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悍妻状元郎 (喜欢枫荷树的孔辉)


这是一个身着普通文士衫的中年男子,面容平凡,毫无特点,唯有一双眼睛,深邃得不见底,偶尔掠过一丝与圣教黑袍人类似的阴冷气息。
他轻轻叩着桌面,低声自语:“冰裔族客卿令……疑似源初之光的气息……如今又成了世俗王朝的会员……这个变数,成长得太快了。圣女殿下迟迟不下决断,未免太过优柔。看来,需要给他制造点真正的‘麻烦’,才能逼出他背后真正的力量……”
他招了招手,一个黑影如同鬼魅般出现在他身后。
“去,查清楚永昌伯府送给那位女神医的古籍,到底是什么。必要时,可取回。”中年男子声音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
“是。”黑影低应一声,悄然消失。
中年男子再次将目光投向济世堂,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京城的水,是该再浑一些了。圣教的荣光,不容亵渎。”
喜悦与荣耀的背后,更深的阴影,正在悄然笼罩。圣教的触角,终于不再满足于暗中观察,开始伸向这对光芒愈盛的夫妻。殿试在即,而一场针对他与她的风暴,也在暗处悄然成型。陆明渊的蟾宫折桂,非但不是危机的结束,反而可能是更大风暴的开端。

第231章 金殿对策惊帝心,翰苑风波始暗生
殿试之日,紫禁城笼罩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之中。晨曦微露,陆明渊与一众新科贡士身着公服,立于金水桥前,等待传胪。汉白玉石阶层层而上,直通那象征着天下权力核心的金銮宝殿,飞檐斗拱在曙光中勾勒出威严的剪影。
陆明渊心静如水。九年磨一剑,霜刃今日试。他调整着呼吸,体内混沌星丹缓缓运转,初源冰魄之力带来的极致冷静让他摒绝了所有杂念,只剩下对即将到来的君王垂询的专注。
钟鼓齐鸣,净鞭三响。鸿胪寺官员导引,众贡士低首垂目,鱼贯入殿。丹陛之上,九五之尊端坐龙椅,冕旒垂面,天威莫测。两侧文武百官肃立,目光各异,打量着这批即将踏入仕途的新鲜血液。
礼仪繁琐,唱名、谢恩之后,终于到了最重要的环节——皇帝亲策。
景和帝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缓缓开口,所问并非经义章句,而是当下最棘手的边患:“北狄屡犯边关,烧杀掳掠,然其骑兵来去如风,我军疲于奔命,徒耗钱粮。诸生皆国之栋梁,可有良策,以靖边患,安黎民?”
此题一出,不少贡士心头一紧。此题务实而尖锐,涉及军略、财政、民族,绝非寻常八股文章可比。有人暗自庆幸早有准备,有人则额头冒汗,搜肠刮肚。
陆明渊立于众贡士前列,神色不变。当皇帝目光扫来时,他深吸一口气,出列躬身,声音清朗沉稳,响彻大殿:
“学生陆明渊,谨对陛下垂询。”
他并未直接回答如何剿灭北狄,而是先析其根源:“北狄之所以屡犯边关,非其天性凶残,实因塞外苦寒,生计艰难。每逢白灾(大雪灾),牛羊冻毙,则必南下劫掠以求生。故,欲靖边患,非仅恃兵戈之利,更需釜底抽薪,绝其南下之念。”
此言一出,满殿微寂。不少老成持重的官员微微颔首,此子能看到生计根源,已属难得。
“哦?如何釜底抽薪?”景和帝似乎来了兴趣。
陆明渊从容道来:“其一,效仿汉之昭君旧事,非为和亲,而为通商。于边境设立榷场,准其以牛羊马匹,换取我朝之粮、盐、铁器(非军械)、茶帛。使其有利可图,则劫掠之心自减。此乃‘以利羁縻’。”
“其二,固本培元。重修边镇,加固城防,广开军屯,使边军粮草自给一部,减少长途转运损耗。更要紧者,乃精练骑兵,以骑对骑。可择边民中善骑射者,编练成军,许以厚饷战功,使其保家卫国,士气自盛。此乃‘以守代攻,以骑制骑’。”
“其三,分化瓦解。北狄并非铁板一块,各部皆有纷争。可遣使联络其中较弱或与我朝交好之部落,许以互市之利,助其对抗强部,使其内斗不休,无力南顾。此乃‘以夷制夷’。”
他条分缕析,将经济、军事、外交策略有机结合,思路清晰,考虑周详。更难得的是,他最后总结道:“此三策,需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通商需严控物资,防资敌;练兵需良将统筹,防骄惰;分化需把握分寸,防反噬。若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则北境可望长治久安,非徒一时之胜也。”
他没有夸夸其谈一战定乾坤,而是提出了一个需要耐心和手腕的长期战略,这恰恰符合一个成熟政治家的思维。
景和帝听罢,沉默良久,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殿内落针可闻,所有人都屏息等待着皇帝的评判。
“好一个‘釜底抽薪’,好一个‘十年生聚’!”景和帝终于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赞赏,“陆明渊,汝之策,老成谋国,非纸上谈兵之辈可比。朕心甚慰。”
“陛下圣明!”群臣齐声附和,心中却各怀心思。瑞王站在班列中,嘴角噙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而一些与保和堂关系密切,或本就对寒门子弟抱有偏见的官员,则面色微沉。
最终,经过皇帝与读卷官们的评议,金榜贴出:陆明渊被钦点为一甲第一名——状元及第!
