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第一臣 完结+番外 (青史尽成灰)


  但是那些资质不行的,不爱读书努力的,却是可以轻易淘汰掉。
  而且由于贫家子弟数量众多,里面偶尔冒出来的天才,还是能跻身顶级行列的。
  “所以臣的办法就是拼命做题,绝不服输,一旦放弃了,那些中等的富家子弟,也能轻易爬上好位置,久而久之,就真的又出现一批士大夫了。再往下发展,就是九品中正制了。”张希孟感叹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所以无论如何,朝廷都应该鼓励学生,努力上进,而不是消极应对,不思进取!”
  朱元璋默默沉吟,随即点头道:“张先生所言有理,只是咱看庶宁的信,发现有些地方,就算想苦读,只怕也做不到啊!”
  张希孟点头,“确实如此,当下的名师书籍,还是太少了,读书成本也太高了。想要让孩子们拼命,也不知道该怎么做!”
  老朱很烦躁,他哼道:“归根到底,还是钱太少了……张先生,伱主张发展工商,还要改革财税,咱现在明白了,没有钱现在是什么都办不了。给李善长和蓝玉他们下旨,咱要尽快看到钱,越多越好!不管他们干什么,哪怕敲诈勒索,绑票赎人,也要给咱弄到钱!”
  老朱当真是发了狠,他的这一道旨意,这把蓝玉成全了。
  这家伙包围了好几万倭寇,几乎倭国的精锐都在他的手上了。
  蓝玉直接给倭国去信,想要人,出钱吧!
  对于蓝玉的操作,李善长嗤之以鼻。
  什么脑子啊,太没有创意了。
  随后李善长就给高丽这边送信了……倭国将领那么凶残,放走了就是纵虎归山。所以喽,你们想废掉倭国的战力,就出点钱,花不了多少钱,老夫把人扣下,交给你们处理,不论杀剐,全都你们说了算。
  这可是为了子孙后代剪除祸害的好事,不会连这点钱,都不愿意花吧?
  老李这是把过去衙门里,吃了原告吃被告的手段都拿出来了。
  这手段足以让蓝玉汗颜,朱棣流泪,实在是没法不服气。
  相比起他们拼命弄钱,张庶宁接到了老爹的回信。
  他第一次看到,原来老爹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张希孟开出了苦读这个药方,但是张庶宁却知道,想苦读也不容易。
  他花了三天时间,苦心思索,随后张庶宁找到了自己的老师。
  他想做个试验,给他半年的时间,选择一所下面的学堂,他想和几个同学过去,单纯辅导这些学生,教他们如何应对考试,看看他们能不能顺利进入复旦学堂!
  “就算能考入学堂,又能怎么样?我看你是异想天开了。”老师并不赞同。
  可张庶宁却坚持道:“只要考入了,就算是成功了。只要占据了名额,就会压缩其他人的份额,没有这份学历,就不能参加门下省考试……先生觉得,还没有价值吗?”


第七百七十章 小张先生
  张庶宁到底是离开了学堂,前往夏河寨千户所。
  临走的时候,他的老师足足和他谈了一整夜,都在劝说他,不要去干这种注定不会成功的事情。
  “孩子,你天资很高,又很努力,将来前途不可限量。以现在的大明来看,无非南济民,北复旦,两家三七而分。孩子,你要是真想有成就,就该让咱们学堂胜过济民,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学堂才是。”
  张庶宁只是低着头,“那北平大学堂呢?算什么?”
  “算投机取巧,算学堂的耻辱!现在孙相就是起自山东,我们的机会到了。先生我主持清查人口田亩,如果接下来朝廷能在这一块用到我的主张,你们的机会都能到来。再过几年,通过门下省考试,入朝为官,光宗耀祖,这是多好的事情!伱又何必跟自己的前程作对?你帮那些穷苦子弟,不过是异想天开。”
  老师苦口婆心,“我见了太多这种孩子了,他们普遍迟钝,愚蠢,懒惰……别说什么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其实他们根本不行。没有见识,没有担当,更不知道努力上进,总而言之,这个天下,让他们读书认字,已经是天恩浩荡了。他们能当个工匠,做个账房,在乡下干体面的事情就挺好的,登堂入室,他们不配的。”
  ……
  行走在路上,张庶宁的脑袋里,不断闪过老师的话,从调查人口田亩起,张庶宁就非常钦佩这位老师,甚至跟朱棣写信,赞美过自己的老师。
  可这一次的交谈,让张庶宁严重怀疑,自己老师到底是怎么样的人?
