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史蒂文刚入住「沼泽旅店」,大伙瞧着他身形高壮,以为他是打猎能手。
没想到史蒂文战绩平平,而他一贯独自进入森林,也不找人学习提升狩猎技巧。
久而久之,一种固有印象形成了。史蒂文的标签是『又菜又爱自己玩』。
阿卡曼:“也有一个多月没见到他,上次见面好像是去年12月初吧?”
莫伦对比露娜提供的时间点。
两人分手是12月15日,她说史蒂文最后一次去艾坪森林是12月1日。
莫伦问:“史蒂文身上有没有发生过和蚂蚁相关的事?”
“啊?”
阿卡曼听得迷糊,“什么意思?森林里最不缺蚂蚁,什么叫做与蚂蚁相关?”
莫伦:“比如说涉及死亡、危险、诡异传说之类的。”
阿卡曼:“就像一团蚂蚁围攻人类,把人啃得只剩骨头?”
莫伦略迟疑,她知道一些攻击性强的蚂蚁。
比如行军蚁、子弹蚁,但都是亚马孙河流域的动物,总不会入侵伦敦郊外了吧?
莫伦:“艾坪森林出现过这类强杀伤力的蚂蚁?”
“当然没有。”
阿卡曼就是没见过,才会觉得这个问题有点离谱。
“我在艾坪森林采了十年蘑菇,别说蚂蚁杀人,就连蚂蚁杀鸡也没见过。这里的蚂蚁都很普通。”
史蒂文打猎普通,森林的蚂蚁也普通,那有什么是不普通的?
麦考夫:“近一两年,森林有发生过不普通的事吗?不是猎到稀有动物,是那种叫人弄不清真相或古怪到不能解释的事件。”
阿卡曼摇了摇头,随后又不确定地说:
“没有两位说的这种不普通,但去年十一月末发生了一起惨剧。来森林练习打猎的詹姆斯父子,进入棕熊冬眠的洞穴,被它袭击后吃掉了。自从艾坪森林对外开放,第一次发生冬眠的熊醒来吃人,这算普通吗?”
人类入侵了熊的地盘,不管人有意无意,被熊攻击不是稀奇事。
说它正常,但又有古怪。
莫伦抓住一个疑点。“父子俩被熊吃掉了?具体是什么吃法?尸体只留一半?只有骨头?骨与肉都没了?”
谈论这个话题多少有点影响食欲,阿卡曼放下了刀叉再细说。
“去年11月,詹姆斯一家五口来到艾坪森林,夫妻俩带着两个儿子与一个女儿。最开始是詹姆斯太太发现不对劲,丈夫与二儿子说好天亮回旅店,早餐时间后仍旧不见人影。”
如今,艾坪森林没有政府派驻的巡警队,是附近教会、居民、商户与猎人们自发组织护林队。
詹姆斯太太怀疑丈夫与儿子失踪,寻求护林队的帮助。
护林队开始寻找,出动猎犬辅助。找了一天一夜,总算找到一条左胳膊与一串棕熊脚印。
“詹姆斯太太认出那只胳膊是她二儿子的。护林队跟踪棕熊脚印,进入一个适合熊冬眠的山洞。洞内发现了熊的毛发、大量血迹、被打空的属于詹姆斯的猎枪,以及地上有十发弹壳。
从环境判断,是父子俩闯入洞穴后被熊攻击。他们开枪反抗,但失败被杀。
巡查队又找了十七天,没找到杀人的棕熊与两人尸体的剩余部分,只在森林边缘看到熊脚印。推测熊把人吃掉了后,换地方冬眠了。”
失踪案到此结束。
当时也引起艾坪森林一带的轻微恐慌,担忧吃过人类的棕熊会突袭森林附近的人类村庄。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没有再听到任何熊出没的消息,小规模的担忧与紧张气氛很快散。
莫伦听完,总结一句话:“死不见人尸。”
阿卡曼无奈:“人被熊吃了,真没法找尸体。”
莫伦:“要怎么解释找不到一根骸骨?骨头都被熊吃干净了?”
