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郑爱国眼神躲闪,观察周围是不是还有哪里没收拾好、盛粥的碗会不会还烫,就是不敢直视张翠花。
等张翠花喝粥的时候,却又看过去,愣愣的。
张翠花一抬头就撞上他的眼神,“呆着干什么?吃了饭跟我一起去接表姐。”
熟悉的感觉回来了。
郑爱国抿嘴笑笑,回答:“好!”
这边张翠兰还想着火车到站了奔哪个方向去。
没想到张翠花一个电话打过来,告诉她,下了火车就有小轿车去接她。
“嘿!沾上翠花的光,还能做做小轿车。”
火车进站的笛鸣声响起,张翠兰脸上激动之色掩饰不住,不住的和张娟说话。
“别那么没出息行不行。”
做了一路火车,腰酸背痛。要注意着别让偷了东西,别把罐头打碎,还要回答张翠兰一路叭叭的嘴。
张翠兰倒好,精神奕奕的,还张望看能看见小轿车不。
张娟没好气,把要站起身的张翠兰拉下来,“等停了车再站起来也不迟。”
从拥挤的人群挤出去,张娟扯着张翠兰见缝就钻,好不容易走出站外。
“呼!妈你是真牛。”
张翠兰把身上大包小包放到脚边,使劲喘气。
“别说我身上的包,我人差点都被挤掉,你还能带着我这么个累赘跑出新速度。”
“别瞎说。”
张娟扫视了一眼周围人,确定没人注意到她们,这才放下心,“让人听见以为咱们是啥不法分子咋办?”
“哪有人关注咱们,咱们又不是啥特别人物。”
张翠兰四处张望,看张翠花在哪,“翠花说在出站口等咱们啊,是不是还没到呢?”
没等她找到,几步外,张翠花先看到她们,拉着郑爱国走了几步,“大姑!翠兰!你们来了,路上累不累?”
“哎哎!”张娟听到声,赶紧回头看过去,看到俩人,愣了一下。
这俊男靓女是她侄女侄女婿?
大侄女咋变这么漂亮了?虽然本来就不丑,但自家人说话不掺假,那是有点土气在身上的。难道这里水土好?皮肤变得细腻有光泽,人也盘靓条顺。
这白生俊俏的小脸,身量高挑纤细,高腰大长腿往那一戳,谁不说是大城市姑娘?
还有那,看完肚子没看出啥,张娟视线上移。
“妈!”
张翠兰高兴的跟张翠花分享最近发生的大事,刚说了个大概,想起来还要回军区,赶路要紧。
意犹未尽的住嘴,想起张娟没吱声,想问她是不是又要发话说她小儿科。
结果回头就看她妈一副钻研的眼神盯着翠花那看。她先替她妈不好意思了。
“妈,你干啥呢!你还有啥要说的不,没有咱们跟着翠花回去了。”
张翠兰气的戳她妈的腰间软肉,眼神瞪她一眼,“你走啥神!”
张娟不明所以的看了张翠兰一眼,这妮子发啥疯呢。她研究正事呢,被她打断。
干脆直接问,张娟拉着张翠花到旁边走了两步,“翠花,你跟我说实话,你们要孩子没?”
“没有。”张翠花实话实说,很干脆。
把张娟梗了一下,“这都半年了,咋还没要?”
年纪轻轻正是火力壮实的时候,这人还是翠花一眼看中的,咋能没要呢。
“你可长点心吧。”
张娟戳张翠花脑门,“他们家可是带着个男娃,虽然说是捡的,但是养了这么长时间,那不跟亲的一样?”
“你现在不要,等过几年,前头的都大了,更没你生的什么事了。”
张娟掰碎了嚼烂了,跟张翠花分析厉害,“更别说你还有个小叔子,小姑子也没结婚,听说还上高中呢?上完高中,那是不是要供着上大学?是不是考一年考不上还要白吃白喝接着读?”