  他的确是把自己看成了很重要的门人弟子,不然他不会这么肆无忌惮,把心里话都说出来了。
  但这番心里话,又让张庶宁很不舒服,身为复旦学堂的名师,确实可以瞧不起穷苦人,他们不一样。
  那自己这个宰相之子,是不是可以瞧不起大多数人?
  为什么老师会对穷苦子弟那么鄙夷?
  他讲的究竟是不是事实?有没有道理?
  就算没有道理,又错在哪里?
  张庶宁依旧没有什么思路,不过这一次,他不想去请教老爹了,他希望自己寻找答案。
  夏河寨千户所,临近海边,本是为了防备海寇设置的。
  千户所的成员,多数是当初山东红巾,算不得明军嫡系,条件并不好。
  算上周围,一共五所蒙学,一所小学,一所中学。
  按照现在大明的学制,蒙学和小学,都算是义务教育范畴,到了中学之后,就需要自己花钱了。
  这就有些类似历史上的县学、州学、府学。
  等中学结束之后,对于学生来说,大致有这么几个去路……没法继续读书的,自然就要工作,凭着中学学历,读书识字,大致能找个账房一类的活儿,勉强可以衣食无忧。
  情况好的,可以选择进入布政使司学堂,这是各省设置的学堂,能针对性培养一部分人才。
  比如安排他们,进入本省学堂,担任教师等等,有些也能侥幸通过考试,直接进入衙门做事,只不过要从最低级的开始。
  相比之下,只有最顶级的那些,通过考试,才能进入济民学堂,复旦学堂。
  只要进入这两个学堂,基本上一只脚踏入了官场,就算不愿意迈进来,如张桓一般,前去经商,坐拥人脉,也是前途无量。
  总而言之,立国十年的大明,虽然在教化上面的投入很惊人,但整个体系还很粗糙,顶尖儿的学堂太少,好的教师更少,各级学堂,良莠不齐,成材率也十分参差。
  张庶宁回想自己的经历,他大约在七岁之前,就学完了蒙学和小学课程,随后读了一段时间中学课程。
  然后就去参加了济民学堂的考试,很顺利通过考核……如果不是遇到了黄观,夏知凤几个天才到不行的家伙,张庶宁就是妥妥的学霸,神童。
  毫无疑问的那种。
  现在想想,真的是自己多厉害吗?
  似乎也未必……毕竟自己穿开裆裤的时候,就坐在老爹的书桌上。
  很多教材就是老爹编撰的,多少人想得到老爹的指点而不可得,自己却是轻而易举,还有点听得厌烦了。
  不算老爹,自己的母亲也是朝廷尚书,度支局提举,还有那些往来的人,随便拿出一个,谁不是名动天下的人物。
  这么好的条件灌注在自己身上,侄儿张桓跟自己比,那才是天差地远呢!
  张庶宁询问老爹,是否公平,其实更应该问问自己,公平吗?
  你享受了那么好的一切,你又准备怎么做呢?
  很早的时候,张庶宁就想当一名老师,后来他渐渐觉得,功名利禄对自己来说太容易了,几乎是唾手可得。
  只有成全别人,造就更多人的成功,才是自己的快乐。
  但是到了今天,张庶宁又有了新的感悟,或许不仅是自己的快乐,也是自己的职责所在。
  “这是我给你们准备的一百二十篇文章,你们必须读熟,其中关键的语句,我已经圈好了,必须背诵下来。一个字都不许错!”
  “还有,这是三百道算学题目,必须吃透,刻在心里,不管怎么变幻,都要掌握!”
  “再有,就是这一千条常识,也都给我背下来!”
  ……
  张庶宁面对着五十几名夏河寨的学生,发出了自己的命令。
  “我已经和你们的父辈谈过了,我给他们立下了军令状,我要至少送十个人,进入复旦学堂!他们也答应我,只要能送进复旦学堂,他们都会听我的安排,你们谁不听话,立刻拖出去打手板。哪怕打死,他们也不会管的!”
  从这天开始,夏河寨中学,就进入了军营的状态。
  甚至有家长主动过来,帮着在外面站班。
  有哪个学生逃课,有谁不听话,立刻抓起来,不用老师动手,直接就往死里打。
  当真是没有半点客气,其中最皮的一个小子,他逃出去,下河摸鱼,结果让他爹抓到,直接吊在了河边的柳树上,扯下衣服,直接拿柳条抽打,等张庶宁赶来的时候,浑身上下,已经没有一块好肉了。
  然后爷俩抱在一起哭!
  “你咋那么不知道好歹!能进复旦学堂,就跟考上进士差不多了,那是改换门庭,光宗耀祖的大事啊!就算拼了这条命,那也值了!再有一次,我就打死你,你死我也死!让咱爷俩,成十里八乡的笑话!”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