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三六九龄)


尽管是在自己家中的书房里,沈持依旧十分谨慎,为避免出意外泄题,写完题目之后,他又将那张宣纸放在痰盂里,倒上喝剩下的茶水,不让除他之外的第二个人看见丁点儿。
做完这一切,又快到每日的上朝时分了。看来今晚不用睡了,他有些乏,只得又打来凉水洗脸,冰凉的井水拍在肌肤上,瞬间驱赶走躯体的怠惰,他觉得自己又很行了。
“相爷,”赵蟾桂听见动静从长凳上醒来——昨晚他陪着沈持在书房窝了一夜,去把他的官袍熨好拿过来,瞧着他家相爷眼下淡淡的乌青说道:“还早,你眯会儿吗?”
看样子沈持一夜都没抽空打个盹。
“不了,”沈持说道:“我不困。”甚至也觉不出有多疲累。
赵蟾桂不再说什么,利索地去备马车。
沈持正要出门时,他妹夫舒兰庆来了,见了他小声说道:“阿池,你上次让我把与周家结亲的列出来,你看看。”
他从袖子里拿出一张单子来,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这些年舒家跟周家的人情往来随的礼单,每回不是娶亲就是嫁女,竟多大二十多门亲事,绝大多数是京城世家,连皇帝的外祖慈乐侯柳家、右丞相曹慈家、刑部尚书刘渠家都赫然在列……
真是嫁娶无白丁,囊括京中大半的权贵之家。
沈持直呼好家伙,果真树大根深,轻易招惹不得。他要这张单子的目的,就是想知晓周家与京城世家之间盘跟踪错的姻亲关系,往后遇事时多权衡几番。
“多谢,”他又说道:“另外恭贺你高中杏榜。”
舒兰庆在今年的会试中考中的贡士,不过位列兴榜之末尾,所幸殿试只排名不刷人,他能博个同进士出身,获取到入仕做官的资格。
沈持为他高兴,确切地说是为他妹子沈月高兴。
舒兰庆文雅一笑:“考了多年总算中了。”他日得个一官半职,也算能安身立命了。
看看天色,他道:“阿池赶紧上朝去吧,我也回去再看看书,准备殿试。”舒兰庆搓搓手,想起殿试,心中不自主地微微紧张。
沈持把那张礼单揣进袖子里:“嗯。”他同舒兰庆一道走出竹节胡同才各忙各的去。
清晨春雨纤纤。
沈持到了皇宫东华门外时恰好遇到了光禄寺卿周六河,冤家路窄,二人对视一眼彼此打了个招呼:“沈相爷早啊。”
“周大人早。”
彼时,周六河已得知他在杭州府的事情搞砸了,本来心中就憋着一股烦躁,此刻看见沈持更火大,但还不得不压着,脸上礼节性的假笑那叫一个比哭还难看,心中不住地骂户部这伙人奸猾,难对付,要是都像董寻那般死了就好了……
沈持玩味地看了一眼他的神情,稳步向上早朝的太和殿走去。
大约官场上的人都格外敏感,他们似乎嗅到了山雨欲来之前的气息,都收敛的言行,是以今日的朝会风平浪静,纵然六部的大员也只有寻常的事情上奏,礼部说了会儿殿试,户部提了几句春耕,工部念叨了片刻今年要修的河道……御史大夫管聃厚道的像被夺舍了一般,从头到尾没说话,难得清闲一回,皇帝愉快地退朝了,临走还带着疑惑瞟了沈持一眼,好似在问:你下蛊了?怎么朕的臣子一个个都哑巴了似的,还怪不习惯的。
沈持:“……”真不关他的事,他什么都还没干呢。
这日黄昏时分回到家中,他想起早上舒兰庆给的单子,从袖中抽出来展开细细看着。
史玉皎瞟一眼他手里的单子:“这是……”好像是个随礼的单子。
他看这个做什么?
沈持:“这是舒家这些年人情往来的礼单,这里面的每一笔啊都跟周家有关系,要么是嫁女要么是娶亲。”
史玉皎眼睛一亮:“看不惯周家了?”
周家的哪个人没眼色惹到沈相爷了,她带人去打他闷棍。
沈持:“杭州常平仓是周家动的手脚。”虽然户部抢先一步,有惊无险,但回想起来难免后怕。
史玉皎:“这招高啊,不像周家能想出来的。”周家么,无非就是靠个女儿当上淑妃才发家的,没这能耐。她拉过他的手心,在里面划了个“曹”字,能有这般城府的,朝中大抵只有右丞相曹慈了:“该不会是他吧?”