阿卡曼只能猜测:“也许是其他肉食动物闻到腐肉味道,把残肢也彻底分食了。”
麦考夫:“活也不见熊。”
阿卡曼坚信熊是存在的。“虽然没人亲眼见到棕熊,可除了足迹与毛发外,我们还有其他证明。”
当时,一支去抓蛾子的野营队表示,事发当晚22点左右,隐约听到远处传来野兽叫声。
阿卡曼拿出自制地图,指出了露营地与出事山洞的大致位置。
“两个地点的直线距离约一百五十米。野营队五个人都听到隐约巨响,他们事后回想,那应该就是愤怒的熊叫。”
夜晚,远方隐约的熊叫?
莫伦与麦考夫互相看了一眼,都对这个声音的真实来源有所猜疑。
有没有一种可能,隐约巨响其实是爆炸发出的响动?
麦考夫立刻决定,“今夜就去出事的冬眠熊洞。”
莫伦赞同,转而问阿卡曼,“到山洞要多久?”
阿卡曼不解两人为什么执着勘察山洞。护林队在那片区域来回搜了二十天,什么异样也没找到。
他作为向导,把该说的都说了,不再反驳客户的需求。
“我们要走安全路线,还要节省体力,是先骑马再步行。白天只需五十分钟,晚上光线不好,必须放缓速度,单程不超过一个半小时。”
三人吃了饭,向旅店租了马。
18:30,阿卡曼再叫上助手安迪,一行四人进入森林。
得益于阿卡曼的带路,这一路走得很平顺。
没用一个半小时,只走了73分钟就到了山洞。
“熊吃人”距今有51天,山洞里的搏斗痕迹早就被护林队清干净。
不留人血残余,防止其他野兽嗅到后也产生随意攻击人类的习惯。
洞内潮湿,地面泥与水混合,没有近期人类活动的足迹。
阿卡曼:“以前,这个山洞附近就不常有动物出没,猎人们也不怎么朝这个方向来。熊吃人发生后,来的人更少了。”
从外部可以看出山洞不深。
进入后,只有一个弯道,走十三米就到底了。
越往里走,洞高越来越低。尽头,洞高只剩2.3米。
麦考夫仰头,这个高度,他抬手能撑到天花板。
再说岩洞尽头的这块岩壁,最宽处一米,呈现不规则的形状。
从上到下,岩壁与整个山洞似浑然天成的一体。
四周的石块纹路、裂痕、缝隙也自然到几乎不带任何人工痕迹。
——除了两个位置。
距离岩壁半米,地面有三个大小相同的圆形黑点,能被一只脚掌覆盖。
站在这个位置抬头去看洞顶,顶部岩石有能被一只手掌覆盖的“一点三横”图像。
圆点也好,线点图也好,似洞体岩石自然生长的斑纹。
一般情况下,山洞光线黑暗,很容易忽视它们的存在。
莫伦却无法忽视它们,凝眸打量两处石斑。
从电报摩斯码的角度去看,「」代表了S,「- - -」是J。合在一起就是JS,是乔治史蒂文的电码签名。
麦考夫显然也注意到了这点,“史蒂文身高1.84米,他抬手能触碰洞顶。”
阿卡姆与助手安迪听不懂两人在打什么哑谜,手能碰到洞顶岩石又怎么了?
麦考夫先伸出右脚,踩向地面三个圆点,地面没有反应。
他又抬手触碰顶部石斑,头顶也没有动静。
助手安迪忍不住说:“石头是推不动的。”
麦考夫手脚并用,上下同时一起用力。
这次,他感觉到石块在轻微移动,是头顶的那块在凹陷。
“咔嚓、咔嚓”,链条滚动声起。
很快,堵住去路的前方岩壁动了。它缓缓下沉,露出黑漆漆的地洞入口。
“我的上帝!”
阿卡曼不敢置信地走到洞口前,举着煤气灯往里探了探。
前方没有光亮。
这条狭的长坡道缓慢向下,不知通往何处。很窄,每次只能进一个人。
助手安迪也傻眼,“我从来没听说艾坪森林有这样的密道啊?!詹姆斯父子该不是闯入密道,被杀了吧?”
莫伦问:“詹姆斯父子多高?”
