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家有童养媳(长袖不善舞)


进入七月之后,那炽热的太阳仿佛要将大地烤化一般,整个世界都被笼罩在了滚滚热浪之中。
这是一年当中天气最为炎热的时候,就连鸟儿也懒得飞翔,只是静静地停歇在枝头,偶尔发出几声慵懒的鸣叫。
便是在这样的日子里,夏敞陪着马氏,带着苗儿回了玉田,他们直接去了城北的宅子。
香穗跟着春妮正在酒坊里制曲,城北宅院那边过来一个婆子去永福巷知会。
永福巷只念儿一人在,她便让那婆子来酒坊这边知会香穗一声,吩咐完就给了她十个铜板,让她回去的时候吃盏香饮子消消暑。
香穗跟念儿到城北宅院的时候,马氏他们的行李都已经卸完了,香穗拉着念儿往主院走。
她们刚进了主院的门,就看到竹翠带着苗儿在院墙边儿上的那棵大槐树下玩。
“苗儿。”
香穗惊喜地喊了她一声。
苗儿转身见是香穗,玩得小脸儿红扑扑的她就笑着跑了过来。
“阿姐,念儿姐姐。”
竹翠也笑着快步走了过来,她高兴地向着香穗跟念儿蹲身施礼,“姑娘,念儿姑娘。”
香穗怀里抱着苗儿,念儿笑着说:“一路上热吧?”
竹翠笑着回:“还好。”
竹翠回了念儿的话,抬眸看跟在她二人身后,提着食盒的绿竹,喊了声:“绿竹姐”
这边主仆几人在见礼问候,堂屋里马氏已经等在了堂屋门口。
香穗抱着苗儿走过去,放下苗儿跑过去拉住马氏的手,“阿娘,没想到你们能这个时候来,这个天儿多热啊。”
多热都得回来啊。
马氏笑着看向安静地站在一旁微笑的念儿。
念儿正笑嘻嘻地望着香穗跟马氏,见她看过来忙蹲身见礼。
马氏抬手拉起念儿,“进屋来吧,外面热着呢。”
她们在堂屋里坐下,绿竹将食盒打开,从里面端出好几碗还微凉的香饮子跟一盘绿豆糕。
“阿娘,喝些紫苏饮子消消暑。”香穗给她娘还有苗儿一人递了一碗,还将在屋里收拾行李的红桃跟绿梅都喊出来喝香饮子。
外面热得人都要化了,坐在阴凉的屋里喝着香饮子,真是无比惬意。
苗儿喝了很大一口,她喝不惯紫苏饮子,小眉毛不禁微微蹙起。
香穗偷笑,拿了块绿豆糕递给她:“苗儿吃绿豆糕吧,也清凉。”
苗儿接过绿豆糕坐在香穗身边慢慢地吃。
喝过香饮子,红桃跟绿梅过去将最后几件衣裳放进柜子里,行李总算都收拾好了。
院子很大,住的人又少,显得院子里很安静。
这屋里因着使人日日打扫,且一直通风,屋子里干净没有霉味,一点儿不像是长久没有住人的院子。
“你大哥挺能干的,还知道买了使唤的人回来。”
马氏如是说,香穗笑着点头赞同。
马氏突然又说:“我们这次回来让你大柱哥也跟着一起回来了。让他回来尽量帮帮你,铺子确定下了吗?”
香穗点头,“酒铺子那边刚整好,大哥正安排往铺子里运酒呢。”
马氏欣慰地笑了,香穗有了两个哥哥帮忙,她这边能好很多。
“如此也好,让你大哥跟你大柱哥去忙酒铺子里的事去。一个小女娘总是干这些男子们做的事,娘也担心。”
马大柱跟春妮成亲的日子在九月,如此也没有多久了,她本来也准备让他提前回来,这时候回来也一样。
酒坊还没有开业,那就让他跟大哥去整吧。
若是事事亲力而为,她得多累啊。
她之前的打算是,有空她跟春妮一起制曲,酿些自己一直想酿的酒。
香穗笑着对她娘说:“这时候回来刚好。”
香穗跟马氏两个人说话,念儿就坐在旁边静静地听着,她手里拿着个帕子时不时帮苗儿擦擦满是糕点屑的小嘴儿。
马氏问:“念儿,你娘跟你阿婆都还好吧?”
