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早就想直接杀过去了!怕个球!”
霍去病立马派出一些人开始搜寻,这时候,第三方人来送东西和情况了,得知对面只剩下二百多人,比他们还少了几十个,将士们更是情绪高昂,信心大涨。
霍去病却还是心存疑虑。
昨夜虽然战况激烈,但他还是不太相信对面能死那么多人,毕竟对面将领可是他舅舅。
他还有一个疑问,这两日他就没有碰见过沈乐妮所说的隐藏之人,他们究竟能藏在什么地方?
望着送消息之人离开的背影,霍去病倏而意识到了什么。
他猛然站起身!
所谓‘隐藏’之人,不一定是藏在暗处的人,也可能是身在明处的人。而无论是巡查之人,还是送东西的人,都属于第三方,他们哪个阵营也不是,因此也就等同于所谓‘隐藏之人’。
霍去病大步上前追上那人,看着他问:“你便是‘隐藏之人’?”
那人回道:“校尉误会了,我只负责送东西和消息。”
霍去病却没让他走,又问了几个问题,那人还是说自己不是隐藏之人,霍去病以利诱之,只是无论他用多大的利,那人还是摇头说他不是,看得将士们都以为霍去病是搞错了。
最后霍去病直接拿刀架在他脖子上,以‘命’相胁,那人终于承认,他就是隐藏之人。
听见那人的回答,将士们不得不佩服霍去病的敏锐。
“你们有多少人?”霍去病问。
那人道:“五十个人,但是沈教官说若是我们被策反,也不能执刀加入,最多只能给敌方传递假消息。”
霍去病盯着他:“那你方才的消息,是真是假?”
“假的,方才卑职去送东西时,大将军以利策反了卑职。”
将士们面面相觑。
“对面还有多少人?”
“三百零六人。”
“位置在何处?”
“方才在向西偏北约五十里处,如今不知有没有移动。”
张骞问道:“为何虚报人数?他们有什么计划?”
那人摇了摇头,“大将军只让我传递一个假消息,其余的什么也没告诉我。”
霍去病对他道:“那你让人送个消息过去。”
“今日送不了了,每日负责送粮食和消息的人只有卑职,而且只能送一次,今日卑职先去的对面。至于其他人,他们只负责巡视并将‘死人’带走。规则如此,卑职不能违反。”
霍去病不语。
“那让他明日早晨再送?”有将士提议。
“送个屁!明日巳时初比试就结束了,就一个多时辰的时间,送过去还有个鸟用!”
赵不虞道:“照这样看,即便我们如今又策反了此人,那他好像也没什么用处。”
蒋五不耐烦道:“问这么多做什么?既然知道了对方的人数,直接硬拼算了!老子带出来的兵可不是吃干饭的!”
霍去病想了想,再问:“你们接头的地方在何处?”
因为防止找不到人,所以每日两方都会去固定的地方等待送口粮的人。
那人说了出来,霍去病听完后就没有再问此人问题,但也没有放他走,直接给他‘抹了脖子’。
张骞等将领很欣赏霍去病的果决。
“现在要如何?”张骞问道。
李朔道:“对面让他谎报了百余人,定然是将他们藏了起来,然后想办法引咱们过去,最后埋伏咱们。”
“我也觉得。”
“好一招请君入瓮。”
“可对方明日一早看不见他,便知道他们的计划暴露了。”
众将领看向霍去病,后者沉吟片刻,说道:“那便不用等明早了,今夜以前,就结束这场比试吧。”
然后,霍去病随将士们原地等待。若对面真想埋伏他们,那势必会让人发现他们的踪迹。
果不其然,在下午未时,有人来报发现了对方踪迹,而且看样子有两百人左右。
霍去病带着两百余人去往对方设下陷阱的地方,让张骞和李朔带着那八十余人绕道过来,等对面埋伏着的百余人现身且两方激烈交战之时,二人带着这些人冲进战场扰乱敌人的阵脚。
介时,且看谁杀得过谁吧!
