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罪犯档案管理员重生了(胡六月)


而陈志钢精神崩溃,又笑又哭,随之跳楼自尽。
晏市最大的涉毒案虽然破了,但主犯皆自杀身亡。
他们到底有什么恩怨情仇,警方也不得而知。
重活一世的姜凌可以确定,陈暮一定和张元强有很深的关系,而张元强之所以拉陈暮、陈志钢下水,目的是寻仇。
“我所说的,都有证据支持。”姜凌站起身来,走到会议室正前方。
钟局抬了抬手,示意雷骁与蒋沉舟不要说话:“好了,大家的目的都是为了早日破案,应该齐心协力,不能搞山头文化。既然姜凌有准备,那就听听她的意见。”
雷骁与蒋沉舟虽然不服气,但局长发话,他们只能回答:“是。”
李振良紧紧跟随姜凌的脚步,从旁边移过来一张白板,拿出一支马克笔,在上面写下五个大字
——三定侦查法。
说实话,这么严肃的会议氛围让他有些发怵,刚才紧张到差点没站起来。但看到姜凌应对自如的模样,李振良莫名地有了勇气。
——小姜就是最棒的!有她在,什么都不用怕。
姜凌站在白板旁,气定神闲扫视全场。
所有人的目光都停驻在她身上。
有质疑,有欣赏,有好奇,也有轻视……
姜凌开口了。
她的声音很清朗,咬字清晰,确保在座的每一个人都能听得分明。
“我先重复一下三定侦查法。”
“定性质,定范围,定脸谱。”
“首先要确定的,便是案件性质。4·26涉毒案我们目前掌握的有两个人,陈暮和张元强,他们的犯罪动机是什么,这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虽然有钟局压阵,但姜凌实在太过年轻,她站在台上开讲,底下一堆人开始议论。
“啥?三定侦查法是什么?”
“定性质,定范围我懂,定脸谱指的是什么?”
“犯罪动机能是什么?贩毒的人求财,吸毒的人内心空虚或出于好奇呗。”
钟局敲了敲桌子:“安静!”
局长发话,所有人都安静下来。
钟局大声道:“注意会场纪律。姜凌提出的三定侦查法很好,我们局里计划推广,等这个案子结束请她来专门给大家讲课,有什么不懂的到时候再问她。现在是专案组碰头会,都给我竖起耳朵好好听!”
嗡嗡的议论声终于停歇下来。
雷骁与蒋沉舟对了个眼神。
——钟局力挺这小丫头,不是有靠山,就是有真本事。
——是骡子是马,让她先遛遛。
“刚才大家提出的犯罪动机没有错,求财、内心空虚或好奇,但你们忽视了一点。张元强引诱陈暮吸毒可能是报复,陈暮吸毒可能是出于服从心理。”
“正是因为你们忽视了这一动机,所以才会将侦查范围和重点都放在了单纯的毒品交易关系上,没有认真调查陈暮与张元强之间的关系。”
“事实上,张元强与陈暮是旧相识,两家有很深的纠葛,张元强之所以引诱陈暮吸毒,又利用他去接近应玉华这个聋哑女孩,还试图拉陈志钢制毒,都是因为仇恨。”
此话一出,有人坐不住了。
一名三十岁左右、身穿棕色夹克的男子站了起来:“我们组调查过两家关系。张元强的父母虽然是化工厂职工,但很早就去世了。化工厂很大,两家不在一个家属区,没听说结过仇。”
姜凌看向这名男子:“您是?”
那名男子大声道:“邱石!”
姜凌点了点头,示意他坐下:“邱警官你好,你没调查到,第一,说明走访不到位。第二,还是我刚才说的,性质不清,所以范围不明。”
蒋沉舟张了张嘴,准备发言。
姜凌没给他说话的机会:“我们小组走访了化工厂的老人,尤其是曾经与张元强父母共事过的老职工,了解到了一些东西。”
姜凌抬手指向刘浩然:“浩然,你和大家说一说。”
小组成员嘛,每一个都要给露脸、表现的机会。
会议室中央是一张椭圆大桌,能够会在桌前的都是组长级别。刘浩然坐在后排,被姜凌这么遥遥一指,咽了一口口水,听到了“咕咚”一声。
他深吸了一口气,站了起来:“那个,是这样。”
姜凌的目光很暖,带着鼓励。
刘浩然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声音:“张元强的父母都是化工厂子弟中学的老师,他原本有个弟弟,叫张元盛,一家四口住在化工厂子弟中学家属楼。张元盛八岁的那个夏天,他和陈暮出去玩,结果淹死在厂外的一个池塘里。”
蒋沉舟真不知道张元强还有个弟弟。
更不知道张元盛八岁淹死了。
他转过身,狠狠地瞪了坐在身后的组员一眼,暗自咬牙。让他们去调查家庭背景,怎么连这个都没调查到?
