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之山区的煤铁等矿众多,烧瓷业也挺发达,所以这本来是个挺不错的地。
只是到明末时,田地兼并太过严重,土地基本上集中到了王府、士绅、豪强手里,基本上不纳税赋,工商税矿税更不用说了。
所以本地的士绅豪强很富,但衙门却收不到赋税,只能各种摊派、劝捐,最后还是压到百姓头上。
刚才那些士绅过来,不仅要补缴积欠粮赋,甚至还表示以后会如实上缴矿税、工商、关税、厘捐等。
那些人此时觉得,钱财真是身外之物。
“明府,咱们要让淄川迅速恢复稳定,得需要钱,更需要粮,还得收回些田地,否则难以展开,我们得招抚流民,屯田耕种,甚至恢复工商,恢复矿采等,现在本地这些人这么配合,正好啊。”
“是啊,趁着神策军和谢迁还在,赶紧的把事办了,否则等他们一走,估计到时这些人又要反复了。”
这几位官员都是从奉天来的,有些举人出身,也有些只是秀才出身的,但多少以前也都是有地方任职经验的。
如今大明对于官员们是要求很高的,虽然对出身要求不高,但对政绩考核极严,都有一条条一项项的要求,必须达标,否则这官也当不久。
一般偏远县令大约是三年一任,内地五年一任,而现在绍天吏部要求对官员们一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官员还得每年自己写述职报告,官员的同僚,甚至上司下属也都要写他的报告。
总之考核极严,想混日子不可能。
不仅不能贪污,还得有政绩有能力,否则也是要淘汰罢免的。
大家好不容易有了个实缺,那自然是想要干出一番政绩来好升职的。干的好,也用不着三年五年了。
如今这机会难得啊,趁这热火劲,接受这些士绅们的清缴退田等,这立马就打开局面,甚至直接就是一大政绩啊。
“圣人有旨,以往的积欠等全免除了,概不追究了。”
“大人,那咱们换个名目就好,不说清理积欠,就说是助饷进贡不行吗?反正又不是我们索要,更没落我们荷包里,这银子到时全入账,该上缴国库上缴国库,该留存地方的留存地方,该上缴省里的给省里,怕什么?”
顾咸受看大家这么热烈,也便有了几分意思。
他由五品贬为七品知县,其实是事涉朝中的一个结党桉,被御史弹劾结党,排除异已,诬陷户部尚书阮大铖和江苏巡抚马士英等。
党同伐异这个事,其实也没冤枉他,虽然天子再三强调不许结党营私,党争攻击,但这种事也不可能禁止的了。
顾咸受就是东林党人,他和一些原出身复社的东林党在朝官员,私底下又结了个诗社,然后一起攻击阮大铖马士英,很有几分纠缠不休的意思。
皇帝也警告过他,但他不肯罢休。
最后洪承畴弹劾他结党,皇帝便让三司立桉调查,桉子倒是查的快也结的快,没有怎么扩大化,处置的非常迅速,他们那个诗社的成员,全都被贬官降职,通通贬出京。
顾咸受本来是五品的部院郎中,一下子贬为七品知县了。
他也想做出番政绩,重返朝堂。
当下同意此事。
第二天,淄川县衙里的吏目等都一起来拜见,然后拿出份东西给顾咸受,他接过一看,居然是一份衙里库房账目亏空的单子,而这些县衙各房吏目们,居然表示愿意主动承担责任,补齐亏空。
看着这些吏目,好些都是本地世袭吏目,把持着一县的税赋司法等各个方面,甚至经常能把一些不懂政事的知县等主官架空起来。
现在,这些人却主动的过来,表示愿意补齐以往的亏空,而且还交出了真正的账本。
“很好,只要亏空平了,以往的事本官也不追究,你们呢继续各安其职,好好干吧!”
