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梦回七零,家有神兽(水波1984)


于茵提前打了招呼,她们人多,住招待所。
“开好了,就住军区招待所,干净,还安全。”
那我们去招待所洗漱一下,在车上都要馊了。
“行,我带你们去。”
于军领着一行人去了军区招待所,就在家属院里面,定的都是大间,屋里有三张大床,于茵和书芸领着三个女孩住一间,卢书睿和卢书棋领着其他男孩住一间。
家属院有澡堂子,于茵她们要去洗澡,得好好搓搓,感觉一碰都掉渣了。
从澡堂出来,大伙都觉得活过来了。
先把脏衣服洗干净,又回房间睡一小觉,晚上小哥请吃饭。
火车上睡不好,这会,躺在床上,没一会,就都打起了呼噜。
睡醒起来,小哥已经在门口等着了。
“走吧,今晚先在附近简单吃点,明天,咱们去吃烤鸭。”
“舅舅,我还想吃涮羊肉呢!”
快快听人说过,烤鸭,涮羊肉都好吃。
“都吃,都吃。”
于军好脾气的和他小外甥说着,摸了摸他的头顶,他家茵茵过得很好。
“嗷!舅舅你太好了!”
快快的嘴嘚啵嘚啵一路,到了饭店也没停下来,继续和舅舅家的两个孩子嘚啵嘚啵。
“来,大伙随便坐,都是实在亲戚,别外道。”
白晓雨让大伙随便坐,她怕于茵的小姑子不好意思。
这个饭店是新开的,私人开的,味道不错,态度好,人很多。
于军让她们点菜,于茵说都不挑食,让她小哥看着点,哪个好吃,他们也不知道。
于军和白晓雨点了招牌菜,又给孩子们要了汽水。
孩子们自成一派,说的热闹,卢书睿和他舅哥说着彼此的近况,还有两个城市的差异,卢书棋偶尔也能说上一两句。
于茵和她小嫂说的大多数是孩子,家人什么的,都避开于母没说。
白晓雨听说于茵又买了房子,还很震惊,怎么买那么多房子。于茵给她小嫂分析,以后城市人口越来越多,房子指定不够住,现在买了,以后自己住还是租出去都划算。
说的白晓雨都动心了,后来也买了两个小房子,十多年以后,她庆幸自己当时把于茵的话听了进去。
一顿饭,吃的宾主尽欢,于茵她们回招待所休息了,明天还有安排呢!

第195章 朋友相聚
吃过晚饭,于茵和卢书睿带着孩子们回了招待所,今晚得好好休息一下,明天才能有精神。
第二天早上,吃了一顿具有京市特色的早饭,其他的都接受良好,就是这豆汁儿……没有一个人能接受的了。
“于茵姐,书棋……”
刚回到招待所,王文也和钱卫国已经等在门口了。
“文也,你怎么有时间过来,婚礼的事儿忙完啦?”
“于茵姐,书睿哥,忙完了,我到时候出席就可以了,其他的事情家里人都准备好了,没我什么事儿了。”
王文也一直觉得于茵像一个知心的大姐姐,在云省的时候一直嫂子嫂子的叫,他觉得没有叫姐来的亲切,这回终于可以喊于茵姐,觉得还是这么叫比较舒服。
“来孩子们,这是王文也舅舅和钱卫国舅舅,你们喊舅舅就行了。”
于茵叫过来六个孩子,让他们和王文业和钱卫国打个招呼。
“舅舅们好!”
六个孩子异口同声喊的还比较齐,还挺有气势。
“都好都好,没想到平平安安都这么大了,那时候还是个小不点儿呢!”
王文也和钱卫国都从兜里掏出红包,一个一个,“舅舅的见面礼,拿着。”
孩们看了看于茵,“拿着吧,舅舅给的。”
“谢谢舅舅们!”
孩子们结婚红包,道了谢。
“妈妈,我们去找顾晨了。”
安安看见远处走过来的顾晨和顾阳,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和小伙伴儿会合了。
“去吧,就在大院里玩,不要出了大院,人生地不熟的,容易走丢了。”
于茵嘱咐了一声,她知道孩子们有成算,也就放心的让他们去玩儿了。
六个孩子都走了,连慢慢都被平平拉着去玩了。
“于茵姐,乔大哥说晚上要聚一聚,他白天没有时间过来。还有褚小叔他们,定好了地方,让我来告诉一声,谁让就我俩是个最闲的呢?”
