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接通后叶宁也没卖关子,开门见山道:“尤哥,你回深市了吧?我这里新出了一批茶叶,味道很不错,你有没有兴趣啊。”
尤利民笑道:“回来了啊,要不还是宁妹子你记着老哥我呢,这是知道我在家里躺着快长毛了,就想着我了是吧?虽然我不爱喝茶,不过我会卖,你等着,我马上就回来!”
挂掉了电话后,叶宁不由得对一旁的顾骁感叹道:“还是尤哥靠谱,他这一回来,我们这些茶叶怎么也能卖掉千儿八百斤。”
顾骁也庆幸他们还有尤利民这么一个爽快的合作伙伴,连忙提醒道:“回头把你那些茶具送一套给他。”
之前叶宁买茶叶罐子的时候,为了衬托氛围,也买了五套茶具,想的就是回头卖茶叶的时候可以作为添头送人。
倒也不是什么高价的茶具,一百多块钱一套的东西,放在现代不算什么,拿到这边来,只要送的不是顶顶讲究的人,还是挺能拿出手的。
不说别人,就是叶卫明,自打茶园的茶叶下来了,他一天在镇上,只要腻子粉厂那边没事儿找他,他就爱守着顾骁给他买的红泥小炉子煮茶喝,那叫一个岁月静好。
尤利民来的很快,不过汪先生的电话回得更快:“小叶啊,我正想和你打电话呢,我这里接了一个批发商,上次你送来的春款我已经卖得差不多了,你那里还没有没库存,要是有,就尽快再给我送一批过来!”
叶宁回忆了一下库房里剩下的春装,应该还有个一万件出头,回头给汪先生送去八千件,剩下的两千件应该够马大姐那边补货了:“春装还有不少,回头我就安排发货,不过我今天给你打电话不是为了衣裳,是因为我茶园里的第一批春茶出来了,想问问你那边有没有需要的。”
汪先生沉思片刻后道:“茶叶?之前是听你说起过,我倒是有个朋友是开茶楼的,不过他那里只要好茶叶,我没尝过你的茶,也不敢打包票,要不然这样,你随货先给我捎一百斤过来,我先拿去给他尝尝。”
茶叶不比其他消耗品,就是每日都喝茶,一年也喝不了几斤,偏偏叶宁都开口了,汪先生也不好只买个几斤十几斤,想了想还是先买个一百斤,回头要是品质不好,他也能自家留着慢慢喝。
叶宁也不嫌一百斤少,十分痛快地答应了下来:“行啊,正好我想在帝都置业,明天我亲自给你送货和茶叶过来。”
汪先生乐道:“那感情好,上次我白白吃了叶老板你的腊肉和香肠,正愁没办法回礼呢,这次你过来,我肯定当好东道主,带你吃遍帝都!”
顾骁就在一旁,等到叶宁挂掉电话后,他忍不住问道:“要去帝都?”
叶宁点了点头:“没错,你和我一起。”
叶宁想在帝都买房这事顾骁之前是听她说过的,不过他显然不理解,叶宁平常又不在帝都住,为什么要花上那么大一笔钱在那边买院子,思来想去,只能归咎于她对买房子有执念,她在帝都买房的目的,可能跟之前在深市买铺子一样,纯粹是为了投资。
不过帝都作为首都,那里的房价本来就不便宜,顾骁真不觉得以后那边的房价还能涨到哪里去。
对此叶宁也没多解释,毕竟顾骁不是亲历者,只靠她口头描述,对方是很难相信祖国的未来会那么繁荣,帝都的房价最辉煌的时候 ,那可是一天一个价。
好在顾骁虽然不理解,但是对叶宁的决定一贯是支持的,因为两人的条件本来就有差距,平常他在这些事情上就格外的注意,更不会在花钱这种事情上置喙叶宁。
于是去帝都的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第246章 “差强人意吧,这院子……
尤利民傍晚赶回来后, 得到的消息就是叶宁他们明天就要去帝都的消息:“就你们两个人自己去?”