“第一甲第一名,渭南陆明渊!”
传胪官高亢的声音响彻云霄。跨马游街,御赐琼林宴,无尽的荣耀在这一刻加诸其身。寒门状元!这个消息比他会元时更加轰动,真正做到了名动天下,成为了无数寒门学子的楷模。
然而,就在陆明渊沐浴在荣光之中时,翰林院的一位老翰林,接到了保和堂刘管事暗中送来的一份“心意”,以及几句关于这位新科状元“恃才傲物”、“结交权贵(瑞王)”、“内眷行医有辱斯文”的“提醒”。
老翰林捻着胡须,看着窗外游街队伍的热闹,眼中闪过一丝混浊的光芒。翰林院乃是清贵之地,最重资历与出身。一个毫无根基的寒门状元,如此锋芒毕露,可不是什么好事。是时候,该让年轻人懂得些规矩了。
风波,从未因荣耀而止息,它只是换了一个更隐蔽的战场。翰苑深深,这看似清贵的储才之地,其下的暗流,或许比刀光剑影的边关,更加伤人于无形。陆明渊的朝堂之路,注定不会平坦。而苏棠那边,关于那本冰裔古籍的危机,也正在悄然逼近。

第232章 翰苑初入遭冷眼,古籍危悬暗夜劫
琼林宴的喧嚣散去,御赐的荣耀沉淀为官袍加身。陆明渊以状元之身,依例授职翰林院修撰(从六品),入了这天下文人梦寐以求的“玉堂圣地”。
翰林院坐落于皇城东南角,青砖黛瓦,古木参天,环境清幽雅致。然而,这看似平静的院落,却有着“宰相摇篮”之称,更是清流浊流、各方势力暗自角力的场所。
陆明渊第一日点卯,便感受到了无形的压力。那位收了保和堂“心意”的周翰林,乃是翰林院中的老人,资历颇深,虽官职不高,却因与几位阁老有旧,在院内颇有影响力。他负责安排新科翰林的日常事务。
“陆修撰年少有为,状元之才,令人钦佩啊。”周翰林端着茶盏,皮笑肉不笑地说道,语气带着几分前辈的倨傲,“不过,翰林院不同别处,讲究的是沉心静气,厚积薄发。那些虚浮的名声,在这里还是要收敛些好。”
他随意指派给陆明渊一项任务——整理校对前朝遗留的一批浩如烟海的陈旧档案。这些档案年代久远,字迹模糊,内容枯燥繁琐,且多是无关紧要的旧闻轶事,历来被翰林视为吃力不讨好的苦差,是磨砺(或者说磋磨)新人的常用手段。
“这些典籍乃国之瑰宝,需细心勘校,不得有误。陆修撰既为状元,才学必然过人,此事正可彰显你的严谨与耐心。”周翰林语气平淡,眼底却藏着一丝等着看好戏的意味。他想看看,这个风头正劲的寒门状元,在这等枯燥磨人的差事面前,是否会露出焦躁或不耐,从而落下口实。
陆明渊神色平静,拱手应道:“学生遵命,定当尽心竭力。”他心中明了,这是下马威,亦是考验。他并未抱怨,当日便埋首于故纸堆中,一丝不苟地开始校对。他记忆力超群,逻辑清晰,虽过程枯燥,却也能从中梳理出前朝制度变迁的些许脉络,偶有心得,便随手记下,倒也不觉全然虚度。只是这差事极为耗时,显然是想将他困在此处,远离核心文书和接近皇帝的机会。
与此同时,济世堂内,苏棠也感觉到了不对劲。近几日,总有些形迹可疑之人在医馆附近徘徊,目光时不时地扫向医馆内部。她想起那本冰裔古籍,心中警惕大增。
是夜,月黑风高。
一道黑影如同鬼魅,悄无声息地潜入了济世堂的后院。此人身手极佳,对机关暗哨似有察觉,轻易避开了苏棠设下的几处简易警示。目标明确,直指苏棠存放书籍和手稿的房间。
房间内,那本古老的冰裔残卷,正与其他几本医书一起,放在书案之上。
黑影眼中闪过一丝喜色,正要伸手取书,异变陡生!