邱石嘟囔了一句:“张元强是外来人员,派出所户籍科没他的资料,他的户口迁去岳州了。我们走访的时候调查过他父母的情况,但没有听说还有个张元盛啊。”
刘浩然说:“张元盛淹死这件事把很多家长吓坏了,都不愿意提及,也不怪邱警官没有调查到。我们也是机缘巧合,遇到了一个知情人。”
邱石听刘浩然给自己解围,对他的印象好了许多。
刘浩然继续说:“陈暮和张元盛同岁,是当年一起下水的小伙伴,张元盛的死对他打击很大,听说还休学了一年。”
没想到,陈暮竟然真的和张元强有一段纠葛。
会不会是陈暮害死了张元盛却不肯承认?
那就难怪张元强会恨陈暮,想方设法把他拖入吸毒的深渊。
这下,所有人都对这段过往感兴趣起来。
就连蒋沉舟都收起了轻慢,竖着耳朵听刘浩然发言。
刘浩然头一次在这么多人的场合发言,说实话,是有些紧张的。但他有点人来疯,当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他吸引时,他忽然就兴奋起来,越讲越起劲。
“张元盛淹死之后,他的父母找过陈暮,追问细节情况,但陈暮那个时候也吓傻了,支支吾吾说不清楚。陈志钢很护崽,说是张元盛主动叫陈暮去玩,这只是个意外,怪不得任何人。陈暮的母亲很泼辣,将张元盛的父母往外推,说人各有命,要怪也只能怪父母没有尽到看管职责,莫把责任推给别人。”
“张元盛的父母怄了气,张父当天晚上突发脑溢血,就这样没了。张母同时失去两个亲人,每天以泪洗面,不到一年检查出肝癌,半年不到就走了。张元强被他姑姑接走,从此化工厂的人渐渐遗忘了这一家人。”
“那个池塘是厂外一口野塘,没有主人,平时夏天孩子也会去那里玩水。从张元盛淹死之后,再没孩子敢去玩。”
说到这里,刘浩然叹了一口气:“两年之内,张元强的父母、弟弟去世,这对他绝对是个巨大的打击。他中专毕业之后原本分配到岳州化工厂当技术员,但只工作了五年就辞职下海。他在南方打工,结婚又离婚,没有孩子。”
“经历过家庭巨变的张元强,将仇恨的种子埋在心底,回到晏市便是为了报复。他故意引诱陈暮吸毒,刻意交好陈暮,就是为了让他尝尝家毁人亡的滋味。”
会议室忽然安静下来。
这一段陈年旧事,就是姜凌先前判断的有力证据。
啪啪打脸啊。
雷骁与蒋沉舟对视一眼,又迅速分开。

第47章 碰头会
姜凌的犯罪心理画像小组从犯罪动机出发, 挖出这么一段陈年往事,成功证明陈暮与张元强关系匪浅,这让一开始质疑姜凌、嚷嚷着要讲事实、重证据的雷骁与蒋沉舟脸上有点挂不住。
蒋沉舟咳嗽了两声:“小姜, 你们做了不少调查工作啊。”
雷骁换了口风:“行吧, 看来姜凌一开始的判断是对的, 陈暮与张元强是旧相识。”
刘浩然有点小得意,正打算多说几句,姜凌截住了他的表达欲:“好,浩然你坐下吧。”
刘浩然乖乖坐下。
姜凌指了指白板:“大家请看。”
李振良将白板分为两栏,左边那栏写三定侦查法思路, 另一栏则是人物关系图。
人物关系图的最上方的,是张元强、陈暮两个名字。由这两个名字出发, 引出两人的社会关系。
在派出所两人已经排演过几次,现在真正实操了,李振良配合得非常好,随着姜凌的手指方向, 在张元强与陈暮之间画上一条红色的双向箭头线。