下令以后,霍去病就带着大部队去了。
找到对方阵营后,霍去病二话不说,直接带人冲了过去。两方交战之时,忽然四周冲出来一大群人,霍去病方的人立马有了些慌乱,卫青阵营的人见状,似是打了鸡血般亢奋起来。
而就在此时,战场上忽然又冲进来一波人,卫青阵营的人以为方才埋伏的人还有些没出来,便没在意他们,谁知道这些人冲上来就砍自己阵营的人,一时都没反应过来。
直到有人喊有敌人冒充他们的人,众人这才反应过来,但为时已晚。此等危急情况下,只要阵脚稍微一乱,便是毁灭性打击。
即便有卫青等勇猛无双之将,也难以反转结局了。杀到最后,霍去病还剩下四十来人,而对方就只有不到二十人了。
霍去病执刀指着对面,朝卫青笑道:“抱歉了,大将军!”
卫青却依旧没有丝毫慌张之色,反而听了他的话以后浅浅一笑。
霍去病一下就察觉到了不对。
就在此时,周围响起枯枝落叶被踩碎的簌簌之声。
五十个脑袋忽然从四周冒了出来,他们拿的,赫然是卫青阵营的刀。
霍去病阵营的人面色一变。
如今,他们俨然从包围的一方,变为了被包围的一方。
结局陡然反转。
卫青浅扬起唇,吐出三个字:“你输了。”
第121章 叫姐姐
即便被包围,人数相差过大,但霍去病还是不服输,非要试一试,结果显然是被卫青阵营的人两下就杀了个干净。
霍去病最后也没逃得过卫青的刀。
事后,霍去病问卫青这几十个人是怎么来的,卫青说是被他策反的第三方人。
原来,那个送东西的人确实被卫青策反了,而真正的规则是一旦先被某一方策反,那么第三方总共五十一人就全都听从于那一方,无论另一方使用什么方法,都不能倒戈。
所以,那五十个人不是不能选择阵营!
“所以,那人告诉我的,全是你让他说的?全是假的?”霍去病气呼呼道。
卫青道:“也不全是假的,比如位置是真,请君入瓮计策是真。”
霍去病不想理他。
卫青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说道:“吃一堑,长一智。你小子还年轻,要学的东西还很多。此次舅舅便教教你,何为兵不厌诈。”
霍去病哼道:“不用舅舅教,我自是知道。”
卫青笑了两声,夸他道:“不过你小子的那招迷惑敌眼,还算不错。差一点,舅舅便败给你了。”
这小子如今才十八岁,前途无量啊。
“谢舅舅称赞。”霍去病皮笑肉不笑道。
输得太难看,他高兴不起来。
他就比舅舅慢了一步啊!太不甘心了!
模拟战争结束后,各个连队便开始为汇演做最后准备。在六月底,顺利开展了汇演。
第四次军训到此结束。
沈乐妮回到家以后就提交了申请,系统道:“申请成功。检测到军训成果。本次为第四次军训,目标人数为一千人,实际为一千一百人,用时为三个月,综合评分为七十九分。军训合格,获得积分一百六十八分。累积积分为四百一十九分。”
“恭喜宿主,等级成功升为二级。”
“正在兑换物品……兑换成功,物品已下发。本次兑换物品为:消毒及包扎物品各五百箱,马具一千套,过滤器及净水片五十箱。奖励物品为:防砍服三件,基础药品各三瓶。”
即便沈乐妮以为到了这个时候,她已然能心态平静地面对这些,谁知随着系统说来,她的眼睛便逐渐瞪大。
这次的东西别太多太好了吧!!
马具一千套?过滤器和净水片?
防砍服?!
还有药品!!!
沈乐妮激动到声音都打颤儿了,她询问道:“系统,怎么这次这么给力?是因为升级了的原因?”
“是的,升级以后,积分便会增值。”
难怪一百多分能换这么多东西啊!
沈乐妮赶忙把东西都拿一样出来瞧了瞧,这一瞧更让她激动的想像猴儿一样叫两声。
包扎物品就不必说了,和上次一样的配置,而消毒物品每箱里面都是酒精、碘伏及棉签纱布胶布等东西。
而这马具,包括马镫和马鞍,和现代马具的质量一模一样。过滤器和净水片,这两个东西上次的户外装备里面也有,它们对于行军打仗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说了。
再说这防砍服,这可是防砍服啊!还有袖子!古代战场上穿上它,就等于多了一条命!