“嗤嗤嗤!”数道细微的破空声响起,几根淬了麻药的银针从书架阴影处射出,直取黑影周身大穴!
黑影反应极快,身形诡异一扭,竟险之又险地避开了大部分银针,只有一枚擦着他的手臂而过,带起一丝血痕。他心中一惊,没想到这女郎中竟有如此布置。
“阁下深夜造访,不问自取,恐怕非君子所为吧?”清冷的声音自门外响起。苏棠手持一根特制的药杵(内藏机括),堵住了门口。她早有防备,并未入睡。
黑影见行踪败露,也不答话,低喝一声,身形如电,直扑苏棠,手中寒光一闪,多了一柄匕首,招式狠辣,直取要害!竟是打算硬抢!
苏棠临危不乱,她虽无内力,但前世特种兵的本能犹在,步伐灵活,药杵格挡、点、戳,招式简洁凌厉,专攻对方关节要害,竟一时与那黑影缠斗在一起,不落下风。药杵中偶尔激射出的药粉,也让黑影颇为忌惮。
但黑影实力显然更强,久战之下,苏棠渐感吃力。眼看对方匕首就要划破她的衣袖,忽然——
“砰!”的一声,后院小门被人一脚踹开!陆明渊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今日在翰林院整理档案至深夜方归,察觉到后院异动,立刻赶来。
见苏棠遇险,陆明渊眼中寒芒暴涨,也顾不得隐藏,并指如剑,一缕凝练至极、蕴含初源冰魄之力的指风疾射而出,直袭黑影后心!
那黑影感受到背后袭来的刺骨寒意与致命威胁,大惊失色,再也顾不得抢夺古籍,奋力向旁一跃,躲开指风,头也不回地翻墙而逃,瞬息间消失在夜色中。
陆明渊并未追击,第一时间赶到苏棠身边,急切问道:“棠儿,没事吧?”
苏棠摇摇头,气息微喘:“我没事,幸好你及时回来。他是冲着那本古籍来的。”她心有余悸,若非陆明渊及时赶到,后果不堪设想。
陆明渊看着黑影消失的方向,眼神冰冷:“圣教的人……他们果然盯上这本古籍了。”对方的身手和那阴冷的气息,与之前在冰裔秘境外交手的圣教徒如出一辙。
他走到书案前,拿起那本冰裔古籍,沉吟片刻,道:“此物放在家中已不安全。明日,我将其带入翰林院。”
苏棠一怔:“翰林院?那里……”
陆明渊解释道:“翰林院书库浩瀚,存放前朝孤本、禁书秘档之处皆有,管理严格,等闲人不得入内。我将此书混入待整理的前朝档案之中,反而比放在家中更安全。圣教势力再大,也不敢明目张胆搜查翰林院。”
苏棠恍然,这确实是眼下最稳妥的办法。
经此一夜,夫妻二人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他们面临的敌人是何等阴魂不散,无所不用其极。翰苑的冷眼排挤,不过是清风拂面;而这暗夜的刀光剑影,才是真正的生死威胁。
陆明渊握紧了拳头,实力!他需要更强的实力,也需要在朝堂更快地掌握话语权!唯有如此,才能保护想保护的人,应对那即将到来的“永夜之劫”。
次日,陆明渊如常前往翰林院,将那本冰裔古籍小心地混入一堆待校勘的陈旧档案之中,神色如常地继续他那“枯燥”的校对工作,仿佛昨夜什么都没有发生。
而周翰林见他依旧沉静如水,不急不躁,心中虽有些意外,却也只当他是强自忍耐,盘算着再找些由头来磋磨他。
然而,他们都不知道,那本被陆明渊藏于故纸堆中的冰裔古籍,因其独特的材质和隐晦的能量波动,虽暂时避开了圣教的搜寻,却意外地引起了一位终日埋首于翰林院最深、最古老书库中,几乎被人遗忘的老翰林的注意。那位老翰林,浑浊的眼睛在触及那本古籍时,掠过了一丝极其古怪的光芒。
新的波澜,已在无声无息间,悄然孕育。

