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门秀 (Loeva)
- 类型:古代言情
- 作者:Loeva
- 入库:04.10
赵琇心下嘭嘭直跳,只不过勉强维持住镇定:“多谢世子哥哥提醒了,我会注意身体的。你……你也要多保重。王爷还要指望你照顾呢。可别把自己累坏了。”
高桢笑着点头应下了。
赵玮看看妹妹,再看看好友,忍不住清了清嗓子。干巴巴地说:“船上的人大概等急了,我们回去吧?”
高桢也不再反对。向张氏告了别,又冲赵琇笑笑:“赵妹妹,回头再见了。”赵琇抿着唇再行了一礼:“世子哥哥再见。”高桢便微笑着转身离开。
赵玮幽怨地看了妹妹一眼,再次向祖母与妹妹道了别,跟着高桢上船去了。不一会儿,主船再次启航,驶入江心,直往东面入海口驶去。许多随行船只也很快跟上。
船队离得远了,码头上的官员开始收拾善后,帷幕也要撤了,被堵在外头的百姓即将涌上码头。王双福忙请张氏与赵琇移步,赵琇只能一步三回头,望着远去的船队,登上了马车。在马车里才坐下,她又忍不住掀起窗帘去看,直到再也见不到船队的影子为止。
张氏叹了口气:“这会子都腊月初三了,你哥哥在除夕前一定能回家的,日子一晃就会过去,何必如此不舍?”
赵琇有些心虚,羞涩地朝她笑了笑,放下了车帘。
她们在六房的宅子里歇了一晚上。那宅子果然干净整洁,虽比不得建南侯府,却也比船上宽敞多了。祖孙俩在船上住了这么久,虽然大船稳,却还是能感觉到水面波浪起伏的。如今脚踩实地,她们竟有一种地面仍旧在起伏不定的错觉,都有些不适应了。
第二日她们坐上了自家的大船。这是在运河上走的船只,自然要比广平王的大船小得多,舱房窄小,只够坐卧,吃饭看书还罢了,想要在船上习字练画却是不能了。赵琇只能收起笔墨,改而做起针线,一边陪着张氏说话,一边抽空向王双福问起这两年老家的变化。
赵玮赵琇兄妹将太子与广平王世子平安送回京中,破坏了颖王的计划,间接平定大局,重得爵位,事情早在家乡传开了。与京中那些清高的书香世宦人家瞧不起勋贵不同,赵玮这位新任建南侯,在江南得的都是好名声。
一来建南侯府虽出身江南,却从老郡公得势开始,便少回家乡,乡民只听说过侯府势大,却没什么直观认识,侯府子弟也没有仗势欺人、鱼肉乡里的机会,因此本地百姓对建南侯府的印象都还不错,连隔辈的赵玮都能受惠。
二来赵玦一房人昔日在京中四处散播谣言,中伤小二房,却对老家一带影响不大。受益于张氏的善名,他们祖孙在江南的名声一向是很好的。
三来则是因为赵玮自小在奉贤长大,读书科举,同窗、同年无数,人人都知道他是少年才子,谦逊和气,不象京中诸人对他了解不深。大家知道他袭了爵,依然将他视作读书人,不会觉得他与那些以军功得爵的武人是一路,反而认为他有救驾之功,拨乱反正,是正派读书人的榜样呢。他又有师长同窗在此,个个都以他为荣,替他扬了名声。即使有人说几句酸话,也有人主动替他挡下了。
得益于此,赵玮在江南名声好,连带着赵氏一族也受惠了。听说如今赵家子弟要下场参加科举,报名时办手续都比旁人利索快捷些,官府的人个个都笑脸相迎,不等他们开口,就已替他们将事情办好了。从前那些为难赵家人、或是意图侵吞赵氏族人产业的小人,亦早早换了嘴脸。
赵氏族人们经历过低谷,如今也不会因为乍然富贵就忘了根本。三房主持着开了族学,族中每家每户都将孩子送去读书,平日行事也很注意分寸,不愿意叫人抓住任何把柄,败坏了家族名声呢。就连六房做生意,也少了奸滑,多了规矩,反而因此得了实诚的好名声。
赵琇听了高兴:“这么说来,老家一切都好了?若真是事事省心,我们这个年可就过得轻松了。”
王双福神秘地笑了一笑:“族中一切都好,只有一个人不太好。”
赵琇疑惑了:“谁不好了?”
ps:猜猜是谁?
