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玥心说这草包千金经营什么不是第一次?难不成去厂里打工前还自己摆摊卖过零碎?也不知道为什么向女士对她那么感兴趣,是看上了这草包人傻钱多,想让林氏在大x区也扔点钱么?
“林小姐驭下有方。”向女士夸赞了一句,又问,“那小林是专注做地产,还是对别的也感兴趣呢?”
方玥也有此疑惑,林若妍没事乱逛不去城中那些高档商场,跑来家具店看什么?难道她还要亲自为自己的地产项目选择家居配饰?听说她那块地方案都没有呢。
林若妍才不会说自己逛家具店是为了给自己的四合院添家当,那是私事。人家向女士肯定问的都是正经大事,她就说:“地产只是我比较喜欢的类型,前两天我刚投了一个影视项目。”
方玥竖起了耳朵,林氏集团以前不做地产,也不沾影视娱乐圈,毕竟这两类前几年都不太行。现在草包千金一回家就向这两块业务伸手,难道是林如许高瞻远瞩要布局未来的新兴行业,把草包妹妹推在前面探路?
这倒是有可能的,总之方玥认为以林若妍的见识绝不会有如此敏锐的嗅觉和魄力,在这两个方向上拓展新业务,这可是方玥当年请教了好几位专家才得出来的判断。
尤其房地产行业,方玥押对了宝,国家果然宣布这是未来的支柱产业,她在南方提前布局,如今才能先一步迈向北方市场。
向女士忽然说道:“我听我爱人讲,我们区里要搞一个产业园,可能做影视基地,学着h店那种经营方法,建设一些外景拍摄地,再引入上下游公司,将来还能把文化旅游酒店业等等都带动起来。也不知道这种新模式,在大x区能不能行?”
书中时代“产业链”这个词还没有被明确提出,顶多是上下游关联企业的提法。林若妍前两天听那个编剧提了一嘴关于影视基地的事情之后,自己也查了查,大x区的确是有这个风吹出来。
向女士这种礼贤下士的问法,让林若妍受宠若惊,也越发冷静了。她很清楚自己在书中的角色定位,无论书里还是现实中她的学问都不足以支撑她议论经济时局。何况大x区里的大政策大动作她哪里知道,哪里敢随便乱评论?
而且有方玥在,她谨言慎行一些准没错,于是客客气气表示,不懂。
第53章 有利可图之事
起初林若妍的确琢磨过要不要在大x区可能要建设的影视基地旁边圈一块地囤着。但结合书中剧情,她又想起来一件事。原书女主李一琪没能留学,自己创业,搞的是医疗器械方面的研发。李一琪选的研发及厂区就在大x区。这里有个很著名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项目。
至于什么影视拍摄基地,书中是一笔带过,反而是这个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反复讲了好几次,毕竟事关李一琪的成长轨迹。
一开始李一琪在产业基地的园区孵化器大楼里只租了一间办公室,创业初期钱和人都没有,她找来的合伙人都自带资金。他们也没有自己的实验室,是充分利用产业园自带的一些帮扶政策,免费享受了配套设施,这才能搞出来第一款产品。
后来这个产业基地孵化出了京市诸多医药名企,在未来十几二十年一直是大x区的纳税大户,年年重点表彰的对象,各种政策一直倾斜,因为这地方不止赚钱还能留住各种高端人才,让大x区着实风光了一把。
所以根据剧情反推,大x区这个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项目是实打实的优质项目,现在的时间点上,应该是刚有点苗子,尚未形成规模,往后的规划还都在纸上。如果真要囤地,在这个产业基地现有或者未来规划的范围内买地,升值潜力不用发愁。
于是林若妍解释道:“实在惭愧,影视那些事情我是真的不懂。投资的是单一的项目,只是看好x娱乐公司以及他们的演员,剧本也是比较扎实。至于以后是否真涉足相关文化产业领域,这都说不好了。”
向女士的丈夫就负责区里的新项目规划,这里的项目规划不单纯指房地产这个单一行业,而是那种经济层面的项目布局。
最近丈夫总是念叨怎么引入产业的事情,区里产业园一期的几栋大楼都快竣工了,内容装什么却一直没有最终确定下来。h店模式看着是不错,但人家已经建设了五六年,还有最初那种大制作外景地的名气在,不是谁都能学的来。
再者,京市已经有几处老牌的影视基地了,他们完全是新建,楼当厂房当摄影棚都行,不过真建好了肯定要大投入,照猫画虎减配弄,很容易就东施效颦。一开始加大投入,其实是有一些风险和难度的,区里的班子这才必须慎重分析考虑,先放出风头试试各界的反应。
方玥这些日子走各种门路,就是听到了影视基地这件事的风声。她能找到h店集团那边的关系,未来若是能借此机缘,在影视基地附近买地盖楼,不一定是住宅,别的物业类型也都是有前途的。而且大x区的地便宜啊,同样三千万,她没能在cy区花出去,在大x区买一块更大的地绰绰有余。
方玥好不容易混上了能帮着向女士挑家具的差事,本来打算找机会问一嘴影视基地那件事的进展,没想到又让林若妍抢先,而且还是向女士主动提。这么说来项目是真的,就是差钱了?向女士看重的是林氏地产有钱?
