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谁都知道,那个小卫星根本干不了什么事,而且还是只有3~5年的寿命,那根本就不是真的想要干轰轰烈烈的事。
完全是‘当婊子还要立牌坊’!
这几年,不断地发生卫星差点危险碰撞,就是Space X搞鬼,以此来逼迫其他国家、其他公司向他们买轨道费。
而Space X又是美企,其他国家是敢怒不敢言,不是所有国家都掌握激光摧毁卫星能力的,也不是谁都可以在太空,拥有防御能力的。
面对着Space X的无赖行为,你只能捏着鼻子吞下这口气。
欧洲航天局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计划也是面临着同样的尴尬,想要完成组网就得像Space X买轨道资源,除非他们拥有非常精确的卫星入轨技术,可以完美避开‘星链计划’那些小卫星,要么他们有先进的激光武器,直接摧毁Space X的小卫星。
毕竟摧毁掉,Space X再怎么咆哮,面对欧洲航天局,也是无能为力,因为一个私人企业,永远无法与一个国家对抗。至于摧毁卫星后的理由,实在太简单了,比如激光实验,他们又不知道计算的轨道有卫星,Space X又没有将他们的卫星位置公布,又没向欧洲航天局报备。
看看这些年,‘星链计划’被摧毁的几十颗卫星,两个国家航天局的理由,差不多都是这样,几乎完美,无懈可击,让Space X只能无能的咆哮,却又无可奈何。
可惜,欧洲没有激光摧毁卫星技术,只能干瞪眼着。而欧洲航天局又不愿意当冤大头,去缴纳高昂的太空轨道费,让Space X腾出轨道出来。因为Space X公司开出的价格单太他妈的贵了,欧洲航天局要完成伽利略卫星全球导航组网,都得掏20亿欧元的费用了。
所以,私下还在扯皮着。
“沃尔纳局长,欧洲的火箭技术,能否支持将飞船送往月球?”一个金发碧眼美女的问题无比犀利。
沃尔纳心中暗自愤怒,这个该死的女人,哪壶不提哪壶,偏偏专门挑刺,难道不知道欧洲航天局的‘阿尔忒弥斯’计划,更需要鼓励和嘉许么?
不过这个问题,在之前团队已经预料到了,所以沃尔纳深吸一口气,很快调整了心情,面带微笑地说道:“我想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我们欧洲航天局将在接下来研制一款超重型运载火箭。”
“大家都知道,2005年的时候,我们与俄航天局一统签署了有关研制火箭的协议,经过这么多年,我们已经掌握了超重型运载火箭技术,我们将在‘联盟-CT’火箭的基础上,研制出满足载人登月的超重型运载火箭。”沃尔纳信心满满地说道。
这些记者,见状也没有再提运载的火箭问题,他们是记者,并不是航天专家,不懂那么专业的事。
实际上,除了行业的人才知道,所谓的‘联盟-CT’新型火箭是在俄罗斯‘联盟’火箭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是一款中型火箭。现在这款‘联盟-CT’新型火箭主要在库鲁航天中心承揽商业发射业务。
而中型货架与重型火箭,是两个概念,更别说超重型火箭,这完全是两码事,其中的技术差别,有着天壤之别。
“沃尔纳局长,此次‘阿尔忒弥斯’计划,航天员是如何选拔的,会像NASA那样全球公开选拔么?”有记者问到了关于载人登月的航天员这个问题。
NASA的重返月球,和之前那次一样,都是要通过全球选拔的,挑选出对太空感兴趣的航天员。
沃尔纳心中暗自鄙视,这些记者真的是没有专业知识,还踏马地全球公开选拔,谁不知道,那是NASA的一场秀,载人航天对于航天员是有非常高的要求的,不仅仅是身体素质方面,还在于知识方面。
看看华夏的航天员建设队伍,第一批航天员、第二批航天员、第三批航天员、第四批航天员呈现了非常明显的差别,第一批、第二批航天都是从空军之中选拔,在吃苦耐劳方面非常明显突出,但是毫无疑问专业知识就显得有些不足了。第三批航天员则是有在大学、科研所进行挑选,知识能力更强,考虑问题的角度有更大的变化。到了第四批航天员,那要么是90后,甚至是00后,性格更明显,更容易接受新的事物,知识能力更强。
“我们欧洲航天员会自己培养航天员,众所周知,航天员需要具备极高的素养,我们会利用接下来五年时间,培养一批经验丰富的航天员!”沃尔纳微笑地说道:“比如,我们正在讨论一个可行性,那就是和华夏航天局签署合作,让我们的航天员可以进入‘天宫号’空间站!”
