就泛滥成灾,高苑受灾严重,山东巡抚却还催粮征税,最终让谢迁杀了个轰轰烈烈。
  后来清军来攻,谢迁带兵开始流窜起来。
  也不知道怎么的,现在居然跑到这来了。
  “咱们这汛塘就八人,他总不会冲咱们来的吧?”
  饿的已经上不了弓弦的弓手,看着那铺天盖地的人马,居然忍不住舔了舔嘴唇,“你说这些人怎么还有这么多马骡可骑,他们一定能吃饱饭吧,队头,咱们干脆也加入他们吧,好歹先混顿饱饭,老子饿的不行了。”
  另几个连甲都披不了的绿营兵,也是一样。
  “再守在这,咱们都要饿死了。”
  “降吧,弄块白布来,咱们降了。”小小的队头,连个品级都没有,他们完全被上面遗忘了,队头也去章丘营要过粮饷,可每一次都是空手而归。
  要不是平时大家挖点野菜,甚至下套捕点老鼠,抓点蛤蟆什么的早饿死了,可靠那样饥一顿饱一顿,也撑不住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