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快穿之红尘滚滚(碎碎念的猫)


所有人都在制作腐乳和豆制品,忙的脚不沾地,也没人去看青璃教的怎么样,在他们看来,能把自家调皮捣蛋的孩子送出去,有个地方看着就可以了。
每天早上六点到下午六点,村里上到十岁下到四岁,十三个孩子都在青璃这,路过还能听见朗朗读书声。
将西屋收拾出来,摆上桌子用来当教室,屋子刚好能装下所有人,有些挤却很暖和。
青璃采取混合教学的方式,将他们放在一起,按照自身的知识程度划分开,分区域教授不同的东西,当然,在常识认知方面,她是一起教。
因为没人来查看,所以他们不知道,青璃的教学内容根本不分男女,他们还以为青璃只是教女孩认些字,能算算账就可以。
除了基础的《三字经》《千字文》《论语》什么的,生活常识自然地理科学,青璃都会在遇到相关问题时告诉他们。
天为什么是蓝的?
彩虹是怎么形成的?
冰是什么?水有哪些变化过程?
植物的果实是怎么来的?
等等等等,孩子们无论提出什么问题,青璃都能浅显易懂的告诉他们原理。
在上课之余,青璃还会给他们讲各种故事,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滔滔不绝。
不到三天,有孩子的人家发现,自家孩子对青璃崇敬万分,都不用催,吃了饭就往那跑,还感觉懂事了很多,这让所有人又好奇又敬佩。
能搞定这么多孩子,也是本事啊!
这个冬天,代家村过得很热闹,一直到新年前一天才休息。
今年,家家户户都过得喜气洋洋,赚了不少钱,每家都扯了些新布做衣服,又割了些肉,孩子们还领到了两文钱的压岁钱。
青璃的家里摆满了礼物,鸡鸭鱼米面糕点布匹什么的,几乎每家都给她送了东西,表达对她的感谢。
所有人在放下礼物后都会邀请她去一起过年,不过都被青璃婉拒了,就连隔壁三叔代志峰家她都没去。
除夕夜,青璃做了清蒸鱼和炖豆腐,温了一小瓶的米酒。
村子里烛火通明,还有吃过饭的孩子提着灯笼到处跑。
燃灯照岁。
村里的烛火今天会通宵不灭。
青璃的屋檐下被挂满了灯笼,门窗上更是贴满红色的窗花,这是族人帮她弄得,看着很是喜庆。
听着外面的欢声笑语,青璃在吃完饭后也到了村长家门口,那里已经蹲了二十多个人。
大家在分享遇到的各种趣事,时不时引得哄堂大笑,还有开玩笑被追着打的,热闹非凡。
约莫晚上九点多,天上还是飘雪,纷纷扬扬,在烛火里霎是美丽。
“瑞雪兆丰年啊!”
村长感叹了一句,其他人也笑着附和,孩子们追着雪花欢呼雀跃。
平淡又温馨。
过了春节,在初四后,代家村的各种豆制品重新营业,青璃的教学活动也继续,会一直持续到开春。
时间如白驹过隙。
很快就到了三月中旬,小麦到了浇返青水的时候。

代家村的田间地头分外忙碌。
二月份的时候,由族里公账出钱招人挖沟渠,同时全村老少也都一起帮忙,虽然有些艰难但半个多月也从隔壁十几里远的大河挖了一条过来,只不过没有细分到所有田地。
挖了一条大沟渠后剩下的村里人自己就干了,在每一片田地的侧边都挖了一米多宽的水沟,从沟渠中引水灌溉,虽说花了不少钱,但是效果很好。
沟渠路过的地方也跟官府报备过了,都是走的一些无人田地,还付了一部分钱。
对于这种自己花钱修沟渠的行为,衙门很支持,利民利己,还能收钱,所以审批的很快。
如今担水浇地也不用来来回回去井里挑,就近就可以,效率一下就提上来了。
麦田里还开了排水沟,既方便灌溉也防渍防旱。
“璃丫头,需要帮忙吗?你这还有多少?”
地头路过的村长扛着锄头喊了一句,他刚从自家田里出来,身后跟了一家人。
“没事,我这也差不多了!”