念儿笑了笑,回:“上次跟着一起回去看了她们,她们都好。”
身体康健,无病无灾,就是最好了。
马氏说:“你认干亲这事,总要给你娘说一声,明儿我使人回去请她,给她说说这事。”
马氏如此说,念儿乖巧地轻轻点头。
“在临阳时,竹翠一直都是跟你做伴儿的,这次回来也让她跟着回来了,以后还是让她跟你做伴,一起做做嫁衣。锦缎布匹我也给你带回来了,一会儿你们回去的时候放马车上带走。”
念儿小脸儿微微泛红,又羞又感动,她手里拿着帕子扯呀扯,最后才轻声说:“多谢婶子为我想得周全。”
马氏微微一笑,“念儿,你在我身边几年,婶子是将你当女儿看的,如今你跟满仓成了好事,那可是亲上加亲,婶子心中欢喜,你可别跟婶子客套。”
念儿露出个大大的笑容来,狠狠地点了点头。
娘几个坐在堂屋里聊天,香穗没有听她娘说起石头跟岩儿,一问才知道,石头因着要进学就留在了临阳,而岩儿自告奋勇留下来陪他。
香穗心道:岩儿跟石头从小一起长大,他们两兄弟感情真好。
香穗想想很欣慰。
马氏见香穗笑得欣慰,随口解释了一句:“待满仓跟念儿成亲的时候再让他们回来。”
婶子也太不把她当外人了,有什么说什么,惹得念儿小脸儿一直红扑扑的。
李满仓一个男子将家里打理的很好,灶房里什么都齐全,灶娘做了两桌子饭菜为主人家接风洗尘。
香穗跟念儿自然也被留下来用饭。

第247章 感激
城北宅院里有许多院子,自然有香穗的房间,可因着念儿不方便住在这里,香穗便陪着她回了永福巷。
今日,马氏要邀念儿娘过来谈念儿认干亲的事情,因而,一大早,香穗跟念儿就又来了城北。
她们过来的早,用过早饭之后天还清爽着,香穗跟念儿就带着马氏去逛了逛家里的院子。
看了一圈院子,马氏蹙着眉头说:“院子虽多,有一半是偏院,主院后面的这个院子虽然规整,院子有些窄了。”
香穗不知道她娘为何这样说,笑着没有接话。
走了一会儿,太阳就毒辣了起来,马氏就带着他们回了主院。
苗儿不知道从哪里找出来一些投壶的东西,让竹翠搬到大槐树下,跟她一起玩投壶。
红桃去了灶房那边,端过来一碟绿豆糕,她将绿豆糕跟茶水送上,随后就带着绿梅出了堂屋。
茶水壶里是用开水泡上的豆蔻水,需得在茶壶里面泡一会儿。
这会儿大家也才刚吃过饭,也没有吃糕点的心思。
马氏就笑着对念儿说:“念儿,之前在临阳,婶子也没有教你一些持家之道。以后这偌大一个院子的人都得你管,你现在开始可得学着些。”
听闻此言念儿心中紧张,她有种婶子突然变成了婆母的感觉,她莫名地结巴了一下,“我,我尽量努力。”
马氏转眼看向香穗,笑着说:“你也得好好学学。”
香穗叹息一声:“若是以后能跟大哥他们住在一起多好,家里的事只要念儿姐操心就行。你看看咱们也没有多少人,挨着的这两座宅子都那么大,住起来空荡荡的。”
马氏听香穗这样说,但笑不语。真是个孩子,家里的人那是慢慢变多的。
念儿觉着香穗说的没问题,围着院子逛一圈都要差不多一盏茶的时间,而以后这院里也就两个人住,着实空荡。
如此想着,念儿耳朵尖儿微微发热,她都在想些什么啊。
豆蔻水该差不多了,为了掩饰自己心中的胡思乱想,她忙站起来帮着几人倒水。
“夫人,客人到了。”
念儿刚将一盏豆蔻熟水端着放到马氏跟前,站在外面的红桃向屋里的马氏通禀了一声。
马氏听闻,就笑着站了起来,她走去堂屋门口,就看到穿着一身褪了色的窄袖半长褙子的念儿娘走了进来。
念儿娘进了院门,就看到了堂屋门口迎出来的妇人,她穿着一身轻盈的锦服,头发梳得光洁,低矮的发髻上带着素色的发钿。
脸上无妆,皮肤光洁透亮,她望着自己微笑,只有眼角带着一丝细纹。
这是马氏啊,她怎么看起来比在柳林村的时候看着还要年轻?
