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高考后,条件变成了:
1. 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应届高中毕业生都可以报名;
2. 具有高中毕业的文化程度才可以报名,而且必须通过大学入学考试;
3. 政治审查主要看本人表现,破除唯“成分论”;
4. 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当时,于茵听见外面的欢呼声,过了一会以后,远处山上也传来了震耳欲聋的呼声和号啕大哭声。
这一刻,他们等了太久了,有人从青葱少年等到中年,现在终于等到了。
而这一刻,有人欢喜有人愁。
十年,有多少知青坚持不下去,选择结婚生子,过起了小日子。
有知青和知青结合的,有知青和当地人结合的,不管结没结婚的,都抱着参加高考,回城的信念。
家里鸡飞狗跳的,要闹着要离婚的,有知青请假要回家复习的……
到处闹哄哄的,于茵很庆幸他们一直没有扔下书本,不然,临时抓瞎,书都没有,书店都抢空了。
也有不少人来于茵家借书,有多余的,于茵她们都借出去了,没有就不好意思了,他们还看呢。
也有那不知所谓的,嚷嚷着“你们怎么这么自私,有书也不分享出来,怕我们抢了机会啊?”一个来借书的小伙子,站在于茵家门口嚷嚷。
“我们怎么自私了,我们自己不看,把书给你就不自私了?那不是缺心眼吗?你要高考,我们就不高考了?”于茵看着围在自家门前看热闹的人群,都想从中捡漏呢!
“都散开,就你们这思想,能考上也不一定能去上,觉悟不够。”褚建国最讨厌道德绑架了,一句话,吓得围观的人赶紧散了,还有政审呢!
大伙闹了几天,又消停了。
时间紧迫,十二月开考,现在都十月末了,没几天了。
于茵和卢书睿正常上下班,空余时间就抓紧看书,他们现在主要是查缺补漏。
王文也和卢家都寄来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于茵又开始刷题,卢书睿负责批改。
王姐也很帮忙,尽可能的做事,留更多的时间给于茵,让她看书。
于茵很是感激,人情味十足啊!
过了几天,于茵她们一起报了名,领了准考证。
还好,考点就在他们县,不用太折腾。
据说这次高考,报名的有570多万,最后只录取27万多,千人万马过独木桥也不过如此吧。
虽然说不唯成分论,但实际报考和录取时,据说也有部分人还因政审被卡。但大部分地区是做到自由报考的,许多知识青年及其家庭通过77年的高考得到了翻身的机会。
这些于茵都不关注,她按部就班的复习,和卢书睿讨论上哪所大学,学什么呢。
要不说人比人气死人,还没考呢,有的人已经想着去哪所大学了,有的人还在纠结这题怎么好像没见过呢?
高考,还是比较公平的一个机会,能者上,以至于大伙都一窝蜂的冲上来,至于能有几个人上岸,那就看个人实力了!
第128章 录取通知书到,准备离开
时间不会因为某个人而停止,再想让时间慢点也没有用,考试的时间如期而至。
早上,卢书睿和于茵拿好东西,孩子交给隔壁亦娴姐照顾,两人骑着自行车去考场了,幸运的是她俩在一个考点。
因为之前组织了初考,刷掉一大批人,她和卢书睿过了初考,才能参加真正意义的高考。
第一科语文,于茵答的挺顺的。
出了考场,看见等在外面的卢书睿,一起骑车回家。
亦娴姐已经做好了饭,王文也他俩也在,这几天,褚家成了他们高考后勤点,负责一应事宜。
就这样,紧锣密鼓的考试结束了,几人也累瘫了,不仅身累,心也累。
尤其钱卫国,这里他成绩最差。
“哥,你想好要报哪个学校了吗?”赶回来考试参加的卢书棋问道,这次要是能考上大学,就能彻底的回家了。
“还没研究,我得和你嫂子商量,即使不在一个学校,也不能离得太远。”卢书睿他们之前讨论过,大学就选沪市的,至于专业再研究。
“不急,自己考的怎么样,心里都有数,选个好点的,再选个差点的托底,怎么也不能落空。”这是主要的,他们也不知道下次还有没有机会,毕竟年龄在这呢。
卢书睿说了自己的意见,起身回家了。
“啊,终于结束了!”于茵对着进来的卢书睿感叹道,太不容易了!
