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靠军训拯救霍去病(沐雪焚香)


但此次有了国师的仙物,将士们住的暖了吃得饱了,以往行军时常常因喝生水而导致下痢的情况也减少许多,因而虽然经过长久跋涉,但将士们的精气神仍然保持充沛。
此地距离河西边缘只余两百里,霍去病令辎重和后勤军队驻扎在此,而后他和将士们作了短暂休息,便携带少量辎重,奔赴河西。
与此同时,大汉东北地区,并州代郡,竟开始出现了疫病。
军队搭建好上百顶大毡帐、驻扎完毕以后,沈乐妮先将物资取出了一部分,然后对剩下的物资再作清点。清点完以后,便将取出来的东西都交给了相应有关人员。
早在出发以前,沈乐妮就同霍去病一起,将军队里的将领们全部召集起来,把各类东西的作用以及如何使用都如数教给了他们,他们学会以后,又去教给下面的小将,小将再负责往下传授。
因而等到出征之时,将士们就已经认识了那些所谓仙物,也知道了它们的作用,也明白了如何使用。
许多将领和将士亲眼目睹国师凭空取物的能力,本来心存怀疑的人,不得不相信了国师仙使身份,毕竟这个能力,就连那些修行几十年的老道也是做不到的。
因而有了国师坐镇,将士们犹如吃了定心丸,信心大涨,国师的威信甚至已经同骠骑将军平齐。
处理好物资一事后,沈乐妮就开始去安排女医们准备救治伤兵的事宜。
她带着女医们将需要的东西都分门别类地堆放整齐,然后拿牲畜皮肉进行反复练习。她知道女医们有些紧张,这样做的原因就是让她们尽快适应。闲暇之余,带着她们在附近转了转,以便更好适应环境,同时教了她们一些草原上的生存经验,领着她们认识了许多有用的花草植被。
除此之外,沈乐妮还带领着女医们同一道随行的医官医吏们讨教经验,相互磨合,毕竟接下来他们要团结起来,一起救治伤兵。
随军的医官有十名,医吏更是有近二十个,只不过霍去病带走了一小部分,剩余的都留在了后边,等待前面受伤的将士们被接回后方,开始救治。
早在启程之时,沈乐妮就看出了这些大夫们对于女医们颇为鄙夷轻蔑,说话时虽然和气,但仍是皮笑肉不笑的,有的甚至拿鼻孔看人。沈乐妮不曾理会,她知道只有拿出实力,才能让他们改变固有的偏见。
沈乐妮立在辽阔的草原上,透过茫茫风雪望向远处模糊了棱角的绵绵低山。
天上阴云沉沉。凛冽寒风,送来了硝烟。
战事,已至。
-----------------------
作者有话说:马上月底啦,把你们的营养液都砸过来吧~[让我康康]

驻扎下来的第三日,风雪终于停了,天光从阴云缝隙里倾洒而下。
无垠的原野覆盖着一层薄雪,植被仍旧被压迫在冰雪之下,不曾露头,四下望去没有一丝绿色生机,身处其中,无端生出一种苍茫悲凉之感。
沈乐妮拢着厚实朴素的斗篷,站在毡帐外,眺望远方。
没有人烟,没有牲畜,什么都没有,天地间只剩下凄凉的白色。
若是在现代,还能当作别样风景欣赏一番,可身处古代,要在这样的环境里世世代代生存,可谓艰辛。
可这也不是匈奴蛮夷肆意到中原地区烧杀抢掠的理由,他们只是为自己的野蛮找到一个借口。
刮起的劲风在草原上肆无忌惮地呼啸,能透过厚重的衣衫浸入骨子里。
呼出的白气一瞬就没了热度,粘在头发、眉毛和眼睫上,很快就凝成了白霜。
沈乐妮藏在斗篷底下的双手用力搓了起来,脚下也忍不住动了动。
身后响起冰雪被踩踏的嘎吱声,李知琴的声音传来:“大人。”
沈乐妮转身看向她,点了点头,问道:“女医们如今可都适应了?”