沈持微叹了口气:“我也不知道。”
“阿池,”史玉皎说道:“他宦海沉浮数十年,稳稳钉在相位上,手腕了得,你要千万小心此人。”在她的认知里,右相曹慈可不是什么谦谦君子。
“嗯,”沈持说道:“我会的。”他同她一块儿看这份礼单,将与周家有联姻的京城世家大抵过了一遍,暂且心里头有个数。
看完,他将单子重新收好放回袖中,抛开公事,转而问史玉皎:“这两日有没有不适,累不累?”算着她已有差不多三个多月的身孕了,他莫名有点儿紧张。
“一点儿都没有,”她摇摇头:“对了,今儿遇到德妃娘娘了,她还夸我身手矫健轻如燕呢。”
“不过,我好饿啊。”
沈持看她气色红润才稍稍放心,噗嗤笑了:“你坐着,我去灶房给你拿些吃的来。”快到饭点儿了,沈家的灶房里卤好了一大锅猪肘子肉,是赵蟾桂的媳妇儿李氏做的,他一进去就闻到了勾人的香味:“李嫂子,给我捞一块儿来。”
史玉皎爱吃肉,过了头两个月的孕吐后,他便让李氏每天卤些肉放在灶台上,她想吃的时候随时能端出来。
李氏洗洗手拿起勺子给他盛出一大块切片装盘:“相爷,有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沈持瞧了她一眼:“有什么话直说就是。”
李氏犹豫再三说道:“这个月家里见天卤一大锅肉给夫人吃……虽说相爷有银子不怕吃,只是这样吃下去胎儿大了不好生……”
尤其是头胎,孩子重了临盆的时候娘要遭大罪。
她说得没错,胎儿不能长得太胖了,要不然生产那一关难过,这一点儿沈持还是知道的,但他总不能让史玉皎饿着:“……兴许她习武的吃下去都耗用掉了,要不……后面少做一些……”
“可是往后面身子重了也要歇着的不能舞刀弄枪了,”李氏说道:“照咱们老家那边的保养法子,多喝汤才是正经。”
沈持:“……”自家媳妇儿是不喝汤的,只爱吃肉,怎么办。他看着满满的一盘子肉犯愁起来。
忽然灵机一动,他拿了两双筷子回物,干脆,他陪着她吃算了,一人一半,这样她吃的不就少了。
这是后话,世人听说沈相爷一生中曾有过两次发福,据市井之间流传的说法,一次是史将军怀胎十月的时候,另一次也是。还说后来皇帝都看不下去了,赐了他一副宫中轻身的秘方,沈持这才瘦下去。
这些年,孟度这个大理寺丞不是白当的,因日日直接跟差役们打交道,他笼络了不少可靠的心腹,当他要用人时,那些人说道:“孟大人放心,这件事交给咱们,保证不会让他少一根毫毛地押到大理寺。”
孟度取出百两银子给他们当盘缠:“那就多谢了。”那些人往日里受他恩惠颇多,推辞不肯受,他说道:“万一路上遇到麻烦,有钱能使鬼推磨,拿着吧。”差役们听他这么说才收下。
由于大理寺办事的人有钱打通关节,动作又快又嘴巴严,一点儿风声都没走漏,五日后的一天夜里,顺顺当当地把陈世仪带进了大理寺。
孟度提前蹲守在牢狱之中,等陈世仪一到就开始审问,先把口供拿到了手里。陈世仪画押后,他命将这人关押起来,看牢,不准任何人探望。
只等冯遂回京后细细商议了再说。
但周家还是得到了风声,他们自然是不肯坐以待毙的,周六河更是不安,连夜又去曹家拜访曹慈。这一次他虽进了曹家的大门却没有见到曹右相,那人找个由头不再见他了。

周六河在曹慈这里吃了一个好大的闭门羹, 只得揣着满肚子怨气回到家中。
这个时候他还心存几分侥幸——杭州府常平仓又没折银子,没多大个事儿,退一步就算东窗事发, 沈持他们在朝堂上弹劾他,他只管一推六二五, 咬死这事儿跟他没关系,是陈世仪和商人干的, 皇帝又能怎样,还不是多半会看在周淑妃和雍王的面子上,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含糊过去。
顶多叱责他一顿罢了。
预想了一遍后果, 周六河反而不慌了, 他叫婢女上端来酒菜,悠悠然自斟自酌起来。
然而, 这天夜里, 杨回从杭州府飞鸽传书给他,信中说陈世仪可能落到了冯遂手中, 且多半已押往京城, 提醒他若有机会早点下手杀了姓陈的, 让那件事死无对证,以永绝后患。
“这个蠢货,”周六河看完信后将手里的杯子狠狠地砸在地上:“蠢啊……”怎么就落到冯遂的手里了呢。
忙叫来几名心腹家丁,让他们去盯着大理寺, 看能不能找到机会杀了陈世仪。
他的夫人杜氏听到动静, 从里屋出来:“老爷, 这是怎么了?”