可这个草包千金刚扔了八千万,难道还有钱再投入大x区么?这遍地开花的样子,万一真让林氏在房地产这块搞出了名堂,她的公司再想来分一杯羹就难了。
方玥赶紧从“h店”这个词接茬,委婉透露出来自己与那个集团的高层有联系,若是有人想了解影视基地的内情,她可以帮忙搞来数据。
向女士知道区里班子肯定有更多的筹谋,他们也都有各种关系能搞来h店的数据,不过看方玥热心,便没有推辞,转而聊起了影视基地的事。
期间方玥还不忘显摆一下在地产方面的学识,说起影视特色小镇未来也能带动一系列行业发展,这都是在国外留学时的见识,她自认像林若妍这样的草包千金肯定听不懂的。
林若妍并不介意方玥的态度,相对于书中时代,方玥的认知已经很先进了,不过那些概念和手法,在十几年后别说林若妍这种一直从事地产行业的人门清,就是普通大众都知道很多,被忽悠的提不起太大兴趣了。
她就听的有点心不在焉,猜测方玥大概是对影视基地感兴趣,想要谋那附近的地,她要不要避其锋芒呢?
大x区除了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之外,其实还有几个不错的点,往远了说有新机场,往近处看各大高校新校区都会在那里落户,以及好几条地铁线路所过之处,大把有升值潜力的地块。
向女士见林若妍态度冷淡,心中却多了别的想法,难道林氏并不看好影视基地项目么?索性这个项目还是刚提出来讨论的概念,若是有问题,那还是让丈夫再换个思路看看别的吧。
人就是这样,别人在完全不认识你的时候,评价你的方法可能只是外表,以及别人对你的评价。而后若你是来找工作的打工仔,还会被评判学历、工作能力以及工作态度。但如果你代表一个有实力的集团化公司,随便能拿几千万出来投资,评价模式就会陡然发生变化,跳入了另外一套标准。
向女士就是这样一种思维模式。
她听说过林家这位真千金,知道林若妍没有方玥那种耀眼的高学历,以前也没什么经营公司的经验,甚至未婚生子可能还有生活作风问题。
不过人家真切地拿出了八千万买地,还成立了部门齐全的地产公司。背后又有在京市以及北方地区都很知名的林氏集团这么大的实业支撑着,肯定不会像一些来历不明的合资公司那样,变成了扯皮赖账卷包跑路的状况。
最起码林氏地产公司是拍地当天全款支付的地款,这样的实力,若是愿意到大x区,不拘泥于投资什么,都是有益处的。
向女士以前愿意让方玥接触,看重的就是方玥真心想投资买地,今天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了林若妍,一接触发现林若妍并非浮夸炫耀的那种人,反而低调文雅似乎很有城府的样子,就越发想要亲近了。
第54章 求来的才香
放眼目前京市各区的格局,大x区经济上除了传统的西瓜这种特色农业支撑着,真没有什么能提的,种地的收益不可能满足更高速的发展指标要求,区里迫切想要挖掘带动经济的新引擎。引擎找到,还要能留住人才的配套方法,不能区里这边辛辛苦苦培养完了,人才全跑了,都给别人做嫁衣。
经过这些天的交往,向女士已经确认方玥是正经做地产的,不过格局就在地产方面了,看不到领导们真正关心的点。
这也不能怪民营企业家,在国内,国企承担的社会责任肯定更重一些。方玥作为私人企业家,携带资金愿意来大x区买地,投资房地产,区里肯定不拒绝,也会找合适的机会介绍项目。但是更多的,就指望不上了。
