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女主李一琪选择医疗器械去创业,那可不是拍脑门来的。
林氏集团的确在现代制造业方面已经投入了不少功课,李一琪就算没能在集团内担任正式职务,以前听养父母和林如许念叨也有了这方面的见识。知道京市未来会把现代制造业当作一个重点扶植产业,这其中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是重中之重。
李一琪本科学的是医,有机会至少从概念层面接触国外的先进医疗设备,知道国内目前在这个领域内很落后,她怀着报国之心,迎合京市发展大战略,创办相关科技企业,自然能做的顺风顺水。
“现代制造业那么多门类,很多还有污染,是不是并不太适合在京市搞?别的区都把工业外迁了。”有一个女士忧虑地问了一嘴。
这是个行家,林若妍心中不敢懈怠,打起十二分精神,融入了更高层面的精神内核,忽悠道:
“比如说生物医药类产业,的确有一部分是有毒害的,环评不好过,在京市不能搞。不过医疗设备医疗器械,国内需求旺盛,却被国外的产品把持着市场,我们没有自己自研的产品,被迫忍受进口产品的高昂价格,很吃亏。
那些东西难做么?我过去打工的厂子就做其中一个配件。我的工友都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以前也只是拧螺丝踩缝纫机,她们经过一周培训,对着图安装部件,就跟组装玩具没什么两样。那时候厂里的老外技术员说,这东西简单也不需要多少力气,只要坐的住的猴子都能做。国内的女工细心勤劳,成品率极高,工资却比发达国家少许多,也算优势。
我们做出来的东西,贴个老外的牌子,产品就能卖几千几万一台,产品售价是成本的三四倍,利润大头都是外国商家和专利持有者拿走了。我们出原材料、出钱出人出地方,劳心费力地工作,做出一件产品,就只挣块八毛的加工费。合理么?”
“所以我们要发展现代制造业,要有自己自研的产品。那个医疗设备和医疗器械,的确是该国产化,关乎民生医疗健康,不能让外国人卡着脖子。”那个行家感慨,对林若妍微笑颔首。
向女士也坐的更端正,说那些具体的专业她不太懂,但林若妍谈论现代制造业的出发点是站在更高层面,忧国忧民,这意思她能听得出来。
基于这样的立场,又结合了林若妍亲身经历的一些感悟,就显得特别真实有信服力。而且一开始林若妍已经点出,林如许正在做现代制造业的前瞻研发,那么就算林若妍自己只是搞地产公司,她会谈论现代制造业,自然是从亲哥那边听来的概念,就一点不突兀了。
众人哪里知道,林若妍是真不懂别的,大家现在关注的重点不知不觉间已经被她忽悠着到了现代制造业,开始聚焦医疗这块。
生老病死,其中就医这件事人人都避不开,就算一辈子身体好,女人们生孩子也要去医院,有了孩子之后,自己病了未必去看,孩子有个头疼脑热,一般母亲都肯定会带娃去看病。
老阿姨们就算以前不太关注医药,现在提起这个话题,天然地会认真听两句。
林若妍觉得既然书中的大x区未来有那么著名的生物医药基地,目前肯定不是只有概念,一定是领导们早就开始研究了。将来民间私企能闻到风声动起来,迎合上意,也一定是国家大战略早铺垫好了,放出了风声。
所以她毫无精神压力地继续顺着剧情中提到的内容说:“既然前面诸位都说了大x区目前发展的一些优势弊端,那我也在诸位分析的基础上,大胆提一句,大面积的产业园区应该可以搞起来。比如生物医药、现代装备制造之类的名目,这些新兴产业,与京市以往的老牌工业有明显区别,说不定可以推陈出新,形成沃土。”
第56章 生物医药基地
这个产业园的概念,是什么都能装的。就像是算命先生的套话,“客人一看就是有烦忧”,那不是废话么?没事的谁去算命呢?