“行,不着急,我们也没有什么事儿,主要是来参加你的婚礼,和老朋友们聚一聚,再带孩子溜达溜达。”
王文也带着卢书琪和于康去玩儿他们年轻人的东西了,卢书睿想要去市图书馆,一会找小嫂子拿图书证,书芸就跟着于茵了。
没一会,白晓雨过来了。
“他姑父这是图书证,你在大院门口坐车去市里,在市图书馆那一站下车,拿着图书证就能进去看书了。”
昨天于茵和小嫂说过了,白晓雨来的时候就把图书证带了过来。
“行,谢谢嫂子,我一会儿自己坐车过去。”
卢书睿接过图书证儿,放到自己的包儿里,里面还有他的笔记本和钢笔,一会儿看书,有用的东西好记下来。
于茵和白晓雨带着书芸去找苏亦娴了,她们四个一会逛街去。
“亦娴姐,孩子们在大院儿,没事儿吧?”
“没事儿,有楚阳呢,我嘱咐过了,让他们不能出大院儿,中午饿了就去食堂吃饭,晚上去吃烤鸭。”
这几家的孩子加起来,有十多个。大的也十二三了,应该没什么事儿,在大院里玩,没有安全问题。
四个女人坐车去市里的百货大楼,逛街是女人的天性,无论在哪个年代。
沪市是购物的天堂,但京市的百货大楼也有它独特的风格。于茵带着卢书芸,告诉她跟紧了,不要走散了。
于茵他们其实没有什么想买的,只是想逛一逛,看看有没有和沪市不一样儿的东西。
逛了一上午儿,几个人也累了。
“中午请你们吃西餐,怎么样?”
“亦娴姐,你这是要带我们开洋荤呐?行啊,尝一尝京市的西餐和沪市的有什么不同?”
回到京市的苏亦娴没了成分的压制,又恢复了她之前的生活习惯,一派的优雅自在。
这时候的西餐厅,还没有后世装修的那么豪华奢靡。
几人点了牛排,于茵要了全熟,她怎么也吃不惯带着血丝的肉,生鱼片也咽不下去。
卢书芸是第一次来这么大的西餐厅,有一点放不开。于茵帮她点了一份八分熟的牛排,要了一份蔬菜沙拉。
今天,西餐厅的客人不是很多,她们又找了靠角落的位置,可以小声的交谈着。
“于茵,你那干货店的买卖怎么样儿?还是阿香给你们供货吗?”
苏亦娴和于茵一直有通信,也知道于茵开了店,做起了小买卖,还是和云省的阿香。
“生意还不错,这个季节算是淡季,年前是一个大旺季。现在不只是阿香给我们供货了,我大学寝室的室友有内蒙的,还有一个是川省的,她们也提供了一些货源。”
“行啊,你这买卖还干大了。”
苏亦娴还挺羡慕于茵的,她有自己的想法,还很独立。不像她,对这些东西都不在行,就喜欢静静的呆在家里看看书,插插花,泡泡茶。
白晓雨是小学老师,平时工作挺轻松的。现在做个体的多了起来,据说挣得也不少,她也挺羡慕的,但是要她去做,自己也没有那个魄力。
“茵茵,你买的那个洋房收拾好了吗?住进去了吗?”
白晓雨想起于茵说的房子的事情,也想了解一下。
“收拾完了,还没住进去呢,等这次回去以后就搬进去了。”
“行啊,你这又买上洋房了,这回够住了吧?有下水儿吧?”
苏亦娴之前听于茵抱怨过,她们买的房子没有下水,每天排队去倒痰盂,真是折磨人呐!