叶宁无奈地摊了摊手:“本来是想带上我爸妈一起过去玩一趟的,不过腻子粉厂这边走不开,就只能我们先去探探路了。”
“那你们路上可得小心, 虽然今年治安好一些了,但是有些偏远的地方人还是很凶恶, 你和顾老弟可别下县道。”
叶宁点头道:“我知道,我们晚上只在大城市落脚,本来这批也不是什么急货,我们边走边玩, 不需要赶时间。”
尤利民也没多说什么, 只摆手道:“你这些年生意做得这么大, 这些小事想来也不需要我多提醒,反正你心里有数就行了。”
两人说话间,灶上的热水也烧好了,叶宁像模像样地给尤利民泡了茶。
尤利民仔细品来,没尝到苦味,茶叶的清香味倒是很明显,冲着这味道,就算他是个茶道外行,也清楚这茶品质不差了。
尤利民震惊于叶宁干一行像一行, 忍不住挑眉:“味道不错啊, 你这茶准备卖个什么价?”
叶宁也没自谦:“我这都是一芽一叶的好茶,还有我定制的这些包装,我也是花了不少钱的,这样一罐茶叶,我卖给别人,怎么都得三十块钱, 尤哥你也不是外人,你要的话,我给你个实在价,二十块钱一罐。”
这个价格不算便宜,眼下市面上,品质中等的茶叶在十块钱一斤左右。
叶宁自诩自己的茶叶算得上是高档,只不过今年刚起步,没什么名气,很难叫上高价。
她这片茶园投入可不少,租地人工什么的都是小头,大头还是这些金贵的茶叶。
好在茶树不止采摘一年,她也不好以来就把价格定得太高,二十块钱一斤是她仔细斟酌过后的批发价。
怕尤利民误会自己的茶叶价格只能卖上这个价,叶宁还不忘补充道:“这个价格因为我们这茶现在还没什么名气,等回头名气打出去了,我这边可能还要涨价。”
尤利民虽然自己不怎么喝茶,但是认识的人中也有不少爱喝茶的,对于茶叶的行情,他多多少少还是知道一些的。
说起来现在真懂这玩意儿的人也不多,前些年乱的时候,真懂品茶的不是出国了,就是不在了,说句不好听的,现在爱茶的那些大老板,大部分都是附庸风雅。
每个人对茶叶的评判标准都不一样,除了被大众广泛认可的十大名茶,现在大部分的茶叶品牌都打出什么名气。
不过也有那种有底蕴的老茶饼,哪怕是在现在,也能轻轻松松地卖上大几百块钱。
叶宁想着回头得空了研究一下,自家也倒腾一些茶饼、茶砖出来,这玩意儿只要保存得当,那也是放得越久,价格越高的。
尤利民倒也没在价格上纠结太多:“这个价格倒也不贵,不过我不知道深市那边的情况,这次就先要个两千罐吧。”
尤利民想得明白,自己那铺子每天人流量那么大,门口那块地不管摆个什么小摊子生意都差不了,这茶叶的味道确实不错,再怎么样也能把这两千罐茶叶卖完。
和汪先生那边的一百斤比起来,尤利民这已经算得上大单子了,叶宁是一点都不嫌少:“行啊,等会儿我和顾骁就给你把货装上。”
做成尤利民这单生意后,叶宁在属于茶园的新账本上记下了茶园的第一笔进账。
叶宁名下的产业太多,也没办法像服装厂那样请专门的会计,养殖场、果园、茶园的账目她都是自己在本子上记账的。
一是留个明细,二是方便她算账。
在今天之前,茶园那边只有零零散散的支出,之前招人采茶花的是大头,不过现在有了尤利民这边给的四万块钱,倒是把之前的支出都给抹平了。
第二天尤利民和叶宁他们一起出发,不过双方的货车除了山市后,就一辆往北,一辆往南了。
这次只有顾骁这么一个司机,叶宁在一旁坐着也不敢只顾自己睡觉,就在一旁吃吃喝喝,陪他聊天解闷。
两人不赶时间,太阳还没落山就找地方过夜,白天顾骁每开四五个小时叶宁就会强制要求他停下来歇一会儿,路上的几天倒是没出什么事情。
等快到进帝都范围的时候,叶宁就先盘算了起来:“等咱们到了帝都,先找汪先生把货卸了,然后再去到处逛逛,帝都的烤鸭是必吃的,长城我也想去看!”
顾骁提醒道:“不先看房子吗?”
在这件事情上,叶宁是一点都不带纠结的:“房子这事就得随缘了,不行先托汪先生帮我们打听着,有人卖房子我们就去看,没人卖咱们就出去玩!”
