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完结+番外 (青史尽成灰)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青史尽成灰
- 入库:04.13
张希孟一直希望发展工商业,而朱元璋则是青睐农业。只要坚持农业,就没有这么多烂七八糟的事情,只要延续千百年的习惯就行了。
可是要发展工商就不行……这么多年,也没有一套完整的商业立法。
甚至许多工商业的发展情况,只能在食货志里找到一些记录,重视程度,远不如其他。
“这么看起来,除了教育立法,商业也要立法啊!”
张希孟颇为惊讶,没想到老朱的悟性提升这么快!
“陛下圣明,臣以为确实应该尽快完成立法,好让商业能有序发展。”
朱元璋没有立刻答应,而是仰起头,默默思忖了一会儿,才悻悻道:“是不是立了规矩,咱就不能胡来了?毕竟咱不能打自己的嘴巴!”
张希孟也是一怔,终于,老朱还是意识到了那个要命的问题。
“陛下,臣不敢欺君……在臣看来,能按照臣的希望落实下去,即便超出了臣的控制,臣也是欢喜的。就,就比如臣对庶宁这孩子!”
朱元璋眉头微皱,“咱还没问过你,你到底怎么想的……那是你的儿子,未来的鲁王,多少双眼睛都看着呢!”
张希孟微微一笑,“主公,说实话,臣也不知道他会走上哪一条路。他说想当教师,又想做医生,现在他跟一群同学,摆弄书坊,弄起了印刷……不管他干什么,只要是他选的,只要利国利民,对他自己也好,臣就支持。我不想给孩子限定某个座位,规定他必须干什么。我喜欢给他画个圈,这个圈叫做良知,问心无愧!”
朱元璋连声长叹,终于苦笑,“先生确实比起咱要看得开,境界比咱高了一层啊!”
是一层吗?
张希孟笑道:“主公坐在龙椅上,自然而然,就承担一份责任,主公有几十个孩子,也有几千万子民,该怎么选择,确实很困难。”
朱元璋沉吟了一阵子,并没有立刻答应什么……他还想默默观察一阵子,积累更多的经验,然后才好立法。
但不管怎么样,朱元璋决定多多留心商业,不能当个外行糊涂蛋。
老朱的态度变化,影响堪称巨大。
至少很快教化部就提出了一大堆的采购计划,落到了江西,千万百姓,两百万以上的适龄学童,一片巨大的蓝海,就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
张庶宁一如既往的敏锐,他把几个小伙伴叫过来,开门见山,“朝廷已经下令了,如果我们能拿下学堂课本的印刷大单,我们这个小小的书坊,就能一跃成为天下知名的大书局!”
胡俨几个咽了口吐沫,“你说的是真的吗?”
张庶宁很认真道:“我无比确定,一定是真的!”
“那……那还等着干什么!筹备起来啊!这一次志在必得!”胡俨挥舞拳头,很是激动。
张庶宁挠了挠头,“我还有个事情,就是咱们的书坊,要叫什么名字才好?”
许观立刻道:“对,要起个响亮的名字,叫天下书局怎么样?”
景清给他个大白眼,“你怎么不叫大明书局,或者皇家书局?”
许观缩了缩脖子,讪笑道:“我不是害怕朝廷不答应吗!”
张庶宁眉头微蹙,其实也未必会反对……
“我想了很久,还是叫华夏书局,你们看怎么样?”张庶宁说完,旁边的夏知凤就笑道:“这个名字好,华夏,有我一半!”
第六百八十三章 我无所不能的二叔
正在讨论问题的几个小孩子,突然听到了脚步声,这里是张庶宁的家,一向是没什么客人的,除非张家主动邀请。
而这个人就堂而皇之进来了,还大模大样走到了张庶宁的身后,把孩子吓了一跳!
“叔!你,你怎么来了?”张庶宁瞪大眼珠,傻傻看着朱英!
没错,能这么冒失上门的,除了朱英,就没有别人了。
朱英一身青衣,戴着普通人的方巾,如果忽略他脸上的伤痕,还有身上恐怖的筋肉,倒是真像一个行脚跑船的商人。
“我?我来看看自己的侄子不行吗?”朱英笑嘻嘻摸了摸张庶宁的脑袋,张庶宁很忌讳这个,放在张府,他绝对不会让朱英摸的。
但是在书院这边,他有点发傻,朱英突如其来,万一说漏了嘴,暴露身份,毫无疑问会很尴尬的。
而朱英又是公认的不靠谱,张庶宁提心吊胆之情,可想而知,他就盼着自己的便宜叔叔能少说话,赶快滚蛋!
可朱英却不这么想,反而大喇喇坐下来,对着几个小孩子笑道:“我……是他的二叔,我叫张英,你们看,我们长得像吗?是不是一个模子出来的?”