在念儿娘看来,马氏算是念儿的救命恩人,其他的先不说,这个活命之恩,念儿娘是要好好谢谢她的。
念儿娘往前快走几步,扑通一声跪在了马氏的跟前。
马氏脸上的笑容被惊吓地无影无踪,反应过来忙上去搀扶她。
“嫂子,你这是干什么,快起来。”
念儿娘顺着马氏搀扶的力道站了起来,她拉着马氏的手,哽咽着说:“她婶子,幸亏念儿当年遇到了你们。如若不然……”
她哽咽着说不下去,吸了吸鼻子又说:“我心中感激,当然要诚心诚意地感谢你。”
“好,你的感谢我收到了。”
马氏拉着念儿娘进了堂屋的椅子上坐下,她掏出一张手帕子递给她。
念儿娘一看这手帕子丝滑柔软,伸手推了推,从自己袖间掏出来一张粗布帕子擦了擦眼泪。
香穗倒了盏豆蔻熟水端到念儿娘跟前,念儿娘笑了笑,伸手接了过去。
她喝了口,感觉一口甘甜。
念儿娘笑了,眼角的皱纹深深的,一瞬都显现了出来。
马氏望着眼前的念儿娘,她心中无限感慨,念儿娘比她还小几岁呢,只因她嫁给了比李大田大了近十岁的李老栓,她才成了嫂子。
可如今,念儿娘脸色蜡黄,脸上的皮肤松垮垮的,眼角,嘴角的纹路都很深,看着倒是比她大了许多。
马氏心中很复杂,若是她当初嫁错了人,现如今不知道是个什么样子。
香穗陪着念儿坐在一旁。
马氏等念儿娘喝了几口水之后才开口说话:“今儿让满仓将你接过来,主要是想跟你说一件事。”
念儿娘望着马氏笑,“有啥事,你尽管说。”
于是,马氏就说了要给念儿认干亲的事情。
念儿娘一听都是为着念儿好,她没有不同意的,“这些事,你都做主去办吧,不用跟我说。当初我没有能留下她,让她在外面吃了苦头,已是很对不起她了。如今她有大造化遇到了你,遇到了满仓。我心里感激都来不及,哪还有什么看法。”
她说着,望着马氏轻轻一笑,“她婶子,念儿的事,你都做得了主。”
马氏笑着客气了几句。
两人没用几句话,就将这件事定了下来。
之后,马氏就跟念儿娘说成亲之后六礼的事情,念儿娘没有不点头同意的。
说完之后,马氏将之前让石头帮着写的聘礼单子拿了出来。
“这是我跟侯爷给念儿拟订的聘礼单子,虽说以后要送去严家,现在让穗儿念给你听听。”
马氏说着将单子递到了香穗的手里。
香穗清了清喉咙,打开一一念了起来,什么金钗,金钏,金手镯,绫罗绸缎很多匹。
香穗念的这些东西,除了酒,羊,大雁之外,念儿娘也只是听说过,她听着听着便偷偷地拿着她手中的帕子擦眼泪。
她不知道自己上辈子积了什么德,能让念儿过上这种好日子。
念儿能嫁给李满仓,就是以后都不认她这个娘都行,只要她过得好。
香穗念完了,念儿娘久久没有言语,她眼圈红红的,笑着看了念儿一眼。
这孩子,自小跟着她吃了那么多苦,如今终于到头了。
念儿娘拿着帕子不住地擦着流不尽的眼泪,好一会儿她才站起来,给马氏蹲身行了一礼。
“念儿这丫头以后就交给姐姐了。”

念儿如今很好,念儿娘觉着自己是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乡下妇人。
以后念儿认干亲也好,她跟李满仓的亲事也好,她都让马氏做主。
因而,她一直对马氏说,念儿的事让她做主就行了。
可她毕竟是念儿的亲娘啊。
马氏听了便也只是听了,她跟念儿娘说,到时候行六礼的时候,会托人给她捎话,让她到时候来严家观礼。
念儿娘止不住地点头。
两人很快将事情谈完,半下午的时候,马氏就招待念儿娘吃了一餐饭。
用过饭之后,马氏让红桃跟绿梅抱出来两匹素色的细棉布。
她指着布匹对念儿娘说:“这次回来忙着满仓跟念儿的事,怕是没有时间回去看望七婶子。麻烦嫂子帮着将我的心意带回去。”
说什么没时间回去看望老人家,只不过是找借口让她拿走这些布。
布匹贵,平常人扯布做衣裳也只是按尺扯。