李知琴回道:“大人别担心,她们准备了这么久,早就适应下来了,这几日的练习也都不曾出错。”
“那便好。”沈乐妮颔首。
李知琴看向军队离去的方向,不知想到了什么,目光有些空茫幽远,轻声道:“将军已经去了三日了,也不知打到了何处。”
沈乐妮也望过去,片刻后对她道:“今早将士们已经过去接应了,想必这两日就会带着伤兵抵达,让女医们随时打起精神,准备救治伤兵。”
“我知道了,大人。该准备的早已准备好,就等伤兵被送到这里了。”李知琴道。
妮点头。她又继续望着远方,神思渐渐飘散。
霍去病毫无疑问是一名有着战略眼光的悍将,不仅能很好地把握战机,还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虽然知道他会成功夺取河西之地,但历史上并未写明,他受过多少伤,受过什么样的伤。
沈乐妮的眉间爬上忧色,叹息一声。
希望他能听她的话,吃饱穿暖,注意休息,生病了及时吃药,受伤了及时上药。
沈乐妮猜的不错,当日夜里,战场的伤员就被接连送达了后勤驻扎地,大夫们和女医们纷纷穿好衣物,点灯、铺床、熬药、烧水、准备处理外伤的一切所需用品。
这夜开始,女医们将一日也不得歇。
雪渐渐融化,夜里的风更为寒冷,呜咽不停似人啜泣、似狼悲鸣。
因为会有大量伤兵,因而一半毡帐都用来作为了庵庐使用,每一顶都能容纳二十名左右伤兵。
此刻正值深夜,可许多毡帐里都传出了痛苦的哀嚎声和呻吟声,医官医吏和女医们在不同的毡帐里进进出出,忙碌不停,个个脸上的表情都很凝重,虽然并未身处战场,却同样是在打一场充满血腥与惨叫的仗。
沈乐妮本想让人将伤势严重到需要缝合的伤兵与其他轻伤将士分开,这样能够提高救治伤兵的效率,却没想到被送到这里的,个个都伤得极为严重,不是伤口又深又长就是被砍断了手脚,因而也没了把伤员分开安置的必要。
鲜血滴的四处皆是,吸进鼻子里的气都带着浓重的血腥味。
沈乐妮第一次见到这满眼都是断肢与腥红血肉的场面,饶是她做了许久的准备,胃里也不免有些生理反应。可她身为国师,必须做到从容淡定地安排和处理一切。
安置好这一批伤兵后,沈乐妮快步踏进了最近的一顶毡帐里。
甫一进入里面,无数哀嚎声争先恐后涌入耳里,还杂糅着许多人焦急的说话声,帐子里许多人影晃来晃去,小床上的伤兵因疼痛不停乱动,顷刻乱成一团。
“快快快!”
“把他抬这个床位来!”
“不要乱动!”
“把他的衣裳剪开!”
“哎你住手!他光上药不行,需要缝合!”
“多给我拿一些碘伏!”
“快给这两个灌一碗药酒!”
“……”
女医们和医吏们的声音交杂在一起,乱哄哄的,吵得人脑袋生疼。
沈乐妮皱了皱眉,边拿起东西走向伤兵边开口道:“都小声一些,伤兵需要安静的环境。不要紧张,就当是寻常练习,不能急,慢慢来,做好每一个步骤。”
她不光要稳住女医们的心态,也要同她们一起给伤兵处理伤口,因而说完话以后,她就立马开始给最近的一个将士处理起了伤口。
而她一出现在此,就仿佛定海神针一般,瞬间就使得女医们慌乱的心冷静了不少。她们早已练成了肌肉记忆,因而这一冷静下来,脑子里的一套程序就逐渐清晰,动作不停的双手也渐渐有条不紊。
沈乐妮在床前站定,俯身查看这个将士的伤。他的伤口在背部,似是被刀砍的,伤口从右肩横贯背部,延伸至左下腰。整个伤口血肉外翻,深可见骨,似是被砍伤时间有些久了,外翻的皮肉有些发白,但在前线时似乎已经被做过止血处理,如今血已经不怎么流了。
她不禁眉头皱起。这般严重的伤口,已然没有及时得到缝合处理,而且她没有抗生素,只是缝合的话,怕也难以挺过最重要的一关。
但几率再小,也是后面的事情。当下,她只需为他缝好伤口。
沈乐妮迅速开始做缝合处理。有了她事先的吩咐,因此每张小床边都摆好了一块木板,木板上缝合术和止血包扎所需的所有东西都分类摆好,为的便是女医们提高效率。用得差不多后,会有后勤将士及时补齐。