而林若妍,向女士越看越觉得她并不像传闻中那样无知。若真的是一点脑子都没有的草包,林如许那种年轻有为的企业家不可能让妹妹随便出来搞地产公司。
就从林若妍目前投资的两大块内容看,地产和影视行业,这都是国家大力扶植即将腾飞的龙头行业,反正向女士不认为这是单纯的巧合。
但,向女士和方玥都不知道林若妍真的只是闭着眼睛瞎猫撞上死耗子啊。她之前选择开地产公司,是因为现实中她只了解这一种公司的运作模式,装样子花钱也知道往哪些地方努力。至于投资影视作品,也是凑巧了,将魏煦当工具人而已。
连暗中贬损林若妍的方玥也不敢想这种乌龙出来,自然没有问。
此时方玥正感觉良好,以为林若妍根本不明白影视基地与地产之间怎么赚钱的门道,所以她也不能说的太透彻,泛泛讲几句之后,就想拉着向女士去别家店里看家具,顺便摆脱林若妍。
林若妍也有自己的“正事”,就顺坡下驴趁机离开了。
只有向女士,心不在焉逛了逛,没有再与方玥深谈。话说的很多的方玥让向女士已经产生了某种固定认知,反而是没怎么开口看起来与方玥想法不同的林若妍引发了向女士的兴趣。
上赶着送上门的方玥,向女士觉得随时想问就能问了。避而不谈的林若妍,让向女士不得不发动了自己的朋友圈子调查,辗转联络上了周薇。
周薇的老公鱼有余在京市政坛是很有名望的前辈了,一搭上这条线,向女士从周薇那里侧面打听了一下林若妍这个人,这才晓得,人家居然有个天才儿子,林若妍本人虽然学历不高,但是人聪明懂事还热衷工作。
在周薇的形容中,林若妍与普通单亲带娃只求安稳的女人不同,她有很强的事业心,就像工作狂林如许的女性翻版。这兄妹两人骨子里都一样的好强勤奋,在经商方面也仿佛一脉相承各自都有灵性。
这评价相当高,让向女士对林若妍又重视了几分,思忖着是不是找个机会单独与林若妍聊一聊。之前一定是因为有方玥在,林若妍才并未畅所欲言。
于是周末林若妍就被周薇强行拉去了一个饭局。
若是她不去,就要陪着儿子研读鱼有余布置的棋谱,这还选啥,当然是去吃饭了。周薇还特意再三保证,并不是相亲,就是几个老阿姨在农家乐聚会。她们都很好奇林若妍买地的事。
林若妍想着能与周薇来往的老阿姨,家里肯定不差钱,她可以变相了解一下富太太们的思潮,扩列朋友圈开发一下潜在客户,这绝对有意义。
其实这场饭局是向女士在幕后筹办的,吃饭地点选在大x区的一处农庄。从外边看着朴素,实际上聘请的一级厨师,房子里面布置的也雅致。
蔬菜、鸡鸭、鱼等各种食材都是农庄内自己养殖的无公害农产品,要的就是这种接地气的“农家乐”。
林若妍一看来的果然都是老阿姨,就她一个年轻姑娘,她不由自主就代入晚辈心态,客客气气恭恭敬敬,反正这样的社交,她不能给亲哥丢脸拖后腿。
她把现实中那套打工人的迎合思路搬出来,对谁都笑盈盈,外加此前观摩冯强应酬之时的手段,她有样学样,活泼而不失礼貌,恰当活跃一下气氛,立刻就成了全场团宠。
向女士一看氛围差不多,就尝试着问出了与大x区发展相关的一些问题。
这一问,旁人也跟着起哄。每个人都要回答一二,林若妍没想着抢先答,就先听听别人怎么说。等轮到她,正常能说的话题都有人说了,她只好另辟蹊径了。
林若妍这次来赴宴,的确做了一些功课,毕竟有周薇这样的精明人在,不为了相亲,难道还真是老阿姨们来享受农家乐么?