周六河一脸不耐:“……没事。”他心道:跟你个妇道人家说了也没用。
“听下人说老爷去了曹家,”杜氏弯腰将地上的杯盏拾起来重新放回几上:“莫不是有事求曹相爷?”
周六河“嗯”了声。
杜氏本想问问何事,但看着他不像是会说的样子, 转而小心翼翼地说道:“老爷,如今雍王殿下长大成人了,他说话办事难道不比曹相爷管用,老爷有事,何不与殿下相商?”
有什么事是找皇子办不成的。
妇人之见,周六河心里嘀咕了句,对她摆摆手:“天不早了,夫人去歇着吧。”
杜氏撇撇嘴退出去了。
周六河又接连砸了几个杯子才去睡觉。
次日,将曹慈堵在去上朝的路上,气急败坏地诘问:“曹相爷这算怎么一回事?”
曹慈装作惶恐的模样:“什么事让周大人如此气愤?”
周六河冷冷哼了声:“曹相爷明知故问。”
曹慈听了一点儿都不生气,反是笑道:“本相岁数大了,记性不好,要是忘了什么事,还请周大人多多包涵。”
周六河被噎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曹老狐狸垂下眼,心中不屑地道:这周家啊,唯一一个长脑子人的是周淑妃……他不再搭理周六河,慢条斯理地挽了下袖子,踱着四方步上朝去了。
把周六河气了个半死。
这日下朝时,遇到雍王萧承彧,他想起杜氏的话,一脸谄媚地迎上去:“殿下。”
雍王淡淡还礼:“周表兄。”
他很少和周家人打交道,甚至都没见过周六河几回,只知此人从从通州知府的位子上掉下来之后,回到京城做了个闲官——光禄寺卿,一直悄无声息的,混吃等死的样子。
“臣最近听到一些风声,”周六河试探他道:“说杭州常平仓有些不太平。”
雍王:“本王也有所耳闻。”他深深地瞧了周六河一眼:“它不太平它的,关咱们什么事儿。”
周六河讪笑了声:“那是,那是。”说完,他看看四下无人,又道:“往后不管殿下听到什么,要记得周家与殿下是一气的,殿下要留心别人使坏,冲着周家来的,多半想把殿下拉下水。”
“听周表兄这么说,”萧承彧眼眸微冷:“杭州府生丝暴涨该不会是你的手笔吧?”
“殿下说的哪里话,”周六河连连摆手:“臣不敢,亦不屑。”说得比唱的都好听。
雍王冷笑:“最好是这样。”说完,他拂袖而去。
周六河摇摇头:唉,此子……怎么就不跟周家亲近呢。
后宫庆春殿。
周淑妃听说儿子给周六河脸色看了,正要打发人私下里去问问怎么回事,一回头,猛然看见儿子萧承彧正目不错珠地盯着她,吓了一跳:“彧儿你……你怎么在这儿?”
“你怎么出来也不穿披风呢?”见他只着一件单薄的春衫,心疼地吩咐宫女:“快拿殿下的披风来。”
萧承彧摆摆手冷然一声:“不用了,听闻西北边关如这般初春日依旧冷风刺骨,儿子有朝一日去了那里,只怕没人给儿子递披风了吧?”
