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完结+番外 (青史尽成灰)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青史尽成灰
- 入库:04.13
朱元璋突然大笑道:“张先生,这回咱算是明白了你的用心。过去打天下的时候,是咱们君臣联手,现在还要咱们君臣合作,才能珠联璧合,所向睥睨,你看是不是这个意思?”
张希孟翻了翻眼皮,我能拒绝不?
说实话,我真有点怀疑你的能力。
老朱看出了张希孟嫌弃的意思,他忍不住黑了老脸。
“你自己就很高明吗?瞧瞧,这是你那个宝贝儿子的信,咱看他也不觉得你多高明啊!”
张希孟怔了一下,这才拿过来。
果然是儿子张庶宁的信,他随手翻开,才看了几眼,微微皱眉头:原来这小子说的社会调查,竟然是这事!
连老子也瞒着,这小子是翅膀硬了,尤其是你跟朱棣讲这些东西干什么?
不行,等回来之后,必须给他上点家法,让这小子知道自己的厉害!
张希孟面露凶光,切齿咬牙。
见他如此这下子可把老朱高兴坏了,瞧瞧,大哥别笑话二哥,谁都有气个倒仰的时候。
张希孟快速浏览内容,当他翻到了最后的时候,突然眼前一亮。
有关人口土地的调查,张希孟尚在预计之内,没有什么意外。但是在最后部分,张庶宁提到了几句自己的发现。
由于人口膨胀,孩童占据的比例太大,直接造成的问题,数年前,定下的义务教育法,几乎没法落实。
根据张庶宁的描述,他发现一些偏远的村镇,所谓的学堂,仅仅是个扫盲班,不同年级的学生,只有一个老师,而且这个老师还未必天天都过来上课。
这个情况不会比以前的私塾好多少。
张庶宁并没有继续写,而是跟朱棣讲,他的下一个调查项目,就是地方教育问题,相比起人口和土地,张庶宁更关心这个。
他希望在自己十五岁毕业之前,把这事情做好。然后作为自己毕业的论文内容。
张希孟看到这里,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还不错,总算知道干点正事,主公,今天我请客,咱们不吃萝卜就酒,吃点好的,口外的羊,肥美多汁。”
第七百六十七章 说服朱元璋
张希孟请朱元璋吃的是古北口外的肥羊,这羊肉确实好,肥嫩多汁不说,而且一点腥膻的味道都没有。
不管烤着吃,还是涮火锅,都是顶级的。
张希孟索性弄了一桌全羊宴,这可比老朱的水萝卜就酒强多了。
果然,有钱的人,就是腰板粗,胆气壮。
老朱也没有多少脾气,先吃个满嘴流油再说。
朱元璋忙活了一阵子,有了七成饱,老朱才道:“张先生,你说这羊,似乎比应天要好不少啊?尤其是肉,肥瘦相间,到底是怎么喂养出来的?”
张希孟一笑,“如果没猜错,应该是喂了上好的精料,跟战马差不多的。”
老朱一听,顿时愕然,“谷物精料,拿来喂羊,实在是浪费了。”
张希孟只能无奈呵呵。
这种行为,放在其他省份,确实过分了。
其实很早开始,张希孟就鼓励百姓,饲养家禽家畜,增加肉类生产。
但受限于饲料的问题,农户依旧以谷槺混野菜,来饲养猪羊。
很多人都没有见过,那种很大的锅,下面煮野菜,锅边贴上硬饼子,开锅之后,硬饼子取下来,算是人吃的,煮熟的野菜,混入谷槺麸皮,就是喂猪的。
人猪一锅出了。
虽然这样看起来有些糊弄事,但能节省柴火,也算是方便快捷,很多百姓都喜欢这么干。只有在逢年过节,才会专门做些菜饭,好好犒劳自己。
另外呢,农村还会舂米一类的,每到这时候,就有些碎米,沾上了草棍石子,人不能吃了,也会拿来喂养鸡鸭。
猪草,谷槺,麦麸,碎米,这就是牲畜家禽能吃到的最好东西,如果再想更好,那是无论如何,也不舍得了。
事实上,放在元朝,这些东西,都是人吃的。朱元璋在回忆童年的时候,几乎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饿!
看到什么,都想塞进肚子里。
泥鳅、知了、蜻蜓,塞进嘴里就是一块肉。
遇到了灾年,最惨的时候,连这些东西都没有,只能吃草根,树皮,啃观音土……
朱元璋是清楚这一切的,所以他也是严禁用粮食充当饲料,喂养牲畜。
只不过在北平的情况,就有些特殊。
此刻的北平,还是地广人稀,由燕山延伸到辽东,沃野千里,土地辽阔,可以耕种的非常多。
前面张希孟提出,建立大的粮食公司,给予他们足够的力量,让他们种田,产粮,对抗风险,满足国用。
到了此刻,已经有了一季收成。
十分幸运,这一季粮食,就获得了丰收,有好几个屯垦公司,都发了财。
朱元璋听到这个消息,心情还算不错,但是他又觉得拿粮食喂羊,实在是过了。
“为什么不存起来?这才是第一季收获,他们就这么浪费?这能经营好吗?”
