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海上升明帝 (木子蓝色)


  “灭了这孙贼,咱们也能吃肉。”几人充满向往,走路都更有劲了。
  队伍走的很慢,尤其是后营的妇孺们,走走歇歇,几营人马拉出二三十里长。几个降兵倒是意志很坚决,咬紧牙关紧紧跟上大部队,这要是跟丢了,再想跟上就难了。他们可不想错过杀汉奸分金银大块吃肉的机会。
  三台山就在范阳河边上,据说被淄川文人列为淄川八景之一,也被称是古般阳二十四景之一,因此有许多淄川的文人士绅们,在山上建别业修山庄,夏日避暑,秋天打猎,冬天还能赏雪。
  三台山上还有庙宇,最早建于唐代,有七殿三宫四洞二阁,还有钟鼓楼,天启年间本地士绅还筹钱大修过。
  主峰在西,东南为扁山,东北为光油头山,三个山峰顶端均有很平坦的开阔地带,仰望其上,犹如三个台子,故名三台山。
  百姓则说三个山头如鼎足而立,所以又叫支锅山。
  “孙贼就在主峰。”
  谢迁一行前锋抵达山下时,天色还早。
  从章丘那边长白山下过来,五十里路,他们快马加鞭,也就一个时辰不到就已经抵达。
  不过后面大部队却已经全甩在半路上。
  放眼望去,三台山,三座山峰鼎足而立,确实像是支了口锅在大地上。
  一路之上,遍地枯黄,满眼望去,尽是荒凉。
  山下范阳河边是大片平地良田,丁可泽告诉谢迁,“这些地基本上都是孙、温两家的,有许多原不是他们家的地,可也都寄名投献,名义上就全成了他们家的地。”
  “这些狗贼,良田阡陌,以前却不缴粮纳银,倒全压在我们这些穷苦人头上,该杀。”谢迁骂道。
  这位如今被山东巡抚奏报北京,称做是济南第一大寇的好汉,起义以来,打土豪、分钱粮,以白袍为标志,让多少地主士绅闻风丧胆。
  其实三台山并不算什么大山,也没什么险要可言。
  山下西边是范阳河流过,周边是平川谷地,比起东面鲁山,西南泰山,甚至是他们西北的长白山,三台山都顶多算是河谷平地上的几个小山包而已。
  孙家在山上有庄园,明末之时战乱不断,响马、流贼四起,乡绅豪强要么就搬到城里居住,要么就在险要的山上建立堡寨自卫。
  孙之獬之前是住淄川城里的,听说明军来了,慌乱就往山上跑,这山上也是暗里经营多年,庄墙加固,他家的庄丁护卫也多,甚至还买了火枪、虎蹲炮等。
  对付一般的流民是没问题的,就算一般的响马、山贼也是讨不了好。
  不过对于谢迁来说,他县城都打下几座了,还会打不下一个小小的山庄?
  仔细的观察了一阵,他让所有人找个隐秘地方休息,等待后面的人马到来,待天黑后行动。
  他们就在三台山下数里外的范阳河西岸的一个废弃村庄里隐蔽休息。
  后面几个营则被要求停在更远的一个废墟里隐藏待命。
  夜幕降临。
  谢迁他们饱餐一顿,摸黑过河上山。
  丁可泽先一步摸上山,与山庄里内应的兄弟联络。
  谢迁他们潜伏山庄外,没等多久,终于见到火光信号,立马杀过去。
  山庄大门已经被丁可泽内应打开,那人是山庄中的护卫,早就投了丁可泽,此时带着几个弟兄打开了山门。
  谢迁一马当先杀入。
  山庄里一片混乱,虽然孙之獬在山庄里有许多庄丁护卫,甚至还有鸟铳火炮,可山门一开,哪还挡的住。
  许多庄丁更是一听谢迁和丁可泽的大名,立马就弃了武器投降了。
  混乱持续了不到半个时辰,谢迁他们就彻底的控制了整个山庄。
  大家高兴的开始抄家。
  “孙贼呢?”
  “已经抓到了,孙家和韩家两家共抓获了三百余族人,庄上的护卫家丁则大多投降了,几个不识相的被我们乱箭射死了。”
  谢迁听到这个消息很高兴,“封锁山庄,别放跑一个汉奸家人,将他们分开审讯,把他们藏着的金银钱粮,都审出来。”
  孙之獬被带了上来。
  义军杀入时,他还在床上搂着小妾亲热,结果被吓的差点马上风,来不及反应,就被义军闯入将他抓走。
  被赤果着五花大绑,寒风里冻了快一个时辰,人都快冻僵了,被带上来时,眼泪鼻涕直流。
  “好汉爷,你们要多少金银粮食,直接开口,我定给你们,请高抬贵手。”
  谢迁冷哼一声,“狗汉奸,睁开你的狗眼,瞧瞧老子是谁!”