从这些太太们的身份判断,以大x区的要人家眷为主,林若妍就想着当初遇到向女士,人家问起的话题。如果她把方玥说过的什么影视基地如何带动房地产的事情再说一遍,就是拾人牙慧了。
“虽然我开了一家地产公司,不过对于经济发展那些大事实在是不懂。今天每位都必须说,我只能凑个数,说的不好,还请各位前辈多包容。”林若妍先将自己的姿态放低。
现在很多人已经知道,林家这位真千金当初在南方小县城里的经历,进过厂子打工,也在酒吧里做兼职,回到京市开公司,还是林氏集团并未涉及的类型,不免让人怀疑有人教她做事。她若是自吹自擂,讲这些都是自己的意思,别人也不会真信,顶多是觉得她好面子爱虚荣,不会再深交。
她这样谦虚,顿时赢得了在场老阿姨们的好感。
这些人也有一直不工作的家庭妇女,说人家没工作闲散在家享清福?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每天一睁眼都是各种琐碎事情要处理,不在睡觉的时候基本都是工作时间段了。便是家中有司机有帮佣,也要她各种操心安排,丝毫不比小公司的领导省心。当然还有本身就在重要岗位工作的人,更能体会当领导和负责人的艰辛。
因此大家好奇,为什么林若妍明明有八个亿嫁妆享清福,完全可以不工作,想谈恋爱找个人嫁了都不难,却偏偏要自己开一个与亲哥业务方向不同的公司。
望着大家八卦的表情,林若妍定了定神,开讲。
第55章 来讲讲剧情
“我曾经觉得能在省城里买一套带电梯的新建商品房,就是一生的奋斗目标了。后来回了京市,我才发现家里有那么大的房子,有那么好的生活条件,是我以前做梦都没想过的。我就开始思考怎么能心安理得在这个家里混吃等死,还不被我哥嫌弃。
这不,就出来开个公司,是我哥以前不了解的行业,这样我若没做好,他也不会苛责,我有公司在经营,他看我这么忙,便也不会嫌弃我不求上进。”
这都是林若妍的大实话,她这个开场白说的就只是她自己。
不过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向女士觉得林若妍这话里有一些别的隐喻。
放眼京市,大x区远比不得城八区,很像是刚找回家的真千金,经济排在前面的兄弟姐妹们一个个都很能干,自己拿得出手的就只有几样农产品种种地,整个区域内没有什么山水名胜资源,也没有什么汇聚全球的总部,往南接壤更穷的河北,也可以躺平当陪衬。
偏偏区里这届领导班子心气高,不打算毫无作为。就算排名上不去,别的区都在往前往上走,他们不提升就是落后。所以他们才着急,不晓得除了农业之外,还能搞什么特色,加什么引擎更靠谱一些。
林若妍想了一下,结合自己知道的地产发展和书中的时代背景,说道:“国家政策提了房地产是支柱产业,我就选这个,南方做地产的很多,我多少知道一些。不过,其实现代制造业也非常有前景,我哥的公司里做实业,已经在研讨这方面的创新了。
我看大x区面积大,不缺地,道路交通修起来容易,是京市往南的桥头堡,生产制造什么,来料运入、成品送出去都方便。”
现代制造业?向女士也吃了一惊,她还以为林若妍会从大x区已经放出的风声,有关影视文化那方面展开呢,毕竟林若妍也投了影视项目。
林若妍敢另辟蹊径,是充分利用穿书者的上帝视角,才有的底气。影视基地那些方玥肯定都提了,她自己以前没做过,只说皮毛可能还不如方玥。既然都是皮毛,她还不如说一段书里的剧情,描摹一下大x区的未来图景。
相似小说推荐
-
是的,我失忆了(岁既晏兮) [穿越重生] 《是的,我失忆了》作者:岁既晏兮【完结】晋江VIP2025-10-29 完结总书评数:838 当前被收藏数:2974 营...
-
他的夏天遥不可及(陈年明月) [现代情感] 《他的夏天遥不可及》作者:陈年明月【完结】晋江VIP2025-10-29完结总书评数:595 当前被收藏数: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