最后的这个基础药品,里面不仅有感冒和退烧药,还有镇痛的,和消炎的!
难怪系统不让她提前知道有哪些东西,这要是让她知道,不得兴奋的几天睡不着觉啊。
而且这还只是第四次军训的物品,不敢想象以后的……还是系统有先见之明!
整理了下储存空间里的东西,沈乐妮把基础药品各分出小半瓶,写了一份说明,然后进宫一起献给了刘彻。
她又口头给刘彻讲了这些药都是治什么的,该怎么吃,哪些群体不能吃或者减少药量,再三重申药品不能乱吃多吃,尤其是消炎的,病的不重的时候还是不要轻易尝试。
说了这么多,还有一份说明书,沈乐妮还是有些不放心,毕竟这时候还没有人吃过,于是她又说若是宫中要给谁吃,先来问她。
至于药品的服用期限,沈乐妮并没有说,因为期限还长,她若是现在就说的话担心刘彻因为舍不得丢掉,没有病也硬吃下去。等到了不能吃的时候,她直接让刘彻把它们丢掉便是。
刘彻拿着药端详了会儿才把
它们放到一边,沈乐妮道:“除此之外,臣还得了一千套马具。”
听到这个,刘彻的背一下打直,他道:“给朕看看。”
沈乐妮拿了一套出来,呈到刘彻案上。刘彻边抚摸边细瞧着,不用问他也知道,这些东西定都是她那个地方的。
“目前有一千套?”刘彻问。
“是。”沈乐妮道:“可要臣都拿出来?”
刘彻随口道:“不怕让人发现你的能力?”
沈乐妮笑嘻嘻道:“有陛下护着臣,臣不怕。”
刘彻看向她,哼笑了声,“什么时候国师也学会了这些谄媚之言?”
沈乐妮眨巴下眼,仍然厚脸皮道:“臣说的,确实是实话。”
“行了。如今拿出来怕有所损坏,时间也尚早,先放在你那里。”刘彻示意沈乐妮把马具拿走。
看沈乐妮收回了马具,刘彻才道:“你与太学学生的比试,何日举行?”
“半个月后。”沈乐妮说完后笑问:“莫非陛下要亲临?”
刘彻没回答,他挑着唇道:“朕听说太学诸学生的论点乃是有关扶商,不知国师是否有所应对?”
“自然。”沈乐妮从容一笑。
“国师不怕得罪百姓?”刘彻一副看好戏的神态。
沈乐妮作为难状:“臣也不想,可臣若是输了,陛下或许就永远见不到臣了呀!”
刘彻看穿她的小心思,好气又好笑地哼一声。这女子知道即便她输了比试,自请废除国师之位,可他也绝不会废了她,最多让她在家闲几天。至于放她离开大汉?那更是绝无可能。
也不知道那群学生怎么想的,日日读书,却什么也没读明白,简直蠢笨如猪。
他移开话题,“国师论点中的‘科技’一词,是技术的意思?”
沈乐妮回道:“是。科技一词所含甚广,比如农业、手工业、军事兵器上涉及到的各种技术、技艺等。”
刘彻沉吟了会儿,没再问什么,便让沈乐妮离开了。她走后,刘彻没将那些药送去太医署,而是放进了自己的私库当中。
沈乐妮离开未央宫后,便去了一趟陈府。她找到卫少儿,跟她说了下若是卫家人有谁病的无药可医,比如风寒、发热,就来找她,她那里或许有药可治。
翌日,沈乐妮没去找霍去病,霍去病就自己找上了门。
彼时沈乐妮刚从女医堂回来,休息一会儿又一头扎进了书房为比试做准备。看见霍去病进来,又把头埋下,嘴里问道:“找我干嘛?”
“没什么。”霍去病像是在家一样随意,走到沈乐妮面前看她执笔书写,“你在写什么?”
“马上不是要和太学那些儒生比试了么,我得抓紧时间做准备,不能输啊。”沈乐妮头也不抬道。
霍去病挑眉,“莫非你真没信心?”
沈乐妮笔一顿,她抬起头对着他微笑:“你今天没事做?”