“是啊,终于结束了,我们也要离开了。”环顾一下自己住了好几年的家,还真有点舍不得,太多美好的回忆在这了。
“卢同志很有信心嘛!”于茵感觉自己考的不错,但是没法和卢书睿这种真学霸比,他们卢家人像是天生擅长读书似的。
卢书棋,平平,就连天天喊着不想上学的安安都很厉害!
“嗯,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可以考上。”卢书睿信心满满,考的是真不错。
“书睿,你想好要学什么专业了吗?”于茵知道他擅长学习,喜欢研究,但是真不知道他想要从事那个行业。
“我高中毕业以后,在图书馆当临时工。那时候没有人看书,都跑出去串联了,我自己安安静静的呆在那看书,很惬意。”卢书睿想起那段时光,还很向往。
“我想选一个学术些的专业,好好研究一下,最好能留校任教,有机会进团队研究项目。”
卢书睿不擅长也不太喜欢复杂的人际关系,这几年当老师,他很喜欢。
“如果能当老师,时间也充裕,可以多陪陪孩子和你。”这是真心话,他想自己的孩子有父母的陪伴。
卢书睿和于茵之前的经历有些像,只是比于茵好很多,他只是在奶奶家住了好几年。
但骨子里,他还是想有自己的家,恋家。
“很好啊,我喜欢回到家,有人在,有烟火气,有家的感觉,不是空荡荡的。”于茵内心也是个恋家的人。
“我想学会计专业,把之前的知识巩固一下,学起来也轻松一些,留给孩子的时间会更多。”
于茵想着以后有机会,她还想着自己干点买卖,实现财富自由,让自己的孩子不用太累,会计正合适。
两个人初步了解了彼此的想法,那就得找个综合性的大学,这样能在一起,方便照顾孩子。
到了出结果的日子,一群人挤在大榜前,人山人海,根本靠不上前。
而欢呼声,哭泣声也随之而来,一场考试,改变多少人的命运。
等人群散去,她们才去看榜单。
这次高考没有出示分数,只贴了过线名额,过了线,就可以去体检,报志愿了。
以后就是漫长的等待。
在录取通知书下来之前,她们什么都做不了,能不能被录取,被哪所学校录取,地址在哪?于茵她们能做的就是把一些用不上又邮寄不走的东西处理了,送给有需要的人。
最大的问题是她们的房子,房子于茵打算卖掉了。
虽然不舍,可是他们一时半会也回不来,以后也不可能回来居住,时间长不住人就该坍塌了,更可惜。
本来还想让二姐帮忙留意房子的事,但是现在没有接到录取通知书呢,也不知道该买在哪里,也只能等了。
好在,房子的事有了眉目。
于茵她们县政府的一个同事,要给儿子结婚,相中了他们得房子。
于茵当时买的时候花了650元,这几年院子里栽了果树,添了很多东西,于茵要价1000块,家具什么的都留下。
最后双方都同意了,主要是于茵家的家具,锅什么的都齐全,相当于后世的拎包入住了。
约定等于茵她们的录取通知书到了,他们走之前就办手续。
在大家望眼欲穿的时候,第一封录取通知书到了,大伙都沸腾了,知道这回真的能上大学了。
于茵和卢书睿的通知书一起到的,是她们首选的交大,卢书睿的是机械动力学专业,于茵的是会计专业,而卢书棋的是英语专业,他们报的是同一所大学。
而最让于茵意外的是卢书欣也参加高考了,而且考上昆明的一所师范大学。
据说她和她丈夫商量好了,毕业以后她回来或是有机会再让他们爷仨过去。
