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人性!
从几千年前,到现在,就没有改变过。
正是对人性有所了解,秦元清才会迫不及待地推动着华夏往着太空发展,甚至把自己忙成狗,搞出可控核聚变,搞出反重力技术,推进载人登月,甚至顶着诸多骂名推动着‘双环太空站’。
就是因为内心之中秦元清害怕、恐惧,他害怕、恐惧同胞们满足于现状,满足于享受,失去了进取心,就如同华夏曾经在古代长时间站在世界之巅,然后以天朝上国自居,更是闭关锁国,不愿意接触世界,然后就是几百年之后,被人揍成了猪头,踹下了云端,差点亡国灭种。
所以他想在华夏上升阶段,就推动着华夏进入太空时代,让华夏的目光不再停留于亚洲,不在停留地球,而是将目光望向太空,望向星辰大海,让华夏可以永不停步前行。
哪怕他死后,华夏不是停下自己的脚步,而是继续朝着宇宙进军,这样他死后,也可以瞑目,也可以安心。
早上会议刚刚结束,关于早上峰会的新闻就被报道出来了。
“智慧城市,成为新能源汽车峰会的一个热点,一个焦点!”
“喜大普奔,智慧城市初步取得成果,十几年探索,终于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他城市也将迎来智慧城市模式,城市将迎来新的模式。”
“让城市充满智慧,未来的城市竞争,毕竟是关于智慧的竞争!智慧城市,让城市拥有更大的发展潜力,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
“……”
智慧城市成为了媒体报道的一个重点,从技术发展的视角,智慧城市建设要求通过以移动技术为代表的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实现全面感知、在互联、普适计算与融合应用。从社会发展的视角,智慧城市还要求通过社交网络、微观装配实验室、智能家居、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实现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可持续创新,强调通过价值创造,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十几年的试点,在第四次工业革命进程中,已经在智慧城市的实践中结下累累硕果,而峰会上由主管部门多次提出和强调‘智慧城市’,代表着华夏城市正式进入‘智慧城市’新模式,也代表着社会将迎来一次很大的变革与改变。
当然,更多的媒体报道侧重点放在秦元清在新能源汽车峰会上所提到的——未来的汽车,是飞车!
“秦院士在新能源汽车峰会上提出,未来的汽车不但可以在地上跑,还可以在空中飞,科幻小说中和影视作品中的飞车,将成为现实。”
“未来的莫一天,飞机将彻底消失,交通真正成为立体交通,汽车变飞车,你在千里之外的老家住着,开着飞车到目的地城市工作着,房地产迎来一个很不好的消息。”
“飞车,将是汽车的最终形态!?”
“……”
倒是没有人去评价秦元清飘了,在耍嘴炮,毕竟过去这么多年,秦元清通过一个个丰功伟绩早已建立起自己的权威,以往对于他的质疑,至今没有一个不是被打脸着。
他的一篇论文,在没有召开学术报告会,困扰着世界数学界数年,至今都还没有完成论证工作,数学界都未能取得统一的共识。
再者说,刚刚带领着华夏攻克了可控核聚变,轰动了整个世界,秦元清的威望可谓是如日中天,这样的情况下,又有哪个媒体或者自媒体敢质疑秦元清的话,那是纯粹找不自在。
秦元清没有再出现后面的新能源汽车峰会,而是来到了哈工大,如今的哈工大,已经排到了全国名校第十位,比以往上升了六七名,这既得利于东北三省的经济强劲复苏,成为华夏经济重要一区域板块,社会有更多的教育资金投在教育上,也可以给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和不错的薪酬。同样也得利于三十校联盟的互帮互助,不但有大笔的捐赠,还包括联盟内部的科研任务。
秦元清在哈工大校长的带领下,来到了化院,此时化院却是一片热火朝天。
生化环材四大天坑,这个坑字不只是体现在钱途上,还有那令人唏嘘不已的发亮。
为了测一组数据,在实验室里打地铺是常有的事情,熬夜到凌晨一二点实验室不熄灯,也是家常便饭。对于那些已经熬出头的教授来说可能好一点,毕竟有不少优质、勤劳、肯干的科研狗可以使唤,但能在这一行熬出头的,头顶多半也不剩几根毛了。