向女士既然问到这些,林若妍就顺着这套往下展开。影视基地可以往产业园里面装,林若妍刚才提的那些项目也可以,其他的品类更是不限。
她记得书中描写,大x这个生物医药基地,从千禧年初开始建设,最初只是几栋楼,还要打着已经有的“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大旗子吸引企业的关注。一开始并不是特别提什么生物医药。
往后逐年扩建,生物医药的大名目才逐渐立住了,到了二十年后建成区占地将近十平方公里,工业产值突破一千六百亿元、占京市医药工业总产值的百分之四十,国家把无数重点国字头的项目工厂、研发实验基地都往里面装,妥妥脸面招牌。
本着这样的“先知”,林若妍侃侃而谈,讲起了大x区这个产业园的发展模式。尤其提到了,不止是物理层面那些规划配套,还要有各种政策配套,才能培育企业并留住人才。
这段已经超越了地产商卖地盖房子那种庸俗的赚钱套路,而是上升到了更宏观层面,用产业园这个工具,软硬件上的政策配套,如何打造经济发展的沃土。
其实林若妍能说的也就是这点皮毛,让她往更深了讲就不行了。
她现实中没有从政的经历,不过那些当官的爱听什么她还是知道的。他们想要解决经济发展的问题,肯定不是卖地那一票买卖获利就能满足。所以产业园的概念,从规划建楼开始,上下游产业链的培育,这片“大田”怎么能循环耕作这套道理描述出来,比单纯讲怎么炒作地价、盖高楼改善区域面貌这样空洞的说法,就更容易对上向女士的胃口。
林若妍说的也不吃力,毕竟二十年后现实世界的情况就摆在那里,书中也都有关于生物医药基地的描述,她有详细参考,能讲得活灵活现,非常形象,让完全不懂这些的老阿姨们也听的十分有趣,不会枯燥。
于是这次小聚,向女士收获颇丰,等晚上回到家中,把从林若妍这里听来的那些对着丈夫一顿输出,区长丈夫顿时精神了,夜不能寐抓紧写材料。次日拿着这些稿子,很明确提出了将现在已经初具规模的产业园几栋楼,按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大方向建设的新思路。
区里班子全都是人精,区长发话,大伙一听能不说好么?至少这类新型的工业,可比影视文化那种听起来高大上多了。国家也鼓励能兴国的实业,市里本来有过一些口风,其他几个不太行的区却都不敢接,毕竟还没有琢磨出来怎么能赚钱,光听着要一块大地方盖厂房了。
现在有了破题思路,本来以为是市里强行摊派往外疏导产业区,如今班组成员终于明白了市里的一片好心。所以他们必须率先表态把握住这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就用“生物医药基地”这个更加具体的门类接下来。生物,他们大x区有啊,农田成片。医药,大x区现在没有,放眼市里别的区也没有。他们就做这头一份。
另外林若妍还提了,光让马儿跑不给马儿吃草是不行的,既然要做这种高科技产业,那必须上人才。比如配套的高校实验室,要引入园区,城里那些高校地方太小无法容纳日益扩招的需求,没问题,大x有地方,给盖南校区。就都守着产业基地周边圈地,哪所高校愿意来,就给圈最大一块。学校教学、研发实验、旁边就投产,一条龙全搞定。
另外产品的原材料运入,产品生产出来之后往全国销售,这都需要交通干线支持,修路的由头也有了,要修就修国家级别的,让国家拨款。从他们区里经过受益,高速一条不够,那就来两条。南边是不是也缺个机场?京市这么大,那个南苑小机场已经不太行了。
一个产业园,相应能引申出那么多项目,他们这届领导班子这不就有活做了么?
当然,这位区长不忘投桃报李,肯定是要把林氏集团也拉进来。
林如许没想到自己cy区那边的项目推进加速之后,大x区的相关领导也主动邀请他,去考察一下是不是有合作的机会。他正准备搞一些现代制造业的试点厂,cy区那里没有合适的工业地了,大x区就立刻递上了橄榄枝。
回到家里,林如许提起这件事,林若妍就将认识向女士去了农家乐聚会都说了。周薇这时候也连声夸赞,说林若妍有大局观,站得高看得远思路很清晰,那天在场的老阿姨们听了她讲的都耳目一新豁然开朗。
事后,林如许单独将妹妹请入书房,问道:“妹妹,你究竟说什么了?别是许愿咱们要给大x区投资多少钱吧?”