卢书欣结婚以后生了两个孩子,一儿一女,照顾的很好。
她丈夫对她也是非常的体贴,她没有从父母那得到的爱,在丈夫这得到了。
不管怎么说,以后少了一对找妈妈的兄妹,是幸事。
卢书睿接到录取通知书就给他二姐夫打电话,让他帮忙看看,学校附近有没有卖房子或是租房子的?他们回去以后指定得找个住的地方,家里不用想了。
东西能邮寄的都寄走了,房子也做了交接,褚建国同志帮着买了车票,一切都办好了。
“于茵,这是我婆婆家的地址,电话,你记住了,到时候联系我。”苏亦娴很是不舍,这几年比邻而居,处的跟亲姐妹似的。
“放心,我一定会记好的,你可是我唯二的朋友啊!”于茵这几年除了阿香,就和亦娴姐处的好。
“褚晨,我要当上了司令,你一定要来当我的小兵啊,别忘了!”安安不放心的叮嘱着。
“知道了,我记住了。”褚晨已经回答了好几遍了,这司令记性不太好。
王文也他们也考上了大学,都是京市的,也是这几天回去,大家留了通信地址,这回真的要说再见了。
吃过晚饭,回到招待所,孩子们已经困得不行了。
等孩子睡熟以后,于茵和卢书睿还不困,一起商量房子的事情。
“二姐夫说的房子,你更倾向哪个?”卢书睿问躺在身边的于茵,希望买到她中意的房子。
“那个二层小楼,还带院子,孩子的活动空间大点。”于茵想着自己以前的院子,孩子们都习惯了,太拥挤的话孩子不舒服,她自己也不习惯。
“那个呀,那个房价不能低了!”卢书睿不知道他家具体有多少钱,但是应该不够买那个小楼的。
于茵也知道,沪市的小洋楼都是有价无市的,在后世都是天价,而且很多是不能买卖的,房源相当的稀缺。
但是,这个是自建的小楼,和老洋房不是一个概念,价格应该不会高的太离谱,自己一共有四万五,能动用四万。
可是,如果动用四万,就得解释钱的来源。
卢书睿虽然不过问她们家的积蓄,但是,大概有多少,心里应该有数,怎么也不会是四万块钱。
这件事,到底怎么办呢?
空间的事,到底说不说呢?于茵陷入了沉思,纠结着。
卢书睿以为于茵怕钱不够,又相中了那个房子,心里也挺着急的,犹豫再三。
“茵茵,明天看完,你要是实在相中那个房子,看我们还差多少钱,我去借一借。”卢书睿下了狠心,不就是开口借钱吗,万事开头难,先问二姐夫试试。
看着一脸坚定的卢书睿,于茵也下定决心,把空间的事情说出来。“卢书睿,我和你说一个秘密,一个只有我自己知道秘密。”于茵舔了舔嘴唇,深吸了一口气。
“那个,我有一个际遇,无意间得到了一个空间,能种东西的地方。”于茵看着一脸迷茫的卢书睿。
没有被穿越小说荼毒过的人啊,很难理解空间的概念。
“空间,是像物理上说的那样吗?”卢书睿研究过一段时间物理,在图书馆当临时工的时候,想着世界是不是真的存在好几个界面。
“那个物理我不懂,神话故事,对,像神话故事里讲的那个乾坤袋。只是我这个不仅能装东西,还能种地。”于茵解释的乱七八糟,也不知道卢书睿能不能理解。
“你也有个袋子吗?”卢书睿大概听明白了。
“没有,它就在我得意识里,用意识控制的。”于茵不清楚空间能不能进除了她自己以外的人,就没有带卢书睿进空间。
“那你没有什么不舒服吧?”卢书睿坐了起来,用手检查于茵的身体,看看有没有不妥的地方。
他也是懵了,不知道该干什么了?