虽然说,到了目前,生化环材的就业很热门,很多企业、机构抢着要人,薪酬待遇也相当的不错。但是其中的一个坑,依旧没人能填。
秦元清就看到不少三十岁左右的博士生,头顶的发量都少得可怜,甚至有的干脆已经彻底的秃了。
此次秦元清来东北,除了参加新能源汽车峰会,给汽车领域吹个来自未来的冷风之外,他还要到哈工大一趟。
‘双环太空站’项目,哈工大可是承担了几十项科研任务,其中包括空间环境的模拟研究、太空焊接自动化技术研究、太空工业超精密机械加工技术、空间环境材料研发、特种环境复合材料技术、激光炮技术等等。
‘双环太空站’的施工,绝对是没办法像地面施工那般,想要建成‘双环太空站’,绝对是要依靠着巨大的创新,才有可能
比如这次他们来化院,就是奔着太空焊接自动化技术而来,要看看这项技术进展到什么地步,是否在2030年‘双环太空站’项目正式建造时,派上用场。
太空焊接,除了极少数由航天员进行人工焊接,更多的是要依靠焊接自动化以及机器人焊接。
当然,除此之外,化院还有一项特种环境复合材料,这项技术将是会被广泛应用于‘双环太空站’建设中,也会成为未来航天器的重要建设材料。
此次他来东北五天航程,哈工大就占据了整整三天航程,就是前来视察,同时也是到一线了解具体情况。
第五百六十五章 欺骗脑神经以及仿生人
化院
一个个研究人员、教授看到秦元清到来,都是喜出望外,主动地上前迎接,他们的眼神都带着敬仰和尊崇,仿佛是看到一位圣贤一般。
也许在数学家眼中,秦元清是世界第一数学大神,与牛顿、高斯等数学大神名垂千古;也许在物理学家眼中,秦元清是当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是与牛顿、爱因斯坦并肩而立,俯视着世间所有的物理学家,是值得所有物理学家顶礼膜拜的。
但是在化学家眼中,秦元清同样是化学大神,不管是搞出锂空气电池这样的属于锂电领域的核聚变,从而改变了世界,将世界往新能源跨出巨大的一步。
不仅仅如此,秦元清在复合材料、特种材料等领域,都是作出了让世界所仰望的丰功伟绩,其相关的公式和理念,已经出现在化学书上,成为学生学化学时绕不开的名字,不知道多少化学专业的学生一接触秦元清创立的相关高分子理论,就一个头两个大,手抓着头发,没有一两年就将头给抓秃了。
当然,对于数理化的男人而言,秃从来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秃了,也变强了!
“秦院士,这位是李院士,研究的是材料学中的陶瓷复合材料和生物复合材料这两个方向,是该领域的领军人物!”周校长介绍到一位教授时,笑着说道。
生物复合材料?
秦元清心中微微一动。
“生物复合材料?”秦元清来了兴趣:“不知道李院士研究的是哪一块?”
李院士略显有些拘谨地说道:“我搞的主要是HA/Ti这块!”
李院士是这两年才当选工程院院士的,虽然已经快六十岁了,比秦元清大了二十多岁,但是面对着秦元清,李院士还是显得有些紧张。
别看二人都是院士,但是身份地位却是有着云壤之别。
秦元清当选院士,是打破了无数的潜规则,碾压了无数困难和阻碍,一举当上了院士,而且不是单独的工程院院士或者华科院院士,而是直接在当年一跃成为两院院士。
而秦元清当选两院院士正是在2010年,秦元清20岁那年,无比的年轻,而如今已经过去了15年。相比之下,李院士才当选院士,在院士之中属于垫底的,能够当选院士,除了他在自己研究领域作出了成绩之外,哈工大也是出了大力气。
秦元清一听是HA/Ti,顿时就知道这是羟基磷灰石与钛复合材料,这就让他脸上的兴趣之色更浓了。
虽然他没有仔细研究过,但是还是有所了解的,也有所研究。
作为材料学领域较为前沿的研究方向之一,羟基磷灰石与钛复合材料被普遍看好为新世纪人工骨骼材料。如果这项技术一旦突破,对医疗以及仿生机械等行业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李院士看到秦元清感兴趣,顿时有些激动地说道:“我们现在正在和复旦大学等几所高校一起合作研发一种可以代替人骨的仿生学人造骨骼,能够通过神经电信号进行控制,如果这项技术最终能够成功,说不准将彻底解决断肢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