青璃直起腰摆了摆手,因为长时间弯着还有点酸痛。
“那行,赶紧回去吃饭吧。”
村长看着已经翻了大半的土地,乐呵呵的回应。
“哎!”
青璃回了一句。
伸了个懒腰,活动活动,青璃挥着手中的锄头继续翻地。
她这片田刚施了肥,闻着还有些臭臭的,不过小麦青绿喜人,青璃直接忽略了这股味道。
早春土壤化冻后就要开始中耕划锄,以达到破除板结、促进根系生长、消灭杂草等目的。
而划锄时做到划细、划匀,不留坷垃,不压麦苗,不漏杂草,所以青璃做的非常细也非常费时间。
其他人也尝试跟青璃一样,不过还是做不到这么细致。
青璃一直忙到下午两点多才堪堪搞完,看着满地茁壮成长的麦苗,心间涌上一股满足感。
无边绿锦织云机,全幅青罗作地衣。
不外如是。
因为还有卖各种豆制品的营生,在忙完地里的活儿后,家家户户都不得闲,因此除了饭点几乎都看不见人,青璃耳边也分外清净,大家都忙得很,没人把注意力放在她身上。
村子里的男孩都被打包送去了学堂,还有四个女孩在帮家里干活儿之余都喜欢跑到青璃这来,听她讲故事帮她干活。
其实也没什么活儿,青璃就带她们进麦地,细致的教给她们千百年后总结出来的经验,也言传身教教她们做人处事之道,等她们长大或许还会教给自己的孩子。
女孩们很喜欢到青璃这儿来,在这里,她们总能听到很多乍听新奇叛逆,细想却很有道理的东西。
而且还能尝到不同的美食!
男孩们则会在下了学堂后跑过来,一群孩子哄闹,让看见的人也觉得自己精力充沛。
一心放在麦田上,这几个月的光照和水分都还不错,青璃满心喜悦的看着小麦苗随着气温上升开始生长。
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眨眼间就到了五月份,麦田里已经能看到饱满的青色麦子。
“璃堂妹,你这麦子颗粒饱满,肯定是个大丰收!”
代阳艳羡的看着青璃的小麦,他明明也学着弄,可效果就是不如璃堂妹这块地。
“还好,种子还差一些,等今年收了,再挑一遍种子,优中择优,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青璃谦虚的笑了笑,已经晒成小麦色的她,一双眼睛璀璨无比,让人炫目。
“看这几个月的情况,年成还不错,估计再等一个月就能收了。”
“除了粮食,卖豆腐赚的钱也不少,爹说回头准备再起个房子。”
代阳笑容灿烂,神情中满是希望和期待。
“那很好啊,建好了我去吃酒。”
青璃眯着眼笑了笑。
麦田里还有好些杂草,从开春到现在,青璃几乎没休息几天,都在松土除草的时间里度过,野草长得太快。
时间一点点过去,小麦由青转黄,风吹过有沙沙的声响,金黄色的麦浪一阵接一阵。
“璃丫头,估计再过几天就能收了,你这麦子还是留种。”
“你这丫头种田还是很有一手,比我们细致多了。”
“这饱满的穗子,看着就喜人。”
村长蹲在麦田前乐呵呵道,他手里捏着一根麦穗,搓下几粒,里面的麦粒还有些湿润没有完全干燥,需要再等等。
这小半年,璃丫头每天都去地里,除草、施肥、浇水不间断,比他们种的还仔细,也难怪能长出这么好的麦子。
他们一直传承的种植手法与璃丫头一比,就感觉少了一些东西,现在看来,璃丫头的种植方法非常有用!
“好啊,等下次播种之前,我这片地再筛筛种子,会越来越好的。”
青璃满口应下,她希望能通过努力,为百姓们带去产量更多的粮食,即便遇上荒年也好过一些。
然而三天后的下午,晴了一个多月的天气突然转变,俗话说“六月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阴云密布有风乍起。
“璃丫头,要下雨了!不能再等了,我看这雨来势汹涌,估计要下几天,今天就收了!”
天气变换的第一时间,村长就找到了青璃,还没说完就看见青璃拿着镰刀准备出门。
“叔公,我刚想去找你呢!”