第233章 医馆竞争波澜起,翰苑藏珠遇奇人
圣教夜探之事,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涟漪过后,表面恢复平静,但陆明渊与苏棠心中的警惕已提升至最高。他们将济世堂的防卫又暗中加固了几分,陆明渊更是在院中不起眼处布下几个简单的预警阵法,虽威力不强,但足以示警。
与此同时,京城的医界因济世堂的崛起,暗流涌动得更甚。保和堂刘管事见栽赃、弹劾、甚至暗中抢夺皆未奏效,反而让济世堂名声更响,又见陆明渊高中状元,深知寻常手段已难撼动,便开始动用其在医药行当的根基力量,进行商业挤压。
先是几家原本向济世堂供应普通药材的供应商,陆续以“货源紧张”、“价格上调”为由,减少了供应甚至断供。幸而百草阁根基深厚,保证了核心药材的供应,但一些辅料药材的短缺,仍给苏棠的日常配药带来了些许麻烦。
接着,保和堂联合了几家与其交好的医馆药铺,开始针对性地降价,尤其是在济世堂口碑较好的几个常见病症领域,几乎是以成本价甚至略亏本的方式抢夺病人。同时,市面上开始流传一些针对济世堂的谣言,诸如“是药三分毒,济世堂的药效太猛,恐伤根基”、“便宜没好货,他们用的定是次品药材”等等。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济世堂的客流,尤其是一些原本图便宜、立场不坚定的患者,被保和堂的低价吸引了过去。
“东家,这几日咱们的诊金收入少了近三成。”济世堂的伙计有些忧心忡忡地向苏棠汇报。
苏棠看着账本,神色平静。她早有预料,商业竞争,无非就是这些手段。“无妨,真心信赖我们的病人不会走,贪图便宜者,强留无益。我们的根基,在于疗效和口碑。”她并未跟着降价,反而更加严格地把控药材质量和诊疗过程,对每一位病人都极为耐心负责。
而且,她开始将更多精力投入到那些保和堂不愿接手或治不好的疑难杂症上。这些病症往往费力不讨好,但一旦治愈,带来的名声效应是巨大的。永昌伯府小伯爷的案例就是明证。同时,她也将更多利润反馈给贫苦患者,稳固底层民心。
这一策略很快见效。虽然普通病人数量有所下降,但前来求解疑难杂症的病患却有所增加,而且非富即贵者增多。济世堂“专治疑难杂症”的名声愈发响亮,与保和堂形成了错位竞争。保和堂可以抢走追求廉价的病人,却抢不走那些被苏棠精湛医术折服的拥趸。
就在苏棠于医界风波中稳扎稳打之时,翰林院内的陆明渊,也迎来了转机。
他依旧每日埋首于那堆陈旧档案之中,心无旁骛。这一日,他正在核对一份前朝关于漕运的奏疏副本,忽然注意到旁边一堆无人问津、落满灰尘的书册中,有一本蓝皮封面的薄册,其材质与他藏匿的冰裔古籍有几分相似,却更为古旧。
鬼使神差地,他将其抽了出来。封面上没有任何字迹,翻开内页,字迹并非印刷,而是手书,用的是一种极其古老、近乎失传的篆文。幸而陆明渊博览群书,对古文字略有涉猎,连蒙带猜,勉强能读懂一些。
这一读,却让他心中剧震!这薄册并非经史子集,而是一份残缺的笔记,记录了一位前朝隐士(或许是一位修士)关于“地脉元力”、“星辰感应”以及“混沌初开”的一些玄奥感悟和推测!其中一些描述,竟与他体内的混沌星丹、初源冰魄之力隐隐呼应,尤其是关于如何引动星辰之力淬炼己身、平衡体内异种能量的片段,虽然残缺,却给了他极大的启发!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