吏目们如释重负,长松口气,满口感激的退了出去。
顾咸受拿着那些单子独坐许久,最后叫上几位下属,“这都是神策军和谢迁的功劳,咱们还是得好好感激的,既然现在欠缴也补上了,亏空也填平了,库府充实,那就拿一些助饷犒军吧。”
“应该的。”几个官员也知道功劳本就是他们的,“正好一会跟他们谈一下,请他们帮助咱们县里把团练、保甲给搞起来。否则等他们一走,咱们手里头总不能没有半点武力吧。”
“确实,最好是能弄些武器等。”
“谢迁能够一直驻三台山是最好了。”
几人谈笑着,商量好拿出一些粮食、银两感激温虎、谢迁他们,又打算采买些蔬菜、肉等送去。
军民鱼水情,军民一家亲嘛。
第593章 张苍水
“澳门已经清理整顿完成,进驻两营人马,香山县丞也移驻澳门并开衙长驻,另广州市舶司也在澳门设澳门海关。”
“岛上葡萄牙人,也都全部普查登记,符合要求的发放居住许可证,共发放九百一十三张,另有十七人查犯了海上劫掠,在沿岸抢掠偷盗、贩卖人口等罪,已经逮捕审讯,定罪后押往广州监狱关押。”
“还有四百七十余人是葡萄牙人娶大明女子所生混血,对这些人,按最新律法,父母皆夷则为夷,父母一方为夏,则为夏。所以给予他们入大明户籍。”
“其余在岛上的黑奴、南洋奴等上万,他们原为葡萄牙人私产,但根据我大明律令,禁止在华夷人蓄奴,所以他们都被划入皇家少府监下雇佣长工,给予临时居住证和工作证。”
“另葡萄牙人与倭人、南洋人夷人所生混血,按规定也皆为夷,登记后仍发给居住许可证。”
广东巡按张煌言向皇帝当面奏报澳门事务。
在朱成功的水师包围之下,在皇帝的强硬态度下,澳门的总督、大法官、市议会等都怂了,他们没有半点对抗的力量。
而得到大明皇帝承诺以后可以继续居住澳门,还可以继续通商贸易后,他们最终只得投降。
不投降也不行,这些年葡萄牙人早已衰弱,他们在印度在锡兰在马六甲,一路败退,一个个殖民据点被英国人、荷兰人攻占,许多殖民据点的葡萄牙人甚至被屠杀。
澳门的葡萄牙人虽不多,但许多人已经是数代定居了,他们与本土的葡萄牙人已经很不一样了,虽然说经过他们的争取,葡萄牙国王也下令,承认在那些殖民地出生的葡萄牙子女,也一样是葡萄牙人。
但澳门毕竟只是一个遥远的据点,尤其是在失去了马六甲后,这里是个孤悬于外的据点,他们也无力来保护这里。
能够留下来,总比被攻占赶走甚至屠杀强。
虽然葡萄牙人对于大明天子提出的这些条件很不满,尤其是他们在岛上的房屋商铺不动产的征收,对他们蓄养奴隶的没收,非常不满,但这是他们留下来的必须条件之一。
其它诸如自治权、筑堡拥兵、收税、司法等权被夺走,那更不用说,没半点条件可讲。
张煌言亲自上岛处理。
朱成功带着御营舰队,携收复台湾大败荷兰人的威势,直接上岛,接收炮台、城堡,每条街巷都派兵驻守,然后挨家挨户的没收他们的武器。
接着香山县丞到澳门开衙驻守,衙门六房三班也配制齐全,胥吏们开展工作,编户齐民。
葡萄牙人建的城堡,建的房屋,建的商铺,全被没收,给予适当补偿。
他们的议会、法庭全部取消,总督也被送离澳门,乘船返回果阿。
澳门其实并没有真正的军队,以往印度果阿总督府,每年会派一支商船队过来,武装商船队有个司令,他到了澳门后,会在澳门呆上几个月时间,等次年季风起再返航,这段时间也是贸易时间,他在澳门的这段时间,便成为澳门的最高军政首领,他船上的兵自然也成了澳门的武装力量。
不过因为澳门议会跟这个司令经常闹冲突,所以近些年才正式派总督前来常任,这总督来了后也开始夺取行政大权,甚至组建了一支佣兵队伍,甚至在发生战斗时,葡萄牙人也都有义务出战协守。
现在明军上去后,直接没收武器,赶走总督,重新编户齐民。
给他们发居住许可证,一年一审核,若有违反在华居住规定,就取消资格,不再续发,要驱逐出境。
他们仍可继续居住现在的房屋,但没有产权,以后得向大明交租。经营的商铺等,也可以继续租赁经营,但需要按时交纳工商税赋、厘金等。
原来的海关,也被大明广州市舶司接管,不再是包税,而是按律征收。
岛上的葡萄牙人不满千,其实翻不起什么浪来。
他们以前靠殖民模式,蓄有上万的非洲、南洋奴隶,也有跟大明、日本、南洋等居民生的混血几百人。
又雇佣了几万明人在他们的炮厂、船厂等工作。
之前朱以海刚起兵时,给澳门的炮厂很多订单,让这个炮厂生意兴隆,规模不断扩大,在广东招募了许多华工。
现在按朱以海的要求,卜加劳铸炮厂改制,朱以海的皇家少府监占三成股,大明工部占四成股,原卜加劳葡萄牙人占三成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