“没事,我生平平安安的时候,在产房里,突然感觉浑身一暖,等再醒来,就有了这个空间。”于茵半真半假的说,她从后世来的这件事她谁也不会说的。
“那就好,那就好……”卢书睿庆幸着。
“我和你说这些,是想告诉你,上次咱们回沪市,我卖了一批水果出去,手里有钱,咱们买房应该够。”于茵说到了重点。
“你去黑市了,你怎么那么大胆?”卢书睿觉得一股寒气直冲脑海,忍不住打了个寒战。
“就去一次。”于茵也看出来,卢书睿吓到了。
“不要再去了。”卢书睿紧紧抱着于茵。
“嗯,不去了。”于茵安慰道。
她真没打算再去黑市,马上知青大返城,乱着呢,挣钱也不差这一时半会的。
两人静静的拥抱着,感觉彼此的温度,安安心。
第二天,把孩子送到二姐家,于茵和卢书睿跟着二姐夫去看房子。
“想先看哪个?”二姐夫问道。
“先去看那个二层小楼。”卢书睿对二姐夫回道,他和于茵商量好了,如果可以,还是买个大点房子。
倒了一趟车,就到了于茵她们要上的大学。
于茵第一次看到上大,和后来视频中看到的还不一样,更古朴,更萧瑟!
从校园大门口往南走,路过一个小学,再走一段距离,出现了很多厂子,像是工业园区似的。
“看到没,就在那。”二姐夫指着不远处的一个二层小楼,远远看去,挺破的,走近一看,更破了。
“这边原来都是私人工厂,很多人在这干活,时间长了,就有不少人自己建了房子,多数是平房,像这样的楼房少。”二姐夫特意了解过。
建国以后,很多资本家逃到国外,工厂有的黄了,有的公私合营了,但自建房是属于个人的。
这个房子的主人曾经是资本家的管家,手里有钱,建了这个房子,给儿子结婚用。
后来,资本家跑了,他一家也进了工厂。管家后来去世了,儿子被陷害,下放了,上个月才平反回来的。
房子被朋友暗中照顾,当成仓库用,虽然看起来破旧,但是主体没有被破坏。
平反以后,他们不想呆在这了,要去投奔老东家,就打算卖了房子,拿钱走人。
这是所有房源中面积最大的,其他几个都太小了,六口人,地方太小,都不好转身。
“二姐夫,现在住人吗?我们能进去看看吗?”卢书睿想着。怎么也得看看里面啊。
“有人住,房主自己住在这。”二姐夫敲了敲门,听见脚步声传了过来。
“谁呀?”门打开了,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走了出来。
“叔,是我,程前,李叔带我过来看房子了的。”程前上前打招呼,他们之前见过。
“啊,是你,老李的外甥。”男人也认出了程前。
“进来说。”男人把他们让了进去。
“你们看看,这院子有一百来平,房子占地一百来平,楼上三个卧室一个厕所。楼下一个卧室,厨房,厕所还有客厅。”男人说起房子很有感情,不时的用手摸摸。
“这房子是我父亲给我盖的新房,结婚用的,当时用的都是好料子。”男人仿佛看见自己在这个房子里大婚,生子,又落魄。
于茵她们里里外外看了一遍,是不错,虽然看着破旧,但是主体很结实,屋里也没被弄的乱七八糟的。
长期没有住人,家具不全了,现在只有房主一个人住的房间还好点。
于茵看过,虽说家具不全了,但是剩下的都是不错的,还有一些好木料的。
于茵和卢书睿相互看了一下,都相中了,就给二姐夫使个眼神。
“叔,这房子你准备要价多少?”二姐夫看明白了,这是相中了,就问了价。
“你们是老李介绍来的,我也不要太高,二万块,屋里东西我都不带走。”男人说的坚定,要不是为了去港城,他也舍不得卖房子。
程前和卢书睿都吸了一口气,二万啊!
于茵倒还好,有这个心里准备,比自己预想的还低呢。
“叔,能不能让一让了,他们是刚考回城的知青,经济能力有限,要不是家里四个孩子,实在没地方住,也不能买这么大的房子。”
二姐夫帮着讲价,太贵了!
“这,我这要的是最低价了,真不能再低了。”男人也想尽快脱手,好早点离开,要价真不高。
“二姐夫,你问他用黄金交易能不能低一点。”于茵小声的对二姐夫说,她知道,这时候出去,黄金比较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