  孙之獬在火光中打量眼前人半天,都没认出来。
  “我便是谢迁,当年也叫过韩迁。”
  谢迁愣了下,想起来了。
  天启年间,大清河水灾,许多百姓逃到淄川这边,当时不少士绅趁机买了许多丫头做奴婢,也趁机收了许多流民做佃户,说是佃户,其实相当于卖身给他们的长工。
  他们给他们借粮,然后招为佃,可这粮贵如银,吃了这粮虽能活命,但要还清可不易,当年孙韩等家也是如此这般,趁机放贷买人,甚至趁机低价收田等。
  谢迁一家也是如此,谢迁的一个妹妹被韩家买走,还有一个姐姐被孙家买走,卖了两个女儿,也不过换到一点点粮,根本难以在灾年维持下去,最后不得不向韩家借粮,然后做了他们家佃户。
  谢迁恨韩家,也恨孙家。
  因为他们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他的妹妹在韩家没几年就被折磨死了,姐姐被孙家买走,最后又被他们转卖,卖哪去都不知道了。
  孙之獬有些慌乱,赶紧求饶,“原来是谢将军,当年家里管家把令姐卖掉,我实不知情,我当时还在北京为官,但这事确实是我家不对,我一定让人去查此事,一定把令姐找回来,还有,我愿意赔偿,我赔一千两银子给你……”
  “闭嘴!”谢迁愤怒的吼道,脸胀的通红。
  当年谢迁家在高苑虽也只是普通百姓,但起码一家团圆,后来到了淄川,一家人却妻离子散,甚至沦为奴婢、长工,受尽欺侮,更是被这些无良的豪强给百般压榨,他的父母都因此早早病亡。
  他也遭受了太多苦难。
  这些都让他极度仇视地主士绅们,更别说孙之獬还是汉奸,鞑子入侵,占据山东,让百姓们更是水深火热,他也数次被鞑子围剿,许多兄弟都死在鞑子手里。
  这血债,深如海。
  也必须血偿。
  “大哥,让我来招呼这狗汉奸。”
  谢迁要自己审问孙贼。
  孙之獬先是求饶,然后是许诺给银子,但谢迁瞧他这嘴脸极为恶心。
  “听说当年鞑子也没想过要我汉人剃发,是你这狗贼自贱,非要自己剃发,还上书请求让天下汉民都剃发?”
  “你这是多想给人当狗?”
  “你也曾经是堂堂大明进士,还做过翰林检讨,当年在这淄川,是多么风光的事情?多少人羡慕崇敬,你曾是这十里八乡读书人的骄傲,父老们的自豪,可最终你却成了大汉奸,把淄川的脸都丢尽了。
  老子虽不是淄川人,却也在这里生活多年,想想都觉得恶心。”
  谢迁越看这个狗汉奸越不爽。
  “来人,把这狗汉奸的这鼠尾拔了,把他的头皮也割下来!”
  孙之獬见状,也知晓今天谢迁是非要弄死他了,干脆也不求饶了,大声痛骂,以求个痛快。
  “老子亲自来!”被痛骂的谢迁走上前,拿着刀亲自把孙之獬的那条花白的金银鼠尾,连带着那块头皮一起环割了下来。
  孙之獬惨叫连连。
  “好汉饶命,饶命。”
  孙之獬不敢再骂了,哀叫连连。
  光着身子的他甚至涕泪俱下,最后还一泡尿,把谢迁的靴子都给弄脏了。
  “槽!”
  谢迁大骂,“老贼该死。”
  “把老贼嘴缝上!”
  几名家丁上前,找来针线,把孙之獬的嘴给缝起来。
  缝完,一名家丁看着他那流着血的光脑袋,骂道,“他娘的狗汉奸,头上一根毛没了,咱们给他重新种上。”
  “取猪鬃毛来,老子给他种上。”这个家丁以前就是个做猪鬃毛刷子的小手艺人,后来活不下去了投了谢迁,也穿上白袍,当了义军。
  此时倒是想发挥下旧手艺,于是拿来锥子,要来猪鬃,开始在孙之獬的头上扎洞,再种上猪鬃。
  这位手艺那是几代家传,虽然好久没弄,但手艺不生。
  他越种越来了性子,于是越发专注起来。
  大家也看的热闹,纷纷叫好。
  被缝了嘴巴还五花大绑的孙之獬,却只能痛苦的挣扎着。
  从夜里植到早上,这位手艺人家丁,硬是给孙之獬生生的种出了一头细密的猪鬃头发,满头银鬃如毛刷,确实了得。
  大家纷纷来围观,大声叫好。
  “干脆给这老贼,全身都种上猪鬃,然后咱们押着去淄川县城,送给大帝的神策军,当是咱们给大帝的一份献礼好了。”
  有人提议。
  谢迁觉得很不错,“好,就有劳老弟了,给这老贼背上也都种上,既然好好的汉家子民不当,非要去给鞑子当狗,那咱们就给他头上种猪毛,背上种狗毛,让他猪狗不如!”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