林若妍本来还沉浸在当初被老阿姨表扬的环境中,听到“钱”这个字才恍然意识到自己好像光顾着讲生物医药基地,压根忘了提自己怎么往里面投钱的事情。毕竟当时在场的也不是区里的领导,她忽然之间说自己往里面砸钱,你让别家太太怎么应声?
现在她还琢磨着,要不要主动联系一下向女士,问问她有没有机会参与到大x区的项目,没想到亲哥已经被大x区的领导请去了。
“哥,这还真没有。”林若妍一脸懊恼。
林如许一看妹妹的表情就知道她没提投资,心中反而更喜欢了。妹妹真的很有手段,若是提了钱,给了对方一个预期值,那将来做事情就会框死了。效果远不如这样,先讲出未来的辉煌可能,再让大x区的人把各种合作意图都亮出来,他这里才能有的放矢挑拣更有利可图的项目。
林如许从不吝惜夸别人,尤其自己的亲妹妹。李一琪虽然自己有才学历高,不过一直很清冷的性子,并不喜欢与那些达官显贵的太太们交往,觉得那是耽误学习的时间。而林若妍不同,愿意抽时间在社交方面,还得到了这么多人认可,顺带着为林氏集团又打通了一个区的人脉,这完全在林如许的意料之外。
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林父在世的时候与市里和区里的领导们都有交情,但那一辈人已经升迁或者退居二线了。县官不如现管,如今他又被区里现任的掌权者礼待有加,那种被尊重被拉拢的好处,是那些没门路的企业享受不到的。
被亲哥表扬后晕乎乎的林若妍回到自己的房间立刻就冷静下来。
败家系统阴森森道:【宿主,本月已经过去大半,宿主只花了不到四千万,是不是该用心想想花钱的正事了?】
林若妍掐指一算,投资影视那三千万是实打实已经给出去了,公司常规运营和人力那些成本也花了,装修四合院的设计费工程款都到了尾声。咨询合同签了一家要价最贵的,合同额也才二百万,首付打过去只六十万。
外资那家设计合同还在走流程,选了赵星星在d国工作过的知名事务所,知根知底设计费要价五百八十万,她好说歹说,只能把费用抬到六百万凑整。这个一定要赶在月底前把首付一百八十万打出去。
算来算去的确不到四千万,真是头疼,本月还差五千多万没花。
林若妍硬着头皮安抚败家系统道:“别急,我已经让营销总监去选售楼处的地方了,或租或买,弄下来立马开始设计施工,这个肯定要花一大笔钱。另外公司里的人员基本招聘好了,可以请旅游公司给指定境外旅行计划了,我们公司现有快五十人了呢,出门去玩半个月,光是机票酒店也能花费百万。”
败家系统不买账:【那也只是百万级别的花销啊。宿主,你要不要参加一下拍卖会?作为一位豪门真千金,你回到京市家中之后,还没有为自己添置什么名贵的衣装首饰呢。】
“拍卖会”这三个字让林若妍虎躯一震。是啊,她之前还想过,要不去看看有什么卖大楼的拍卖会呢。不过已经盖出来的大楼,肯定比单独买地贵,五千多万够不够呢?她于是问:“系统,如果我这月花超了,比一个亿还多,那能计入下个月的指标么?”
败家系统铁面无私地回答:【这当然不行。】
林若妍上个月的花钱大数是一个亿,实际上是一个亿多几十万,毕竟很多零碎的小项支出不会完全都能凑整数。
这样一想自己就有点心疼,看来自己满打满算八个月的享乐生活,因为钱不够又要缩水了,那若是去拍楼还是要精挑细选一下,不能花超。
又不能和指标差太多,实在不行,再买点奢侈品凑整。
奢侈品还是算了,别人都知道她有八个亿嫁妆了,她完全无需奢侈品充门面抬身份。家里衣帽间那么多种,日常穿着出席宴会都有的选已经足够了。那还不如买艺术品呢。当然艺术品她肯定不如房子懂,因此那个都是排在买楼后面的附加备用选项。
“那近期有什么卖楼的拍卖会么?”林若妍尝试着问败家系统。这个拖后腿的系统,除了一天到晚给她出馊主意,是不是能开发点别的用途呢?
