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怕楚琙又训他忙解释,“这次我挑了都不带宫中钤记的,还准备让小永子去找当铺将那些东西都当了,然后再去故衣铺买旧衣裳散给他们。”他因为拿自己的皮袍子给一个路边的老人,被楚琙教训过,这次长了记性。
楚琙点头,“不是让你看着他们装粮吗,你怎么过来了?”
楚珣道,“那个许以尚在旁边看着呢,我便过来了,”楚珣觉得自己这个皇兄真是慧眼识珠,居然找到许以尚这么个宝贝,做事清楚利索不说,还认真严谨从不出一丝差错,“皇兄,我瞧着那许以尚是个做实事的,等将来回去的时候,你一定得给他述功,唉,朝廷就得要有这样的干才。”
楚琙哭笑不得的看着楚珣,“你来就是为了说这个?”
楚珣忙摆手,他瞧了一眼楚珣桌上的信封,忙将怀里的一摞信拿了出来,“我听飞扬说你在屋里写信呢,便赶紧将我的信都送来了,你叫长风一道儿送一趟呗?”
楚珣知道楚琙的信不走官驿,而是由他身边的人送的,在吃惊楚琙手底下人手多之余,他立时想到自己也可以让楚琙的人帮着送信。他出来已经快一个多月了,宫里的母后和皇姐都在惦记他呢。而且他也很想将自己这一路的所见所闻告诉雍和公主。他现在是真的一点儿当太子的心思也没有了,他拿什么和秦王比啊?!
楚琙看着楚珣手里的信,再看看自己桌上的信,“飞扬进来。”
郭太后派人来说李显壬答应帮他压下陕州的事,他还没有谢过李相呢。这信肯定是要先经李显壬的手的,李显壬看过之后,也算是知道了自己对他的感激之情。
晋王在和幕僚们深谈过后,大家都到致认为拉拢李显壬迫在眉睫。而和李家结亲便是最稳妥和牢靠的办法。
但龙先生他们却不认同谢寒雨说的求皇上赐婚。因为皇上绝不希望他的王妃未来的皇后出自大晋的高门显第。
这从建昭帝自己的后/宫构成就可以看出来。朱家没了,郭皇后也早早去了,而方皇后虽然无宠却能屹立中宫十几年。而最得宠的江贵妃,则只是个宫女出身。
另一个明证便是当年宋旭涛的长女和晋王年纪相当,幼女和晋王也只差着四岁。以建昭帝对宋旭涛的信重,他都没有和宋旭涛结儿女亲家。
先冯王妃虽然父亲也是封疆大吏,人却不在中枢。且郭太后之前为秦王选的王妃,未宣旨便殁了出身江南大族是不错,但族中子弟没有一个是部堂高官。后来的卢珍,建宁侯当时虽然手握兵权,人却在千里之外。
由此可见,皇帝并不希望皇子和阁臣们交往过深。
所以求皇帝将李庭兰赐婚给自己在龙先生他们看来简直就是故意惹皇帝不高兴。尤其还是在江贵妃被贬这个当口。
要知道前阵子因为晋王和建宁侯私下勾联的谣言,可是让皇帝直接夺了建宁侯的兵权,直接将人放在了自己眼皮子底下。而晋王为了消除皇上疑虑,生生在皇帝跟前装了一个月的孝子贤孙。
龙先生几人和晋王反复商量过后,觉得这桩婚事必须要成,但却不能由晋王开口,要由李显壬来提来求,这样便是建昭帝怪起来,责任也不在晋王身上。
但怎么让李显壬亲自开口就是个问题了。不过这次晋王却不再和谢寒雨商量了。不论她是不是如自己所说一心为了他的大业,事实就是她已经坏了自己几次大事了,这次的事这么关键,晋王下定决心再不会告诉谢寒雨。
而且连皇帝都发话不许她再出府门,在晋王眼里,这个女人已经废了,即便是自己登基,她也无法像李侧妃柳夫人那样被封妃。顶多就是封个贵人才人的,让她有个去处罢了,就是她肚子里的孩子,也会因着这个母亲前程有限。
熙和公主看着侃侃而谈的晋王,有些不知道该怎么接话。她有些不明白晋王是怎么将这些话当着还未及笄的亲妹妹的面说出口的?