“有下水儿,房间也很多,等你们有机会去沪市玩儿,能住的开。”
“恭喜了,于茵,得偿所愿。”
“同喜同喜,你那四合院儿不也收拾完了吗,留着千万别卖。”
苏亦娴她爸妈平反之后返回了一些房产,其中有一处小四合院儿是苏亦娴的嫁妆。
“那可不能卖,有机会我还想再买两个呢,不一定是四合院儿,小房子也行,收拾收拾租出去也是一笔收入。我这不上班儿以后当个包租婆也行啊。”
“亦娴姐,你这想法有钱途。”
听了半天的白晓雨得出了一个结论,买房子,能买多少就买多少。她和于军这几年也有了一些积蓄,到时候再问问于茵买什么样的房子。
餐好了,几个人停止了交谈,准备开动。
于茵吃过西餐,知道怎么用刀叉。卢书芸知道理论,实践的比较少,于茵小声的和她说了一些要点,很快也掌握了。
四个女人吃着西餐,喝着红酒,过了逍遥的一天!
朋友啊,贵在精不在多。
于茵活到30岁,知心的朋友就那么两个,一只手都能数的过来。现在和白晓雨相处起来,也算比较舒服,不知道能不能成为朋友。
于茵希望和白晓雨能相处的融洽,即使不能成为知心的朋友,也要成为关系亲密的姑嫂,因为她不想小哥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在于茵的心中,她小哥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是他那些年唯一的温暖!

几个女人,潇洒了一小天,下午才回到家属院。
于茵和卢书芸回招待所睡了一小觉,晚上还得去吃烤鸭呢。
孩子们也没回来,不知道玩什么呢?
卢书睿回来的时候,于茵还没醒。
他先去洗漱一下,看了一眼手表,快到约定的时间了,得把于茵叫起来了。
“茵茵,该起床了。”
“呜,你回来了,没想到,这红酒后反劲,就一杯,喝的直迷糊。”
于茵坐了起来,卢书芸已经不在屋了。
“书芸呢?”
“她起来半天了,应该在外面溜达。”
卢书睿把于茵拽起来,让她收拾一下,一会还去吃晚饭了。
于茵用冷水洗把脸,感觉自己一下子清醒了,这酒量真不行,以后可不能喝了。
换了一身衣服,三个人走出了招待所,远远看见一群人走了过来。
“于茵同志,卢书睿同志,又见面。”
乔大队长没怎么变,一看就是军中精英,据说,职位已经很高了。于茵也不懂,她只是听梁超提过一回。
“乔大队长,好久不见。”
这两年因为退伍兵的事,于茵她们联系过几次,不算太陌生。
“这是我妻子庄美心,美心,这就是我说的救命恩人于茵和她丈夫。”
“你们好,经常听他们说起你,今天终于见面了,幸会。”
乔大队长的妻子一看就是门当户对的,很符合他妈的期许。
于茵还在心里感叹,这也不是那个未婚妻啊,自己白拿了人家好几百块钱,罪过啊!
其他人于茵她们都认识,钱卫国,王文也,于海洋,贾梦晨,都是在云省当过知青的,还有几个,有的在部队出不来,有的在外地。
这一群人,再加上十多个孩子,最后,还是出动了解放汽车,不然阵仗太大。
烤鸭店提前定了房间,专门给孩子们订了一个,乔大队长家的儿子比快快还要小一些,据说还有一个小的,才三岁。
卢书芸不太习惯这么多陌生人,和孩子们坐一起了。
于小哥也下班了,人挺全的了。
“趁着这次难得的机会,我郑重的向于茵同志道谢,真的,不光是救命之恩,还有那些退伍兵的工作。”
乔大队长带了那么多的兵,牺牲的,受伤的,他自己都记不清了。他只想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让他们过得更好。他们不应该被遗忘,不应该遭到嫌弃,应该活的有尊严。
“乔大队长言重了,我能做的有限,举手之劳。不管怎么说,我也是军人的后代,也是听着军号声长大的。而且,他们用自己的能力获得报酬,他们应该得到的。”
于茵真的这么觉得,如果没有梁超他们,她也不能这么轻松。
“行了,都不是外人,就不说这些客套话了。茵茵,好好干,以后有机会了,缺人了,找我们,我们部队最不缺的就是人。”
于军接过话,她家茵茵心地好,就是不习惯被夸。