双手在烫水里滚了滚,又用碘伏给手指消过毒,在助手给将士灌了一碗药酒后,沈乐妮便开始为他处理起了伤口。
擦去血污,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再用碘伏消毒,穿针引线,便开始对伤口进行缝合。
隔壁床位是一个医官,他本来对这些所谓国师培养出来的女医一点也不看好,甚至觉得她们来就是添麻烦的,可他就是一个小小的医官,不敢惹国师不快。
即便亲眼瞧见过国师凭空取物,即便这几日他看见过许多次那些妇人练习伤口缝合与止血,他也不信她们能比他们这些学了几十年的医术好。
所以他一直没有出声,想看看国师怎么做的。
但见国师从始至终都从容不迫,她先是给自己净了手,又净了伤口,然后一手捏着镊子,一手捏着针,迅捷地缝起伤口。那针在皮肉里穿上穿下,动作流畅,如同一位经验老道的裁缝,转眼间外翻的皮肉就被缝布料一般缝上了。
医官看着那条蜈蚣一样的伤口,不屑地轻哼一声。
那般严重的伤口,若是换作他,最好的方法还是用火烙法,不仅能够止住血,还能有效防止伤口恶化。
她缝的再齐整又如何?不用火灼,是很难挨过发热那几日的。至于她们说的那什么生理盐水和碘伏,比火烙有效?他可不信。
沈乐妮自然是注意到了旁边人的眼神,只是她懒得理会,手下不停,没一会儿就缝合完毕,最后打了个结,剪掉多余的羊肠线,一条完美缝合的伤口就呈现在眼前。
放下手里的针和剪刀,沈乐妮再用碘伏消了遍伤口的毒,然后在助手的帮助下用无菌敷料给他将伤口包扎了起来。
沈乐妮站起身,又继续给下一个等待处理伤口的将士处理起了伤势。
第一批送达的受伤将士共有三十几人,虽然人数不多,但个个都伤的严重,且处理外伤本来就是力气活,更何况要接连集中精神高强度干活,因而才缝完两个,沈乐妮就有些感到疲惫,但她必须打起精神。
她给第二个人才包扎好伤口,帐外就有一人匆忙而来,刚踏进帐里就叫喊到:“不好了不好了!那边有一个将士快不行了!”
沈乐妮面色一变,抬脚就朝着帐外大步奔去。
来到另一个帐子,只见三个女医和两个医官都围在一张床前,只是几个人明显有些束手无策,脸上的凝重之色浓到化不开。
“国师来了!”
不知是谁喊了一句,床前的几个人闻言都转过了身看向走来的沈乐妮,为她让出了路。
沈乐妮走近一瞧,这个将士的左腿被从大腿处直接砍掉,本来是血淋淋的肉和白骨,但此时整个伤口截面有一层焦黑之色,还敷着一层草木灰,俨然是经过了处理。
而他本人早已不省人事,整张脸惨白如鬼,胸膛敞开着,那里的起伏轻微到几乎看不见,身上、地上到处都是他的血。
“他情况如何?”沈乐妮只看了一眼,便连忙问着他的情况。
一个医官叹着气道:“回大人,他伤势太重,在到达这里的时候就已经失血过多,已然无力回天。”
沈乐妮上前一步,去探这个将士的呼吸,发现已然是出气多进气少,再摸一下他手上的温度,已经有些失温。
一种无力感油然而生,沈乐妮很想做什么,却发现什么也做不了。她怔怔地望着将士紧闭着的双目,酸涩感从心脏蔓延到鼻间。
在这般条件简陋的环境里,伤重的将士们只能听天由命。
一介英魂,永远地留在了远方,再也见不到家人和故土。
帐子里响起低低的啜泣声和呜咽声,为这名开疆拓土、保家卫国的将士悲泣。
帐外呼啸的夜风里,似乎有着狼鸣,声声凄厉,从远方随风而至。

第194章 霍去病受伤
后面的两三日,每日都有伤兵被送到后方,所有的大夫和女医几乎每日都忙得脚不沾地。
后来随着霍去病带兵打入了河西深处,后勤军队也要跟着往前挪动,只留了少部分人驻扎原地照料伤兵。
往前两百里,便是原来匈奴之地,此时已然被霍去病拿下,换成了大汉将领驻守。