汪先生算着叶宁他们到帝都的时间,一早就在仓库等着了。
他生意做得大,在城西有一个专门的库房。
这半年靠着叶宁提供的货物,汪先生可是没少赚钱,这会儿看到两人下车,那脸上的笑容热情得都快溢出来了:“叶老板,顾先生,一路辛苦了!我们先卸货,我在聚德楼定了位置,等会儿做东请你们吃饭。”
汪老板热情,叶宁他们也不会跟他客气,不过吃饭这事可不能着急,卸完货后汪先生立刻就结清了货款,她总不能揣着这么一大包货款去外面晃悠吧,所以还是得先去储蓄所把钱给存了。
这次出门叶宁揣上了自己存款最多的一张存折。
里面有一百多万的现金,在这个年代绝对算得上是一笔巨款了,就这样揣在身上,叶宁心里还不放心,中午吃饭的时候就立刻让汪先生帮自己打听起了房子。
这存折揣在身上轻飘飘的,可没房产证有安全感。
房子这事汪先生之前也没特别留意,他家大业大的,暂时没有置业的需求,不过他是帝都的地头蛇,认识的人多,回头只要让下面的人去外面打听几句,就能知道哪家人有卖房子的需求了。
帝都的房子本来就紧俏,叶宁又点名要四合院,这可不是每天都能碰到的事情,汪先生只能保守一点道:“我先找人问问,明天给你答复。”
叶宁也没觉得在帝都买房是一锤子的买卖,闻言也笑着道了谢:“那就麻烦汪先生了。”
考虑到两人在帝都还没有住处,吃过午饭后汪先生十分热情地邀请两人回家住。
叶宁觉得他们和汪先生的关系也不是特别的亲近,对方家里一大家子,他们要贸然上面借宿,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不自在的,当即就婉拒了:“不用了,我们去宾馆住就行了,我这还是第一次来帝都,还想先在周边逛一逛呢。”
汪先生也没强求,只是怕两人不知道当地的景点,又给两人说了一下城里城外值得去的地方。
出门在外顾骁比叶宁精力好,很快就找人打听到了附近环境好的宾馆,两人在路上赶了几天,下午是半点出去闲逛的精力都没有了:“太累了,我决定下午哪都不去,就在房间里补觉!”
顾骁就住在叶宁隔壁,叶宁没有出门的打算,他自然也不会往外跑,闲着没事就去楼下找服务员聊天,还真让他问到了不少只有本地人才知道的小店。
傍晚时分叶宁睡醒了,也不想折腾了,就想着晚上就在宾馆外面找家店对付一口算了。
顾骁却不想叶宁将就:“我打听到附近有家味道很不错的饭馆,你在房间里等着,我现在就去打包饭菜回来。”
情侣之间,男方勤快总归是好的,叶宁也没拒绝,顾骁不放心她一个人待在房间,离开的时候还不忘提醒她道:“等会儿你把门里面的插销带上,再搬把椅子过来顶着。”
别人不知道叶宁这次出门时带着的家底,顾骁却是知道的,想到那么大笔钱,现在走在路上,但凡是谁的视线在叶宁身上多停留了两秒,他都要怀疑对方是歹人,立刻就警惕了起来,弄得叶宁都有些苦笑不得了。
原本叶宁还想着房子的事情没有这么容易找到,结果第二天一早,她房内的座机就响了起来,电话那边正是昨天接到过她电话的汪先生:“叶老板,你昨天说要买房子,我这边给你找到了三套,一套在城东,两套在城西,都是四合院,你和顾老板准备一下,我现在就来接你们。”
宾馆外面可以停车,汪先生想着房子在两个方向,今天看房少不了奔波,索性就自己开了车来。
有汪先生这个本地人带路,叶宁和顾骁都不用费心记录,舒舒服服地在后座坐了一会儿,就听到汪先生说到了。
汪先生在路边停稳车后,才指着右边的胡同解释道:“这边的胡同都窄,车子不好进,只能走路进去。
叶宁好奇地打量起了旁边的胡同,或许是大部分人都出么上班了,这会儿胡同里很安静,只偶尔能听到几声鸟鸣和交谈声,灰墙灰瓦的建筑,只看着就能清晰地感受到这些小院是经历过岁月洗礼的。
汪先生来之前就做了功课,现在也没有什么中介公司,大家买房就是贴出售启示,亦或者亲戚朋友之间帮着宣传一下,他要带着人上门看房也是提前告知过房主们的,这会儿他们就都在家里等着。
没错,房主们,帝都的房产和别的地方不一样,老式的四合院居多,建国后大部分的房产都被收归了国有,后面一家一间、两间的分了出去,现在除了少数归还私人的院子之外,其他的四合院都是好几家人共有的。
也是帝都最近开了不少楼盘,很多人嫌弃四合院的屋子窄住不开,更愿意自己再贴点钱去住楼房,才让汪先生找到了这三处房源。
汪先生介绍道:“叶小姐,顾先生,你们看这院子怎么样?正儿八经的四合院,虽然只是一进院,但是院子大,房间多,足有十间房,你买来自己住肯定是足够宽敞了。”
叶宁走进院子,仔细打量着——因为住户多,院子有不少杂物,还有人为了自家住得能够宽松一点,在院子的一角搭上了棚子,院子里不但有各家的炉子,蜂窝煤,还堆着用不上的砖瓦、坏掉的木头家具之类鸡零狗碎的东西。
要是买这这院子,回头光是收拾院子就得花上不少时间,不过长处就是院子宽敞,回头要改造的话倒是好发挥。
叶宁买东西也不搞虚头巴脑那一套,直接道:“差强人意吧,这院子多少钱?”