“皇兄的意思是我让想办法帮你见到李庭兰?”熙和扯扯唇角,母妃被贬又被禁足,她成了宫里的小可怜儿,亲哥不但没过来慰问过,好不容易来一回,便给自己出了这么一道难题。
“你是想让我召李庭兰入宫?”她自己还是小孩子呢,而且和李庭兰又只有一面之缘,拿什么借口让李庭兰入宫?而且上次李庭兰入宫自己母妃出了那么个大丑,她哪还有脸让李庭兰过来?
晋王看出了妹妹的不情愿,“若不是没别的办法,为兄也不寻你了,”晋王已经“路遇”过几次李显壬了,但那个老狐狸现在避他如蛇蝎。一点儿也看不出他曾经和江贵妃有过默契。
不过晋王这会儿也想明白了,江贵妃嘴里的“默契”不过是李显壬的一句敷衍,是自己母子当了真。现在自家失势,李显壬哪里肯再上他们这条船。
所以从李显壬这边下手是没有可能了。晋王便只能剑走偏锋,将主意打在李庭兰身上。
他叫人查了好久,又让人守在阁老府外,结果发现李庭兰的日子过的极为无趣。她居然不爱出门!这个时节正是城中女子赏梅雅聚的好时候,晋王叫人留心每到这个时候最□□客的几家,也都没听说李庭兰去赴宴的消息。
饶是再自诩风流,见不到人晋王也是无计可施。无奈之下他只能引蛇出洞了。寻常人家以李庭兰的性子,怕是不能哄她出门,晋王便将主意打到了宫里,宫里见召的话,李庭兰再不情愿,也得入宫。
而且宫里还有一个好处,那是他生长的地方,他和妹妹想做些什么也比别家府上更方便一些。
晋王将这些仔细给熙和公主讲了,又是一揖道,“若是母妃没被禁足,此事自有母妃为我张罗,如今只能靠妹妹周旋了。”
自己周旋?她要怎么周旋?她连自己宫里的事都是母妃安排的。熙和公主都有些后悔当初雍和公主从坤德宫搬出来独居一宫的时候,自己也觉得吃亏非要也搬出来了。不然她现在和母妃关在一起,晋王也寻不到她的头上。
“可我和李庭兰又不熟,我召她入宫人家也未必来啊,而且我若宣人入宫,必然是要经得皇后同意的,她若不同意,咱们岂不是白打主意?”熙和公主再不管事也知道想办成这件事没那么容易,而且方皇后视她们母子三人为眼中钉,哪里会答应这种事?
这些晋王都考虑到了,“我问了钦天监,说是近日京城必有一场大雪,你去和太后娘娘提议说要在宫里办一场赏雪宴,最
好这件事让雍和公主出面张罗。”
熙和公主飞速想着这件事的可行性,以往宫里办个宴会请各府女眷入宫她是极愿意的。她极喜欢被那些外臣之女簇拥奉迎的感觉。但现在请那些入宫做什么?看她的笑话看雍和公主有多风光吗?
晋王却还在细说自己的计划,“你这宫外不就有一处梅林嘛,刚才来时我特意看了,都已经打苞了,到时候你请李庭兰过来赏梅,最好再请她到你宫中来坐一坐。”
“然后呢?”熙和公主睁着酷似江静妃的大眼睛,她也是见过李庭兰的,见过之后她对李庭兰的印象很不好。人都是敏感的,她能感觉到李庭兰不喜欢自己,甚至能感觉到李庭兰对她们母子三人都没有好感。“李庭兰那个人挺谨慎的,她又和雍和还有郭琪十分要好,未必会答应到我宫中。”
而且她现在也不相信李庭兰一见哥哥就会生出爱慕之心。李庭兰可是郭琪那边的,便是她能看上晋王,郭琪也不会坐视不管的。
“那就请她们都来,”晋王看了一眼熙和公主身边的嬷嬷,有程嬷嬷在呢,你只管将人请过来,后头的事你不必管了。”
不要她管最好了,熙和公主松了口气,“嗯,那我这就找雍和去。”她有知之明,知道自己出面这事儿肯定成不了。
晋王颔首,又提醒熙和公主道,“你说话注意些,那丫头死精死精的,小心再被她瞧出端倪来。”
熙和公主咬唇,以前她哪里用看雍和的脸色?想做什么事直接吩咐下去就行了,“皇兄,你一定要做太子,我不要过现在这种日子。”
晋王抚了抚妹妹的头,“嗯,皇兄一定会做太子的,到时候你就是天下底最尊贵的公主,以后你还是最尊贵的长公主,大长公主!”