“我看着天气,估计要阴两天,趁这个时间赶紧收吧!”
青璃神情有些焦急,不过心里却很稳,她卜卦的结果是两天后才下雨,所以不着急,不过不好跟村长说那么确定,表面上还要装一下。
村长也是看天吃饭经验老道的农民,虽然不能准确判断什么时候下,但大概还是能看出来的。
“嗯,我去招呼大伙儿,今天晚上就别睡了!要是淋了雨,麦子就不好了!”
“你先去,我去喊人。”
“志峰!在家吗?”
点了点头,村长急匆匆进了隔壁,青璃也不敢耽搁,快步往田里去。
此时天色已经有些昏暗,好在是夏天,完全不影响视线。
湿热的空气卷携着热风在天地间呼啸,闷热且让人心头沉甸甸的。
青璃进了麦田就开始割,麦穗上的尖刺贴着皮肤还有些火辣辣的。
“快点快点,先紧着长势好的!”
不到十多分钟,就听见身后一阵急匆匆沉重的脚步声,还有村长的吆喝。
“璃丫头,先帮你收麦子!”
夏氏拿着把镰刀,手脚麻利的一手揽着麦子一手挥舞镰刀齐根割断。
“是啊是啊,咱们一起帮忙,快点收!”
旁边传来三婶的声音。
青璃站起身就发现有十几个人已经到了地里,大家手起刀落弯腰收麦,还有人跟在后面,倒下一片麦子就赶紧捆扎好放到板车上。
“那麻烦大家了!”
青璃也不客气,朗声笑道。
除了青璃这片地,还有其他长势好的麦田里都有人在收,昏暗的天空下,麦田了一群人挥洒着汗水抢收小麦。
人多干起来就是快,一亩地很快就收完了,紧接着就是其他家的。
几百亩的麦田,一直收到凌晨两点多,也才收了六十多亩,不过按照这个速度,下雨前应该能来得及。
就这么日夜抢收,中间只睡了两个时辰,在全村人的努力下,终于赶在下雨前收完了所有。
“下雨了!快回去吧!”
推着最后一车麦子,代光宗招呼所有人。

青璃也高声喊了一句,而后推了一把旁边的代阳。
“阳堂哥,快帮着一起推回去,别等其他人了!”
“哦哦哦!”
代阳缓过神,赶紧上前帮着代光宗,代耀也上前帮忙,三个人推着板车脚步飞快跑在小路上,朝着粮仓的位置飞奔而去。
“芳芳,走了!”
招呼了一下旁边一起劳动的代芳芳,青璃拉着她就往家跑。
没跑几分钟。
雨水自天而降,淅沥沥的小雨只下了不到两分钟,紧接着就是瓢泼大雨倾盆而下,密集的雨水在地上砸起一个个水坑,所有人都淋成了落汤鸡,除了青璃和代芳芳。
她们俩跑的最快,赶在大雨下来之前进了屋,也只是湿了衣服表面。
大雨瞬间冲散了闷热的空气,那让人窒息的湿热感也悉数消失,渐渐的,整个村子开始起了一层水雾。
这场雨会下三天左右,之前挖的沟渠也派上了用处。
半个时辰后雨势小了一些,代芳芳回家去了,青璃也简单做了点东西吃,而后就是休息。
她连续三天没好好休息了,感觉胸闷还有些头疼,要好好睡一觉。
下着大雨,天色昏暗,最适合睡觉。
等青璃一觉醒来,外面跟她睡前一样,雨势也没什么变化。
家里还有一些炊饼,青璃也不想出门,索性就热了一下饼蘸着腐乳简单吃了点。
卜了一卦,雨水明天下午就能停,青璃也就没想着了,转而研究开始要种下去的黄豆。
按照去年的种植方法,她再筛出一部分更好的种子培育。
坐在书房的桌前,青璃开始将育种计划一点点细化和完善,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
第二天下午,天气放晴,两点多太阳就出来了。
因为谷仓地势高且建的时候就考虑雨水问题,所以没有出什么问题。
天气放晴后,地面上的积水开始渗透下去,地面快速变干,炎热的夏季要来了。
因着抢收及时所以几乎没什么损失,听村长说隔壁村损失了好些,今年粮价肯定会涨不少。
收好的麦子全都铺在地面上,跟黄豆一样,一部分人工拍打脱粒,另一部分靠碾压脱粒。
