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门秀 (Loeva)
- 类型:古代言情
- 作者:Loeva
- 入库:04.10
赵琇听得睁大了眼:“这么说来。母亲叔祖父那边,应该有不少人选可以考虑了?只是不知道他们如今境况如何?”
这一点,赵玮就不清楚了,连张氏都不清楚。因为她说定赵焯与米氏的婚事时,打交道的就只有米氏的父亲与继母。张氏也曾问过米家其他族人的情况,米氏的继母米老太含糊以对,只说是各自为官,久不联系,不清楚近况。后来还是米氏过门后说了实话——祖母去世后,因继母在丧礼上言行有些不当之处,与族人生了嫌隙,等她父亲丁忧期满后起复,便在继母挑拨下,与族人断了来往。他们本就随米氏的父亲在任上,与族人不在一处生活,这一断,就没再联系过了。就连米氏成婚,他们家中都没有通知族里,只怕族人们还不知道呢。
赵琇忙道:“如果米氏族人不知道母亲嫁到了建南侯府,那咱们家当年出事,他们自然也想不到要来看我们了?”
赵玮点点头:“正是如此。”说起来这里头还有米老太与米大舅的责任。大约是他们与族人关系不好,因此米老爷去世后,他们宁可上京城投奔关系同样不好的外嫁女米氏,也不愿意回老家依附族人生活。也不知道他们是出于什么目的,到了这一步,仍旧没跟族人联系,大约是担心,米氏若有了别的娘家人可以依靠,就不会再为米大舅谋官了?反正在赵玮的记忆中,只有米大舅这一门外亲,其他米氏族人是从来没出现过在他面前的。米氏倒是隐约提过一两人,从前米太夫人尚在时,与她还算亲近。可赵玮当时年纪小,已经记不清了。
赵琇终于认识到了事情有多麻烦。就算米氏族人中,有那么一两个可造就的,几十年没联系过了,血缘又远,就算找到了,也不知对方境况如何,是否愿意与建南侯府打交道。更麻烦的是,因为不知道对方的现状,若是人家正在外地为官,天南地北的,想要找都不知如何找去。
赵琇忍不住叹气了,赵玮倒是很镇定:“万事从头难,只要动手去做,总有能做到的一天。我们如今不缺人,不缺钱,也不缺打听的去处,慢慢找就是了,倒也不必急于一时。”
赵琇道:“我倒不是心急,而是怕大舅那边老实不了多久,又要生出事来。到时候少不得想个法子镇压了他,把他一家都放到咱们眼皮子底下看着,省得他再闹腾。等到访得其他米氏族人下落,若当中有人是有出息的,咱们就帮一把,也省得外人说起姓米的,就大摇其头,好象我们母亲的娘家有多么不堪似的。若是当中没人有出息,那也得弄几房人到京里来,让他们去约束大舅。如今地方上宗族势力还是很大的,大舅敢闹夭蛾子,就叫宗族出面压住他,他要违抗宗族,旁人只会说是他不对。咱们不沾手,省了好多事呢。”
赵玮听得笑了:“这主意不错,那就依你。”
☆、第四百六十章 暂别
广平王的船队离了扬州,没多久就到了瓜洲渡口,横穿江面到了镇江。到了镇江,早有上海的官员与嘉定的宗室在此等候,船队也要准备一分为二了。
广平王继续坐着大船,带领两位副使与一干随行人员,沿长江出海口前往上海。他们此行是为验收海傍大坝而来,还有什么比坐船从海上走一趟更能直观全面地观察到这项工程的成果呢?至于张氏与赵琇等人,则要另外换船,沿河道继续往奉贤进发了。赵玮要跟在广平王身边履行职责,是不可能陪在祖母与妹妹身边的。张氏与赵琇打算先回老家,做好祭祖和过年的准备,等赵玮办完了公务,再回来团聚。
老宅的管家王双福早早就收到了信,带了仆从驾驶家中的船前来镇江迎接主人了。张氏与赵琇提前打包好行李,在广平王与赵玮、曾侍郎接见宗室与官员的时候,从船的另一边上了岸。王双福立时就迎上去,命随行的仆从在前面领路,带着汪福来等人转移到自家的船上,他自己则上前给张氏与赵琇行礼:“请老夫人安,请姑娘安。老夫人和姑娘这一路可安好?”
张氏见了他,心情也很好:“一路上都好,跟着王爷,比起当年南下可要舒服多了。家里一切都好么?你打发几个人来接就是了,怎的还亲自过来?你来了,家里那一大摊子事儿可交给谁呢?”
王双福连忙笑道:“家里事务都已安排好了,还有宗房大奶奶帮着照看,小的离开几日也不打紧。小的已有两年没见过侯爷与姑娘了,心里实在想念得紧。知道老夫人、侯爷与姑娘不日便到,哪里还坐得住呢?自然是赶紧过来相迎的。”
赵琇笑眯眯地。挽着张氏的手也不说话。王双福两年不见,嘴巴倒是甜了许多,人也胖了两圈呢。回头到了老家,安顿下来,她可得好好查查账不可。
大概是张氏面上有倦色,王双福又道:“老夫人与姑娘舟车劳顿,想必已是乏了。六房珲老爷在码头附近有一处干净的院子。如今正空着。小的想着老夫人与姑娘上岸后必然疲倦。正需要一处房舍歇息,便向珲老爷借了院子,已是打扫干净。老夫人与姑娘不妨过去略歇一歇脚?”