听到晋王说“长公主”,熙和公主道,“我跟你说,宁寿那丫头还没死心呢,这阵子老给我写信。说想进宫看我呢。”
晋王眉毛微挑,真是瞌睡就有人送枕头,“等宫宴的日子定下,你给宁寿发帖子。”
静安长公主没想到晋王会来找她,等她听完晋王的要求,不由怒火中烧,“殿下不怕我立时将你的打算告诉太后娘娘?”
晋王悠然的靠在高背椅上,觉得不舒服,又扯了个垫子塞在背后,“我既然敢来找姑姑,便知道姑姑是个拎得清的。”
见静安长公主沉着脸不吭声,晋王道,“如今您已遭太后的厌弃,父皇更是连见都不想见您,姑姑,您觉得等秦王上位,会有您的好日子过吗?大长公主?您能等到那一日吗?”
静安长公主冷哼一声,晋王说的她都想到了,虽不甘心,但又无可奈何。在这几个月难得的沉寂日子里,她将什么都看清楚了。即便贵为长公主,是天子御妹,其实她还是当年那个靠着郭太后才能生存下来的小可怜。
看似为她精心挑选的夫婿,可婚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且他们夺了他五城兵马司都指挥使的时候也是毫不留情的。
现在的她,只剩下长公主这个空壳子。以前她觉得为儿子周贤誉谋一个爵位不过是顺手的事,现在却发现没了皇恩那只是一句空谈。
“可如今我好歹还是个长公主,便是将来做不了大长公主,守着我的封邑日子照样过,可若帮了你,只怕太后娘娘都不会让我活到你登基那日,”静安长公主现在对郭太后已经完全没了母女之情了。郭太后借沈芊雪的事夺了她的封邑,降了宁寿的爵位,不过是因为她选择了晋王罢了。
可她和建昭帝做了几十年兄妹,哪能看不出建昭帝的心思?这天下到底是皇帝的,不是她郭氏的,她不紧跟在皇帝身后,跟她一个土埋到脖子的老太太身后搞风搞雨,不是嫌死的不够快么?
她斜睨了晋王一眼,“静妃娘娘不是现成的例子吗?”若不是江氏被禁足,只怕晋王也不会回头来找自己
“父皇亲口告诉我,等翻年便会将母妃重新升回贵妃,”晋王对建昭帝对江静妃的感情还是很有信心的,别看他现在身边全是年轻的小妃嫔围绕,但那些连孩子都生不出的女人不过就是个玩意儿,而且这些女人来了又去,哪个能得宠过一年时间?
静安长公主心中一突。建昭帝对江氏有多宠爱她是亲眼见过的,那是和朱皇后郭皇后完全不同的情景。当年若不是有规矩拦着,只怕根本没有后头方皇后什么事。她依稀记得,连方氏能坐上那个皇后之位,靠的都是江氏的进言。
他们还生了一儿一女,再想想秦王和五皇子在建昭帝心里的位置,静安长公主的心又动了。若是搏上一搏,她和子女的未来就是另一种可能。
“你说复位就复位?”静安长公主面上越发的不以为然,“既是过年之后就能复位,那你为什么不等贵妃娘娘出了揽秀宫之后亲自为你操持此事呢?”
晋王还想借着这桩婚事让江静妃出揽秀宫呢。而且万一那个时候秦王回来了呢?“侄儿和您说实话吧,我怀疑太后娘娘也相中了李姑娘。”
静安长公主冷嗤一声,“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小丫头,居然这么招人眼?可见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所以你是想在秦王回来之前将这件事砸实了?”静安长公主心里不耻,口里却是另一番考量,“沈芊雪可是前车之鉴,他们这些读书人家可不像那些勋贵好调弄,小心再搬了石头砸自己的脚!”