霍去病挠挠后脑,呵笑了两声。
沈乐妮看穿他,“到底有什么事?”
“我、我就是好奇你现在有没有新的东西……”霍去病坦白道。
沈乐妮了然地勾起唇。她也不打算瞒着他,点头承认道:“我确实又得了些好东西。”
“是什么?”霍去病期盼地盯着她,眼也不带眨一下。
“马具。”沈乐妮才说了一个,霍去病激动地两眼放光,急切道:“能不能给我瞧瞧?”
沈乐妮拿了一套出来,递给了他。
霍去病小心翼翼地翻来翻去看了好一会儿,叹道:“这马鞍材质柔软又有韧性,一看便经得起用……这马镫,这是精铁啊!”
这工艺和技术,不知比现在的好多少倍。霍去病羡慕啊!
沈乐妮放下笔,扯着唇角:“很喜欢?”
“那是自然!”霍去病的眼睛一直黏在马具上,“若是大汉也能造出此等上等的马具就好了!你有多少?”
沈乐妮回道:“目前有一千套。”
霍去病看向她,笑得讨好:“你有这么多,能不能……送我一套?”
沈乐妮闻言,手肘撑在案上,以手指轻托下颌,笑眯眯看着他:“现在就想要?”
霍去病不住点头。
“给你一套也不是不行,不过……”沈乐妮话音一转,保持着浅浅的笑容:“你求我,我就给你。”
霍去病毫不犹豫:“我求你!”
这下轮到沈乐妮傻了。不是,这么没节操的吗?
她伸出一根手指摇了摇,一副没被打动的样子,“不够诚意。”
霍去病不知怎样才算够诚意,直接问道:“你说,我要如何做?”
沈乐妮看着他那张英气的脸,心中倏然冒出了一个‘坏’想法。她缓缓挑起唇,对他道:“不如,你叫我一声姐姐,我就给你,如何?”
霍去病听了后,还没叫呢,脸就腾的一红,两片唇瓣一张一翕,半晌也没憋出个字。
“怎么,叫不出口?”沈乐妮继续逗他。
霍去病被逗的站不住,很想转身就逃,奈何他实在喜欢眼前这套马具。他心里打了半天架,最终极小的声音从唇隙间冒出:“姐……姐姐……”
这两个字吐出来,他的耳根也烧得通红,根本不敢直视沈乐妮的眼。
沈乐妮满意了,也不再逗他,大气一挥手:“拿去吧。”
闻言,霍去病抱起马具、转身、奔逃一气呵成,连头也没回过。
第122章 辩论
沈乐妮要与太学学生比试的消息早已在儒生儒士圈传了个遍,甚至许多朝臣也知道了此事。
所以当比试时期确定下来后,满朝文武和儒家圈子都围绕着比试内容和谁输谁赢讨论的热火朝天。更有人托尽关系想在比试那日进入太学,亲眼观摩观摩。
随着期限将近,宫里突然传出消息,刘彻也要亲自到场观看比试。
收到这个消息以后,想托关系进太学的人更加多了,毕竟君王可不是什么时候都能见到的,有的人一辈子可能就这么一次机会可以见到帝王真颜。
很快,比试之日便来临。
这日一早,沈乐妮便乘马车前往了太学,到了大门口才发现附近已经围了许多文人儒生,但他们不敢靠的太近怕被守卫抓起来,但也舍不得离开,只能远远看着,等待比试结束后首先得到结果。
董仲舒等博士早已在大门口等待,见沈乐妮下了马车,便将其迎进了太学内。
进了里面,才发现太学处处都被儒生挤满,显然都是来看比试的。
因为刘彻要来,所以比试之地就设立在了一处宽阔的阁内,四下窗扇大开,每一处都挤着人头。
阁内上首放了一张椅子,便是为刘彻所准备。椅子下面是一排桌椅,乃是评委坐的地方。然后阁内中央面对面放了两张桌子,显然是为比试双方准备的。
看见沈乐妮进来,阁内叽叽喳喳的喧闹声齐齐停了下来。
“各位来的这么早啊。”沈乐妮姿态松然地走进来,对着一众儒士儒生打了声招呼,面上没有丝毫紧张感,似乎不是来比试而是来围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