周家这么胡作非为下去,他早晚跟大皇子萧承钧一样,也得被他父皇发配到边关监军去。
周淑妃听到“西北边关”四个字,脸色骤然发白:“胡说什么,”她说完捂着胸口,剧烈地咳嗽起来:“你……”
萧承彧赌气地说道:“儿子不孝,惹阿娘生气了,请阿娘息怒。”音落,一甩袖子,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庆春殿。
周淑妃看见儿子这样,心知周家惹大祸了,她拢在袖中的手不住地颤抖,半晌才缓过来。
当晚,大宫女周龄着人去周家问话回来,轻声说道:“娘娘,周大人……”把常平仓的事说了个大概。
周淑妃拿手指戳了戳鬓发:“这个陈世仪是什么人?”
这么大的事,周六河怎么是怎么找上他的,这人是什么来历。
周龄:“听说他从前是庄王殿下的谋士。”
“庄王的谋士……”周淑妃在心里品着这几个字,过了一会儿说道:“这倒好办了。”
周龄听得云里雾里:“娘娘……”
“你再让人跑一趟告诉六河,”周淑妃跟她咬耳朵:“就说,凡事尽数推给陈世仪,若有人揪着不放,就推给他的老主子——庄王便是。” 这不有现成背锅的吗。
周家要做的就是一口咬定跟陈世仪没有来往,撇清干系。
周龄:“可是娘娘,庄王殿下不是远在边关吗?”
“他在哪儿不要紧,”周淑妃说道:“要紧的是人人都知道陈世仪是庄王府的谋士,家奴。”他从来都是给庄王萧承钧办事。
周龄这才转过弯儿来:“是,娘娘高明。”
“另外再跟他们说一声,要安分,”周淑妃眼眸冷凉:“若再有下次,别怪本宫无情。”多年的后宫生涯告诉她,要是没有过人的手段,安分是才最好的路子。
周龄又应了个“是”,撩起珠帘出去办事了。
当日,沈家。
沈持散值回来也得知了陈世仪的身份——他竟曾是庄王萧承钧的谋士,还真叫人意外。
赵蟾桂:“相爷,他大概是想着庄王完了,翻不了身了,想给自己另寻出路,所以跟周六河一拍即合了吧?”
“或许吧,”沈持说道:“对了,冯大人什么时候回京?”
赵蟾桂说道:“算着还得两三天。”
“你得空去找下孟夫子,”沈持说道:“就说在冯大人回来之前,看好陈世仪,这个人千万不能出意外。”
赵蟾桂:“是,相爷。”
交代完这件事,沈持饮了口茶:“咦,夫人还没回来啊?”
家里太安静了。
“哟,”赵蟾桂说道:“平日这个时辰,夫人该下值回来了。”
沈持起身道:“我出去迎迎他。”
他还没走出家门呢,宫里头来人了,是大太监丁吉:“沈相爷,圣上请您进宫一趟,您请吧。”
沈持才从上书房出来没多久,讶然道:“敢问丁公公是何事啊?”
“圣上方才忽然来了兴致,要在东宫问几位皇子的功课,”丁吉眯眼笑道:“故而又请沈相爷进宫,与邹大人、薛学士一道听听。”
沈持:“……”他都差点儿忘了,自己还领了太子太傅一职,给十皇子萧福满当老师呢。不过,他甫任左相,每日要处理各衙门、各地的文书、大小朝政,的的确确忙不过来,皇帝也知道他挤不出时间,便先让萧福满跟着薛溆识字启蒙——暂且和雍王一个老师,因而沈持还从未进宫给十皇子授过课。
他想着十皇子才开蒙能学什么,师生二人不过是去打酱油罢了。
“丁公公,在下还要问一问,”他又说道:“史将军还在宫里头吗?”
丁吉:“老奴从宫中出来的时候,看见史将军教习完武艺被德妃娘娘请到临华殿说话儿去了,想是要晚些回府。”
“多谢丁公公告知。”沈持换了官袍同他一道进宫。
春日的皇宫里柳丝袅袅,绿烟曼舞。
沈持入宫时,史玉皎恰好出宫,两人对视一眼都笑着说道:“真巧。”说罢,他迈步向里,她继续往宫外走去,沈持很想嘱咐她一句“等我回去一起吃肉啊。”,又思及这要是说出来还不得被笑话死,只好憋着没说。
跟着丁吉很快到了东宫。
皇帝萧敏与几位皇子、大臣齐聚东宫,甚至连皇子的生母,后宫的嫔妃们也被请来,她们坐在屏风后面的一端,正轻声说着笑着。
东宫正堂之中,皇帝高高地坐在上首处,他左边的下首处坐的是皇子们,离他最近的是二皇子赵王萧承稷,右手边是大臣们的位子。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