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这些人都被提升一级军爵。
风晋升为上尉,授大剑和铜质军官腰牌。
莫晋升为中尉,授腰刀和铜质军官腰牌。
剩下四位小队长也都升级成为少尉,授腰刀和铜质腰牌。
至于剩下的人团队,此前都已经配发青铜匕首,就不再单独授勋和授奖。
实际上巴族的这些奖励所有人早就已经知晓,只是眼下在所有部落面前再走一个过场而已。
不过就算是走过场,风等一群军官还是激动的身体有些发抖。
徐晨制作的青铜腰刀和各种新的制式武器他们垂涎许久了,但直到今天才终于真正拿到手上。
因此在接到徐晨亲手递过来的大剑和腰刀之后,他们便迫不及待的从剑鞘刀鞘之中抽出来,打磨的锋利平滑的金色刀刃,在亮丽的阳光下反射着金色的光芒,看起来华美而又带着一股凌厉的杀机。
“哇嘎”
所有人和围观者发出一阵剧烈的惊呼和骚动,一个个眼神迷离看的口水四溢。
这刀剑狭长锋利,精致美观中又带着一股凌厉的杀气,一看就是杀人兽的利器。
接下来随着叶不断大声朗读出奖赏名单,徐晨也沿着长长的队伍,给离队而出的受奖人员颁发武器和军官腰牌。
其中最为徐晨器重的雷、龙和横等一批外族军官首领,都被提升一级官职,并被授予腰刀和新的铜质军官腰牌,而其中还有一些在战斗中立功的各族人,也被提升军职,要么变成军事指挥官,要么被提拔为小队首领担任士官,而每完成一族的授奖,总是会引来一阵热烈的欢呼喝彩。
受奖人员拿着崭新的制式武器无不激动的热血喷涌,当场就抽出来高高举起向四周的人和围观人员展示他们的新式武器,抑制不住激动扬天大声咆孝怒吼,抒发他们心中的喜悦和激动。
这次新式武器的配发,主要是各部落的军事训练官和指挥官,另外所有跟随徐晨出征的人,都获得了一把青铜匕首作为奖励。
这些奖励,也极大的刺激了所有部落的人,那些没有机会出征的部落和人,自然一个个羡慕嫉妒不已,眼红心跳的紧握拳头,发狠一定要努力训练,争取下次有机会跟着巫王陛下出征。
此起彼伏不断的欢呼声中,授奖仪式很快结束,拿到新式武器和军官腰牌的人重新归队。
这次授奖的主要是巴族联盟和拱火族的人和军官。
羽公族、五鬼族两个部族唯一受奖的只有蒙族,他们虽然没有专业训练的人团队,但上次因为辅助徐晨征服南方土着部落有功,而且还帮忙管理和开发盐矿,因此徐晨要给蒙族的三位人首领记功颁发刀剑甚至还委任了低阶军职,鼓励他们彷照巴族和拱火族挑选精锐人严格训练,提升战斗力。
对于蒙族获得奖励,羽公族诸多部落族长首领和人团队都羡慕嫉妒不已,站在旁边流着口水观看的同时,也都在握拳发狠,等回去之后,一定也要彷照巴族和拱火族的样子,开始筹建训练自己的人团队,为以后获得奖励而努力。
至于并未加入巴族联盟的有穷族来说,眼下便只能眼红叹息,内心酸熘熘的羡慕嫉妒。
因为他们知道,这些都是巴族联盟内部的奖励,他们作为外族永远都无法享受到这个待遇。
这些锋利精良的制式武器,就算是用财富交换都得不到,因为巴族已经在交易大会之中就提前放出风声,这些武器只会配发给已经归服巴族的部落,不会对外授予和交易,而能够交易的,都是要差很多的短刀短剑和日常生产生活工具。
虽然那些柴刀斧头匕首剔骨刀也非常不错,但与这些又大又长锋利无比的杀人利器来说,完全天差地别,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唉”
不光有穷族大巫内心暗然伤神叹息,一群族长首领和许多族人也都跟着默然不语,满心伤楚。
内外有别,不是一家人的待遇差别太大了。
虽然羽公族和五鬼族也都几乎没得到奖励,但他们终究还是有机会,就算不立功,他们也能通过财富进行交换,但有穷族连这个机会都没有。
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之下,许多有穷族部落的人开始泛起了异样的心思。
实在不行,改换门庭投靠巴族或者拱火族,对于他们这些没有巫的附属部落来说,选择投靠更加强大的巫也是部落发展的很重要的机会,只是隔的太远
唉,许多人又开始叹气摇头!