青璃的麦子被放在一个区域,与其他人分开,边晒边脱粒,一直忙了一星期,颗粒归仓。
翻土、施肥、按计划将不同品质的豆子种进地里。
青璃这块田已经全部是优质种子,都是她去年收上来最好的,稍次一些的也比其他地里收上来的好,都种进了义田。
优化种子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短时间都种上,需要时间慢慢普及。
好在地理位置还不错,没有遇到无法解决的旱涝,轻微的干旱靠蓄水就解决了。
等到十月收获的时候,青璃这块地的亩产依旧保持着最高产量,比去年还多了五十斤,而且豆子质量很好。
生活就这么平稳进行,冬小麦再种时,义田里已经全部用的青璃的麦种,当然最优的种子还是青璃亲自培育。
粮官来收税的时候还惊了一下,村长将实验出来的亩产报给了县令,起初县令还以为是有人夸大以邀功,结果等亲眼看见满仓粮食时就傻眼了。
再之后就是上报朝廷,在文书中大力夸奖青璃的耕种之法以及培育的优质种子,光那亩产三百斤的产量,就让朝廷震得,而且据说还在优化,要知道以前最好的时候也才一百多斤!
知道消息的所有人都开始打起了主意,各方运作起来。
外面的风起云涌,青璃并没有关注,她在今年的黄豆植株里发现了一个变异的品种。
这个品种可能是这个世界独有,植株高度能到一米左右,生长期比普通大豆长一些,引起了她很大的兴趣。
在留种以后,她就沉迷于研究这种豆子在制作各种东西后有什么区别。
代家村豆腐的名头随着商人传了出去,这里制作的腐乳更是一绝,那是别人仿也仿不出特有的味道,得益于各种豆制品,如今的代家村路更宽房子更好人人都喜气洋洋。
又是一年年关,今年与去年有些区别,县令大人找上了门,来的时候还带着个人。
“璃丫头在家吗?”
村长看见刘氏正在磨豆浆,问了一句。
“在的,今天就没出门。”
这俩人一身绫罗绸缎的,一看就是大人物,璃丫头还认识这种人?
刘氏好奇地瞄了一眼村长身旁两个人,心里思索,表面回答的也很快。
“行,大人,咱们过去吧。”
村长毕恭毕敬的看了一眼两人,而后带着他们到了青璃的院子前。
“叔公,找我有什么事吗?”
青璃正好端着个木盆从房屋里出来,抬头就看见眼前的三人。
“璃丫头,这两位大人是来找你的。”
指了指旁边的两人,村长还有些手抖。
他竟然亲眼看见知府大人,真是做梦都不敢这么想!
知府大人还特意过来找璃丫头,更是对他和颜悦色!
村长现在还有些晕乎乎的。
“老伯,本官跟代姑娘有些事要谈,你看……”
“哦哦,你们谈你们谈,老朽就先走了。”
“璃丫头,好好招待两位大人。”
村长恭敬道,而后转身看向青璃,眼神示意她小心点说话。
“叔公慢走。”
收到村长的好意,青璃轻笑点了点头。
“两位跟我来。”
将木盆放在屋檐下,青璃冲两人不卑不亢点了点头,径直走向书房。
知府看着眼前这个完全出乎他意料的女子,眼中充满了好奇。
“大人,咱们进去吧,下官这侄女就是这样的性子,您别见怪。”
县令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努力想说两句。
“哈哈哈,有如此能耐有些傲气也是应当的,本官不会在意,走吧。”
知府爽朗大笑,紧跟着进了书房。

听着外面县令的称呼,青璃只笑了笑,没有准备反驳。
县令对原主还可以,青璃不介意卖个人情给他。
虽说青璃没有关注朝廷的动向,但从县令大人现在依然稳坐宝座,就能看得出来朝廷最后的态度。
来的这位知府,正是青璃之前半夜造访过得,是坚固的保皇派,中立不站队。
由此也能看出皇帝对青璃这件事的重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