记者们听到这个消息,顿时有些兴奋了,自从国际空间站结束了自己使命,化作一团火化扎入太平洋,沉入太平洋底后,整个太空中就只有一座空间站了,那就是华夏的‘天宫号’空间站。
面对这样的情况,有的专家提出,各个国家再次筹措经费,一同再建造一座国际空间站,而且比之前的国际空间站还要先进。只是要建设这样的国际空间站,建造费用得高达4000亿美元。这个费用一出来,让大部分国家都望而却步了。
太坑人了,要知道华夏的‘双环太空站’项目,那么庞大的空间站,建造费用也才三万亿人民币,折合起来约莫五千亿美元左右。
当然除了联合建造国际空间站之外,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和华夏航天局合作,而华夏航天局从建造‘天宫号’空间站中就一直强调,华夏是个开放的国家,欢迎所有的友好国家共同参与太空探索。
第五百六十七章 各国载人登月计划
不仅仅是欧洲航天局,就是俄罗斯航天局,也公布了自己的载人登月计划,而且选择的载人登月时间与欧洲航天局一样,都选择在了2030年这个时间点。
俄罗斯航天局,或者称为俄罗斯联邦航天局,是负责俄罗斯空间科学计划和一般航天研究的政府机构,缩写FKA或RKT。其前身是苏联航天局,继承了苏联在航天领域的丰厚底蕴,俄罗斯航天局长期位列世界第二航天局,其航天技术绝对是不容小觑。
特别是在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在阿波罗11号登上月球之前,苏联在航天领域拥有着无可争议的世界第一的实力和地位,在第一颗卫星和加加林的那几天,苏联在航天领域的进展绝对可以把美利坚给逼得欲哭无泪,以至于赫鲁晓夫曾经在一次会议上难掩骄傲的说,美利坚人需要发展‘许多橘子大小的卫星才能赶上苏联’,后来更是嘲讽第一个美利坚艾伦.谢泼德的太空之旅是‘跳蚤的一跃’。
只是到了1966年的时候,‘苏联航天之父’科罗廖夫去世,苏联的航天事业仿佛失去了灵魂,而美利坚则是不惜一切代价开启阿波罗计划,借助阿波罗计划一举站在太空技术的潮头。1969年,阿姆斯特朗轻轻踏上月球的那一瞬间,苏联在太空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荡然无存。
虽然苏联想要也载人登月,可惜以失败而告终,开启发射探测器前往火星探测火星,与美利坚竞争,可惜也都失败了,没有一次成功。在这样的情况下,苏联在航天领域才全部落后。
可是就算这样,苏联的航天实力绝对是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特别是火箭技术方面,那是真正的强大,可以说独一档的,从某种意义来说,美利坚在火箭技术方面也比不上苏联。
而继承苏联庞大遗产的俄罗斯,在航天技术方面也是非常强大的,哪怕二三十年来没什么太大发展,甚至还走后退路,但是依旧是强大到让世界99.9的国家只能仰望。
这一点,从俄罗斯先进的导弹技术就可以看出来,毕竟导弹技术,也是从火箭技术发展而来的。
而俄罗斯航天局,自然而然也是强大得一塌糊涂,包括当初的国际空间站,很多时候都是用俄罗斯火箭发射,运送航天员到空间站。
受到华夏载人登月成功的刺激,在美宣布重返月球计划,以及欧洲航天局开启载人登月计划,俄罗斯航天局也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在欧洲航天局公布载人登月计划后,俄罗斯航天局也迫不及待地宣布自己的载人登月计划。
相比起欧洲航天局的载人登月计划有些不靠谱,毕竟欧洲航天局连中型火箭都是和俄罗斯合作研制的。
可是俄罗斯航天局的载人登月就比较靠谱的,毕竟当初苏联的载人登月计划就差点成功了。而且俄罗斯在火箭技术方面,那可是属于世界第一梯队的,从某种意义上讲甚至是超过美利坚,也就华夏的火箭技术能和俄罗斯一比。
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动机技术水平最高的是俄罗斯,而不是美利坚,俄罗斯的RD170发动机每台的地面推力就达740吨,是目前世界上推力最大的液体火箭发动机。一台发动机就几乎相当于华夏长征系统采用的火箭发动机如YF-20B的十台以上,而且比冲更高的RD170可以重复使用。
而且俄罗斯在RD-170的基础上发展出了RD-190,其中掺入了部分液氢,使得液氢、煤油和液氧稳定复合燃烧,进一步提升了RD-170的性能,使得RD-190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最强煤油发动机。
众所周知,俄罗斯开发的一款重型火箭‘安加拉-A5’重量约759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25吨。其目前正在试验阶段的超重型火箭—N-1火箭,发射推力高达5000吨。还有不久前完成初次发射试验的超重型火箭‘叶尼塞’,也是震惊了世界,因为‘叶尼塞’超重型火箭装备了RD-180发动机,以及6个配置RD-171MV发动机的助推器,使得其推力也达到了50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