姜凌道:“陈暮是张元盛淹死的见证者,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谁也不知道。陈暮小小年纪就背负着一条人命, 内心必定惴惴不安。他父母护短,将陈暮保护得太好, 他内心的不安越积越深。长期的情绪积压之下,当他再次见到张元强, 表现出服从心态,努力想要弥补、讨好,很快就上了张元强的套。”
李振良在红色箭头线的上方写下“服从”二字。
姜凌接着说:“张元强一心想要弄清楚当年的真相,他有备而来, 利用毒品让他进入迷幻状态,逼问实情,并进一步试探,以达到掌控的目的。”
李振良在红色箭头线的下方写下“掌控”二字。
姜凌点了点“掌控”二字:“张元强这个人很擅长掌控人心。在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登门槛效应’,先提个小的要求,对方答应之后再慢慢提更大的要求。张元强用的就是这个方法。”
在座的人不知不觉被姜凌的讲解所吸引,都认真听了起来。
登门槛效应?好像身边也接触过这种得寸进尺的人,以后可得警醒点,免得被人掌控了。
姜凌道:“先让陈暮帮个小忙,给他毒香烟,吸食少量毒品,待他难以自拔之后,再让陈暮接近应玉华,打探警方动态;然后,可能就是引陈志钢上钩,为儿子制毒。”
说到这里,有人举手。
姜凌抬手示意他说话。
这人是个瘦高个,戴眼镜很斯文,坐在雷骁身后,应该是一大队的人。他上来先自报家门:“你好,我叫庄建柏,我想问个问题。”
姜凌点了点头:“庄警官,请说。”
明明姜凌只有二十一岁,工作才一年时间,可是当她站在会议室正前方时,却有一种掌控一切的气势,仿佛这里就是她的主场。
庄建柏推了推眼镜:“我去了几次魅影迪厅,没有发现毒品痕迹,包间内也没有可疑气味,我有些怀疑,如果按你所说张元强是为了复仇才引陈暮吸毒,有没有可能,我说的是可能啊……”
雷骁不耐烦地转头骂了一句:“有屁快放!”
庄建柏脸微微红了一下,不过他已经习惯了队长的粗鲁直接,咳嗽一声继续往下说:“有没有可能,张元强根本没有大批量贩毒,他的毒品只限于针对陈暮?”
听他这么一说,第一大队就炸开了锅。
“庄眼镜你说啥咧,咱们都全体投入了,你现在说魅影不是毒贩窝点?”
“那不可能!利字当头,张元强是个生意人,他能忍得住?”
“那我们费尽心思查魅影、查运输路线,屁用也没有啊……”
第一大队的任务是查魅影。
如果张元强只是针对陈暮个人,并没有大规模贩卖毒品,那岂是做了白用工?
说好的大功劳呢?
雷骁也有些烦。
说好的大案,最后就这?
引诱、教唆、欺骗他人罪,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贩卖毒品罪根据毒品各类和重量对应量刑标准,如果是□□,10克以下判三年以下,超过50克判15年以上。
就算张元强判了死刑那又怎样?这种个人涉毒和大规模贩毒、团伙作案,不是一个等量级的案子。
姜凌回忆了一下。
如果张元强的报复是针对陈暮,那在陈暮吸毒身亡、陈志钢制毒自首之后,何必饮弹自尽?
自古财帛动人心,只要沾上了毒品,那就不可能全身而退。
想到这里,姜凌正面回应庄建柏:“你这个猜测有一定道理,但从心理角度分析,张元强此人报复心重、功利心强,步步为营,所图绝对不小。只为陈暮提供毒品?不可能。接触过毒品,知道利润有多大,他一个生意人怎么可能忍得住。”
此话一出,一大队嚷嚷的那帮子人全都笑了起来,就连雷骁也唇角带笑。
“姜凌说得对!”