论功行赏结束,小女巫带着一群巫为所有授奖授勋的人举行了一场祝福仪式,一群身穿精美长裙和斗篷的女巫就在空地中央,举着各种样式的权杖载歌载舞的吟唱古老的祝福歌谣,并且挨着为这些授奖的军官和人摩顶祝福。
五个大巫叠加祝福光环,这对于所有人来说,是从未有过的幸福。
所有获奖人都仿佛神灵附体一般激动的发抖,蹲满一圈满脸卑微而崇敬,感受着浑身血液哗哗流淌,甚至还不由自主的抬头去望山腰的故母神庙。
那里有一只若隐若现的巨大眼眸,似乎正充满怜悯和温柔,向他们投射来无与伦比的神灵气息,让他们油然而生一种无比强大的力量,灵魂在这一刻都变得勇敢而无畏。
“巫嘎”
有人按捺不住身体之中膨胀的洪荒之力,忍不住大声咆孝。
“巫嘎”
蹲满一地的人跟着大吼咆孝。
“巫嘎”
列队的各族人和围观族人,在咆孝声中成片成片的蹲下去,跟着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第397章 马车
一场史无前例的盛大聚会完美落幕。
所有前来的部落在春日暖阳和暖风的吹拂下,成群结队的启程回家。
山谷外的河口,数十张大大小小的木筏陆续启程,顺流而下。
羽公联盟部落和拱火族许多部落都是乘坐木筏而来。
虽然来时是逆水而行,但三月东南风大,装备了皮帆的木筏行驶速度并不慢,百十里路也不过两天时间,比徐晨当初冬季返回全靠划桨要轻松的多。
而眼下乌龙江水涨了不少,顺流而下回去的速度会更快。
因此就连乌族这次都划了不少木筏前来,顺水回去要比骑马还要快当轻松。
木筏的发明,让沿河各部落来往更加方便快捷不说,也极大的加强了人员来往和货物交流,在这次的故母节聚会显的十分突出,水路交通的方便快捷已经显露无疑。
不过木筏毕竟不是木船,运载量小不说,还非常不安全,非常容易倾覆落水,货物也容易被打湿。
因此看着在湍急的河水中起伏飘荡的顺流而下的木筏,徐晨轻轻握了一下拳头,心中决定一定要尽快把木船打造出来。
木筏这东西无论如何简单,终究只能算是一个过渡产品,既不能抵抗大风大浪,更无法遮风挡雨。
要征服乌龙江流域,要顺利抵达下游更远的部落,必须要建造坚固结实的大船才行,这种一次只能乘坐八人十人的小木筏完全不顶事。
而要想顺利升级成为造船氏,至少要先把马车造出来,这样不光能够解决陆路运输和交通问题,也能积累大量的木器制作经验,先培养出来一批合格的木匠才行。
因此在故母节结束之后,徐晨就几乎恢复了一年前的模样,不再关心外族的事,而是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冶炼和木器加工这两样重要的升级工作之中。
从一月青铜冶炼成功到眼下,已经过去了两个月。
在徐晨不断的指导和引导下,一群窑工和冶炼工已经非常熟悉冶炼浇铸的步骤,对于金属配比、火候、制模、浇铸、装配、打磨等过一整套工序都非常熟悉,几乎不需要徐晨整天盯着。
而随着天气温度越来越高,徐晨也往冶炼工坊跑的原来越少,因为里面热浪袭人,稍稍多呆一会儿便是一身臭汗。
因此徐晨也就每天早晚去一趟检查指导,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呆在木器作坊。
为了更好的打造各种木器工具,徐晨在大院门口新填埋的院坝上修建了一座凉棚。
大院虽然宽敞,但实则一群人生活其中,特别是越来越多的新生婴幼儿白天要睡觉,整天叮叮当当的噼砍削剁非常影响生活,因此他干脆就把木器作坊搬到了院子外面。
这座凉棚都由尺余粗细的大木搭建而成,宽敞亮堂,还能遮风避雨。
而这座凉棚也并非只用来木器加工,实则还兼顾收藏休息,临时收储外面晾晒的兽皮粮食,大量浇铸好的铜器也都可以放在这里装配手柄和打磨,平日用的独轮车和大量工具,也都可以放在里面。
因此这个大凉棚完全就是一个杂货铺,什么都有。
而且坐在凉棚里面,居高临下可以将整个山谷河滩两岸一览无余,圈禁的猪羊、放养的驴马,甚至在河滩奔跑玩耍的孩子都能看的一清二楚。
于是自从这个凉棚修好之后,这里不仅成为了一群孩子遮风避雨的乐园,许多成年人没事也喜欢聚集在这里说话聊天,同时照看牲畜和玩耍的孩子。
眼下的山谷,和两年前的情形已经完全不同,几乎没有了任何攻击性野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