往深处行进的这一路上,能看见散落在草原各处的毡帐,还有成群的牛羊,以及瑟缩抱成一团的匈奴老弱妇孺。
生活在草地的游牧民族不似大汉百姓,若是遇着什么外敌袭境,可以卷了钱财就逃跑。而对这些牧民来说,那些成群的牲畜就是他们世世辈辈赖以生存的根本,遇到这样的突袭,完全来不及逃走,也不可能抛下牛羊,所以只能守着家中毡帐,等待敌人的处置。
若是遇到心有慈悲的将军,可以保住自身性命,甚至是家中的牲畜,倘若遇到心狠无情的,那么什么都保不了。
霍去病显然属于是前者。虽然他极厌恶匈奴,但他从不欺凌弱小也不会纵容下属做出野蛮之事。他若是想要战马和牛羊,自会去找那些官员讨要。
沈乐妮骑在马上,速度不快不慢地往目的地行进着。
她眺望远处的一堆错落的毡帐,瞧见那些像是躲着什么豺狼虎豹一样的妇孺,深深叹气。
汉军拿下一处后,就会让人知会后勤一声,然后后勤负责的将领就会率兵接管那个地方,将十岁以上的男子全部抓起
来看押在一处,为的便是防止有人作乱。
因而他们每次路过有牧民的地方,几乎都是妇孺。
但能够留下一命,还能保住家里的牲畜,已然是霍去病手下留情了。她们已经被大汉边境之地的百姓好太多了。
再往深处走一段,便进入到了曾发生过交战的地方。一路上都是惨不忍睹的尸体,有的被砍得断手断脚,有的被砍得没一块好肉,还有的是被草原上的狼和鹰吃得残破不堪,内脏烂肉散落一地。
但这些人全部都是匈奴,大汉将士的尸首,早就被后勤之军就地埋葬。
冰雪融化了的草地上,原本浅浅的绿意被早已干涸的鲜血覆盖,漫山遍野都是大片大片的暗红之色,大风裹挟着浓重的血腥气夹杂着隐隐的腐肉气扑面而来,令人闻之欲呕。
但幸好如今天气尚冷,这才没过几日,否则尸体大规模腐烂,那才是真正的令人恶心。
饶是已经看过了许多血腥场面的女医们,此刻也不免变了脸色,即便早就用布巾将头面紧紧裹住,可那难闻的味道却能轻易穿透布巾,冲进鼻子里。
有人已经忍不住,当场就呕了起来。
沈乐妮也觉得这场景颇为震撼,只好目光直视前方,不敢再乱看。
再往前走,就能碰见甚至还活着的匈奴,躺在地上气若肉丝地呻吟着,看见大汉军队,有的还拼命地往远处爬,生怕大汉将士直接从他们身上踩踏过,或者再给他们补上一刀。
不停不休地赶了一日的路,军队择了一处有水源的远离战场的地方,稍作休息,补充体力。
连日来的忙活以及赶路,令女医们无比疲惫,又累又饿,可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早就让她们食欲全无,吃不下任何食物。
沈乐妮看在眼里,知道要给她们一些适应的时间,便没有逼迫她们吃东西。
她走了一截,找了个干净的草地就地坐下,取出一块压缩饼干就啃了起来。
从出征以后,军队就很少生火做热食,都是拿压缩饼干等干粮对付一下。这几日又开始救治伤兵,忙得跟陀螺似的,每顿都是拿饼干和罐头随便塞一塞肚子,她都要吃腻了。
沈乐妮望着眼前的风景,轻轻叹了口气。打仗真是太艰难了,她已经许久没有吃过一口热乎饭菜了。不过此次有她的东西,将士们吃得还算可以,以往别说能选择一下,就连顿顿吃饱都做不到。
行军打仗最是累人,饶是沈乐妮没什么胃口,一块完整的压缩饼干没一会儿也都吃了个干干净净。
她一手撑地,一手搭在一条屈起的膝盖上,微仰着头,阖上眼睛感受属于草原独有的气息。
坐在这里,就不免想起了初来时同何氏和平安一起生活的场景。那时候,她日日都要拉着平安到草原上学习骑马,后来她又开始训练平安……
蓝天白云,牛羊成群,绿油油的草地点缀着五颜六色的花朵,还有她们三人坐在一起吃饭,一幕幕都是美好的回忆。
那时她还想着,要是没有任务,一直生活在那里倒也不是不行。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