张氏有些心动。就对孙女说:“这样也好,你哥哥那边一时半会儿还不能完事呢,等那边闲了,才能过来与我们道别。横竖已经到了镇江。坐船回家就是几天的事,也不必急于一时。坐了这么久的船。我骨头都酸了,正想要脚踏实地,好好活动一下腰腿呢。”
赵琇犹豫了一下,忍不住回头看看主船的方向。只隐约瞧见敞厅里人头涌涌,却看不见广平王、高桢与赵玮的脸。她有些担心,一会儿广平王他们直接就开船出发了。最多让赵玮过来道一声别,高桢却未必会来。等她回了奉贤。高桢自去陪伴广平王巡视海傍大坝,巡完了就会回嘉定过年,不可能到奉贤来的。那就意味着,她今日与高桢一别,说不定就要再过两三个月,才能在回程的时候见到他了。赵琇便有些犹豫,想着分别是不可避免的了,但好歹在分别前多见他一面。
正犹豫着,她忽然瞧见主船的敞厅一侧走出了一个人,遥遥望了过来。那身影十分熟悉,不是高桢又是谁?她立刻打起了精神,眼中迸发出喜色。
高桢似乎也看到她了,远远地笑了一笑,又拱手为礼,鞠了一躬。赵琇心想他莫非是在向我告别?就听到身旁张氏笑道:“世子怎么出来了?这是在向我们行礼么?真是知礼的好孩子。”赵琇咬了咬唇,偷偷看了祖母一眼,便冲着高桢的方向还了一礼。
高桢瞧见了,似乎挺高兴,又转身回了敞厅,不一会儿便拉了赵玮出来。赵玮瞧见祖母与妹妹在岸上,连忙跟高桢说了句话,便跑着下了船。
张氏一把拉住他:“你这孩子,那是在船上,怎的不好好走路?急什么呢?”
赵玮不好意思地笑笑:“王爷打算马上就出发,连饭也在船上吃。孙儿想着来不及了,只能赶来跟祖母、妹妹道一声别。等年前办完了公务,孙儿再回老家见祖母。”
张氏正色道:“你有职责在身,自然是以公务为重。这是你头一回为朝廷办事,虽然你年纪小,顶头上司又是熟悉的长辈,却不可轻忽,需得认真谨慎行事,少说多看,谦逊待人,多向别人请教。若你仗着自己是个侯爷,王爷又和气,便只顾自己快活,不肯实心任事,我是绝不会答应的!”
赵玮忙道:“孙儿不敢,孙儿并不是那样的人,祖母不必担心。”
张氏自然也知道孙子不是那样的人,不过放心不下,多嘱咐一句罢了,又担心他只带着几名随从在外,没了祖母妹妹就近照顾,会吃不好睡不好,或是不慎感染风寒,就忍不住多唠叨了几句。赵琇看到赵玮脸上一片尴尬,连忙笑着为哥哥解围:“祖母,哥哥不是小孩子了,身边也有几个妥当人侍候,哪里就受苦了呢?您别再啰嗦了,我瞧船上的人似乎都在等哥哥呢,别耽误了哥哥的正事。”
张氏一听,连忙住了嘴。
这时高桢也走了过来,悄悄多看了赵琇两眼,方才对张氏道:“赵老夫人别担心,玮哥会照顾好自己的,再说,还有我呢。我最会照顾人,绝不会叫玮哥冷着饿着了。”
高桢照顾目盲的父亲广平王已久,确实很有经验。张氏信他,心里就不好意思了:“叫世子见笑了,他虽然已经出仕,在我看来还是个孩子呢。孩子要远离,做长辈的难免放心不下,才忍不住啰嗦了。”
高桢笑道:“老夫人一片慈爱之心,怎会是啰嗦呢?父王与我出京时,皇祖母何尝不是如此?天下祖母、母亲们的心。大抵都是一样的。老夫人若是放心不下玮哥,隔上三五日捎封信来就是。玮哥与我父王在一处,每日到哪里都不是秘密,家人一打听就知道了,想要把信递上船,也不是难事。我一会儿就吩咐下去,叫他们别拦着送信的人。”
张氏大喜:“那真是太好了。多谢世子!”
高桢笑着摆手。又悄悄看了赵琇一眼,深吸一口气,笑道:“江南虽比京城暖和。腊月里也冷得紧。赵妹妹要多保重身体,千万别累着了。一路舟车劳顿,若是便宜,不如先歇一歇再赶路?随行带的药材或成药有什么不足。镇江也是一处繁华大城,城中货物应有尽有。采买齐全了,路上要用时也方便些。”
相似小说推荐
-
闺医锦华 (琳裳) 起点青云榜VIP2015-11-28完结慕锦华自小揣着医官梦。 妙龄赶上好时候了,身份又不被允许。 医德才兼备的闺医...
-
[互换]康熙重生良妃 完结+番外 (情癫) 晋江非V高积分2015-12-06完结+番外非考据文,女强,历史时间线和人物背景会改变。扒榜求免。 男 女互换,虐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