而李家出手就是两匹布,马氏的心意,念儿娘怎能不明白,她很是感激地笑着应下。
家里的收成勉强够一家人吃喝,家中没有盈余,一家人小心翼翼地不敢生病。
更没有闲钱去扯布做衣裳,今日过来,她才发现自己的一身衣裳连他们家中丫头穿的都不如。
到时候念儿跟满仓成亲,即便是作为李老栓的家眷,他们也是要来观礼吃酒的。
为了念儿的面子,她想给家人都做身衣裳。
念儿娘起身告辞,马氏亲自送她出门。香穗手里提着几包茶果点心,念儿手里拿着个小包袱,跟在她们两人身后。
红桃跟绿梅抱着布匹跟在最后面。
还是李满仓亲自送人回去,他已经早早地将马车赶到门口等着,见人出来,忙上前给他娘还有念儿娘打了声招呼。
随后便笑着看了香穗跟念儿一眼。
念儿这两日过来都没有看到李满仓,她不由得多看了他两眼。
李满仓笑着走到念儿跟前,伸手去接她手里的包袱,“我来拿吧。”
念儿柔柔一笑,将东西递给了他。
香穗手里一手提了几包东西,她大哥硬是看不到,香穗翻了个白眼抿着嘴,走去马车旁。
放完布匹的红桃,忙从她手上接过东西。
马氏满脸带笑地跟念儿娘寒暄客套了几句之后,就亲自将她送上了车,口中叮嘱了句路上小心,就退到了一旁。
马氏笑着看了念儿一眼,念儿也微微笑着往前走了几步,她走到马车前,微微仰着头,对她娘说:“娘,车里有个小包袱,那里面是我给宝儿做的几身新衣裳。”
念儿是个乖巧懂事的,可她也太乖巧懂事了,懂事得令念儿娘心疼。
想当初,不正是因为有了宝儿,李老栓才整日念着想将念儿整走。
可如今,在外面受了那样委屈的她没有记恨在心,反而还为他儿子缝了衣裳。
念儿娘听着女儿的话,不禁低下头去,眼眶瞬间湿润了起来。
泪水如断了线的珠子般不停地滚落,她心中感慨万千,既为女儿的懂事感到欣慰,又心疼她所经历过的那些委屈和不公。
然而此刻,千言万语都化作了无声的泪水,顺着脸颊流淌而下。
念儿现在好了,她也不想说些无意义的话,只望着念儿笑了笑,轻声说:“你顾好自己就行,别总操心我们。”
念儿紧抿着嘴唇一言不发。她娘转头就放下马车的帘子隔开了两人。
马车咕噜噜慢悠悠地往前走,念儿一直盯着马车直到不见了踪影。
这日之后,马氏就吩咐李满仓准备念儿认亲的礼物。
因此,香穗的酒铺子那边就余马大柱一个人忙碌。
马大柱这次回来,过不了两个月就要成亲,香穗这边也需抓紧时间帮他赁宅子。
程乾日日见不着香穗,他担心香穗忙不过来,便让石铁过去帮香穗的忙。
石铁曾经跟牙人打过交道,香穗便吩咐他帮着马大柱找宅子。
念儿认干亲的事很快,没有两日夏敞跟马氏就来了永福巷,带上念儿去了严家,奉上各色礼物,念儿跪下磕了几个头。
就这么着,她便多了个阿翁。
念儿认过亲之后,他们就开始问名,纳吉,每次念儿娘都过来了严家,她说了念儿的生辰八字。
合了八字之后,很紧急地就办了纳征之礼。
这次念儿阿婆跟宝儿都来了,欢欢喜喜在严家吃了酒席才被送回去。
六礼走的很快,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李满仓跟念儿的成亲日期就定下了。
为了赶在香穗和程乾前面,他们两个的好日子放在了冬月里。
李满仓跟念儿的日子定下来,一直操心此事的马氏终于舒了口气,将一颗心完全放了下来。
夏敞跟马氏在玉田待了近一个月。
临阳那边只留石头跟岩儿两个小的在家,她心中挂念,打算八月十五之前回临阳。
只做了打算,人还没有动身呢,马舅母王氏在外面不知道听了些什么,就找到了县城里来了。
她带着马二柱,站在城北的大宅子前,问老林:“这是不是李满仓家?”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