张希孟无奈笑道:“主公,他们现在也没有那么多仓库可以储存粮食啊!”
“没仓库?那就往外运啊!那几个省,不是缺粮食吗?”
张希孟又摇头,“那也要修路啊!现在也没有那么多道路,”
朱元璋愕然,“那,那就拿来养羊?”
张希孟道:“没有足够的基础设施,这些粮食也只会腐烂变质。因此屯田公司就从一些蒙古部落,采购小羊,在自己手里育肥,然后运到北平。”张希孟解释道:“北平的肉价很高,育肥之后的羊,也方便运输,至少比粮食方便。那些屯田公司今年赚到了钱,回去就能修路,建粮仓,用来存储粮食。”
张希孟说到这里,对老朱道:“其实以我的观察,他们贩卖羊,也不是最好的选择。如果朝廷能准许他们卖牛,就再好不过了。”
“牛?”老朱的声音都提高了,“先生说的是耕牛吗?”
张希孟无奈,“是肉牛!吃的!”
“不行!”
老朱急了,立刻就拒绝了,他给北平的权柄,可不是无限的。
像是杀牛吃肉这种行为,那是绝对不行的。
任何农业社会,都会把牛看得非常重,虽然比起三哥奉为神明那种,还有所不如,但是随便杀牛吃肉,也是要承担后果的,甚至可能是杀头大罪。
不过这也不是说市面上就没有牛肉了。
比如摔死的,难产死的,打雷劈死的,这样的牛也不能就给扔了,只要上报官府,确定之后,还是可以吃的。
当然了,如果某地的牛繁殖足够多,耕地用不了,你给偷偷推下山,报个摔死,宰了吃肉,也不会有人非要砍你的脑袋。
总而言之,天理国法人情,这里面需要拿捏。
不过对于立国十年的大明来说,还远远没到牛马泛滥的地步,随便杀牛吃肉,是绝对不行的。
哪怕是朝中勋贵,真要是让人抓住了把柄,证据确凿,触到了霉头,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朱元璋在这一点上,非常坚持,真怀疑他上辈子是一头老牛!
不过凡事都不是一成不变。
首先牛肉肯定是绝好的蛋白质来源,多吃肉蛋奶,强壮大明人。如果能适当提供一些牛肉,张希孟还是赞同的。
其次呢,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五斤粮食,大约能转换成一斤牛肉……也就是说,适当转化之后,运输活牛,会方便许多。
当然了,这也不意味着,就可以放开杀牛的限制,随便胡来。
但这里是北平啊!
紧挨着漠南和辽东,已经筹建了一批屯田公司,长期来看,粮食很是充裕。
这下子张希孟就有了新的想法。
“主公,伱想想,如果让蒙古诸部,他们多养牛羊,然后咱们这边,买过来育肥,消耗多余的粮食,再把育肥之后的牛羊,运到南方,提供给大明的子民,这样一来,岂不是有利可图,还能让咱们的老百姓吃得更好?”
朱元璋眉头紧皱,他现在可不是那么容易忽悠的。
“先生,当下中原各省,还有不少地方,缺少耕牛。其次,北平的粮食也不是那么多。再有,就算现在有这么好的牛羊,送到应天,也是有钱人吃得起。老百姓还是需要粮食的,尤其是平价的粮食,咱不能答应你的主张。”
张希孟无奈道:“一点商量都没有吗?”
朱元璋绷着脸,“没有!”
“那仅仅是研究呢?研究什么牛出肉率高,长得快,不易染病,什么牛适合耕地,这也不行?”张希孟反问道。
老朱怔住了,他想了再三,“这事可以商量,但是不许随便买卖!”
张希孟笑了,“反正培育优质好牛,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对了,主公,你说牛都能培育了,那马行不行?咱们现在需要快马,也需要能负重的挽马,筹建一个马匹培育场,主公不会反对的?”
老朱黑着脸,他现在很清楚,只要这个口子一开,接下来养牛吃肉的日子就不远了。
张希孟这家伙做事,向来如此。
从小处布局,然后一点点水到渠成,想阻止也阻止不了了。
相似小说推荐
-
在下不才,乃当世名将 (洛河清风) 起点VIP2022-11-01完结175.61万字 2.03万总推荐王朝林立,异族繁多,杀伐不断,兵戈未停,秦易带着名将系统穿越到这...
-
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 (何不言情) 起点VIP2022-12-03完结156万字 4.87万总推荐穿越到洪武二十二年,成为北平城里燕王护卫军一员,开局四个妹妹,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