张娟越说越后悔,“当时觉得这是个好亲事,现在想,不如给你挑个独生子。”
虽然独生子比双黄蛋还罕见吧。
张翠花也不打断,听她唠叨完,笑眯眯道:“家里孩子够多了,我是不打算要了。”
不等张娟跳脚,张翠花砸下个大炸弹,“不光他们捡了孩子,头来军区,我也捡了一个,我连孩子他爹也捡回去了。”
“啊?孩子爹?多大年纪?”张娟傻眼了,跟被掐着脖子鸭子一样,发不出声。
张翠花想了下姜迭多大,没想起来,干脆说:“跟我婆婆小些,她认作弟弟了。他们都姓姜。”
“……”
回程的汽车,气氛十分安静,空气中只有甜滋滋的蛋糕味道。
埋头苦吃的张翠兰吃的肚子撑了,这才意识到,“怎么都不说话?翠花你给我带的蛋糕真好吃,妈你怎么不吃?”
“妈,你刚才干嘛拦着我,不让我逛逛城里。”
有火车站的地方,不说别的,肯定比她们的小县城好多了啊。
她们小县城没火车,每次都要坐车去市里坐火车,还不是时刻有通市里的车。
“我都看见百货商厦的牌子了!”张翠兰抱怨,“好不容易有翠花陪着,咱们去见见世面,等回去的时候你陪我去啊?”
要是让她妈陪着,肯定说这个贵,那个县城有卖的巴拉巴拉。
张娟在想大事,傻闺女还一个劲说这些芝麻小事。
被烦的没办法,张娟随口应和,“去去,等回去的时候咱们就去。”
“怎么刚来就说要回去?”
坐在副驾驶,张翠花放下手里电话,回头说道:“我都给翠兰找好工作了,她家里的工作能留就留,不能就卖了或者让亲戚顶了班。”
冥思苦想,不知道怎么开口问,张娟就不明白为啥翠花那么想不开,自家是什么大富大贵的人家吗?
捡孩子养,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翠花跟老郑家真是啥锅配啥盖。
没等她消化好孩子的事,张翠花忽然冒出一句找好工作了。
“真哒!”
张翠兰兴致勃勃,丝毫没想一个同辈的妹妹给她找的工作会不会不好,“干啥的啊?”
“什么就干啥!”张娟手挥出火星子了,连连拍张翠兰,又扭头说张翠花,“你俩让我省点心行不行!”
张翠兰不理她妈,想起之前张翠花提起一嘴的负责给电话收钱,有点不好意思的笑笑。
“哎呀,翠花,要是光收钱就不用了,怪无聊的。还不如在咱们县里自在呢。”
她最梦想的职业是老师,但是她家没关系,她也不是师范学校毕业的。所以是不想了。
其次就是钱多事少,接触人很多,有意思的工作。大概就是她目前的工作这样,当前工作除了钱少,接触的人有点不好交涉,其他还好。
就是最近好多人丢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进去,晚上总有人偷溜进去,夜班的老王老是抱怨废品被翻乱。
越想越觉得现在的工作好像没啥好的。张翠兰不再想那些烦心事,眼睛亮晶晶的看着张翠花。
“我忽然觉得,坐着呆着也挺好,起码不累,小卖铺有人买东西我还能跟他
们聊天。”
通了几个电话,一开始想叫张翠兰只是过来待几个月散心,后来知道废品站的近况,张翠花就不准备让张翠兰在废品站久呆了。
就是校长没给她打这个电话,真只是让张翠兰过来给她小卖铺当吉祥物,也也比让她继续在废品站呆着好。再呆着不知道啥时候扯进麻烦事。
“啥!小卖铺?啥小卖铺?”张娟被一个又一个惊天消息炸的脑袋都不清醒了。
看看张翠花,再看张翠兰那一副心虚的样子,张娟火了,“张翠兰!”
你没和我大姑说?
张翠花惊讶的看着张翠兰,眼神中透出疑问。
忘了啊!
张翠兰惨兮兮的,指望张翠花转移话题。
“对了,大姑,你猜我给翠兰找的什么工作?”
张翠花试图转移话题。
“你们还有多少事瞒着我!”转移不动。
“军区学校缺个主任,就差翠兰这样热心肠的人赴任了!”
彻底转移动了。
张娟忘了什么小卖铺,满脑子‘主任’
‘是领导!’
‘学校?’
‘军区?!’。
第182章
缓了好一会,张娟瞪大着眼睛,问张翠花,“翠花,你干了啥惊天动地的大事了?咋主任都能任人唯亲?”