☆、第四百六十一章 盛况
会不好的人还能有谁?自然是宗房的煜大老爷了。
他原是赵氏一族之长,无奈先有老郡公这位大人物压在头上,让他族长的威望打了折扣。等老郡公去世,二房又有个小长房继续压着他,企图利用他来打压小二房的张氏母子。他贪图名利做了人家的帮凶,变着法儿地让张氏祖孙不痛快,等到小长房落败,自然也要受牵连。
本来赵玦一家尚在时,即使名义上已被逐出宗族,但赵煜仍旧对他们很有信心,觉得他们终有一日会卷土重来。即使他的权柄暂时被嫡长子赵璟所夺,也迟早会回到他手中。可惜好梦不长久,赵玦参与谋逆,身家性命不保,家眷勉强逃得生天,也凋零四散,难以东山再起了。二房张氏、赵玮、赵琇祖孙三人反而立下了拥立之功。赵玮重得建南侯之名,继承祖父爵位,成为赵氏一族的顶梁柱。他一个糟老头子,何德何能,敢跟堂堂建南侯较劲?从前老郡公在世时,他不能,如今赵玮少年袭爵,他同样不能。
到了这一步,就算赵煜脸皮够厚,可以把过去的事情当作没发生过,仍旧凑上去讨好二房一家,寻机重拾族中大权,族人们也不可能让他如愿了。赵璟都快四十岁的人了,办事稳重,人品也正直,对族务早已处理娴熟,跟族人们的关系也很好,完全可以担当起一族之长的责任。赵煜一个老头子,今年都六十五高寿了,留在家里休养就好,实在不必出来现眼。
赵璟如今经验丰富,在族里也站稳了脚跟。家庭和睦,儿女也出色,长子赵源今年刚得了秀才功名,女儿清姐也说定了理想的亲事。他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又有二房祖孙以及众多族人的支持,他不必再战战兢兢,如今更连父亲都不必顾虑了。因为赵煜已经不敢在正事上再给他添什么堵。顶多就是拿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发作几回。好在儿孙们面前表现一下身为父亲的威势罢了。赵璟夫妻都孝顺知理,非常体贴地给了老父一个表现的空间,但在族务上头。从不给他插手的机会。
如今的煜大老爷,只能在自家后院里颐养天年,顺便宠一宠爱妾,逗一逗小儿子罢了。对于一般人来说。这自然是悠闲自在的小日子。不过对于曾经热衷名利的赵煜而言,肯定是不怎么好的。
不过他不好。赵琇听了,心情却相当好。当年若不是赵煜帮着小长房说话,祖母张氏与父亲赵焯也不会上当,被骗回家乡。以至于半路上遭了暗算。事后那赵煜还装作没事人一般,继续帮着小长房为难他们祖孙,她心里早就膈应极了。若不是碍着堂兄赵璟一家。她真恨不得直接跟他撕破脸。如今他既然变得老实了,她大人有大量。只当给堂兄面子,也懒得与他计较,但若他胆敢再闹什么妖蛾子,她可不会客气。如今她也有底气、有把握说这句话了。
就连张氏也说:“你煜大伯年纪也大了,继续叫他料理族中事务,万一把他累坏了可不好。他如今儿孙都长成了,又都孝顺懂事,他在家好好享几日福,胜过旁的许多。”说完就不再提赵煜什么事了,只问起赵璟一双儿女的婚事。
赵璟长子赵源是考中秀才后才说的亲事,由奉贤县令陶澄做媒,说了他一个侄女儿。陶氏出身宝应书香名门,父亲如今是六品通判,兄长亦有秀才功名。陶氏本人才貌双全,知书达礼,是位十分出色的女子。赵源单论本身的家世,是万万高攀不上这等官家千金的,但他既是赵氏宗房宗子,又与建南侯一家关系密切,定这么一门亲事,倒也不算门不当户不对。陶家那边对这门亲事颇为满意,今年夏天赵源在外游学,还曾经到过陶氏之父的辖地去拜见过岳父岳母,对方对他很是欣赏。两家人已是约定了,明年就办婚礼。
赵源日后就是赵氏宗族之长,他的妻子乃是宗妇,绝不是寻常女孩儿能担任的。陶氏无论出身、人品、教养都令人无可挑剔,赵氏族中早就暗暗称许了,都盼着赵源早日把妻子娶过门呢。张氏听了王双福的介绍,对陶氏也十分满意。只有一样不足:赵源明年娶妻,也不知吉日定在何时,她回京前恐怕是来不及喝一杯喜酒了。
赵源的婚事已经令人欢喜,赵清姐的婚事就更让张氏高兴了。她许配的不是别家,正是张氏亲兄弟的孙儿。张大舅公在外地任推官,有一个孙儿已经考中了秀才,生得清俊过人,敏而好学。清姐儿是张氏喜欢的小辈,嫁给她喜欢的另一个小辈,实在是再称心如意不过的亲事了。清姐出嫁,日子已经定了,同样在明年,等她哥哥赵源娶了妻子,不出几个月,就要轮到她出嫁了。如今她母亲沈氏正为她准备嫁妆呢。
张氏满面笑容地与赵琇商量:“等咱们到了家,也给清姐儿添上一份嫁妆才是。她也算是咱们看着长大的了,又是她们这一辈里头一个出嫁的女孩儿,怎么也不能委屈了她。”
赵琇抿嘴笑着点头。
张氏离开奉贤一年多了,赵琇更是离开了两年,老家虽然时不时有书信到京,但说的大都是族中要紧事务,或是家中产业的近况,对于这些家长里短的琐碎小事,多半是一笔带过,甚至提都不会提。她们到如今才有机会问清详情,都听得津津有味。时间就这样很快过去了。她们不紧不慢地坐了四五日船,方才到达了奉贤县城外的渡口。
相似小说推荐
-
闺医锦华 (琳裳) 起点青云榜VIP2015-11-28完结慕锦华自小揣着医官梦。 妙龄赶上好时候了,身份又不被允许。 医德才兼备的闺医...
-
[互换]康熙重生良妃 完结+番外 (情癫) 晋江非V高积分2015-12-06完结+番外非考据文,女强,历史时间线和人物背景会改变。扒榜求免。 男 女互换,虐康熙。...