第247章 这个价格我能接受,但……
叶宁这话一出, 守在院子里的几位房主立即就上前来说出了自己的心里价位。
“我这是正屋,院子里最大的一间房,怎么着都不能低于三万。”
“我这东厢房, 虽然没有正屋大但是朝向好,再怎么也要两万八。”
“我的两万五……”
最后叶宁这一圈听下来, 虽然这院子房间多,但是要价也不便宜,最便宜的两万五,最贵的三万, 真要把这院子买下来, 至少都得花二十七八万。
这个价格买下来放上十来年叶宁肯定是能赚的, 不过她也不是钱多了没地方花,见汪先生一个劲儿地朝她使眼色,她就知道这几位的要价太高了。
叶宁虽然不缺钱,但也不想当冤大头。
从第一处院子里出来后,汪先生又带着两人去了第二处院子。
还是在城西,只不过两处宅子隔了七八条胡同。
第二套的房主是个头发花白的老爷子,这套四合院唯他独有。
彼时能在帝都拥有一处单独宅院的人,经历都差不多,祖上显赫, 前些年受了些罪。
不过老爷子的这套宅子以前是宫里的宦官买来养老的, 他是宦官的养子,给养父养老送终后就成了此处房产的主人。
后面那些年他也在这套房子里面结婚生子了,不过从房主成了一间房的主人,现在国家把房子还给他了,不过他的妻子孩子跟着他过了一辈子的苦日子,现在他就想把宅子卖了, 让孙子能体体面面的成家。
叶宁对头发花白的老人总是要多点耐心的,这处宅子的房间虽然比第一处少两间,但是院子要更大一些,细算下来建筑面积也是大差不差,所以她也开口问了价。
老爷子自己的房子,自然不用像之前那样一间一间的卖,直接就给出了自己的心里价位:“叶小姐是实诚人,我也不绕弯子,一口价二十五万,屋里的这些家具我都给你留着。”
这个价格是老爷子深思熟虑后才决定的,如今城东华侨开的新楼盘售价一千三一个平方,这房子卖掉后他不但能买两套三居室,手里还能留点余钱给自己养老,两套房子一套给孙子结婚,一套留给自己和儿子儿媳住。
此时老爷子也只能庆幸自己膝下单薄,只有一个儿子一个孙子,不然就帝都现在的这个房价,他就是想帮衬孙辈都没法子。
叶宁心里暗忖——比第一处便宜四五万,价格倒算合理,不过她也没立刻应下,而是转头跟汪先生对视一眼,见汪先生微不可见地点了点头,她才笑着说:“这个价格我能接受,但是你们搬走之前,得帮我把屋里都给收拾好。”
相似小说推荐
-
十八线退圈开殡葬店后(寄三月) [现代情感] 《十八线退圈开殡葬店后》作者:寄三月【完结】晋江VIP2025-09-13 完结总书评数:10492当前被收藏数...
-
我和相亲首富闪婚了(0梦江南0) 【先婚后爱+协议婚姻+总裁首富+扮猪吃虎+宠妻狂魔】
于玲为逃离催婚魔爪,与相亲对象赵辰签约光速领证。他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