阿卡曼与安迪都参与过搜救,但过了一个多月,记不清具体数据。
阿卡曼:“詹姆斯比较矮,他的二儿子大概和我差不多高。都有一米八,伸手能碰到洞顶。”
小詹姆斯具备开门的身高条件。
这样一来,失踪父子极有可能不是被熊吃到不剩骨头,而是误触或发现洞壁异样,闯入地洞后被灭口。
现在,要走一遍失踪父子走过的路了。
地道是否存在别的出口?里面有没有人?建造者会不会刚巧现在回洞?
这些都是未知。
四个人肯定不能全部进去,两个在地面,两个到地下,这样最合。
下洞有风险,留守更需随机应变。
“安迪,你留下守着。”
阿卡曼安排好助手,不确定地看向两位客户。
照常,他会对男士说一起下洞。今天接单却是走了汉姆律师的关系,主要委托人是海勒小姐。
莫伦微笑:“福尔摩斯先生,您辛苦地开启密道大门,不如在地面休息片刻。我先下去转一圈,为您探探路。”
麦考夫也微笑,“谢谢您的关心。”
这是关心?
才怪!分明是质疑他的勘察能力,生怕他错过某些线索。
麦考夫一眼看清真相,因为有同样的想法。
“我丝毫不觉得辛苦,何况做事要有始有终。是我开了门,那就要完成探路工作。”
莫伦确实在怀疑。两人认识不超过十二个小时,凭什么相信对方呢?
如果地下存在误触就会自毁的机关,第一次下洞也可能变成最后一次下洞。让别人去查,万一遗漏了什么呢?
所谓的“有始有终”论,简直是歪邪说。
莫伦上下打量麦考夫。
这人能开门就是占了身高优势。比她高,了不起啊!
麦考夫微微扬起下颚,依旧保持礼貌微笑。
明明什么都没有说,但眼神表明「不好意思,高是就了不起」。
“哈哈,两位都很有冲锋精神。”
阿卡曼讪笑,感觉到气氛微妙。
他颇为熟练地建议:“不如这样,石头剪刀布,一局定输赢。赢的人下洞,输的人看守。”
我与妻子遇到小争议,就通过这种和谐方式决定听谁的。
后面这一句话,阿卡曼当然不会画蛇添足地说出来。
莫伦与麦考夫看向对方。
眼下必须抓紧时间,不可能僵持着,那就把决定权交给运气。
两人都点了头,表示同意这个方案。
阿卡曼:“准备好。我倒数三个数,两位出拳。三、二、一!”
这是在做什么?这次的客户真让他看不懂,脑子好使但多少有点反常。
莫伦与麦考夫必须闭眼,否则容易陷入观察对方,预判对方的预判。
到时候说不定会出现平局、平局又平局的无限循环,那就没完没了。
为什么不能索性一起下洞?
阿卡曼作为向导都没有这样提议,是有原因的。
今天刚接触,客户们不可能完全信赖向导们,各留一人在上面相互制衡。另外,万一地面有突发状况,留两个人也能相互帮助。
这次,莫伦与麦考夫只能单纯比拼运气,才会最快的分出胜负。
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尤其是踏入未知地道,好运是确保顺利返回最后一道保障。
莫伦出了「布」。
麦考夫出了「剪刀」。
随着阿卡曼的那句“我宣布,福尔摩斯先生获胜”,两人睁眼。
麦考夫微笑,他保证笑得很谦虚。
“看来上帝稍稍眷顾了我。海勒小姐,您也不用失望。等我在下面转一圈,上来与您轮换。”
莫伦:这话说得没毛病,就是听出了一丝炫耀。
她不免发散思维,难道雷斯垂德那小子真有点东西?被他说中了,福尔摩斯先生这次自带幸运值?
莫伦也微笑,“那就祝您探路顺利。”
她保证祝福是真心的,绝对没有脑补对方可能误踩屎坑,没有危险却难逃恶心。
麦考夫用弟弟心爱的放大镜发誓,就算他喜静不喜动,也绝不会在这条地道内翻车。
不废话,阿卡曼与麦考夫清点了装备,立刻进洞。
不着急往前冲,先观察门后的情况。
没有外露的机械结构,但入口墙面有一处凹陷。
与附近的石壁比较,这个凹陷表面较为光滑,是时常触摸留下的痕迹。
按压它,发现下沉的机关门缓缓升起。
再次按压,升到一半的机关门又落了下去。
很明显,这是内部启动石门的开关。
确保出口通畅后,两人提灯正式进入地道。
莫伦站在洞口,最后对两人郑重地说:
“不论地下是什么情况,请在一个小时内回来,来不及探查的区域就留到第二轮。”
必须限定时间,而到点不见人就下洞救援,没什么比探洞者活着回来更重要。
麦考夫不再假笑,严肃地点头。“我会守时。”
说完,他与阿卡曼转身向黑暗深处走去,越走越远。
莫伦目送两道身影彻底消失在视野范围内。
转头看向助手安迪,“别傻站着,我们也做些能做的事。”
“啊?”