之前张翠花说在军区获得奖章,张娟不意外,毕竟侄女还获得过三八红旗手呢!那可是全国妇女同志的榜样。
打死野猪都手到擒来,获得个类似见义勇为锦旗的奖章,那不是简简单单?
但是,现在这是这么回事,军区学校的主任,那可是有编制的领导,厉害点的都有军衔的!
和张娟炯炯有神的视线对上,张翠花让她冷静。
“就是个名头好听点的老师,没什么权力。就像我刚来的时候,因为是额外聘用管纪律的,不知道叫啥好,也为了能镇住场子,就给我按了个临时纪律主任的称呼。
其实就是管着教室以外地方的纪律,跟巡逻老师没啥差别。”
在张翠花之前,学校只有教研主任和教导主任。教导主任是李主任,教研主任也让他代管。
现在李主任被停薪留职,其他学校事务可以让人看着点,但是教课进度的掌握急需人掌管,教研主任必不可少。
校长想来想去,觉得在小学这种环境中,老师的一言一行都被小孩子们模仿学习。经验老道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人品好。
最好还是张翠花那种热心肠又有能力控场的人。
所以校长干脆给张翠花打电话,想让张翠花兼任教研主任的活,逐渐把主任这个职称做实。
校长很替张翠花考虑,“李主任什么人我是看透了,说是停薪留职回家反省,其实我就没想让他回来。
以后咱们学校也不分什么教导主任教研主任巡逻主任了,要那么多名头也没用,就你一个主任管就好的很。有什么评奖评优,进步的机会,也好往上报。”
校长想的挺周到,但张翠花有自己的想法。她刚开了一个小卖铺,还没有进入正轨,离不开她。再加上,张翠花还想进一步做些什么。
所以并没有应下,只说给校长介绍人。
现在张翠花跟张翠兰提这件事,就是想让张翠兰当教研主任。
张翠兰中专毕业,有学历有热情,是个合适人选。至于到底能不能适应,试试再说。
不过,教研主任虽然比巡逻主任含金量高点,但是也没到带军衔的地步,张娟想多了。
“要是翠兰以后自己努力,没准能凭本事进步,挣个领导当当。要是不行,就是个体面点的编制。”
张翠花看张翠兰满脸激动一副要大展身手的样子,“但是去了以后,职业环境十分严峻啊。之前有个主任犯了错误,被停薪留职了。他刚走你就来,怕是会以为你要代替了他的位置。”
“就是那个爱偷听偷看,倒卖消息获利,还企图威胁你的中年秃头?”
张翠兰不屑,“小小蛀虫不足挂齿。”
“翠花,你还是太重面子,拉不下脸和他对峙。等你姐去了,”张翠兰哼哼,“要是他敢犯到我面前,看我挠不挠他就完了!”
穿过密林,跨过无人烟的荒地,经过重重检查,小汽车开进军区。
自从张翠兰挠人的话说出后,说话主力的张娟不说话了。张翠花有事在忙,郑爱国生性不爱说话。
一时间空气静默。
姑娘一点也没个姑娘样!张娟看着张翠兰恨不得钻出窗外仔细看的样子,直叹气。
还想让翠花给她看着找个好对象,估计也没戏了。
有心让张翠兰收敛点,但是之前被齐花的威胁,委屈了她。
此时看着张翠兰好不容易不蔫吧了,张娟数次欲言又止,终究没再说什么。
自从开了小卖铺,张翠花所在的那条街天天人爆满。
好在张翠花群殴学生一家的威信尚在,所以她说让开大路,人们也就不散漫拥堵了。
现在大路能过一辆小汽车,使劲避避,会车也不是大问题。
此时人们有条不紊的排队,三三两两唠嗑,没有前一天那么激动。
“知道店里东西卖不没,我就不着急了,八不八折的也就那样。”
婶子坐在熟悉的人家门口,和屋主人唠嗑,“只要不要票,怎么都好说。不买闲杂,光吃米面,你梁哥的工资够我们一天三顿吃的饱饱的。”
“谁说不是呢?”屋主人跟她分享红薯,“但是翠花这东西是好,个大又实着,还没虫洞和磕碰。”
大红薯看着跟艺术品似的,一掰两半,大的一块分给排队的婶子吃。
婶子谢过屋主人,接过来,夸道:“真香甜。”
“这么好的红薯,不熬粥吃,怎么烤了当零嘴。”婶子不无羡慕的问道:“给排队的人卖茶、租凳子,也赚了些钱哈。”
“没多少,没多少,就是多口零嘴。”屋主人脸上掩不住乐。
这两天多的是人一听见消息就来了,顾不上喝水,更别说准备好凳子。
一排队排一个钟头,那不得喝口水?