“行了,以后有事咱们相互帮助,都是知根知底的,你帮我我帮你,算不清了。”
褚建国算是长辈,把话说开,气氛轻松了一些。
于茵其实不太擅长人际关系,虽然为了生存,她以前对着亲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但是,内里的于茵还是个内向的人,有些自卑,有些胆怯。
于茵和于军是双胞胎,但是性格完全相反,她不爱说话,反应慢,后来好了,但也不喜欢人多的场合。
大伙都认识这么多年了,也都有一些了解,场面话就不再说了。说一些彼此工作上的事,一些风土人情。
“于茵姐,听说你买卖做的不错,我打算毕业以后不进体制,也想干个体。”
钱卫国学的是经济,他想自己干买卖。
大伙的目光都集中在于茵这,她有经验。
“那什么,你是打算干厂子还是贸易?现在很多政策还是有限制的,你要是有人脉,可以先去外贸部门学习一段时间。”
于茵觉得像他们这种有资源的,可以多了解一些商业运作。
“如果要用关系做一些倒卖的事,我觉得还是得慎重。”
于茵话不能说的太明显,她承担不起责任,今天是因为没有外人,她才说的。
之前看过资料,改革开放初期,很多二代们利用家里的便利条件,批条子,赚差价,最后,清查的时候,能逃过的又有几人呢。
于茵就是个小老百姓,没处在那个圈子,做一些小本经营,给孩子提供一些物质条件,让她们将来能有更多的选择。她也没想过干一番大事业,名留青史的。
在座的除了于康,都是人精,话不用说的太透,都明白。
“于茵姐,谢谢你!”
“不客气,我也是被我家卢书睿同志再三叮嘱过的。他看了很多书,古往今来的,有很多例子摆在那,我们需要借鉴,也要引以为戒。”
卢书睿真的看了很多书,法律方面的,经商方面的,人文历史的……理论知识丰富。
“书中自有黄金屋,哈……多看书还是有好处的,是吧,妹夫?”
“是的,舅哥说得对。”
两人是来搞笑的吗?
有了这一玩笑,大伙换了话题。
说起现在的治安,褚建国最有发言权。
自从知青回城了,改革开放以来,很多人没了方向,不知道怎么生活了,铤而走险的人多了。
他们局里,每天都有报案的,丢钱的,家里进贼的,半夜劫道的……比最乱的那几年都乱。尤其那些跑长途车的司机,每次都心惊胆战的,一不小心就车毁人亡了。
这群人,他们是部队大院出身,从小接触的东西很不一样,但是,对于茵都有着不一样的情感。王文也他们觉得于茵是知心姐姐,在他们无助彷徨的时候,给了他们温暖。
苏亦娴把于茵当成亲姐妹,在陌生的环境,真心接纳帮助她。
褚建国是爱屋及乌,媳妇喜欢的他也不排斥,但是于茵两口子,值得深交。
乔安南是在死亡边缘遇到于茵的,那是一道光,一道留在心底的光。
庄美心看着静静的坐在那的于茵,她不是多漂亮,也不是很能说,但是,在这群人里,你又不能忽略她,她的存在感很强的。
于茵的事她听说过一些,听她婆婆说过,听乔安南的追求者说过,听王文也他们说过。今天,真的见到人了,自己说不出什么感觉。感觉自己纠结这么长时间,都是自寻烦恼,人家根本不知道,你自己唱了一出独角戏。
在座的人很多,于茵突然觉得,自己朋友也不少,自己也是有朋友的人!

第197章 王文也婚礼,京市游玩
离王文也的婚礼没剩几天了,这段时间,于茵和亦娴姐还有小嫂子带着孩子们在市区游玩了,卢书睿,卢书芸,于康跟着看孩子,卢书棋被王文也拉着干活去了。
孩子太多了,于茵带来六个,褚家三个,小哥家两个,光孩子就十多个。卢书睿泡在图书馆的计划只能搁置了,来一次不容易,让孩子们玩的尽兴。
再者,小嫂帮他借了好几本书回来,他可以晚上看一看。
故宫还没有修缮,不像后世的那么完善,很多地方还没有开放。于茵还是第一次逛故宫,以前都是从电视上看的。古人的智慧令人折服,但这巍巍宫墙内,也留下多少不甘的灵魂。
于茵感觉凉飕飕的,自己这个异世之人还是别想这些了,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