晋王心知静安长公主已经意动了,桃花眼里满是笑意,“别家兴许会,但李家是绝不会的,且不说沈芊雪到底是怎么死的还有待商榷,便是世家有这样的规矩,李阁老也绝不会让李澍唯一的骨血没的了。”
这也是他为什么盯着李庭兰不放的原因,只要将李庭兰抓在手里,就等于是将李显壬,甚至整个商丘李氏都握在了手里。
想到谢寒雨曾和自己说过的李庭兰的嫁妆和阁老府的家产,晋王忍不住唇角上扬,只要这一局做的好,他就可以财色兼得。
“你这个孩子还真是心狠,”静安长公主看着晋王微翘的薄唇,人都说唇薄者无情,看来是没有错的,“你明知道宁寿对你的一片痴心,却让她去做这样的事,是要逼死她吗?”
晋王的计划里是让宁寿县主绊住郭琪,那丫头太精明了,又时常进宫,若她在李庭兰身边,只怕他们的计划不好施展。
晋王要用静安长公主,自然要将利益摆在前头,“宁寿对侄儿的情谊侄儿哪里敢忘?只是,嗐,不怕和姑姑说实话,若表妹想和侄儿相伴一生,那她那个脾气真的是得收敛一二。”
静安长公主叹了口气,晋王的话她无法反驳,若晋王只做个王爷,那女儿的脾气不是什么大事,但若晋王要更进一步,后*宫之中将来面对的又是首辅的孙女,晋王又不是真心喜欢女儿,她那个脾气真的会给她招灾的。
“我会好好教她的,即便此事能成,那小妮子可还没及笄呢,你府里总不能不进新人吧?我瞧着那个李侧妃也不是什么明白人,”静安长公主话说的含蓄。
晋王立时道,“侄儿也是实在没办法了才想着走这一步,只要李显壬肯出面让父皇为我们赐婚,那这婚事怎么也得三年之后才举行,侄儿这府里必定是要有一个能掌事的侧妃的,只要姑姑和表妹愿意,侄儿亲自和父皇说。”
第120章 V章
静安长公主这才满意的点头,只要女儿做了侧妃,那以后四妃之位稳了。她自然也会水涨船高成为大长公主,以后和女儿互为依仗,驸马和儿子的前程也就有了,“唉,谁叫我是看着你长大的,心里一直将你当儿子一样。”
静安长公主拍了拍晋王的肩膀,“我会和宁寿好好说的,便是宫里,我在那里长大,也不是一点儿人脉都没有的,若有什么用得上姑姑的你直管遣人来说。”
晋王闻言大喜,一揖到地,“侄儿谢姑姑大恩。”
静安长公主幽幽的看着晋王,半天才道,“珩儿,姑姑可是将一家子的身家性命都交到你的手里了。”
晋王此时也是眼眶微热,他都这样了静安长公主还肯帮他,他怎么会不感动,“姑姑的恩情侄儿一辈子也不敢忘。”
一辈子也不敢忘?这世上最靠不住的就是君恩了,想当年她的皇兄也是这么向孝仁太后和靖安侯行礼的吧?“去吧,去见见宁寿,她这几个月茶饭不思的,人都脱了相了。”
李庭兰看着李显壬递过来的厚厚一只信封,“您说这是秦王殿下寄来的?”他这是想做什么?
李显壬其实也是有些尴尬的,但这未婚男女书信来往是犯了忌讳的,他这个做祖父的怎么能不事先过个目?而且秦王派来人的直接将信送到他这里,不就是这个意思吗?
“那个,秦王殿下让人直接将信送我这儿来了,我还以为是有什么军机大事呢,原来就是写所见所闻,”李显壬想想也觉得没什么,正好孙女想知道外头的事,只当是游记了,“我瞧着秦王还是有些想法的,虽然行事上有些偏颇也有些过于激进,但乱世用重典,他走的路子也算不得错。”
相似小说推荐
-
每个世界都想换男友(兰桂) [穿越重生] 《每个世界都想换男友[快穿]》全集 作者:兰桂【完结】晋江VIP2024-3-20完结总书评数:1565 当前被...
-
请勿观赏(青色羽翼) [无限流派] 《请勿观赏[无限]》全集 作者:青色羽翼【完结】晋江VIP2024-03-28完结总书评数:42869当前被收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