败家系统一愣,还是如实回答道:【本系统的确有搜索咨询的功能,不过仅限于拍卖会,或者和宿主身份定位相关那些吃喝玩乐的事情。】
林若妍眼睛一亮,没想到系统竟然还有这个便利?虽然会气恼系统没有主动提,不过谁叫她也有好多事瞒着系统呢。现在能用就行了,她质问:“拍卖大楼那种不叫拍卖会么?”
败家系统:【嘤嘤嘤,算是吧。】
林若妍得寸进尺道:“那快给我搜一下,最好拍品价格五千万左右的那种,我赶紧去参加,这月的花钱指标不就完成了。”
败家系统只能略过了一大票文物古董时尚珠宝艺术品拍卖会的信息,搜罗到了符合宿主需求的拍卖大楼的信息。
别说,还真有一个专案就在x城区,盖了一半,企业资金链断裂破产了,这个盖了一半的楼就是要拍卖之后抵债的。
按照败家系统给的线索,林若妍赶紧让秦爽去查具体情况。
秦爽当初就是在x城区这片买卖二手房的,相应的消息管道很多,没多久就搞来了更多资料。
原来这处资产就在金融街附近,但并不属于金融街规划的地界,也没有特别显眼的位置条件。
楼临街却不是主街,周围也没有古色古香四合院。道路拓宽过,附近是七八十年代建设的多层住宅。
那地块本来是某国家单位一栋四层简易办公楼。建国初期,拆除了这里的一些杂乱建筑物,平整场地后用了不到两个月盖出来的。那时候盖简易楼,就是普通砖头砌筑放上预制板,用料粗糙,施工时间也短,建成后五十年,墙体开裂成了危楼。
毕竟是核心城区核心地段,这块地经过了内部的一系列运作,最终变成了另一家企业的总部办公楼选址。可惜那家企业经营不善,钱不够用七拼八凑借贷很多,咬牙拆了危楼开工盖新楼,用了两年才结构封顶,企业也不堪债务压力破产重组了。
附近虽然都是商业大楼,也有居住氛围,不过这块地占地面积不足一千平米,正南正西都是已经建成的大厦,日照遮挡严重,地的东侧北侧还是住宅,楼只能盖现在这么高,再高就会挡住住宅的采光。用地性质是商业办公,想改住宅没戏。
现在地块上这栋楼是刚建造出来的才两千多平米,推平了重新建肯定不合适,各种报批报建手续都完成了,也不好轻易改。可是楼体并没有将地块占满,是完全按照老式那种办公楼来的,l型布局有院子,留了十几个地面车位以及花圃。
这栋楼有地下室,却因为基地面积小,地下室也不大。汽车停下去需要大坡道,那就能占地下室一多半面积还侵占地面上的空间,总之停不了几辆,索性就没有考虑汽车停车位的出入。地下究竟干什么,内容也不确定。
按道理买入方接手这个项目后,安装门窗稍微装修一下,自己当办公楼还是很合适的。再不然就着这个壳子,弄个小型商场,或者是小酒店,在目前这个地段应该不愁客源。
卖家当然怎么看怎么觉得自己的东西好,哪里知道买家很挑剔。
这么小的面积,又不挨着x单那片,做什么商业?小区菜市场还是小商品批发?这里离公交网站比较远,不像二环外几处小商品市场那么知名,做商场没规模也不合适。稍微高端的店面都凑到x单的那几栋大商厦了,不选这里。
做小酒店呢,现有的结构没考虑那么多上下水预留,格局也更像办公,收购后改造费用又要一大笔投入。
真正做办公,两千多平米的建筑面积,高不成低不就。小企业拿不出那么多钱搞总部,和别家拼凑进来那还不如附近去租新建的现代化写字楼。有实力的大企业,这面积有点小,装不下来。
相似小说推荐
-
是的,我失忆了(岁既晏兮) [穿越重生] 《是的,我失忆了》作者:岁既晏兮【完结】晋江VIP2025-10-29 完结总书评数:838 当前被收藏数:2974 营...
-
他的夏天遥不可及(陈年明月) [现代情感] 《他的夏天遥不可及》作者:陈年明月【完结】晋江VIP2025-10-29完结总书评数:595 当前被收藏数: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