“人心贪婪嘛,我做刑警这么多年,就没见哪个当大老板甘心只当个调货者,毒品流通末端环节,风险大,赚得少。”
“像这种零包贩子根本没必要打听警方动态,临检行动之前连我们都不知道具体时间和地点,更别说技术大队那帮天天待在实验室里的人了。”
小剂量拿货并贩毒给吸毒者的人,在毒圈里通常被称为“调货者”或“零包贩子”,他们将毒品拆分成小剂量进行零售。
一大队抓到的贩毒者大多数都是这类人群。经过层层盘剥,落到最后调货者这里利润较低,一旦当时身上带的货量大,或吸毒者供认拿货量累计超标,等待他们的将是死刑。
所以说,调货者风险大、赚得少。
张元强一个迪厅大老板,有车有房,怎么可能甘心当个调货者?
哪怕他一开始只打算当个调货者,一旦上家(提供货源的人)知道他的身份,也会千方百计把货品和人往迪厅塞。
迪厅年轻人多、环境嘈杂、烟酒聚集,在灯光、音乐、酒精的催化之下,人的意志力瓦解,便是毒品趁虚而入的好时机。
姜凌和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雷骁心情不错,抬手压住身后的议论声,对姜凌说:“你继续说。”
庄建柏顶住压力开口说话:“那个,我还有个问题。”
这一下,坐在庄建柏身边的同事也有点不耐烦了。
“眼镜,你今天屁话怎么这多?”
“显摆你的推理能力是不是?”
“谁想听你说话,我们要听姜凌分析。”
姜凌却冲他点了点头:“请讲。”
刑侦支队一大队粗汉子居多,庄建柏外号“眼镜”,是其中极少有的彬彬有礼书生。
对上姜凌温和鼓励的眼神,庄建柏定了定神,执着开口:“张元盛溺亡这件事只能说明陈暮与张元强是旧相识,并不能证明张元强憎恨陈暮,想要用毒品毁掉他啊。”
姜凌沉默了片刻。
的确,庄建柏说得没错。
姜凌之所以能够确定张元强诱陈暮吸毒是因为报复,是因为她看过他们的罪犯档案。但对其他刑侦人员而言,这两者之间并不能完全划上等号。
姜凌微笑:“庄警官是警校毕业吧?”
庄建柏不懂她的意思,但依旧老实回答:“是。”
姜凌道:“侦查学这门课,学过吗?”
庄建柏感觉自己面对的是警校老师,不自觉地紧张起来:“学过。”
姜凌:“侦查学理论之一,P—H—D理论,还记得吗?”
庄建柏结结巴巴回答:“记,记得。提出问题,大胆假设,进行推理,这三个过程循环往复。”
说完之后,庄建柏终于反应过来:“哦,我,我明白了。”
他红着脸坐了下来。
姜凌提高音量:“对,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是侦查前期的重要手段。我之所以说张元强出于报复心理接近陈暮,不仅拉他吸毒,还指使他接近应玉华、未来可能还会哄骗陈志钢制毒,都是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的一种假设。”
“有了假设,接下来就需要我们小心求证。”
姜凌将话题引回到三定侦查法来。
“定性质,就是分析犯罪动机。4·26涉毒案不只是简单的暴利驱动型犯罪,还可能出于报复动机。”
“定范围,就是指明侦查方向。从前面的汇报来看,我建议将侦查方向进行适当调整,重点放在张元强、陈暮两家的关系上来。”
姜凌环顾四周,目光落在雷骁与蒋沉舟身上:“雷队、蒋队,你们同意吗?”
雷骁与蒋沉舟虽说因为姜凌的年龄、性别而有所轻视,但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刑侦一线实战者,大家目标一致,都是为了破案、打击犯罪。
女的怎么了?
能力强才是王道。
年纪轻怎么了?
脑子活、会破案就行。
见识过姜凌的脾气和能力之后,这两人也转换了态度。
雷骁扯开大嗓门:“同意,我同意。”
蒋沉舟沉默半晌,点了点头:“行,那就调整侦查方向,好好查一查张元强和陈暮的关系。”
钟局觉得眼前的画面很和谐。
虽然他没有说话,但面带微笑,既满意雷骁与蒋沉舟的态度转变,也很满意姜凌压得住阵,在老同志面前不怯场。
“最后,我们来定脸谱,也就是心理画像。”
姜凌提高了音量。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