但凡挨着点张翠花的,都得了好了。
婶子嘴里吃着红薯,心里念叨着:什么时候让我跟翠花有点交际,也好让我沾沾光。
心里这么想,等队伍又往前蛄蛹的时候,婶子来不及多想,把凳子还给屋主人,“你歇着,我得接着排。得赶紧买了肉回去做饭呢。”
“你忙,你忙。”屋主人热情的给她茶,“再喝口茶吧,又不要你钱。”
“不了不了。”婶子头也不回,连连摆手。
一辆洗的干干净净的小汽车驶过来,正停到张翠花家门口。
排队的唠嗑的人都张望过去,“这时谁家小汽车?咋停翠花家门口了?”
“不会是翠花买的吧!”
“瞎说,小汽车多贵你知道吗?就算翠花日进斗金,那也刚把小卖铺开起来,本都收不回来呢。”
很快,车上下来人,让排队的人不在继续瞎猜。
“还真是翠花!”
“翠花!你这是干啥去了?咋还开着小汽车?”
“是不是进货去了,有东西往下搬不?我来帮忙!”
“不用了叔。”张翠花抽空回了句。
转身帮张娟拿她身上压着的包袱们,“也不嫌重,当时全放后边都好。”
张娟被压得腿麻脚抽筋,还动弹不得,仍然嘴硬,“这都是随手的东西,随手就拿了。”
张翠兰想从那边下去,被她妈扯住,张娟训她,“你就看着翠花忙?”
张翠兰喊冤,“我下去了才好帮忙啊!”
东西在姑侄身上纠缠着,郑爱国不好帮忙。
等张翠花把东西拿出来,赶紧上去接,“我拿进去吧。”
“你先去把车还给校长。”
张翠花表示不用,“然后把森林和姜万叫回来,就说他姑姥姥来了。”
车停这确实碍事,还车用不了多会。
郑爱国点头,“我把建军和冬梅也叫回来。”
“别,让她们上学。”张娟极力阻止,“正是要紧时候,又不是外人,别那么客套。”
车上的人终于露出真面目,姑侄和侄女婿在这说话,排队的人看了个清楚。
“这俩人是谁啊?看着和翠花还真有几分像。”
一个人捅身后的梁婶子,“你说是不是翠花娘家亲戚?”
梁婶子正后悔刚才没喝屋主人的茶,吃了红薯嘴里口渴,听见前边人搭话,边看过去。
张翠花看张翠兰脚下长钉子似的,站不住了,赶紧催张娟,“大姑,你往里走,别的不用管。”
又把生怕对长辈失了礼的郑爱国推进驾驶座,“爱国,你赶紧去。”
三个人进了院子,郑爱国也开车走了。
耳朵尖,听见张翠花叫了啥的梁婶子眼前一亮。
机会这不就来了?
姑姨娘舅,她大姑最大!只要和翠花大姑交好,那她和翠花不就是一家人?
张娟不知道还有人想通过她间接攻略张翠花。
她此时有点紧张,毕竟这人生地不熟的,还不是自家。
但是面上丝毫不显,仍然是大嗓门和张罗性子。
“听我的,别叫建军和冬梅,还耽误高中生?自家人咋那么外道!”
张娟仍然挥舞着胳膊,“也别叫你娘,地里的活最要紧。”
刚才匆促进门,张娟不知道外边是在干啥,“翠花,你们这挨着供销社呢?怎么这么多人排队?”
“那是咱家的小卖铺。”张翠花指着南边那个小屋子,“这个屋子和外边小屋联通,开了个小卖铺。”
“这个军区不小,没开供销社,开的是个国营商店。”
“啥?”张娟赶紧止住脚步,把坚持自己拿个的两个小包裹往张翠兰怀里一塞,“咱家开的?”
乖乖,这就是翠花说的那个新开的小卖铺?这么红火?不是说开了没两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