胡俨几个人瞪圆眼睛,仔细看着,张庶宁属于身形修长,面白如玉的谦谦公子。而眼前这家伙,虽然也很高大,但是身形魁梧,筋肉扎实,还有一股子彪悍之气,隐隐约约让人觉得,像是一头披着人皮的猛兽。
他和张庶宁,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天差地远!
胡俨年纪稍大,情商很高,他笑道:“叔叔和侄子,自然是一家人了……其实庶宁说过,您是在河上跑船经商吧?还经常送报纸过来!”
朱英眨巴了一下眼睛,原来在侄子的眼睛里,自己就是干这个的?
好吧,伱说是那就是了。
他突然笑了,“我听说你们弄了个书坊,我也算做了几年生意,有些门路,用不用我帮帮你们?”
几个小孩子下意识看张庶宁,心说你做主吧!
张庶宁还不知道朱英为什么来,因此试探道:“二叔,你来,我爹知道吗?”
朱英呵呵一笑,好小子,还挺谨慎的。
“你爹那么忙,他哪来功夫管我!你小子放心吧,我过来也是在商言商,你想让我赔钱成全你,那也是不可能的!说说看,你打算怎么办?我听听你的方案。”
张庶宁眨了眨眼睛,只能道:“我们现在收购了几家小的书坊,合并在一起,新的场地已经在准备了,有朝廷的义务教育令在前,可以和星子县,还有济民学堂申请一块土地。这件事胡师兄在想办法,我们想拉齐先生过来,有他在,就会方便一些。”
朱英道:“这个齐先生,是你们学堂的?”
“嗯!他叫齐泰,不光是读书人,原来还当过粮长,按时押运粮食进京,得到了陛下的赏识,原来叫齐德,是陛下赐名齐泰!在学堂里,讲授张氏之学,很受尊重!”胡俨解释道。
“张氏之学?什么张氏之学?”
张庶宁连忙道:“是右相张公的学问,学堂里外,都很仰慕张公!”
“哦!原来如此啊!那你呢?你也仰慕张公?”朱英笑嘻嘻问道。
张庶宁脸色微红,低着头道:“张公神仙中人,文武全才,辅国治民,世之贤臣……我,我有幸随着父亲,远远看过张公一眼,已经是心满意足,三生有幸了。”
朱英瞧着张庶宁泛红的笑脸,心里头乐开了花。
回头我把你这评价告诉大哥,他保证能挺高兴的。
不过朱英眼珠转了转,就说道:“你们这个齐先生,既然得到了陛下赐名,必定是心高气傲,让他参与商贾之事,未必是你们的福气。我跟你们提议,直接去找山长,以你们的名义,去和学堂谈……对了,你们当中,有没有成年人?能够独当一面的?”
几个人互相看了看,还是张庶宁率先道:“那就是夏知凤的父亲了,他是个军中老兵,现在开个酒馆。”
“那就行了!”朱英笑道:“老兵经商是有优惠的,办书坊,助力教化,也是有好处的。你请他去跟学堂谈,肯定能谈出个不错的结果……济民学堂在南方都是首屈一指的,把济民学堂摆平了,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
张庶宁点了点头,也认同了朱英的看法。
“叔……我现在还有点疑问,我们只有几十个工匠,想要揽下这么大的生意,只怕不容易。”
朱英道:“怎么,你想让我投资?或者借你点钱?”
张庶宁连忙摇头,“不,我会想办法,从银行借钱的……我现在是在想,要怎么招工,还有,印刷用的墨,纸张,活字,这些东西怎么办?我可以去哪里采买?”
顿了顿,张庶宁又补充道:“一定要物美价廉,但也不能质量太差。二叔能给我指条明路就行了。”
朱英暗笑,自己这个侄子,还挺要强的,你说一声,二叔手下那么多人才,早就帮你办了,还用得着你费心吗?
不过孩子既然说了,他肯定帮忙想办法。
“咱们先说招工这事……其实这是最简单的,你想想,现在读书并不便宜啊!尤其是济民学堂,从蒙学,到小学,再到中学,大学……这一整套下来,差不多要二十岁,十年苦读,一般人家,还真有些吃力。你只要针对学生的家长亲人招工,多给他们点工钱。为了孩子读书,他们肯定会尽心尽力的。遇到了假期,你还能招募些学生,工钱不用给太高,补贴生活费即可。”
张庶宁微微点头,其他几个人已经露出惊讶的神色,这个二叔很有本事啊!
“再说材料的事情……这个纸,我包了!”
相似小说推荐
-
在下不才,乃当世名将 (洛河清风) 起点VIP2022-11-01完结175.61万字 2.03万总推荐王朝林立,异族繁多,杀伐不断,兵戈未停,秦易带着名将系统穿越到这...
-
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 (何不言情) 起点VIP2022-12-03完结156万字 4.87万总推荐穿越到洪武二十二年,成为北平城里燕王护卫军一员,开局四个妹妹,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