安迪刚刚经历了密道显形与奇怪争锋,脑子有点反应不过来。“我们还能做什么?”
莫伦指向洞口,“你先守在洞口,留意洞内与四周有没有异常声响。我绕着山洞外围走一圈。”
不走远,就近观察。
适才关注洞内情况,尚未仔细勘察外围。
安迪迷惑,“山洞外侧能有什么特别的?”
莫伦:“听阿卡曼先生说,以往来这里狩猎的人不多,因为动物不常出没。”
安迪点头。
莫伦:“为什么呢?同在艾坪森林范围内,气候是一样的,又都是林区地势,这里为什么动物较少?”
安迪无奈摇头,他又不是动物学家。
“我协助阿卡曼表叔采蘑菇,只知道这里的植被少。我猜是因为食物少,动物就来得少?”
“很朴素的逻辑,你说得也没错。”
莫伦想弄懂更深一步,为什么植物少呢?
与地质相关吗?是有地下暗河,暗流里有不利植物生长的元素?
她先绕着山洞转了一圈。时而抬头看看树,或蹲下看看杂草。
还捡起树枝,撩几下别的枝丫。又用纸袋采集了土壤与连根植株,装入背包中。
安迪仿佛看到隔壁家孩子在招狗逗猫。
这种闲到无聊的举动,莫伦居然整整玩了25分钟。
安迪差点看困了,忽听对方问话。
莫伦:“你有没有觉得这里太安静了?”
“安静?这很正常。”
安迪说,“熊吃人事件发生后,大家都尽量不在晚上入林。这里又不常有动物出没,当然会安静。”
“不,你仔细听。”
莫伦说,“就连虫鸣也很少。这一路走来,你没发觉靠近山洞后,蚂蚁明显变少了吗?我转悠了近半小时,没看到一只蚂蚁,这也正常?”
安迪反应过来,是有点不同寻常。
莫伦挥动树枝,挑开一拨杂草。“你来看看,土壤上有什么。”
安迪提灯走向山洞口的草丛。
把杂草拨得更开了一些,发现根系位置的土质掺杂了灰白物质。
捻起一撮灰白物质,凑近细看,他不确定地说,“像是水泥?”
“就是水泥。”
莫伦又往北侧走了十米,再指向一棵大树根部。“再来看看这里的土质。”
安迪在树根前蹲下,发现树皮与土地接触部位有过旧伤。
那里也有一小撮土质很奇怪,泛起金属的银白光亮。
安迪更迷糊,“有人把液态金属浇在树根附近?为什么啊?”
安迪发现了,今夜他说出口的「为什么」似乎比一年都要多。
莫伦:“拿铲子,我们把这两个位置挖开,看看下面究竟有什么。”
一人一块地,对着泥土开挖。
约五分钟,铲子上传来的触感发生变化。不再是挖到泥,而碰到了略坚硬的物质。
为了不损坏不明物体的结构,绕着它挖了一圈。
当山洞里传来阿卡曼的那句“我们回来了”,洞口的挖土进度也接近尾声。
“我们在洞口。”
莫伦朝洞内回答一句,手上的动作不停。
她与安迪把挖到的土块搬到地面。
相似小说推荐
-
杰哥暗恋破防实录(肆) [BG同人] 《(综漫同人)杰哥暗恋破防实录》作者:肆【完结】晋江VIP2024-12-14完结非v章节章均点击数:9255 总书...
-
第六大队致富手册(木木艮) [穿越重生] 《第六大队致富手册[七零]》作者:木木艮【完结+番外】晋江VIP2025-1-12完结总书评数:160当前被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